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門
婦科總括
男婦兩科同一治,所異調經崩帶癥。嗣育胎前併產後,前陰乳疾不相同。
天癸月經之原
先天天癸始父母,後天精血水穀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沖盛月事行。
婦人不孕之故
不孕之故傷任沖,不調帶下經漏崩,或因積血胞寒熱,痰飲脂膜病子宮。
月經之常
月經三旬時一下,兩月並月三居經,一年一至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經。
月經異常
經期吐血或衄血,上溢妄行曰逆經。受孕行經曰垢胎,受孕下血漏胎名。
外因經病
天地溫和經水安,寒凝熱沸風蕩然,邪入胞中任沖損,婦人經病本同參。
內因經病
婦人從人不專主,病多憂忿鬱傷情,血之行止與順逆,皆由一氣率而行。
不內外因經病
血者水穀之精氣,若傷脾胃何以生,不調液竭血枯病,合之非道損傷成。
血色不正病因
血從陽化色正紅,色變紫黑熱之徵,黃泔淡紅濕虛化,更審瘀塊黯與明。
氣穢清濁病因
熱化稠黏臭必穢,寒化清徹臭則腥,內潰五色有臟氣,時下而多命必傾。
愆期前後多少
經來前後為愆期,前熱後滯有虛實,淡少為虛不脹痛,紫多脹痛屬有餘。
經行發熱時熱
經行發熱時潮熱,經前血熱經後虛,發熱無時察客熱,潮熱午後審陰虛。
經行寒熱身痛
經來寒熱身體痛,當分榮衛與虛實,有汗不脹衛不足,無汗而脹榮有餘。
經行腹痛
腹痛經後氣血弱,痛在經前氣血凝,氣滯腹脹血滯痛,更審虛實寒熱情。
經行瀉吐
經行泄瀉是脾虛,鴨溏清痛乃寒濕;胃弱飲傷多嘔飲,食傷必痛吐其食。
錯經妄行成吐衄崩
逆行吐血錯行崩,熱傷陰陽絡妄行;血多熱去當用補,血少雖虛須主清。
經水過多兼時下白帶
多清淺淡虛不攝,稠黏深紅熱有餘,兼帶時下濕熱穢,形清腥穢冷濕虛。
調經證治
補養元氣四君子⑴,參苓朮草棗生薑。異功⑵加陳兼理氣。虛痰橘半六君湯⑶。嘔吐香砂六君子⑷。渴瀉七味⑸藿葛香。脾瀉參苓白朮散⑹,薏桔山蓮砂扁方。思慮傷脾損心血,歸脾⑺歸耆棗遠香。減參加柴歸芍薄,逍遙⑻調肝理脾方。合物八珍⑼兼補血。耆桂十全大補湯⑽,去參苓朮雙和飲⑾。去芎加陳養榮湯⑿。脾胃虛寒吐且瀉,理中⒀減苓加乾薑。
附方:
⑴四君子湯: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銼,薑棗水煎服。
⑵異功散: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五分) 陳皮(二錢)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⑶六君子湯: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 半夏 陳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銼,薑棗水煎服。
⑷香砂六君子湯:即上方加藿香葉、砂仁。
⑸七味白朮散: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各一錢五分) 甘草(炙五分) 藿香 木香 乾葛(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⑹參苓白朮散: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 山藥(炒) 甘草蓮肉(去心) 白扁豆(薑汁炒,各一錢五分) 薏苡仁(炒) 砂仁 桔梗(各八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服。
⑺歸脾湯:人參 黃耆(炙) 白朮(土炒) 茯神 當歸 龍眼肉 遠志(去心) 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薑棗水煎服(原歌括漏龍眼肉)。
⑻逍遙散:當歸(酒洗) 白芍(酒炒) 白茯苓 柴胡(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白朮(土炒一錢)
上銼散,加薄荷,水煎服。
⑼八珍湯: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 甘草 熟地 當歸 川芎 白芍(各等分)
加薑棗,水煎服。
⑽十全大補湯:人參 白朮 茯苓 黃耆 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各一錢) 肉桂 甘草(炙,各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⑾雙和飲:即十全大補湯去人參、白朮、茯苓。
⑿人參養榮湯:即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陳皮、遠志、五味。
⒀理中湯:白朮 人參 乾薑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婦人血病主四物①,歸芎白芍熟地黃。血瘀改以赤芍藥,血熱易用生地黃。表熱有汗合桂草②,表熱無汗合麻黃③,少陽寒熱小柴④並,陽明熱合調胃湯⑤。
附方:
①四物湯:熟地(二錢) 川芎(一錢) 白芍(炒二錢) 當歸(二錢)
上為粗末,水煎服。
②桂枝四物湯:當歸 熟地 川芎(各二錢) 白芍(炒三錢) 桂枝(三錢) 甘草(炒,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
③麻黃四物湯: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各二錢) 麻黃 桂枝(各一錢) 杏仁(二十粒) 甘草(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
④柴胡四物湯: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各一錢五分) 柴胡 人參 黃芩(各二錢) 甘草(五分) 半夏(二錢制)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⑤玉燭散: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各二錢) 大黃 芒硝 甘草(各一錢)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食前服。
月經先期證治
先期實熱物芩連①,虛熱地骨皮飲②丹。血多膠艾③熱芩術④。逐瘀桃紅⑤柴塊黏。血少淺淡虛不攝,當歸補血⑥歸耆先。虛甚參耆聖愈⑦補。熱滯姜芩⑧丹附延。逐瘀芎歸佛手散⑨,又名芎歸效若仙。
附方:
①芩連四物湯:即四物湯加黃芩、黃連。
②地骨皮飲:當歸 生地(各二錢) 白芍(一錢) 川芎(八分) 牡丹皮 地骨皮(各二錢)
水煎服。
③膠艾四物湯:熟地 當歸 川芎 白芍 阿膠(蛤粉末炒成珠) 艾葉(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④芩術四物湯:即四物湯加黃芩、白朮。
⑤桃紅四物湯:即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⑥當歸補血湯:當歸(三錢) 黃耆(蜜炙,一兩)
水煎服。
⑦聖愈湯:熟地(酒拌蒸半日) 白芍(酒拌) 川芎 人參(各七錢五分) 當歸(酒洗) 黃耆(炙,五錢)
水煎服。
⑧姜芩四物湯:當歸 熟地 赤芍 川芎 薑黃 黃芩 丹皮 延胡索 香附(制,各等分)
水煎服。
⑨佛手散(芎歸湯):川芎(二兩) 當歸(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二分,煎七分,溫服。
月經過期證治
過期①血滯物桃紅,附莪桂草木香通。血虛期過無脹熱,雙和②聖愈③及養榮④。
附方:
①過期飲:熟地 白芍(炒) 當歸 香附(各二錢) 川芎(一錢) 紅花(七分) 桃仁泥(六分) 蓬莪朮 木通(各五分) 甘草(炙) 肉桂(各四分) 木香(八分)
水煎,食前溫服。
②雙和飲
③聖愈湯
④人參養榮湯
經行發熱證治
經來身熱有表發,內熱地骨加胡連①,經後六神②加耆骨,逍遙③理脾而清肝。
附方:
①加味地骨皮飲:生地 當歸 白芍(各二錢) 川芎(八分)牡丹皮 地骨皮(各三錢) 胡連(一錢)
水煎服。
②六神湯: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黃耆 地骨皮(各等分)
上㕮咀,水煎服。
③逍遙散
經行身痛證治
經來身痛有表發,無表四物羌桂枝①,經後血多黃耆建②,耆桂芍草棗姜飴。
附方:
①羌桂四物湯:即四物湯加羌活、桂枝。
②黃耆建中湯:黃耆(炙) 肉桂(各一兩) 白芍(炒,二兩) 甘草(炙,七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加薑棗水煎服,日二、三服,如虛甚者加附子。
經行腹痛證治
經後腹痛當歸建①,經前脹痛氣為殃,加味烏藥湯②烏縮,延草木香香附榔。血凝礙氣疼過脹,本事琥珀散③最良,稜莪丹桂延烏藥,寄奴當歸芍地黃。
附方:
①當歸建中湯:當歸(一兩) 白芍(炒,二兩) 肉桂(一兩) 甘草(炙,七錢)
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棗水煎,空心服。
②加味烏藥湯:烏藥 縮砂仁 木香 延胡索 甘草 香附(制) 檳榔(各等分)
上細銼,每服七錢,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③琥珀散:三稜 莪朮 赤芍 當歸 劉寄奴 丹皮 熟地 官桂 烏藥 延胡索(各一兩)
上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薑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
胞虛寒病大溫經①,來多期過小腹痛,歸芎芍草人參桂,吳丹膠半麥門冬。不虛胞受風寒病,吳茱萸湯②更加風,藁細乾薑茯苓木,減去阿膠參芍芎。
附方:
①大溫經湯:吳茱萸(湯泡) 丹皮 白芍 人參 肉桂 當歸 川芎 阿膠(碎炒) 甘草(炙,各一錢) 麥冬(去心,二錢) 半夏(制,二錢半)
加生薑水煎,食前服。
②吳茱萸湯:當歸 肉桂 吳茱萸 丹皮 半夏(制) 麥冬(各二錢) 防風 細辛 藁本 乾薑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經行吐瀉證治
經瀉參苓白朮散①,鴨溏清痛理中湯②,肌熱渴瀉七味散③,嘔飲香砂六君湯④。
附方:
①參苓白朮散
②理中湯
③七味白朮散
④香砂六君子湯
經行吐衄證治
經前吐衄為熱壅,三黃四物①大芩連;經後吐衄仍有熱,犀角地黃②芍牡丹。
附方:
①三黃四物湯: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地 黃連 黃芩 大黃
上銼,水煎服。大黃用量應斟酌虛實。
②犀角地黃湯:芍藥(七錢半) 生地(半斤) 牡丹皮(一兩,去心淨,酒洗) 犀角(一兩,如無以川升麻代之)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
經閉門
血滯經閉
石瘕寒氣客胞中,狀如懷子不經行。胞閉熱氣迫肺咳,傷心氣血不流通。
血虧經閉
二陽之病發心脾,不月有不得隱曲。血枯其傳為風消,息賁者死不能醫。
血枯經閉
脫血過淫產乳眾,血枯漸少不行經。骨蒸麵白兩顴赤,懶食消瘦咳嗽頻。
久嗽成勞
男勞已詳心法內,女損陰血傳風消;或因病後素稟弱,經閉咳嗽血風勞。
婦人經斷復來
婦人七七天癸竭,不斷無疾血有餘;已斷復來審其故,邪病相干隨證醫。
室女經來復止
室女經來復不來,若無所苦不為災,必是避年未充足,若見虛形命可哀。
師尼室寡經閉
師尼室寡異乎治,不與尋常婦女同。診其脈弦出寸口,知其心志不遂情。調經若不先識此,錯雜病狀豈能明。和肝理脾開鬱氣,清心隨證可收功。
血滯經閉證治
石瘕帶表吳茱萸①,攻裡琥珀散②最宜。胞閉三和湯③四物,硝黃連薄草芩梔。
附方:
①吳茱萸湯
②琥珀散
③三和湯:當歸 川芎 大黃 朴硝 白芍 地黃 黃芩 梔子 連翹 薄荷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服。
血枯血虧經閉證治
胃熱爍血玉燭散①。失血血枯養榮湯②。地黃湯③治房勞損,萸藥苓丹澤地良。乳眾血枯經若閉,須用十全大補方④。
附方:
①王燭散
②人參養榮湯
③六味地黃湯:熟地(八錢) 山萸肉 山藥(各四錢) 丹皮 澤瀉 茯苓(各三錢)
水煎服。
④十全大補湯
經閉久嗽成勞證治
月水不行蒸潮汗,食減咳嗽血風勞。劫勞散①用參苓芍,歸地甘耆半味膠。
附方:
①劫勞散:白芍(六兩) 黃耆(炙,四兩) 甘草(炙) 人參(去蘆)當歸(去蘆酒洗) 熟地(洗淨焙乾) 五味子 阿膠(炒珠,各一兩) 茯苓 半夏(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三枚,煎至九分,溫服,無時,日三次。
婦人經斷復來證治
經斷復來血熱甚,芩心醋丸溫酒吞①。益陰②知柏龜生地,縮砂炙草棗姜尋。血多熱去傷衝任,十全大補③與八珍④。暴怒憂思肝脾損,逍遙⑤歸脾⑥二藥斟。
附方:
①芩心丸:用黃芩心枝條者三兩(米泔浸七日,炙乾,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上為末,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
②益陰煎:生地(三錢) 知母 黃柏(各二錢) 龜版(醋炙,四錢)縮砂仁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③十全大補湯
④八珍湯
⑤逍遙散
⑥歸脾湯
室女師尼寡婦經閉證治
室女經閉多血結,大黃䗪蟲①桃杏仁,虻蛭蠐螬甘草芍,乾漆生地及黃芩;不足澤蘭②歸草芍。柏子仁丸③用柏仁,熟地澤蘭牛卷續,相兼久服自然行。師尼寡婦逍遙散④,附蘭丹地郁梔芩。
附方:
①大黃䗪蟲丸 大黃 赤芍 生地 桃仁 乾漆 甘草 䗪蟲 虻蟲 蛭蟲 蠐螬 黃芩(各等分)
上末,煉蜜丸,每服丸數,量虛實增減。
②澤蘭葉湯:澤蘭葉(三兩) 當歸 白芍(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③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另研) 牛膝(酒洗) 卷柏(各五錢) 澤蘭葉 續斷(各二兩) 熟地(三兩五錢,酒浸半日,石臼內,杵成膏)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
④逍遙散
婦病難治
諺云婦病不易治,蓋以幽居情郁疑。執拗不喜望聞問,諱疾忌醫術莫施。
診看婦人須先問經期妊娠
未診婦人女子病,先問經期與妊娠,不詳誤藥非細事,疑似難明昧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