竹亭医案序

清·孙采邻
来源:竹亭医案

顧大田序

竹亭先生,崇川舊族,遷蘇後以醫術著名,精理內外大小各科,尤於婦人科為特長。暇日集所診定經驗方案若干卷,顏曰《綴珠編》。

蓋先生儒而醫者也。文章之事,通於性命,而得失之故,貫於天人。軒岐之道與孔門之道,千古同一理也。

先都運公自致政歸家,居二十載,亦嘗喜讀靈、素書。猶憶初見先生時,談頃即深相引重。曰:「審君抱負,道必大行。」及觀其書,每多巧發而奇中,可見心靈智巧而能用意精通,誠有得乎倉、扁、元化之遺。假有良史如子長、承祚輩,其必有采焉可知也。春適侍側,得聞庭訓,至今不忘。

先生三十年來,歷治險症,活者甚眾,方案特十之一二耳。其中奇正相生,變化不測,所以嘉惠後學者不少。立案則要言不煩,用藥無一味虛設,尤可寶貴。異日付諸剞劂,傳世不朽,發揚光大,救世無窮。豈醫家以一技自鳴,而墨守一隅者所共論也。

道光二十四年歲次甲辰仲冬吳門

顧大田春林甫識

竹亭先生生於乾隆卅年,其尊人雨香生於雍正五年,父子均享大年。

沈鳳生序

先祖竹亭公,一字亮揆。原籍崇川,遷蘇後醫道大行,活人無算。壽登八秩,而猶手不釋卷。當時臨證醫案積稿頗夥,其捷如桴鼓、效如影響者大半散佚,只有什之一二匯為大方、雜症六卷,女科三卷,置諸笥中歷有年矣,是皆先祖手筆。鳳生於臨診之餘,披閱手澤,深有所得。竊思醫案取診治以成理而理由明,得藥劑以成法而法自信,俾後學者可以領悟而效用焉。曾記吾祖竹亭公昔年撰句有「命懸指下爭功險,藥到腸中補過遲」一聯以自警,敢以就正有道,亦見吾祖朝乾夕惕之意云爾。

時在光緒戊寅四年季春月孫男鳳生

謹識於春雨樓

卓序

此編方案乃海內孤本未曾刊行者。余喜蒐羅醫籍,在春申舊書店以重價購歸。曾呈我師鑑定,亦頗讚許。其用藥靈巧,後進誠可效學,洵是一部有實用之參考書也。惜首卷數頁已爛破漫漶,不能修補,只可照錄二序,脫字未補,俟高才下筆,彌其缺憾。書邊有竺生鮑氏圖章,必先收藏,是亦有心於醫道者,附志欽佩。

卓識

李夢蓉序

余少失學,壯習醫,中道而廢,以所學不精,恐誤人生命也。往歲行道槎溪,識顧子坤一於許氏宅中,覺其道義過人,為學不倦,熱腸俠性有足多者。後於海上重逢,懸壺濟世,不治生產。室中醫書滿架,四壁蕭條,手不釋卷,寒暑無間。或於書攤、冷肆獲得珍秘醫書,餉予評騭。予棄醫已久,愧無貢獻。第念交同水乳,有類弟昆,數十年無一違言。次兒拜從門下,獲益更多。乃者以孫氏竹亭手澤《綴珠編》囑為抄錄,原序殘缺之處加以篡改,以不學如余將貽點金成鐵之誚。然阿私所好或不見譏,謹為修整如上。

云間李夢蓉識 甲午重陽

竹亭公手筆,道光年間舊鈔本,價值可貴,勿輕視之,蘭雪老人題「醫門珍笈」四字,寶之!寶之!

始於乾隆,迄至嘉、道間,名醫竹亭孫公與南城顧雨田齊名。顧郎大田從孫公遊,因雨田先生先歸道山。此事聞諸蘭雪老人,蓋云洲公乃顧大田之入室弟子。老人又云孫公之醫案曾未寓目,今得見古人手筆真夢想不到,快何如之,豈獨眼福而已也。又云此公心思靈巧,先祖亦曾言及,往往用藥有奧妙,看似數味卻有奇效,與時醫所常用之套藥迥別。當時雨田、惕人等諸名醫俱甚欽佩,每逢疑難雜症必紹介於孫公也,可見人之智慧大有不同。

辛亥仙誕日記

後人寶珍,勿輕示人。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