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序

清·郑寿全(字钦安)
来源:医理真传

电子版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深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 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是我们完成的第一部。本书以巴蜀书社1996 年 1 月出版的《郑钦安医书阐释》中的《医理真传》为底本,校对过程中尽量保持原版原貌,修正了原书的印刷排版错误,并重新绘制了大部分插图。参与本书校对工作的网友有oooking、wesleybb、澄空助理、念佛、白芍、汉服等,全书由汉服统稿并排版。在整理过程中同时得到了三七生先生和刘文澄先生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发布于“民间中医-理论方法”论坛。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不免。因此我们希望所有阅读本系列电子书的朋友能够将发现的错误在此论坛上告知我们,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更新。 从其他地方获得本书的网友,也请及时到此处查询,获得最新的图书版本,以免有错误的版本流散无穷。 我们仍在制作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医图书的电子版,也希望并欢迎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民间中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公元二〇〇六年三月

火神立名之本(代序)

物有终始,事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一切动力皆来源于火,能源不过是藏火之物。火者,活也,气也。通天下一气耳。 人类的文明是从用火开始的,人类的发展是从治水开始的。自古水灾甚于火患。 治病亦然。心藏神,肾藏精。主明则下安,心清则肾静。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在火。以火立名,不亦宜乎?公元二〇〇六年二月 三七生于复泰草堂

郑钦安原叙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馀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馀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 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谅之。同治己巳菊月蜀南临邛钦安郑寿全书

清末四川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精通岐黄仲景之学,善施热药起沉疴于桴鼓之间,而名噪西南各地。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也是其一生独特经验之总结。郑氏师古而不泥古,从元阴元阳立论,把伤寒理法推而广之,用于各种杂病之辨治,多能应手取效。我曾治一“过敏性鼻炎”病人,鼻流清涕不止,喷嚏不休,多方治疗无效,翻阅《医理真传》,方知有上焦真阳不足,致津液外越为病之理,用郑氏倡言之大剂四逆汤合姜桂汤,数剂而愈。又一急性“肾衰”所致癃闭病人,根据《医法圆通》所言:“由下焦阳微,阴寒阻截膀胱之路,阳微无力,不能化之,故小便不利”之理,用郑氏主张之桂苓术甘汤倍桂加大剂附片,两剂而小便通利,病情逐日缓解。深信郑氏书中所言不虚,内涵丰富,见解独超。《医理真传》所举阳虚证、阴虚证各数十条,皆为临证之真实纪录,其辨在疑似之间,其治巧妙而多验。仔细研究,郑氏虽然强调辨别阴阳,实则重在阳气,善用辛热为长,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确是祖国医学中一份珍贵宝藏。 蜀中唐步祺先生,工于文,精于医,学验皆优。其对郑氏著作研究有素,不惜数年之精力,逐条逐句,细勘点校,并附〔阐释〕旁征博引,彰明义理,展现奥旨,又将自己实践心得融于其中,是以学知所用,确非随文释义者可比。《医理真传》阐释稿成,恭读之余,启迪良多,真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之感。当今之世,慢性疾病突出,寒凉之剂常难取效,则此书之出版问世,于提高疗效将大有裨益。是以为序。郭子光   于成都中医学院公元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