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肝病第一
五十一法
治眼目法:
攢竹,主目視不明,䀮䀮目中熱痛及瞤,針入一分,留二呼,瀉三吸,徐徐出之。忌灸。宜出血塗鹽。
膚翳白膜覆瞳仁,目暗及眯,雀目冷淚,目視不明,胬肉出,皆針睛明,入一分半,留三呼,瀉五吸。冷者先補後瀉,復補之。雀目者,可久留十吸,然後速出。
視眼喎不正,口喎目瞤,面動葉葉然,眼赤痛,目䀮䀮,冷熱淚,目瞼赤,皆針承泣。在目下七分匡骨中,當瞳子直下陷中,入二分半,得氣即瀉,忌灸。
目暗不明,針中渚,入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七壯,炷如雀矢大,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間。眯目、偏風、眼喎、通睛、耳聾,針客主人,一名上關,入一分,久留之,得氣即瀉。亦宜灸,日三七壯至二百壯,炷如細竹筋大,側臥張口取之。眼暗灸大椎下第十節,正當脊中二百壯,唯多佳。可以明目,神良。灸滿千日,不假湯藥。
肝勞,邪氣眼赤,灸當容一百壯,兩邊各爾。在眼後耳前三陰三陽之會處,以手按之有上下橫脈,是與耳門相對也。
肝俞,主目不明,灸二百壯,小兒寸數斟酌,灸可一二七壯。
治風翳,灸手中指本節頭骨上五壯,炷如小麥大,逐病左右灸之。
治風癢赤痛,灸人中鼻柱二壯,仰臥灸之。
治目卒生翳,灸大指節橫紋三壯,逐左右灸之。
治眼暗,若一眼暗,灸腕後節前陷中。兩眼暗,兩手俱灸,隨年壯。
治溫病後食五辛即不見物,遂成雀目,灸第九椎,名肝俞,二百壯,永瘥。
治腳轉筋法:
治腳轉筋,針內崑崙穴,在內踝後陷中,入六分,氣至瀉之。
又灸承山,隨年壯,神驗。
第二十一椎主腰背不便,筋轉痹,灸隨年壯。
治筋攣轉筋,十指筋攣急,不得屈伸,灸足外踝骨上七壯。
治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又下滿,灸五十壯,兩腳一百壯,此二穴亦主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悉主之。老人加之,五十以下及小兒並隨年壯。
治轉筋,脛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壯。
腹脹轉筋,灸臍是一寸二七壯。
治癥瘕法:
小腹堅大如盤盂,胸腹中脹滿,飲食不消,婦人症聚瘦瘠,灸三焦俞百壯,三報之。
灸內踝後宛宛中,隨年壯。
灸氣海百壯。
久冷及婦人症癖,腸鳴泄痢,繞臍絞痛,灸天樞百壯,三報之。勿針臍兩旁各二寸。
積聚堅滿痛,灸脾募百壯,章門是也。
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即是灸處,第二肋頭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處。初日灸三,次日五,後七,周而復始,至十止。惟忌大蒜,余不忌。
又灸關元五十壯。
又灸臍上四指五十壯。
膏肓俞兩穴主無病不療方:
先令病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動也。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依胛骨之裡,去胛骨容側指許,摩去表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肩中。灸兩胛內各一處至六百壯,多至千壯,數百壯當氣下,磐磐然如流水當有所下,若停痰宿疾亦必下也。此灸無所不治,主諸羸弱瘦損虛勞,夢中失精,上氣咳逆。及狂惑妄誤,皆有大驗。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前索孔穴灸之,求穴大較,以右手從左肩上住指頭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及以前法灸。若不能久正坐伸兩臂者,亦可伏衣幞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遠。不爾甲胛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幞當令大小有常,不爾則前卻失其穴也。此穴灸訖後,令人陽氣盛,當消息自養,令得平復。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求索。
治頭重臂肘重法:
頭重風勞,灸腦戶五壯,針入三分補之。
頭重不能勝,灸腦戶下一寸半。
身體重,四肢不能自持,灸脾俞,隨年壯,針入五分補之。
身重,嗜眠不自覺,灸天府五十壯,針入三分補之。
身重,灸水分百壯,針入一寸補之。
體重,四肢不舉,灸天樞五十壯。忌針。
身重腫,坐不欲起,風勞腳疼,灸三里五十壯,針入五分補之。又,灸足太陽五十壯,針入三分補之。
臂重不舉,灸肩井,隨年壯,可至百壯,針入五分補之。
又,灸足澤三十壯,針入三分補之。
第一椎名大杼,無所不主,俠左右一寸半或一寸二分,主頭項痛不得顧。胸中煩急,灸隨年壯。
諸煩熱,時氣溫病,灸大椎百壯,針入三分瀉之,橫三間寸灸之。
心煩上氣,灸肺俞,針入五分。
心煩短氣,灸小腸俞。
又,灸巨闕、期門各一百壯,針入五分。
又,灸心俞百壯,針入五分。
頭身熱,灸胃管百壯,勿針。
煩悶憂思,灸大倉百壯。
煩熱頭痛,針虎口入三分。
煩躁恍惚,灸間使三十壯,針入三分。
骨熱煩,胸滿氣悶,針三里入五分。
身體煩熱,針中府。又,灸絕骨五十壯。
膽病第二
一十二法
左手關上陽絕者,無膽脈也。苦口中無味(一云苦眯目),恐畏如見鬼,多驚少力,刺足厥陰治,陰在足大指間,或刺三毛中。
左手關上陽實者,膽實也。苦腹中不安,身軀習習,刺足少陽治。陽在足第二指本節後一寸。
俠膽俞旁行相去五寸,名濁浴。主胸中膽病,隨年壯。
膽虛,灸足內踝上一夫,名三陰交,二十壯。
治吐血法:
虛勞吐血,灸胃管三百壯,亦主嘔逆吐血,少食多飽及多睡百病。
凡口鼻出血者,名曰腦衄,灸上星五十壯。
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壯,忌針。
吐血,腹痛雷鳴,灸天樞百壯。
吐血唾血,上氣咳逆,灸肺俞,隨年壯。
吐血酸削,灸肝俞百壯。
吐血嘔逆,灸手心主五十壯,大陵是。
吐血,頸項上二七壯。
心病第三
一十八法
心俞,各灸二七壯,主心病,老小減之。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皆灸之。
卒心疝,暴痛汗出,刺大敦,左取右,右取左。男左女右,刺之出血立已。
俠巨闕兩邊,相去各半寸,名曰上門。主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各灸隨年壯。
凡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背痛,手不得上頭,灸肩髃百壯。穴在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當心下一寸,名巨闕。主心悶痛,上氣,引少腹冷,灸二七壯。
脈不出,針不容兩穴,在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
健忘忽忽,針間使入五分,掌後三寸。
心中懊憹,徹背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灸膈俞七壯。
心痛,冷氣上,鳩尾上二寸半,名龍頷,灸百壯,不針。
心痛,惡氣上,肋痛急,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
心痛暴惡,氣叉心,灸巨闕百壯。
心痛,胸脅滿,灸期門,隨年壯。
心痛堅煩,氣結,灸大倉百壯。
心痛曝絞,急欲絕,灸神府百壯。附:鳩尾正當心,有忌。
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壯。忌針兩乳間。
心痛,灸臂腕橫紋三七壯。
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小腸病第四
八十一法,訣二首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少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搶心,刺手心主治,陰在掌後橫紋中,入一分。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熱痹,小腸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治,陽在手第二指本節後一寸動脈。
俠中管兩邊相去半寸,名曰陰都,灸隨年壯,主小腸熱病。
俠臍兩邊相去一寸,名魂舍,灸一百壯,主小腸泄利膿血,小兒減之。又,灸小腸俞七壯。
灸風眩法:
以繩橫度口至兩邊,既得度口之寸數,便以繩一頭更度鼻,盡其兩邊兩孔間,得鼻度之寸數,中屈之取半合,於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覓頭上回發,當回發中灸之,以度度四邊左右前後,當繩端而灸。前以面為正,並依年壯多少,一年凡三灸,皆須瘡瘥又更灸之,壯數如前。若速灸,火氣引上。其數處回發者,則灸其近當鼻也。若回發近額者,亦宜灸。若指面為瘢,則闕其面處,然病重者,亦不得計此也。
治卒癲法:
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當尿孔上是穴。
又,灸陰莖頭三壯。
又,灸乳頭三壯。
又,灸足大指上聚毛中七壯。
又,灸督脈三十壯,在直鼻人中上,入髮際三報之。
又,灸天窗、百會各漸灸三百壯,炷惟小作。
又法:灸耳上髮際各五壯。
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法:
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七炷不止,十四壯,炷如雀矢大作之。
狂,鬼語,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許即止。
治大人癲小兒驚癇法:
灸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此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也。以丹注所灸五處各百壯,削竹為度,勝繩也。
狂風罵詈,撾斫人名,為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
又,灸陰囊縫三十壯,令人立,以筆正注當下,己臥卻核卵令上。乃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於陽氣也。
卒發狂言鬼語法: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當對屈肘頭兩處火,俱下各七壯,須臾鬼語自道姓名乞去。徐徐語問,乃解其手。
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灸百會九壯。
狂走瘛瘲,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頂後一寸百壯。
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
又,灸口吻十五壯。
狂癲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在手腕後六寸。
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在手腕後陷中動脈,此與陽明同也。
狂癲風癲,吐舌,灸胃管百壯,不針。
又,灸大幽一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走癲癇。)
狂言恍惚,灸天樞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言妄語。)
狂走喜怒悲泣,灸巨覺隨年壯。在背上俠內側反手不及者,骨芒穴上六分,捻之痛是也(一云巨闕俞。)
狂邪驚癇,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
又,灸巨太陽五十壯。(《千金》云:治狂癲風驚,厥逆心煩。)
又,灸巨太陽五十壯。(《千金》云:治狂癲鬼語。)
又,灸足少陽隨年壯。(《千金》云:治狂癲癇狂易。)
又,灸足陽明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走,驚,恍惚。)
狂走癲闕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壯。(《千金》云:灸足大指三毛中。)
狂走罵詈,灸八會,隨年壯,在陽明下五分。
狂癲驚走風恍惚,瞋喜罵笑歌哭,鬼語吐舌,悉灸上星、腦戶、風池,手太陽、陽明、太陰,足太陽、陽明、陽蹺、少陽、太陽、陰蹺、足跟,悉隨年壯。
驚怖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壯。
邪鬼妄語,灸懸命一十四壯,在口唇里中央絃絃者是。一名鬼祿,一法以鋼刀決斷絃絃乃佳。
狂邪鬼語,灸伏兔百壯。
又,灸慈門五十壯。(《千金》云:治悲泣邪語,鬼忙歌笑。)
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壯。
狂邪發無常,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者,灸間使,男左女右,隨年壯。
狂走刺人,或欲自死,罵詈不息,稱鬼神語,灸口吻頭赤白際一壯。
又,灸兩肘內屈中,五壯。
又,灸背脾中間三壯,報之。
驚狂走,灸內踝上三寸,近後動脈上七壯。
邪病,四肢重痛,諸雜候,尺澤主之。一名鬼堂。
邪病語不止及諸雜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千金》云:一名鬼客廳,凡人中惡先掐鼻下足也。)
邪病臥,冥冥不自知,風府主之。一名鬼穴。
邪病大喚罵詈走,十指端去爪一分主之。一名鬼城。
邪病鬼癲,胸上主之。一名鬼門。並主四肢重。
邪病大喚罵走,三里主之。一名鬼邪。
勞宮,一名鬼路。
陽澤,一名鬼臣。
耳前髮際宛宛中,一名鬼床。
尺中動脈名鬼受。
足太陽名鬼路。
癲狂二三十年者,灸天窗,次肩井,次風門,次肝俞,次腎俞,次手心主,次曲池,次足五趾,次湧泉,各五百壯,日七壯。
針邪鬼病圖訣法:
凡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種種形相,示表癲邪之端,而見其病,或有默然而不聲,或復多言而謾語,或歌或哭,或笑或吟,或眠坐溝渠,啖食糞穢,或裸露形體,或晝夜遊走,或嗔罵無度,或是飛蟲精靈,手亂目急,如斯種類癲狂之人,今針灸與方藥並主治之。
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凡針之體,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未必須並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蟲之精,便自言說,論其由來,往驗有實,立得精靈,未必須盡其命,求去與之。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處不言,便遍針也。依訣而行,針灸等處並備主之。
第一初下針,從人中名鬼宮,在鼻下人中左邊下針,出右邊。
第二次下針,手大指爪甲下三分,名鬼信。入肉三分。
第三次下針,足大指爪甲下,入肉二分,名鬼壘,五指皆針。
第四次下針,在掌後橫紋入半解,名鬼心。
第五次下針,在外踝下白肉際,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路。
第六次下針,入髮際一寸,大椎以上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枕。
第七次下針,去耳垂下五分,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床。
第八次下針,承漿從左刺出右,名鬼市。
第九次下針,從手橫紋三寸兩筋間針度之,名鬼路,此名間使。
第十次下針,入髮際直鼻上一寸,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堂。
第十一次下針,陰下縫灸三壯,女人玉門頭三壯,名鬼藏。
第十二次下針,尺澤橫紋中內外兩紋頭接白肉際七鋥,鋥三下名鬼臣,此名曲池。
第十三次下針,去舌頭一寸,當舌中下縫,刺貫出舌上。仍以一板橫口吻,安針頭令舌不得動,名鬼封。
上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對,針兩穴。若是孤穴,即單針之。
治風邪法:
灸間使隨年壯。
又,灸承漿七壯,三報之。
又,灸心俞七壯。
又,灸三里七壯。
治鬼魅:
灸入髮際一寸百壯。
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
野狐魅:
合手大指,急縛大指,灸合間二七壯,當狐鳴而愈。
脾病第五
三十二法
脾俞,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俯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並灸椎上三穴各七壯。
治老小大便失禁法:
灸兩腳大指去甲一寸三壯。
又,炙大指奇間各三壯。
大小便不通:
灸臍下一寸三壯。
又,灸橫紋百壯。
治大便難法:
灸第七椎兩旁各一寸,七壯。
灸俠玉泉相去二寸半,名腸遺,隨年壯(一云二寸)。
又,灸承筋二穴三壯。
又,灸大都隨年壯。
又,灸大敦四壯。
腹中熱閉,時大小便難,腰痛連胸,灸團岡百壯,在小腸俞下二寸橫三間寸,灸之。
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灸石門百壯。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榮衛四穴各百壯,在背脊四面各一寸。
大小便不利,灸八窌百壯,在腰目下三寸,俠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
小兒大小便不通,灸魃口兩吻各一壯。
小便不利,大便數泄注,灸屈骨端五十壯。
又,灸天樞百壯,在俠臍相去各二寸。魂魄之舍,不可下針。(一名相去三寸。)
治痢法:
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隨年壯。(恐是中膂肉俞。)
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益佳。
食不消化,泄痢,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俞百壯。泄痢久下,失氣勞冷,灸下腰百壯,三報之。在八魁正中脊骨上。灸多益佳,三宗骨是。忌針。少腹絞痛泄痢不止,灸丹田百壯三報之。在臍下二寸,針入五分。
不痢不嗜食,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之。在俠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下痢赤白,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之
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壯。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氣百壯,在脊窮骨上。赤白下,灸窮胸惟多益佳。
久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之上中,去大指奇間三寸,灸隨年壯。
又,灸關元三百壯,十日灸,並治冷痢腹痛。
又,先屈竹,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記,下量一寸點兩旁各一寸,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一灸三十壯,灸百壯以上,一切痢皆瘥。亦主疳濕。脊上當胯點處不灸。
又,灸臍中稍稍至二三百壯。
胃病第六
三十四法
治胃補胃,灸胃俞百壯,主胃中寒,不能食,食多身羸瘦,腸鳴腹滿,胃脹。
灸三焦俞,主五臟六腑積聚,心腹滿,腰背痛,飲食不消,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隨年壯。
又,灸心下二寸,名胃管,百壯至千壯,佳。
小腸俞主三焦寒熱,灸隨年壯。
治胃中熱病,膝下三寸名三里,灸三十壯。
反胃,食即吐出,上氣,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限。
又,灸臍上一寸二十壯。
又,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外臺秘要》云一指。)
灸胸脅脹滿法:
臚脹脅腹滿,灸膈俞百壯,三報之。
脹滿水腫,灸脾俞隨年壯,三報之。
脹滿雷鳴,灸犬腸俞百壯,三報之。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管,在心鳩尾下三寸,百壯,三報之。
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滯下疼,灸氣海百壯,在臍下一寸,忌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少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聚泄痢,灸天樞百壯。
胸滿,心腹積聚痞疼痛,灸肝俞百壯。
灸乾嘔法:
乾嘔不止,所食即吐不停,灸間使三十壯。若四厥,脈沉絕不至者。灸之便通,此法起死人。
又,灸心主尺澤,亦佳。
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壯。
凡噦,令人惋恨,灸承漿,炷如麥七壯。
又,灸臍下四指七壯。
治卒噦,灸膻中、中府、胃管各數十壯,灸尺澤、巨闕各七壯。
灸吐法:
吐逆不得食,灸心俞百壯。
吐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灸膈俞百壯。
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壯。
吐變不下食,灸胸膛百壯。
又,灸巨闕五十壯。
又,灸胃管百壯三報之。
又,灸脾募百壯,一名章門,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三報之。
嘔吐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膽募,百壯,三報之。(《甲乙經》云:日月,膽募也,在期門下五分。)
嘔吐咳逆霍亂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壯。
噫噦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神良。
噫噦嘔逆,灸石關百壯。
肺病第七
四十五法
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灸俠胃管兩邊相去一寸,名陰都,隨年壯。
又,刺手太陰出血,主肺熱氣上咳嗽,寸口是也。
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灸大椎並兩乳上第三肋間各三壯。
凡肺風氣痿絕,四肢脹滿,喘逆胸滿,灸肺俞各兩壯,肺俞對乳引繩度之。
肺俞,主喉痹氣逆咳嗽,口中涎唾,灸七壯,亦隨年壯,可至百壯。
嘔吐上氣,灸尺澤,在肘中,不三則七。
腹中雷鳴相逐,食不化,逆氣,灸上管下一寸,名太倉,七壯。
治奔豚上氣法:
章門,一名長平,二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主奔豚腹腫,灸百壯。
又,灸氣海百壯,在臍下一寸半。
又,灸關元五十壯,亦可百壯,在臍下三寸。
中極,一名玉泉,在臍下四寸。主奔豚搶心不得息,灸五十壯。
心中煩熱奔豚,胃氣脹滿不能食,針上管入八分,得氣即瀉。若心痛不能食,為冷氣,宜先補後瀉,神驗。灸之亦佳,日二七至百止,不瘥倍之。不忌房室。
奔豚冷氣,心間伏梁,狀如覆杯,冷結諸氣,針中管入八分,留七呼,在上管下一寸,瀉五吸,疾出針,須灸,日二七壯至四百止,慎忌房室。
又,中府二穴,主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灸百壯。
又,期門二穴,直乳下二肋端旁一寸五分,主奔豚,灸百壯。
又,四滿俠丹田兩旁相去三寸,灸百壯。(一云三十壯。)主奔豚氣,上下搶心腹痛。
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灸太衝,不限壯數。從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第四椎名巨闕俞,主胸膈中氣,灸隨年壯。
太倉一穴,一名胃募,心下四寸,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思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飲不消,腸鳴泄痢,灸百壯。
肓募二穴,在乳頭斜度至臍中屈去半從乳下行盡度頭是,主結氣囊裹,針藥所不及,灸隨年壯。
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此冷氣,灸關元百壯。
又,灸天井百壯。
氣短不語,灸大椎隨年壯。又灸肺俞百壯。又灸肝俞百壯。又灸尺澤百壯。又灸小指第四指間交脈上七壯。又灸手十指頭各十壯。
少年房多短氣,灸鳩尾頭五十壯。又灸臍孔中二七壯。
乏氣,灸第五椎下隨年壯。
下氣,灸肺俞百壯。
又,灸太衝五十壯,此穴並主肺痿。
灸飛屍法:
以繩量病人兩乳間中屈,又從乳頭向外量,使肋於繩頭,灸隨年壯,主一切注(《千金》云:三壯或七壯,男左女右)。
胃管主五毒注,不能食飲,百病,灸至千壯。
忤注,灸手肘尖,隨年壯。(尖,一作紋)。
又,第七椎,灸隨年壯。
又,灸心下一寸三百壯。
食注,灸手小指頭,隨年壯,男左女右。
水注,口中湧水出,經云肺來乘腎,食後吐水,灸肺俞及三陰交,隨年壯,瀉肺補腎。
灸一切注,無新久者,先仰臥,灸兩乳兩邊斜下三寸,名注市,隨年壯。
第二肋間名期門,灸隨年壯。
(凡中屍者,飛屍、循屍、風屍、屍注也。今皆取一方治之。其狀皆腹脹痛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兩肋或踝腫起,或攣引腰脊,灸乳後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壯。不止者,多其壯數即愈。)
又,兩手大指頭各灸七壯。
乳下一寸,逐病所在,灸之,病瘥止。
一切惡注,氣急不得息欲絕者,及積年不瘥者,男左手虎口紋,於左乳頭並四指當小指節下間灸之,婦人以右手也。
大腸病第八
二十二法,論一首
大腸俞,主脹中臚脹,食不消化,灸四十壯。
俠巨闕相去五寸,名承滿,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兩邊一處,各灸五十壯。
治咳嗽法:
肝咳,刺足太衝;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泉;腎咳,刺足大;溪;膽咳,刺陽陵泉;厥陰咳,刺手太陰。
嗽,灸兩乳下黑白肉際各一百壯,即瘥。
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平,當脊骨解中,灸十壯。
又,以繩橫度口中,折繩從脊,灸繩兩邊各八十壯,三報之。三日畢,兩邊者口合度也。
又,灸大椎,下數下行,第五節下,第六節上,穴中間一處,並主上氣。
呀嗽,灸兩屈肘裹大橫紋下頭,隨年壯。
上氣咳逆,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
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百病,灸肩井二百壯。
上氣短氣咳逆,胸背徹痛,灸風門熱府百壯。
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血冷痰,灸肺俞隨年壯。(《千金》云五十壯。)
上氣氣悶咳逆,咽塞聲壞,喉中猜猜,灸天瞿五十壯。(一名天突。)
上氣,胸滿短氣,灸雲門五十壯。
上氣咳逆,胸痹徹背痛,灸胸堂百壯,忌刺。
上氣咳逆,灸膻中五十壯。
上氣咳逆,胸滿短氣,牽背徹痛,灸巨闕、期門各五十壯。
灸咳,手屈臂,中有橫紋,外骨捻頭得痛處二七壯。
又,內踝上三寸,絕骨宛宛中,灸五十壯。主咳逆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又主心中咳逆,泄注腹痛,喉痹,項頸滿,腸痔逆氣,痔血陰急。鼻衄骨瘡,大小便澀,鼻中乾燥,煩滿,狂易走氣。凡二十二種病,皆當灸之也。
論曰:凡上氣,有服吐藥得瘥,亦有針灸得除者,宜深體悟之。
治痰飲法:
諸結積、留飲、澼囊、胸滿飲食不消,灸通谷五十壯。
又,灸胃管三百壯三報之。
心下堅,積聚冷熱,腹脹,灸上管百壯三報之。
腎病第九
二十四法
對臍當脊兩邊,相去各一寸五分,名腎俞。主腎間風虛,各灸百壯。
治小便失精法:
灸第七椎兩旁三十壯。
又,灸第十椎兩旁三十壯。
又,灸陽陵泉、陰陵泉,各隨年壯。
灸第十九椎兩旁各三十壯。
男女夢與人交,泄精,三陰交灸五壯,喜夢泄,神良。
丈夫夢失精,小便濁難,灸腎俞百壯。
男子陰中疼痛,尿血精出,灸列缺五十壯,失精,五臟虛竭,灸屈骨端五十壯,陰上橫骨中央宛曲如卻月中央是也。一名橫骨。
男子失精,陰上縮,莖中痛,灸大赫三十壯,在俠屈骨端三寸。
男子腰脊冷疼,小便白濁,灸脾募百壯。
男子失精,膝脛疼冷,灸曲泉百壯。
男子失精失縮,灸中封五十壯。
第二十二椎,主腰背不便,筋攣痹縮,虛熱閉塞,灸隨年壯,兩旁各一寸五分。
小腸俞,主小便不利,少腹脹滿虛乏,灸隨年壯。
骨髓冷疼,灸上廉七十壯,三里下三寸。治腰疼法:
腰卒痛,去窮脊上一寸,灸七壯。
腎俞,主五臟虛勞,少腹弦急脹熱,灸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可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柱地度至臍,取杖度背脊。灸杖頭處,隨年壯,良。灸訖,藏竹杖,勿令人得之。丈夫痔下血脫肛,不食,常泄痢,婦人崩中去血,帶下淋露,去赤白雜汁,皆灸之。此俠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腰痛,灸足跟上斜紋中白肉際十壯。
又,灸巨陽十壯,巨陽在外踝下。
又,灸腰目窌,在尻上約左右是。
又,灸八窌及外踝上骨約中。
膀胱病第十
三十二法
灸轉胞法:
玉泉,主腰痛小便不利,若胞轉,灸七壯。
第十七椎,灸五十壯。
又,灸臍下一寸。
又,灸臍下四寸,各隨年壯。
第四椎名厥陰俞,主胸中膈氣,積聚好吐,隨年壯灸之。
俠屈骨相去五寸,名水道,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隨年壯。屈骨在臍下五寸,屈骨端水道俠兩旁各三寸半。
俠臍旁相去兩邊各二寸半,名大橫,主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灸之隨年壯。
第十五椎名下極俞,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澼飲注下,隨年壯灸之。
小腸俞,主膀胱三焦津液下,大小腸寒熱,赤白泄洞痢,腰脊痛。又主小便不利,婦人帶下,灸之各五十壯。
小腸俞,主三焦寒熱,一如灸腎法。
治霍亂法:
凡霍亂,灸之或雖未即瘥,終無死憂,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後吐,當隨病狀灸之。納鹽臍中灸二七壯,並主脹滿。
治霍亂轉筋,令病人正合面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兩肘尖頭。依繩下俠脊骨兩旁相去一寸半,灸一百壯,無不瘥者。(《肘後》云:此華佗法。)
若先心痛先吐,灸巨闕二七壯,不瘥,更二七壯。
若先腹痛,灸太倉二七壯,不瘥,更二七壯。
若先下痢,灸谷門,在臍旁二寸,男左女右,一名大腸募,灸二七壯,不止,更灸二七壯。
吐痢不禁,三陰三陽但數者,灸心蔽骨下三寸。
又,灸臍下三寸,各六七十壯。
霍亂,上下吐瀉,灸臍下十四壯。
又,灸關元三七壯。
手足逆冷,灸三陰交各七壯,不瘥,更七壯。
轉筋,灸湧泉三七壯,不止,灸足腫聚筋上白肉際七壯,立愈。
又,灸慈宮二七壯。
走哺轉筋,灸腫踝白肉際左右各二十一壯。
又,灸少腹下橫骨中央,隨年壯。
轉筋四厥,灸兩乳根黑白際各一壯。
轉筋在兩臂及胸中,灸手掌白肉際七壯。
又,灸膻中、中府、巨闕。胃管,尺澤。
又,灸承山一百壯。
下若不止,灸大都,在足大拇指本節內側白肉際各七壯。
若轉筋入腹欲死,四人持其手足,灸臍上一寸十四壯,四五壯自不動,勿持之。
又,中管、建里二穴,皆主霍亂腸鳴,腹痛脹滿,弦急上氣,針入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可灸百壯,日二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