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四

明·朱橚、滕硕、刘醇等编
来源:普济方

卷三百二十四

婦人諸疾門

積聚

(附論)

夫婦人積聚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五臟之氣積。名曰積。六腑之氣聚。名曰聚也。積者其病不離其部。聚者其病無有常處。皆由陰陽不和。風冷搏於臟腑。而生積聚也。婦人病積。於經久則令無子。亦令月水不通。所以然者。積聚起於冷氣。結入子臟。故令無子。若冷氣入於胞絡。冷搏於血。血冷則澀結。故令月水不通。

儒門事親云。戴人過譙都營中飲會。鄰席有一卒說出妻事。戴人問其故。答曰。吾婦為室女時。心下有冷積如覆杯。按之如水聲。以熱手熨之如冰。娶來已十五年矣。恐斷我嗣。是故棄之。戴人曰。公無黜也。如用吾藥。病可除。孕可得。卒從之。戴人診其脈。沉而遲。尺脈洪大而有力。非無子之候也。可不逾年而孕。其良人笑曰。試之。先以三聖散吐涎一斗。心下平軟。次服白朮調中湯、五苓散。後以四物湯和之。不再月。氣血合度。數月而娠二子。戴人常曰。用吾此法。無不子之婦。此言不誣。陽夏張主簿之妻。病肥氣。初如酒杯大。發寒熱。十五餘年後。因性急悲感。病益甚。惟心下三指許無病。滿腹如石片。不能坐臥。針灸匝矣。徒勞力耳。乃邀戴人而問之。既至。斷之曰。此肥氣也。得之季夏戊己日。在左脅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發痎瘧。痎瘧者。寒熱也。以瓜蒂散吐之。魚腥黃涎約三缶。至夜。繼用舟車丸、通經散投之。五更黃涎膿水相半五六行。凡有積處。皆覺痛。後用白朮散、當歸散。和血流經之藥。如斯湧泄。凡三四次而方愈。

鱉甲丸(出千金方) 治女人小腹中積聚。大如七八寸盤面。上下周流。痛不可忍。手足苦冷。咳噫腥臭。兩脅熱如火炙。玉門冷如風吹。經水不通。或在月前。或在月後。服之三十日便瘥。有孕。(河內太守魏夫人方)

鱉甲 桂心(各一兩半) 蜂房(半兩) 玄參 蜀椒 細辛 人參 苦參 丹參 沙參 吳茱萸(各十八銖) 䗪蟲 水蛭 乾薑 牡丹 附子 皂莢 當歸 芍藥 甘草 防葵(各一兩)蠐螬(二十枚炒) 虻 大黃(各一兩六銖)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七丸。日三。稍加。以知為度。

鱉甲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腹中積聚。大如杯。上下流。痛不可忍。食噫腥臭。四肢寒熱。經水不通。惡血停滯。體瘦無力。面色萎黃。宜服。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黃去裙襴) 露蜂房(二分微炒) 牡丹(三分) 牛膝(一分去苗) 川椒(二分微炒出汗去目及閉口者)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三分微炒)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次焙乾微炒) 赤芍藥 桂心 琥珀 防葵(各一兩) 虻蟲(一兩微炒) 水蛭(一兩微炒) 皂莢(半兩去皮子塗醋炒令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蠐螬(三十枚微炒)

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溫酒送下十丸。

薑黃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虛冷。血氣積聚。心腹妨悶。月候久不通。少思飲食。四肢羸瘦。

薑黃(三分) 牡丹(半分) 赤芍藥(半兩) 桂心(三分) 芫花(一分醋拌炒乾) 當歸(半兩銼微炒)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琥珀(半兩) 延胡索(半兩) 鬼箭羽(半兩) 木香(半兩) 硇砂(半兩) 凌霄花(半兩) 荊三稜(二分微炒銼) 水蛭(一分炒令微黃)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酒下七丸。

龜甲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因產後虛冷。堅結積在腹內。月經往來不時。若腹脹滿。繞臍下痛引腰背。手足煩。或冷熱心悶。不欲食。

龜甲(一兩半) 乾薑 赤石脂 丹參 禹餘糧 當歸 乾地黃(各一兩六銖) 白芷(一分用末) 代赭 甘草 鹿茸 烏賊骨 殭蠶(各十八銖) 桂心 細辛 蜀椒 附子(各一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加至十丸。一方有牛膝無白芷。

紫桂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心腹虛損冷積聚。宿食不消。冷氣時攻。心腹脹滿。繞臍疼痛。

桂心(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乾微炒) 菖蒲(半兩) 豬牙皂莢(半兩塗酥去皮炙黃去子) 紫菀(半兩炮製銼) 乾薑(半兩炮製銼)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三分銼微炒) 木香(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合口者微炒去汗) 蓬莪朮(二分) 牛膝(半兩去苗) 桃仁(半兩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琥珀(三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病發時以熱酒下二十丸。

乾漆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及惡血不散多攻。心腹疼痛。面無顏色。四肢不和。宜服。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穿山甲(一兩炙令焦黃) 檳榔(三分) 桂心(三分) 荊三稜(半兩) 乳香(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半兩) 硇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 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 硃砂(三分研水飛過)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色去裙襴)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去油)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生薑酒下五丸。當歸酒下亦得。

秘方

神麯(五合炒) 枳殼 白朮(各六分) 人參(四分) 赤石脂(十分)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方寸匕。

大黃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氣久不散。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防葵(一兩半) 琥珀(一兩)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搗細。羅為末。以米醋二升。熬令稠。入少面煮作糊。和漆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鱉甲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氣。心腹脹硬。或時疼痛。體瘦力乏。不能飲食。宜服。

鱉甲(二兩塗醋炙黃去裙襴) 當歸(銼微炒) 防葵(各一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乾微炒) 桂心 白朮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 赤芍藥(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桃仁(一兩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積熱服。

治婦人勞氣食氣。胃滿頭重、結痛。小便赤黃。大便下氣。(出千金方)

烏頭 黃芩 巴豆(各半兩) 半夏(三兩) 大黃(八兩) 戎鹽(一兩半) 䗪蟲 桂心 苦參(各十八銖) 人參 硝石(各一兩)

上為末。以蜜青牛膽拌和。搗三萬杵。丸如梧桐子大。宿不食。酒服五丸。安臥須臾當下。下黃者小服積也。青者疝也。白者內風也。如水者留飲也。青如粥汁。膈上邪氣也。血如腐肉者傷也。赤如血者乳余疾也。如蟲刺者蠱也。既下必渴。渴飲粥。飢食酥麋。三日後。當溫食。食必肥濃。三十日平復。亦名破積烏頭丸。主心腹積聚。氣悶脹。疝瘕內傷瘀血產乳余疾。及諸不足。

麝香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氣。心腹疼痛。面色萎黃。不能飲食。

麝香(半兩細研) 木香(三分) 當歸(三分銼碎微炒)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香墨(三分)防葵(半分) 硇砂(三分不夾石者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巴豆(半分去皮心紙裹壓出油研)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乾微炒)

上為細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服時空心以橘皮湯下三丸。以利下惡滯為度。

磨積丸(出醫方集成) 治女人三十六疾。積氣內攻。經候不調。腹脅多脹。或時痛不進飲食。

荊三稜 莪朮(各煨二兩) 茴香(炒) 附子 川楝子肉(炒) 白芍藥 乾薑(各一兩半炮) 當歸(洗一兩七錢半) 巴戟(去心炒一兩) 艾葉(醋炒一兩七錢半)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防葵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心腹積聚氣。時有疼痛。經絡不利。四肢漸瘦。食少腹脹宜服。

防葵(一兩) 木香(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二兩) 牛膝(一兩去苗) 桂心(一兩)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面微炒)

上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燒熱服。

五京丸(出千金方) 治婦人腹中積聚。九痛七害。及腰中冷。引小腹。害食。得冷便下方。

乾薑 蜀椒(各三兩) 附子(一兩) 吳茱萸(一升) 當歸 狼毒 黃芩 牡蠣(各三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服三丸。日加至十丸。患久冷困。當服歸之。(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丸)

鬼箭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氣。心腹脹滿。經絡滯澀。四肢疼痛。坐臥不安。宜服。

鬼箭羽 琥珀 牛裡子 穿山甲(塗醋炙令黃) 當歸(銼碎微炒) 桂心 川大黃(銼碎微炒)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溫酒調下。食前服。

硇砂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血冷虛氣。積聚疼痛。

硇砂(三分細研) 百草霜(半兩) 砒黃(一分) 凌霄花(半兩) 香墨(一分)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巴豆(一分去皮心)

上為末。入巴豆霜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於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治積氣堅硬作氣噎。胸引背痛方。(大全良方)

白芍藥(一兩半) 鱉甲(醋炙) 枳殼(去瓤麩炒) 北柴胡(各一兩) 甘草 赤茯苓(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草粉丸子(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聚氣又不散。心腹疼痛。

麝香(半兩細研) 巴豆(三分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飛天白(六兩雄雀糞是冬月者佳炒令極熱為末)

上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酒下二丸。

楊子建護命方 治婦人忽經候行次。或因產後起早。並誤吃生冷物。傷損血氣。血氣俱病。因生積聚。久無療。變成惡物。其狀腹中成塊。如蛇如鼠。如蟆如虎之類。發作有時。疼痛不可勝忍。以手按之。即沖手跳起。宜服此方。但此病經到年深。其惡物帶命吃人血盡。忽絕無經候通行。忽經候行時。只如淺紅水。如此即傾危人也。急宜治之。所病年深。不請吃。

吳茱萸(三銖) 鱉甲(醋炙黃) 延胡索 楝子(各半兩) 芫花 檳榔(各二兩) 狼毒(九銖打碎同芫花用醋三碗於土器內煮乾炒令黃色以微黑色為度) 羌活 牡丹(去心) 附子(火炮去皮) 桔梗 牛膝 白蕪荑 芎藭 半夏 當歸 川椒 麝香 密陀僧 通草(各一兩) 虻蟲(去翅三十個) 水蛭(三十條)

上件藥除芫花、狼毒二味。自作一處。杵羅為末。虻蟲、水蛭、鱉甲三味修制了。亦自作一處。杵羅為末。所餘數件。藥修合作一處。杵羅為末。件藥盡修。制杵羅了三處。合作一處。相調令勻。每服三錢。空心蔥湯調下。

白朮散 療婦人腹內冷癖。血塊虛脹。月經不調。瘦弱不能食。無顏色。狀如傳屍方。

曲末(二升) 麥糵末(一升) 生地黃(肥者切三升) 白朮(八兩) 牛膝(切三升) 桑甘(銼三升金色者) 薑黃(八兩一作乾薑) 當歸(十四分) 生薑(和皮切三升) 桃仁 杏仁(各二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熱熬) 近用橘皮(八兩)

上並細切。於臼中以木杵搗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口封之。勿令泄氣。蒸於一大石米中。飯熟出。入停屋下三日。開出曝乾。搗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一匕半。不利。初服十日內。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十日外。即百無所忌。恣口任意食之。唯忌桃李。若須桃李。宜去木。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一服三十丸。日二服。去病。人肥健。好顏色。忌桃李雀肉蕪荑。

乾薑丸 治婦人寒熱羸瘦。酸消怠惰。胸中支滿。肩背脊重痛腫。里堅滿積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煩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煩滿手足虛熱。意欲投水中。百節盡。心下常苦懸痛。時寒時熱。噁心涎唾喜出。每愛鹽酸甜苦之物。身體或如雞皮。月經不通。大小便苦難。食不生肌。

乾薑 芎藭 茯苓 硝石 杏仁 水蛭 虻蟲 桃仁 蠐螬 䗪蟲(各一兩) 柴胡 芍藥 人參 大黃 當歸(各二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飲下三丸。不知。加至十丸。兼療婦人瘕結。脅肋下疾。

神仙聚寶丹(利濟方) 治婦人血海虛寒。外乘風冷。搏結不散。積聚成塊。或成堅瘕。及血氣攻注。腹脅疼痛。小腹脹。或時虛鳴。面色痿黃。肢體浮腫。經脈欲行。先若重病。或多或少。帶下赤白。崩漏不止。驚悸健忘。小便頻數。或下白水。時發虛熱。盜汗羸瘦。此藥不問胎前產後、室女。並宜服之。常服安心神去邪氣。逐敗血養新血。令人有子。

沒藥(別研) 琥珀(別研) 木香(煨冷取末) 當歸(洗焙取末各一兩) 辰砂 麝香(別研各一錢) 滴乳(別研一分一方用二錢半)

上研令細和停。滴冷熱水搗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二丸。溫酒磨下。胎息不順。腹內疼痛。一切產難。溫酒和童子小便磨下。產後血暈敗血奔心。口噤舌強。或惡露未盡。發渴面浮。煎烏梅湯和童子小便磨下。產後氣力虛羸。諸藥不能速效。用童子小便磨下。室女經候不調。每服半丸。溫酒磨下。不拘時候。

癥瘕積聚

(附論)

瘕者。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是也。千金外臺言之詳矣。癥瘕積聚。隨氣血以分門。故方云。以癥瘕屬肝部。積聚屬肺部。不亦明乎。況七者火數屬心。蓋血生於心。八者木數屬肝。蓋血歸於肝。雖曰強分。理似不混。夫症者堅也。堅則難破。瘕者假也。假物成形。若婦人七症八瘕。則由內外不內外因。動傷五臟氣血而成。古人將婦人病為痼疾。以蛟龍等為生瘕。然亦不必如此執泥。婦人癥瘕。並屬血病。龍蛇魚鱉肉發蝨瘕等事。皆出偶然。但飲食間誤中之。留聚腹臟。假血而成。自有活性。亦猶永徽中。僧病噎者。腹有一物。其狀如魚。即生瘕也。與夫宿血停凝。結為胚塊。雖內外所感之不同。治法當以類相從。所為醫者意也。如以敗梳治蝨瘕。銅屑治龍瘕。曲糵治米瘕。石灰治酒瘕。此等學者可以理解也。

牡丹煎丸(出和劑方) 治婦人衝任本虛。小腹挾寒。或因產勞損子臟。風寒搏於血氣。結生瘕聚。塊硬發歇。臍腹刺痛。脅肋緊脹。腰膝疼重。拘攣腫滿。背項強急。手足麻痹。或月水不調。或瘀滯澀閉。或崩漏帶下。小腹冷疼。寒熱盜汗。四肢痠痛。面色萎黃。多生䵟。羸乏少力。心多驚悸。不欲飲食。

延胡索 縮砂仁(各半兩) 赤芍藥 牡丹皮(各一兩) 山茱萸 乾薑(炮各半兩) 龍骨(細研水飛) 熟乾地黃 檳榔 羌活(各二兩) 藁本(去土) 五味子 人參 白芷 當歸(去蘆酒浸) 乾山藥 澤瀉 續斷(細者) 肉桂(去粗皮) 白茯苓 白朮 附子(去皮臍) 木香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 萆薢(搗為末炒各一兩) 石斛(去根酒浸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醋湯下。空心食前二服。妊娠不宜服。如是血熱及夜多煩躁。不用附子、山茱萸、萆薢、乾薑此四味。卻入柴胡、黃連、甘草、牽牛子四味。柴胡去苗一兩。甘草一兩。余各半兩。同和為丸。

治瘕神妙。婦人腹肚有塊。久不消。名曰瘕聚。

川烏(七錢) 附子(七錢) 木香(半兩) 香附子(半兩) 丹參 陳皮(各三錢) 蓬朮 三稜威靈仙 木賊草 桂心 芍藥 藁本 蒺藜 葫蘆 甘草 延胡索 良薑(各半兩)

上為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服。

雞鳴紫丸(出千金方) 治婦人瘕症積聚。

皂莢(一分) 藜蘆 甘草 礬石 烏啄 杏仁 乾薑 桂心 巴豆(各二分) 前胡 人參(各四分) 代赭(五分) 阿膠(六分) 大黃(八分)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雞鳴時服二丸。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從一起。下白者風也。赤者癥瘕也。青微黃者心腹病也。

桃仁散(出大全良方) 治月經不通。產後惡露未盡。積聚瘀血。變成癥瘕。

虻蟲(半兩炒令微黃去翅足) 水蛭(炒令微黃) 烏賊骨 鯉魚鱗(燒灰) 芫花(醋炒令乾)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當歸(炒) 牛膝(去苗) 赤芍藥 硇砂 桂心(各半兩) 桃仁(三分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上為細末。食前溫調下一錢。

水府丹(出大全良方) 治婦人久虛積冷。經候不行。癥瘕癖塊。腹中卒暴疼痛。面有䵟。黧黑。羸瘠。百病。

經煅花蕊石(研一兩半) 硇砂(紙隔沸湯淋熬取霜半兩) 桂心(別為末) 木香 乾薑(各一兩) 縮砂仁(二兩) 紅豆(半兩) 斑蝥(一百個) 臘月狗膽(七枚) 生地黃汁 童子小便(各一升) 蚖青(三百個斑蝥蚖青二物並去頭足翅以糯米一升同炒米黃)

上為末同三汁熬為膏。和上末。丸如雞頭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溫酒嚼破。食前服。米飲亦可。孕婦莫服。

治婦人血瘕。心腹積聚。乳余疾繼生。小腹堅滿。貫臍中熱。腰背疼。小便不利。大便難。不下食。有伏蟲臚脹。癰疽腫。久寒留熱。胃脘有邪氣方。千金方。

半夏(一兩六銖) 石膏 藜蘆 紫參 蓯蓉(各十八銖) 桂心 乾薑(各一兩) 烏啄(半兩)巴豆(六十枚研入膏)

上為末。蜜丸如小豆大。日服二丸。及治男子疝氣。

三稜煎(出大全良方) 治婦人血瘕食積痰滯。

三稜(煨)莪朮(各二兩煨) 青橘皮(去白) 半夏(湯洗七次) 麥芽(炒各兩)

上用好醋六升煮乾。焙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四丸。淡醋湯下。痰積多薑湯下。

妙應丹 治諸臟氣虛損。積聚煩悶。及飲食中蠱毒。或食水陸果瓜。子卵入腹。而成蟲蛇魚鱉。或宿食留飲。婦人產後敗血不消。女子月水不通。結為癥瘕。時發寒熱。唇口焦黑。肢體瘦削。嗜臥多魘。少食腹痛。大便糟粕。變成冷痢。

蓽茇 木香 破故紙(炒各重三兩半) 附子(四個六七錢重者去皮臍剜作甕硇砂共一兩七錢半面裹煨熱去面不用) 青皮(亦二兩)

上為末。麵糊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橘皮湯下。滯痢米湯下。加至五十丸。

桃仁煎(一名桃仁丸) 治婦人血積血瘕血塊。經候不通。潮熱。月水停滯作病。及癥瘕等疾神驗。此藥性烈。氣血虛人。斟酌與之。亦可下鬼塊胎。

桃仁(二兩湯浸火炒) 大黃 川朴硝(各一兩) 虻蟲(半兩炒黑)

上為末。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黃、桃仁、虻蟲等。不住手攪。欲下手丸下朴硝。更不住手攪良久。出之。丸如梧桐子大。前一日不用吃。晚食五更。初用溫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雞肝蝦蟆衣狀。未下再作。如鮮血來即止。續以調血氣藥補之。曾有婦人小便不通。臍腹不可忍。眾醫作淋治。以八正散之類。愈不通。許學士診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藥不可去。更初用此藥。日午痛大作。不可忍。遂臥少頃。下血如拳者數塊。小便如魚汁者一二升。痛止得愈。此藥治病的切。然猛烈太峻。氣虛血弱者。更宜斟酌與之。一方用醇苦酒。煎如前法。每取一雞子黃投酒中。預一宿勿食服之。

大硝石丸 治七症八瘕。聚結痞塊。及婦人帶下絕產。並飲服丹藥。腹中有癥瘕者。當先下之。此藥但去癥瘕。不令人困。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銅器中。以竹作準。每一升作一刻。注器中。先納大黃。常攪不息。使微沸。盡一刻。乃納余藥。又盡一刻。極微火熬。使可丸。丸如雞子中黃。若不能服大丸。則作小丸如梧桐子大。米湯下三十丸。四日一服。婦人服之。或下如雞肝。或如米泔。正赤黑等三二升。下後忌風冷。自養如產婦。

四物湯

當歸 玄胡索 威靈仙 官桂(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空心服。

小三稜丸(出醫方集成) 治食症、酒瘕、血瘕、氣塊。時發刺痛。全不思食。及積滯不消。心腹堅脹。痰逆嘔噦。酢吞。脅肋刺痛。胸膈痞悶。並脾氣橫泄。

荊三稜 蓬莪朮(各四兩) 芫花(一兩去梗葉)

上同入瓷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滿封器。以炭火煨令乾。取出稜術。將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焙乾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婦人血分。男子脾氣橫泄。腫滿如水。用桑白煎湯下。

一握七丸 治臟腑宿蘊風冷。氣血不和。停滯宿飲。結為癥瘕痞塊。及婦人血瘕。腸胃中塞。飲食不下。咳逆脹滿。及下痢赤白。霍亂轉筋。及踒擘拳攣。腰脊腳膝疼痛。行步不能。常服健脾暖胃。堅骨強陽。

神麯(半斤炒黃) 大附子(二個炮去皮臍) 甘草(炙二兩)

上為末。蜜丸左手一握。分作七丸。每服十丸。細嚼米飯下。

治癥瘕積聚。去三尸。益氣延年卻老。

上以雄黃二兩。細研為末。九度水飛過。卻入新淨竹筒內。盛以蒸餅一塊。塞筒口。蒸七度。用好粉脂一兩為丸如綠豆大。日三服。酒下七丸至十丸。三年後道盛。益力不飢。玉女來侍。

治癥瘕積聚。風痰癲狂。三蟲伏屍。除蘊輕身益氣。令人不飢。百日還年卻老。

上用天門冬末。服方寸匕。日三。無問。山中人間。但勿廢。久服益佳。釀酒服之。

治癥瘕積聚。

用蔓荊子水煮二升。取濃汁服。

治癥瘕滿腹。諸藥不瘥者。(本草)

以人溺服之。皆下血片塊。二十日即出也。

癥瘕

(附論)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思慮不絕。喜怒不時。氣弱血虛。觸冒風邪。冷氣入於龍門。邪氣傳於胞絡。搏於氣血。則使月水不利。次至不通。漸結成塊。又有月信不斷。以舍合陰。陽氣內入。使經候不時。內結積聚成塊。此終身不孕。宜與琥珀丸磨去之。因產而復生癥瘕塊硬。按之而不動。掏之而不移。由臟氣已虛。血未復。風寒所乘。而凝結也。沒藥丸、琥珀丸治之。

儒門事親云。沈丘王宰妻病胸膈不利。只流涎沫。自言嚥下胃中。常雷聲。心間時作微痛。又復發昏。胸乳之間。灸瘢如棋。化痰利膈等藥。服之三載。病亦依然。其家知戴人痰藥不損。來求之。一瀉而出雪白蟲一條。長五六寸。有口鼻牙齒。走於涎中。病者忿而斷之。中有白髮一莖。此正與徐文伯所吐宮人發瘕正同。蟲出立安。果園劉子平妻。腹中有塊如瓢。十八年矣。經水斷絕。諸法無措。戴人令一月之內。湧四次。下六次。所下痰約一二桶。其中不化之物如有葵菜者。爛魚腸之狀。湧時以木如意攪之。病積如刮。漸漸乃平。及積之既盡。塊痕反霪如常。略無少損。至是而面有童色。經水復行。若當年少女。可以有子。

當歸丸(出千金方) 治婦人臍下癥結刺痛。如蟲所齧。及如錐刀所刺。或赤白帶下十二疾。腰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月後。

當歸 葶藶 附子 吳茱萸 大黃(各二兩) 黃芩 桂心 乾薑 牡丹 芎藭(各一兩半) 秦椒 細辛 柴胡 厚朴(各一兩六錢) 牡蒙(一方無) 甘草(各一兩) 虻蟲 水蛭(各五十枚)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十丸。日再。有胎勿服之。

晞露丸(濟生拔萃) 治傷寒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癥瘕。時作疼痛。腰不得伸。

荊三稜 莪朮(各一兩銼二味並酒浸) 乾漆(五分洗去腥炒煙盡) 茴香(三錢鹽炒) 硇砂(四錢別研) 輕粉(一錢別研) 川烏(五錢炮去皮臍) 青皮(去白) 雄黃(別研) 穿山甲(炮各三錢) 巴豆(三十個去皮黃術三稜同炒令深黃色去巴豆不用) 麝香(半錢別研)

上除別研四味外。為細末和勻。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溫生薑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見晛丹(出濟生拔萃方) 治客寒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四錢炮去皮臍) 鬼箭羽(三錢) 澤瀉 肉桂 玄胡 木香(各二錢) 紫石英(三錢) 檳榔(二錢半) 血竭(一錢半別研) 水蛭(一錢炒令煙盡) 桃仁(湯浸去皮尖炒黃色三十個)京三稜(銼五錢) 大黃(銼研同三稜酒浸一宿焙乾二錢)

上除血竭、桃仁外。同為細末和勻。納元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醋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三聖丸 治積血症瘕塊癖。諸藥療理不瘥者。

舶上硫黃(一兩) 水銀(半兩) 硇砂(炒去石一分)

上三物乳盆內細研如粉。卻生鐵銚內。文武火熱熔成汁。以火箸攪令勻停。冷劃下。以紙裹置地坑內。埋一宿。取出。再研細。次以赤芍藥 當歸 京三稜 蓬莪朮 紅花(各一分同用) 並細銼。以法酒一升。煎及一半。漉出砂盆內。研生布裂汁。再熬放冷。入飛羅面為糊。搜丸如綠豆大。

治因產後傷於飲食。結伏在內脅。時發疼痛。不可忍者。當歸浸酒一升。逐旋取酒暖下七丸。每服磨癖塊。空心溫酒下三丸。至五丸。所剩藥滓。裂了焙乾。為末別入。

乾薑(半兩) 真蒲黃 芫花(各二分醋炒焦黃)

上為末。以前一般糊丸如綠豆大。治女人血臟冷氣。攻心疼。及一切血疾。溫酒下十丸。

枳實檳榔丸(出醫方大成) 治婦人癥瘕。塊有似妊孕。服此藥安養胎氣。調和經候。血氣通和。寬膈美食。可以久服。

枳殼(炒一作枳實) 檳榔 黃連 黃柏(去皮) 黃芩 當歸 阿膠(蛤粉炒別研) 木香(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如小豆大。溫米湯飲下三十丸。日三服。不計時候。

桂枝茯苓丸(出金匱方) 治婦人宿有癥瘕。妊娠經斷未及三月即動。此症也。經斷三月。時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症痼害。當去其症。又論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當下其症。

桂心(不焙) 茯苓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麩炒) 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細溫酒米湯送下。食前服。自一加至三丸。

治子門閉。血聚腹中。生肉症。臟寒所致方。(出千金方)

乾漆(半斤) 生地黃汁(三斤) 生牛膝汁(一斤)

上先搗漆末納汁中攪。微火煎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再。若覺腹中痛。食後服之。

治卒暴症腹中有如刺。晝夜啼。

上用牛膝二斤。以酒二斗漬。密封熱火灰中溫。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

治癥瘕(出華佗中藏經)

大黃(濕紙裹煨) 硇砂 三稜(濕紙裹煨乘熱細銼) 乾漆(炒至煙盡) 巴豆(去皮出油各一兩) 入醋一升熬成膏。入藥如後。木香 丁香 枳殼(湯浸去瓤麩炒黃色) 桂(各一兩半)

上同丸如綠豆大。米湯下三丸。

治婦人小腸癥瘕諸疾。(本草)

以㙠末服之。梁四公子傳曰。交河之間。平磧中掘深一丈。下有㙠珀。黑逾純漆。或大如車輪。末服之。攻婦人小腸癥瘕諸疾。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堅如石痛欲死。(出本草)

取蒴藋根一小束。洗瀝去水。細擘。酒二升漬三宿。暖溫服五合至一升。日三。若欲速得服。於熱灰中溫。令藥味出服之。此方無毒。已愈十六人。神驗。藥盡復作服之。

治婦人月閉。風氣。羸瘦癥瘕。久服令人有子。(出本草)

取木麻以燒酒服。

八瘕

(附論)

黃帝問於素女曰。吾聞天下婦人產乳有子而疾者。未曾生子而病者。又產乳後而中絕。不復產者何也。諸病從主而令婦人腹中有積聚。胸脅腰背攣而痛。久而八瘕之聚。病深可畏。不在腸胃。

療之或者已復其狀。寧可得聞之乎。對曰。婦人之病。皆於月病生產所致。又從胞胎所起。其病不同。針灸食藥。不得其方也。

黃帝曰。安心其要易。聞之為實。受之良久。詳思念其事。曰。善哉。療將奈何。素女曰。誠為主。說婦人胞胎之數。皆在陰里。萬物皆從生。淵深血脈。精氣所從行。腎為陰。陰主開閉。左為胞門。右為子戶。主定月水。生子之道。胞門子戶。主子精神氣所出入合於中黃門玉門四邊。主持關元。禁閉子精。臍下三寸。名曰關元。主藏魂魄。婦人之胞。三焦之府。常所從止。然婦人經脈俞絡合調。則月水以時來至。故能生子而無病。婦人榮衛經絡斷絕不通。邪氣便得往入合於臟。若經血未盡而合陰陽。即令婦人血脈攣急。小腹重急支滿。胸脅腰背相引。四肢痠痛。飲食不調。結牢惡血不除。月水不時。或月前或月後。因生積聚。如懷胎狀。邪氣盛甚者。令人恍惚多夢。寒熱四肢不欲動。陰中生氣。腫內生風。甚者害小便。澀澀而痛淋瀝。面黃黑。成病。則不復生子也。

一曰黃瘕。婦人月水始下。若新傷墜。血氣未止。臥寢未定。五臟六腑虛羸。精神不治。因向大風便利。陰陽開閉節。四邊中於濕。風氣從下上入於陰中。稽留不去。名為陰陽虛。則生黃瘕。瘕之聚。令人病苦四肢寒熱。身重淋露。不欲食。左脅下有氣結牢。不可得抑。苦病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產。小腹下。陰中如刀刺。不得小便。時苦寒熱。下赤黃汁。病苦如此。令人無子。療當刺關元、氣衝。行以毒藥有法。療瘕當下即愈矣。

皂莢散(出聖惠方) 療黃瘕導方。

皂莢(一兩炙去皮子) 蜀椒(一兩去汗) 細辛(六分)

上搗散。以三角囊。大如指。長二寸貯之。取納陰中。欲便悶則出之。已則復納之惡血畢出。乃洗以溫湯。三日勿近男子。忌生菜等。

二曰青瘕。青瘕者。婦人新產。未滿十日起行。以浣洗太早。陰陽虛。玉門四邊皆解散。子戶未安。骨肉皆痛。手臂不舉。飲食未復。內臟吸吸。又當風臥。不自隱蔽。若居濕席令人苦寒洒洒入腹。煩悶沉淖。惡血不除。結熱不得前後。則化青瘕。瘕聚在右脅。藏於背膂上與髆髀。腰下攣。兩足腫。面目黃。大小便難。其候月水不通利。或不復禁。狀如崩中。此自其過所致。令人少子。療之當刺胃管。行以毒藥有法。瘕當下即愈矣。

療青瘕導藥方(出聖惠方)

戎鹽(一升) 皂莢(去皮子炙半兩) 細辛(一兩)

上搗散。以三角囊。大如指。長三寸貯之。納陰中。但臥。瘕當下。青如葵汁。養之如產法。

三曰燥瘕。燥瘕者。婦人月水下。惡血未盡。其人虛憊。而以夏月熱行疾走。若舉重移輕。汗出交流。氣力未平。而卒以急怒甚喜。致猥咽不泄。經脈攣急。內結不舒。煩滿少氣。上達胸背膂。小腹為急。月水與氣俱不通。而反以飲清水快心。月水橫流。衍入他臟不去。有熱則生燥瘕之聚。大如半杯。上下腹中苦痛。還兩脅下。上引心而煩。害飲食欲吐。胸及腹中不得太息。腰背重。喜臥盜汗。足酸削。久立而痛。小便失時。忽然自出若失精。月水閉塞。大便澀難。有此病令人少子。療之以長針。按而刺之。法度。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矣。

療燥瘕方(出聖惠方)

大黃(如雞子大) 乾薑(二兩) 黃連(三兩) 雞膍胵中黃膜(一枚炙) 桂心(一尺) 䗪蟲(三枚熬) 厚朴(十顆炙) 郁李仁(一兩去皮尖煎熬)

上搗散。早朝空腹。以溫酒一盞。和三錢頓服。瘕當下。下畢養之如產婦法。三月無子者。當有三月勿合陰陽。

四曰血瘕。血瘕者。婦人月水新下。未滿日數而中止。因飲食過度。五穀氣盛。溢入他臟。若大飢寒。吸吸不足。呼吸未調。而自勞血下未定。左右走腸胃之間。留結不去。內有寒熱。與月水合。會為血瘕之聚。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橫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小腹裡急苦痛。背膂痛。深達腰腹下攣。陰里若生風冷。子門擗。月水不時。乍來乍不來。有此病者令人無子。療之症當下即愈矣。(儒門事親云。汴梁曹大使女。既笄。病血瘕數年。太醫宜企賢以破血等血藥治之。不愈。企賢曰除得陳州張戴人方愈。一日。戴人承詔至汴京。曹大使乃邀戴人問焉。戴人曰。小腸遺熱於大腸為伏瘕。故結硬如塊。面黃不月。乃用湧泄之法。數年病。不再旬而效。女由是得聘。企賢問誰治之。曹大使曰。張戴人。企賢立使邀之。凡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漸減。內經曰。小腸熱已滿移於大腸。則伏瘕為沉。沉者月事沉滯不行。故云伏晛。急宜桃仁承氣湯加歸大作劑料煎服立效。復用四物湯補之。更服宣明中檳榔丸。)

療婦人血瘕痛。(出聖惠方)

乾薑 烏賊魚骨(各一兩炙) 桃仁(一兩去皮尖炒研)

上搗散。酒服二方寸匕。日二。一方無桃仁。

又方(出聖惠方)

上取古鐵秤錘。或大斧頭或鐵杵。以炭火燒令赤。投酒三升中。稍飲之。

又方(出聖惠方)

上桂末。溫酒服方寸匕佳。日二。

療婦人血瘕攻刺。腹脅時痛。導藥方。(出聖惠方)

大黃 當歸(各半兩) 山茱萸(一兩) 皂莢(一兩去皮子) 細辛 戎鹽(各六銖)(案:此方缺服法。)

三稜煎丸(出濟生方) 治婦人室女血瘕。月經不通。臍下堅結大如杯升。久而不治。必成血蠱。

京三稜 蓬朮(各二兩) 芫花(半兩) 青皮(去瓤淨一兩半)

上銼如豆大。用好醋一升。煮乾焙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淡醋湯吞下。

治婦人血蠱。大抵經脈不通。即成血蠱。

馬鞭草 水楊梅根 杜牛膝根 澤蘭根 杜當歸(各等分)

上打爛。浸酒無時溫服。

硇砂丸 治血蠱塊等疾。

硇砂(半兩) 虻蟲(四十九個) 水蛭(炒黑) 粉霜(三錢) 丁香 乾漆(炒令煙出) 白丁香甘遂(炮) 牡蠣 大麥(炒) 檳榔(各五錢) 膽礬(三錢) 阿魏(一錢研) 大棗(五十枚去皮核) 木香(五錢)

上為細末。用棗肉丸。每服十丸。任湯使下。

琥珀丸(出醫方集成) 治婦人血瘕。腹中有塊攻刺。小腹腫重。或腰背相引而痛。久而不治。黃瘦羸乏。

琥珀(別研) 白芍藥 川烏(炮去皮) 川牛膝(去蘆酒浸) 鱉甲(醋炙) 蓬莪朮(炮) 當歸(去蘆酒浸) 紫厚朴(薑製不炒各一兩) 木香(不見火) 澤蘭葉 官桂(不見火各半兩) 麝香(別研半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米飲任下。

硝石湯(出千金方) 治虛瘕。月水留為瘀血。大便不通。下病散堅血方。

硝石 附子 虻蟲(各三兩) 大黃 細辛 乾薑 黃芩(各一兩) 芍藥 土瓜根 丹參 代赭 蠐螬(各二兩) 大棗(十枚) 桃仁(二升) 牛膝(一升) 朴硝(四兩)

上㕮咀。酒五升。水九升。漬藥一宿。明旦煎取四升。去滓。下朴硝硝石烊盡。分四服。相去如炊頃。去病後。食黃鴨羹。勿見風。

治婦人血瘕痛。臍下脹。不下食。(出拔萃方)

當歸(二兩) 桂心 芍藥 血竭 蒲黃(各一兩半) 延胡索(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無灰酒調下。

丁香脾積丸(出八宜方) 治血蠱。

莪朮(三兩) 三稜(二兩) 良薑(二兩) 青皮(一兩) 丁香 木香(各半兩) 皂莢(三大枚燒存性) 巴豆(半兩去殼別研)

上以莪朮、三稜、良薑三味。同米醋一升。於瓷器內煮乾。將三味並乘熱切碎。同焙乾為末。入百草霜三匙。並巴豆同細研。麵糊為丸如麻仁大。每服五丸或七丸。至十五丸二十丸止。食傷隨物下脾積氣陳皮湯下。吐酸薑湯下。小兒疳四君子湯下。孕婦勿服。如血鼓加琥珀麝香飲湯下。破血瘕痛。(出本草)

用越砥石燒投酒中服。

治婦人血瘕。(出本草)

以烏賊魚骨細研為末。米飲下之。

治婦人血瘕及積塊。(出本草)

以山蒜苦醋磨服多妙。

五曰脂瘕。脂瘕者。婦人月水新來。若生未滿三十日。以合陰陽。絡脈分。胞門傷。子戶失禁。關節散。五臟六腑津液流行陰道。瞤動百脈。關樞四解。外不見其形。子精與血氣相遇犯禁。子精化。不足成子。則為脂瘕之聚。令人肢滿。裡急痛疾痹。引小腹重。腰背如刺狀。四肢不舉。飲食不甘。臥不安席。左右走。腹中切痛。時瘥時甚。作者少氣頭眩。身體解惰。苦寒惡風。膀胱脹。月水乍來乍去不如常。大小便血不止。有此病者。令人無子。療之當刺以長針。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矣。

療脂瘕。(出聖惠方)

皂莢(十餘銖去皮子) 礬石(六銖燒) 五味子 蜀椒(去汗) 細辛 乾薑(半兩)

上搗散。以香脂和如大豆。著男子陰頭。以合陰陽。不三行。其瘕乃愈。治婦人絕不復生。及未曾生。皆以脂瘕腹中有塊。以湯煎自下。尚不受子。

導散方(出聖惠方)

皂莢(炙去子皮) 吳茱萸 當歸(各一兩) 蜀椒(去汗各二兩) 細辛(熬) 礬石(燒) 五味子(各三兩) 大黃 戎鹽 乾薑(各二兩)

上搗篩散。以輕絹袋如指大。長三寸。盛藥令滿。納陰中。坐臥隨意。勿行走。小便時去之。別換新者。

六曰狐瘕。狐瘕者。婦人月水當日數來。而反悲哀憂恐。或遠行逢暴風疾雨。雷電驚恐。衣被沉濕。疲倦少氣。心中恍惚未定。四肢懈惰。振寒脈氣絕。精神遊亡。胞氣入於陰里不去。則生狐瘕之聚。食人子臟。令人月水閉不通。小腹瘀滯。胸脅腰背痛。陰中腫。小便難。胞門子戶不受男精。五臟氣盛。令人嗜食欲嘔。喜睡多所思。如有娠狀。四肢不舉。有此病者。終身無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也。未成者可療。以長針急持刺之。行以毒藥有法。瘕當下即愈矣。

療狐瘕。(出聖惠方)

上取新死鼠一枚。裹以新絮。塗以黃土。穿地坎足沒鼠形。置其中。桑薪灼其上。一日一夜。出絮納桂心末六銖。酒服二方寸匕。病當下。甚者不過再服瘥。

七曰蛇瘕。蛇瘕者。婦人月水已下。新止。適閉未復。胞門子戶勞傷。陰陽未平復。榮衛分行。若其中風暴病羸劣。飲食未調。若已起當風。及度泥塗。因沖寒太早。若坐濕地。名陰陽亂。腹中虛。且未飲食。若遠行道路。飲汙井之水。不潔之食。吞蛇鼠之精。留結不去。則生蛇瘕之聚。上食人之心肝。長大其形。若膝在臍。下上還㽲左右脅不得氣。兩股脛間若漆疾。小腹急。小便赤黃。膀胱引陰中攣急。腰背俱痛。難以動作。苦寒熱。月水或多或少。有此病者。不復生子。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之療有法。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矣。。

療蛇瘕方。(出聖惠方)

大黃 黃芩 芒硝(各半兩) 甘草(大如指一尺炙) 烏賊魚骨(二枚) 皂莢(六枚去皮子尖醋炙)

上搗以水六升。煮之三沸。下絞去渣。下硝通口溫服之。十日一劑空心服。服之當下。

八曰鱉瘕。鱉瘕者。婦人月水新至。其人劇作疲勞。衣服潤濕。不以時去。若當風睡。兩足踐濕地。恍惚覺寤。蹠立未安。顏色未平復。見所好心為開。魂魄感動。五內脫消。若入水浣洗沐浴。不以時。出神不守。水氣與邪氣俱入。至上三焦之中募。玉門先閉。津液妄行。留結不去。則生鱉瘕之聚。大如小盤。令人小腹切痛。惡氣走上下。腹中苦痛。若存若亡。按之躍手。不利。陰里腰背亦痛。不可以息。月水喜敗不通。面目黃黑。脫聲少氣。有此病者。令人絕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之。療有法度。以長針按療之。行以毒藥。鱉瘕當下即愈矣。

療鱉瘕方。(出聖惠方)

大黃(六分) 乾薑 側子(各半兩) 附子 人參(各九銖) 䗪蟲(一寸匕熬) 桂心(一兩六銖) 細辛 土䱉(各十八銖) 白朮(一兩)

上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以上。八般瘕疾。出古今錄驗。

治龜瘕。及心腹宿症。及卒得症。

上以白雄雞屎。無問多少。小便和之。於器中。火上熬令燥。每服方寸匕。多服不限度。以膏熬飯飼彌佳。

食症

(附論)

夫婦人食症者。由臟腑虛弱。月候來時食生冷之物。脾胃既虛。不能消化。與臟氣相搏。結聚成塊。日漸生長。盤牢不移。故謂食症也。

續隨子方 治婦人食症。積年不瘥。

續隨子(一兩微炒) 雄黃(一分另研) 木香(一分) 胭脂(一分) 麝香(一分研入) 乾薑(一分炮製銼) 硃砂(一分細研) 硇砂(不夾石者一分細研)

上為細末。和研了藥令勻。酒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薑湯下三丸。

乾漆丸 治婦人食症。夾惡血氣攻刺。腹脅痛不止。

乾漆(一兩細研)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 當歸(一分銼微炒) 五靈脂(一分) 硇砂(一兩細研) 香墨(一分) 麝香(半兩細研) 巴豆(十枚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上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五丸。

硇砂丸 治婦人食症。塊久不消。攻刺心腹疼痛。

青礞石(末) 巴豆(去皮心油) 硃砂 粉霜(並研) 木香(末各一分) 硇砂(半兩)

上研令勻。以糯米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空心溫酒下。取下惡物為度。

破症丸 治婦人食症。塊攻心腹疼痛。

巴豆(十枚去心皮研紙裹壓去油) 川烏頭(一分炮製去皮臍) 膽礬(一分) 五靈脂(一分) 芫花(一分醋炙乾) 百草霜

上為末。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醋湯下五丸。

化症丸 治婦人食症。腹脹氣急。面目浮腫。四肢無力。

硇砂(半兩細研)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五靈脂(半兩) 乾薑(半兩炮製銼) 雄雀糞(半兩微炒黃) 豬牙皂莢(半兩去皮子塗酥炙令黃)

上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五丸。

芫花丸 治婦人宿食不消。結成症塊。兼血氣疼痛。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 川烏頭(半兩炮去皮臍) 防葵(一分) 硇砂(半兩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

上為末同研令勻。用頭醋煎為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當歸酒下三丸。

香墨丸 治婦人積食症及血氣。

香墨(半兩)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青礞石(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硇砂(半兩細研)

上為末同研令勻。醋煮糊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暖乾薑湯下五丸。

硫黃丸 治婦人食症久不消。

硫黃(半兩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 青礞石(半兩細研)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為末) 麝香(一錢細研)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研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酒下三丸。

五靈脂丸 治婦人食症。體瘦成癆。心腹脹痛。不進飲食。常吐酸水。

五靈脂(半兩) 硫黃(半兩細研) 硇砂(半兩不夾石者細研) 木香(半兩)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 巴豆(四十九枚去皮油)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生薑橘皮湯下二丸。

膩粉丸 治婦人遠年食症。黃瘦不欲飲食。宜服。

膩粉(一錢) 硇砂(一錢) 青黛 赤石脂(各一錢) 巴豆(十枚去心油)

上都研令極細。以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日五更初酒下三丸。如下得惡物。看多少。次日更加減服之。

治婦人久積食症。及經脈不通。心腹疼痛。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硇砂(一兩細研) 巴豆(一兩去心紙裹壓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搗末)

上細研令勻。用酸醋三升。同煎成膏。候可丸。即丸黍米大。空心以當歸酒下三丸。

草粉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久積食症。腹中結塊。面身浮腫宜服。

雄雀糞(半兩微炒細研) 膩粉(半兩)

上藥以搜了面一雞子大。相和擀作餅子爆熱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五更初溫酒調服。以利下惡物為效。食魚鱠及生肉。在胸膈不化必成症。(出本草)

上用搗馬鞭草汁飲之一升。生薑水亦得即消。

血症

(附論)

夫婦人積年血症塊者。由寒溫失節。臟腑氣虛。風冷在內。飲食不消。與血氣相結。漸生塊症盤牢不移動者是也。此皆因氣血勞傷。月水往來。經絡痞澀。惡血不除。結聚所生也。久而不瘥。則心腹兩脅苦痛。害於飲食。肌膚羸瘦也。血之為病。胃悶煩躁。迷忘驚狂。痰嘔汗多。骨熱肢冷。此外證然耳。何以知其蓄在下焦。曰臍下結急。外熱內痛。尺脈洪而數也。桃仁、靈脂、生地黃、北大黃、甘草祛逐之。

阿魏丸 治婦人乾血。氣血症塊。

血竭 硇砂(各三錢) 丁香(二錢) 蓬朮 京三稜 沒藥(各半兩) 芫青(炒) 紅娘子 虻蟲 水蛭(炒各二錢) 阿魏(半兩) 乾漆(四錢炒令煙盡) 地膽(半兩) 斑蝥(二錢炒去翅)海馬(一對炒) 甘遂(半兩) 人參(半兩) 當歸(一兩) 豬脊(半兩) 麝香(少許) 穿山甲(三錢蛤粉炒)

上為細末。醋糊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湯下。

琥珀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血症塊不消。若鬼胎之候。

琥珀(研) 桂心 牛膝 芫花(制) 檳榔 桃仁(各三分炒) 生地黃 延胡索 當歸(各半兩) 鱉甲 三稜 乾漆(炒) 硇砂(各一兩) 大黃(二兩) 虻蟲(四十九枚去翅足炒) 水蛭(四十九枚炒)

上為末。醋煮硇砂為膏。入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溫酒下。消腹內血塊。(出百一選方)

舡上茴香 益智仁 延胡索 陳橘皮 肉桂 蓬朮 川薑(各半兩) 附子(兩個炮去皮臍) 乳香 沉香 白朮 人參 當歸 木香 白芍藥(各一兩)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每服六十丸。米醋湯吞下。溫酒亦得。

沒藥丸 治婦人血塊血積血症及候不行。

沒藥(研) 麒麟竭 丁香(炒) 沉香(各一錢) 桂(去粗皮) 京三稜(炮銼) 蓬莪朮(炮銼)當歸(切炒各半兩) 斑蝥(糯米同炒去頭足翅一分) 芫花(半兩醋炒焦) 乾漆(一兩炒煙出) 蕓薹子(一分炒) 硇砂(半兩研)

上搗研為末和勻。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食前生薑醋湯下。

治風血症瘕塊。(出本草)

上取冬桑灰淋醋汁作食服三升。

又方(出本草)

上取鱉一頭。治如食法。以桑灰汁煎如泥。和諸症藥重煎。堪丸眾手捻成丸。日服十五丸。癥瘕痃癖。無不瘥者。

大腹皮飲(出大全良方) 治婦人血癭。單單腹腫。

大腹皮 防己 木通 厚朴(薑製) 栝蔞 黃耆 枳殼(麩炒) 桑白皮(炙) 大黃(蒸) 陳皮 青皮 五味子(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秤一兩。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入酒一分。溫服。不以時候。

乾漆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血症塊。或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面少血色。飲食全少。

乾漆(炒令煙盡) 大黃(炒各一兩) 琥珀 硇砂(研) 硝石(研) 莪朮(各三分) 紅花 延胡索 桂心(各半兩) 膩粉(一分) 巴豆(三七粒去皮心研去油用漿水三盞研如餳)

上為細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於日未出時煎蘇木湯吞下。量患人輕重加減服之。

石莖散(出三因方) 治婦人血結胞門。或為癥瘕。在腹脅間。心腹脹滿腫急。如石水狀。俗謂之血蠱。

石莖(一兩) 當歸尾 馬鞭草 紅花(炒) 烏梅肉(各半兩) 蓬莪朮 三稜(並炮) 蘇木節沒藥 琥珀(別研各一分)

上為末。濃煎蘇木酒調下二錢。不飲酒。薑棗煎湯亦可調下。

治婦人血膈。若血崩者服之。經血膈者服之。(出百一選方)

生地黃 熟地黃 甘草(炙) 柴胡 白芍藥 當歸 地骨皮 牡丹皮 玄胡索 川芎(各二兩用)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同古老錢一兩文煎至熟。入麻油一兩點。候煎及八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忌魚腥之類。

如聖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血症積久不散。值天陰即疼痛。宜服。

硇砂(一分) 砒(一分) 硝石(一分以上三味同研如粉) 當歸(一兩別搗羅為末) 桂心 乾薑(炮製) 牛李子(酒拌炒乾以上各半兩一處搗羅為末) 巴豆(半兩細研紙裹壓去油)

上藥用無灰酒一升。入當歸末及巴豆於瓷器中。慢火熬成膏。下硇砂三味。攪令勻。次下諸藥末。拌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丸。晚食前再服。以利下惡物為度。

烏頭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血氣症塊。往來疼痛。或吐逆不納食。漸黃瘦至極者。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製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赤芍藥(半兩) 大黃(一兩微炒) 桂心(半兩) 斑蝥(十一枚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

上為末。同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酒下五丸。

五靈脂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症塊。及惡血氣久不除。

五靈脂 乾漆(炒煙) 川烏(各一兩炮) 麝香 硫黃 硇砂(並研各半兩) 巴豆(三十枚去皮醋煮赤)

上為末研勻。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溫酒下。

生兒丹(出仁存方) 治婦人衝任虛損。經脈不調。積滯留住。血閉血塊血症血瘕血癖停阻。腰腳臍腹久痛。寒熱有時。面赤口乾。黃瘦困倦。四肢顫掉。起坐艱迤邐勞疾。喘嗽盜汗。便溺頻多。鬢髮脫落。或室女經脈滯結。皆療之。

牡丹皮 頭紅花 肉桂(去皮) 川當歸(去苗各一兩) 丁香(揀半兩) 硃砂(半兩為末) 馬鳴退灰(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食前熱酒下。日進三服。十日減病。二十日驗。一月大效。如睡臥不寧。加人參更妙。視患者老少輕重加減。

芫花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血症塊。不消時有疼痛。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 硃砂(三分細研) 硇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 麝香(一錢) 川大黃(半兩碎微炒搗作末) 桃仁(半兩湯浸去尖雙仁麩炒黃)

上為末。用醋煮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

硇砂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數年症塊不消。

硇砂 乾漆 雄黃 巴豆(十枚去油) 水銀(以小肥棗研無星) 雄雀糞(各一分)

上研停。用棗肉丸如綠豆大。空心當歸酒下三丸。臨臥再服。取下惡物為度。

黑聖散(出聖惠方)治婦人積年血氣症塊。攻心痛疼。悶亂。遍宜服。

白馬護干(一兩燒灰) 赤騾護干(一兩燒灰) 紫驢護干(一兩燒灰)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麝香(一分細研)

上為散。入麝香更研令勻。每服不計時。用熱酒調下一錢。

治婦人積年。血症塊不消。腹脅疼痛。(出聖惠方)

硇砂(三分) 硫黃(三分水三大盞煮盡取出) 麒麟竭(三分末) 巴豆(一分去皮心紙裹除去油炒令黃)

上細研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空心當歸酒下五丸。

大黃煎(出聖惠方) 治婦人積年血氣症塊結痛。

川大黃(三分碎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牛膝(一兩去苗)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為末。用米醋一升。煎為膏。每服食前熱酒調下一錢。

大紅花丸(出宣明論) 治婦人血積聚癥瘕。經絡滯澀。

川大黃 紅花(各二兩) 虻蟲(十個去翅足)

上取大黃七錢。醋熬成膏。和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下。食後日三服。

烏金散(出三因方) 治婦人血氣血症血風。勞心躁煩。筋骨疼痛。四肢困瘦。

好黑豆(十兩) 沒藥 當歸(各半兩洗焙乾為末)

上先將黑豆不犯水淨拭。用砂瓶一隻。入豆在內。以瓦片蓋鹽泥固濟。留嘴通氣。炭灰二斤。煅煙盡存性。以鹽泥塞瓶嘴。退火。次日取出。豆如鴉糞。研細為末。後入研勻。不拘時候溫酒調下二錢。重者不過三五服。忌鯉魚毒肉水母之類。

治婦人積年血氣症塊結痛。(出聖惠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 當歸(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上為末。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熱酒送下十丸。熨症法。

上用茱萸二升擘之。以酒和煮熟。布裹熨症上。冷更炒更用之。症移走逐熨之候。消乃止也。

治婦人病塊。脈訣所謂澀脈如刀刮竹行。主丈夫傷精。女人敗血。

以舟車丸百餘粒後。以調胃承氣湯加當歸、桃仁三換水煎。乘熱投之。兩日。又以舟車丸桃仁承氣湯瀉。青黃膿血雜然而下。每更深以手向下推之探之則出。後三二日。又用舟車丸以豬腎散佐之。一二日又以舟車丸通經。如前數服。病十去九。候晴明。當未食前以針瀉三陰交穴。不再旬。塊已滅矣。

酌聖丹(出仁存方) 治婦人血積血塊血氣。產後諸血滯痛。寒熱。四肢困倦。腳頑麻沉重。黃瘦。臍腹久冷。

巴豆(三十個去皮心細研鹽醋一盞熬膏半盞) 沒藥(半兩末) 蓬莪朮(四錢)

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紅花酒下。三兩服。積滯惡血自過。空心食前服。虛衰婦人。加乾薑一兩。

治婦人血結腰腹痛。

上用牛膝一大把。並藥不以多少。酒煮服之立愈。

治婦人血瘕痛。(出本草)

上用大黃三兩搗篩。以酒二升煮十沸頓服。

治婦人破血通久積。

上取澤蘭細銼之。用絹袋盛懸於屋南畔。更宜令乾用。

治婦人血塊。(出本草)

以牛膝干根淨洗切焙乾搗下篩。酒煎溫服極效。

治婦人血塊。(出本草)

以蛤蜊煮食之。

治婦人血塊。(出本草)

用獨腳仙夏採根葉連梗。焙乾為末。酒煎半錢服之。

治老血結塊。破血止血。(出本草)

用楊廬甘煮服之。

治破血。(出本草)

用馬莧汁飲之。

治破血。(出本草)

以桃根煮服之。三載者良。

疝瘕

(附論)

大全良方云。夫婦人疝瘕之病者。由飲食不節。寒溫不調。氣血勞傷。臟腑虛弱。受於風冷。冷入腹內。與血相結。所生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結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動也。婦人之病。有異於丈夫者。或因產後血虛受寒。或因經水往來。取冷過度。非獨飲食失節。多挾於血氣所成也。診婦人疝瘕。其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又尺脈澀如浮牢為血實氣虛也。其發腹痛。逆氣上行。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則結成瘕也。

乾漆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久不消。令人黃瘦尫羸。兩脅妨悶。心腹疼痛。

乾漆(炒令煙盡) 木香 芫花(醋炒) 赤芍藥 桂心 當歸 川芎 琥珀(各半兩) 大黃(二兩炒) 牛膝(三分) 桃仁(一兩) 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無時溫酒調下一錢。

當歸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及血氣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

當歸(一兩微炒) 鱉甲(三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芎藭(半兩) 蓬莪朮(二分) 吳茱萸(半兩湯淘七次焙乾微炒) 桂心(一兩) 赤芍藥(三分) 木香(半兩) 檳榔(一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川大黃(一兩微炒) 桃仁(三分去皮尖雙仁麩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琥珀丸 治婦人疝瘕。兼血氣臍腹疼痛。不欲飲食。四肢羸瘦。

琥珀(半兩細研) 當歸(半兩微炒) 芎藭(半兩) 牛膝(一兩去苗) 京三稜(一兩煨微炒) 桂心(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尖)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暖酒下二十丸。

木香散 治婦人疝瘕。及血氣積聚。時攻腹脅疼痛。

木香(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麩炒黃紙裹壓去油) 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盡)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次焙乾) 檳榔(半兩) 白蕪荑(一分) 豬牙皂莢(一分去皮塗酥炙令黃去子)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 桂心 乾薑(炮製銼以上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痛發時。煎紅藍花當歸酒下三丸。

桓聖丸 治婦人疝瘕惡積聚。並月候不通。

斑蝥(半兩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 桂心 硇砂(半兩細研) 麒麟竭 沒藥 莽草(微炒) 狼毒 鬼箭羽 沒心草(各半兩)

上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煎紅藍花溫酒下五丸。

桃仁散 治婦人疝瘕。腹中拘急。心脅脹滿。宜服。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芎藭 檳榔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酒服之。

當歸湯 治婦人寒疝。虛勞不足。若產後腹中絞痛。

當歸 芍藥(各二兩子母秘錄作甘草)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上㕮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湯煎藥。得三升。適寒溫服七合。日三。金匱要略胡洽不用芍藥。名小羊肉湯。

硇砂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及積瘀血在臟。時攻腹脅疼痛。

川芒硝 硇砂(各一兩) 當歸 雄黃 桂心(各半兩) 大黃(炮) 三稜(各二兩)

上為細末。用米醋一碗。熬大黃末為膏。以入余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吞十丸。漸加至三十丸。以利下惡物為度。

黑神丸(出大全良方)

神麯 茴香(各四兩) 木香 檳榔(四枚) 椒(炒香出汗) 丁香(各半兩) 漆(六兩半生半用重湯煮半日令香)

上除椒漆五物皆半生半炒為細末。用前生熟漆和丸如彈子大。茴香末十二兩。鋪陰地陰乾。候丸干。並茴香收器中極干。去茴香。腎余肓腸膀胱痃癖。及疝墜五膈。

血崩產後諸血。漏下赤白。並一丸。分四服。死胎一丸。皆綿灰酒下。難產炒葵子四十九枚搗碎。酒煎下一丸。諸疾不過三服。痃氣十服。膈氣癥瘕五服。血瘕三丸當瘥。予族子婦病腹中有大塊如杯。每發痛不可忍。時子已貴。京下善醫者。悉常集。服藥莫愈。陳應之曰。此血瘕也。投黑神丸盡三丸。大塊盡消。終身不復作。

巴豆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及血氣疼痛。

巴豆(一分去皮心醋炙半日) 桃仁(三分) 木香(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淡湯空心下五丸。熱酒亦可。

鱉甲散(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及血氣心腹疼痛。

鱉甲(一枚中者以小便半盞塗炙令盡為度去裙襴)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當歸(一兩銼微炒) 琥珀(一兩) 桂心(半兩)

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熱酒調下三錢。

大黃丸(出聖惠方) 治婦人疝瘕。及胞門中積瘀諸病。並宜服。

川大黃(四兩蒸飯熟為度炙乾) 土瓜根(二兩) 牛膝(二兩去苗)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治疝瘕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

以丹參一兩杵為散。每服熱酒調下二錢匕佳。

症痞

(附論)

夫婦人症痞者。由冷熱不調。飲食不節。積在腹內。或腸胃之間。與臟相結搏。其牢強推之不移。名曰症。言其病形徵可驗也。氣壅塞為痞。言其氣痞澀不宣暢也。皆得冷則發動刺痛。症痞之病。其形冷結。若冷氣入於子臟。則使無子。若冷氣入於胞絡。搏於血氣。血得冷則澀。亦令月水不通也。治婦人症痞及惡血氣攻心腹疼痛。面無顏色。四肢瘦弱。宜服。

恆山丸 治臍下堅癖。無所不治方。(千金云遼東都尉所方)

恆山 大黃 巴豆 天雄(二枚) 苦參 白薇 乾薑 人參 細辛 根芽 龍膽 沙參玄參 丹參(各三分) 芍藥 附子 牛膝 茯苓(各五分) 牡蒙(四分) 藋蘆(六分一方云二兩三分)

上為末。蜜丸。宿勿食服五丸。日三。大羸瘦。月水不調。當二十五日服之。下長蟲或下種種病除。三十五日。腹中所苦悉愈。肌膚盛。五十日萬病除斷根者有子。

蓬莪朮丸 治婦人症痞腹痛。

莪朮(三錢) 當歸(炒) 桂心 赤芍藥 檳榔 枳殼 木香 昆布 琥珀(各半兩) 桃仁 鱉甲 大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粥飲下二十丸。

穿山甲散 治婦人症痞。及血氣凝滯。心腹妨痛。四肢羸瘦。時吐清水。不欲飲食。

穿山甲(炙令黃色) 京三稜(微炮銼二兩) 木香 檳榔 桂心(各一兩) 白朮(三分) 鬼箭羽(半兩)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當歸(銼微炒) 防葵(各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服。

硇砂煎丸 治婦人積年血氣症痞不消。四肢黃瘦。腹脅妨痛。經絡不通。宜服。

硇砂(一兩細研) 乾漆 川大黃(各一兩)

以上三味。並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一升。慢火熬成膏。入後藥。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沒藥 五靈脂(各一兩) 狗膽(一枚) 斑蝥(七枚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 水蛭(十枚炒令微黃)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為末。入煎膏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暖酒下五丸。

大黃丸 治婦人症痞。及惡血築心。悶亂疼痛。四肢不和。身體羸瘦。不欲飲食。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乾漆(二分搗碎炒令煙出) 荊三稜(一兩微炒炮銼) 吳茱萸(半兩湯淘七次焙乾微炒) 琥珀(三分細研) 桂心(半兩) 檳榔(三分) 防葵(半兩) 川烏(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為末。以釅醋一升半。熬令稠。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醋湯下二十丸。

防葵散 治婦人症痞。心腹脹硬如石。經絡不利。四肢瘦弱。少思飲食。

防葵 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 桂心 鬼箭羽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次焙乾炒) 當歸(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桃仁散 治婦人症痞。心腹脹滿。不能飲食。體瘦無力。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訶黎勒皮 白朮 當歸(各三分) 醋三稜(一兩微炒銼) 赤芍藥(三分)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黃去裙襴)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鱉甲丸 治婦人症痞冷氣。或時攻心腹痛。不能食。四肢瘦弱。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木香(半兩)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當歸(三分銼碎微炒用) 安息香(半兩) 桂心(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阿魏(半兩面裹煨以面熟為度)

上為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暖酒下二十丸。

丁香丸 治婦人症痞。結塊不散。心腹疼痛。

雄雀糞(炒黃) 鱉甲(各一兩) 硇砂 當歸(炒) 芫花(醋炙乾各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油)

上為末。同研令勻。醋煮麵糊丸如小豆大。當歸酒下三丸。

香墨丸 治婦人症痞。

香墨 硫黃 硇砂 硃砂(各半兩) 麝香(一分) 巴豆(半兩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上藥同研令極細。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丸。

水銀丸子 治婦人症痞。結塊不散。心腹疼痛。

水銀(一兩) 硫黃(半兩) 硇砂(一兩) 硝(一分) 白礬(一分)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搗末)

上藥同研如面。入銚子中簇火漸燒起。將濕紙搭卻將下。候冷更燒。如此三度。即止。候冷。都細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食前酒下七丸。

芫花丸 治婦人症痞。心腹脹硬疼痛。

芫花 大戟 甘遂(各一兩) 木香(半兩別搗為末) 巴豆(一兩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上先以芫花等四味搗碎。用米醋一大盞。煮令乾。搗為末。研入巴豆以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空心服。以生薑湯下二丸。

穿山甲散 治婦人症痞。及惡血氣攻。心腹痛。面痿肌瘦。

穿山甲(灰炒) 鱉甲(醋炙) 赤芍藥 大黃(炒) 乾漆(炒令煙盡) 桂心(各一兩) 川芎 芫花(醋炙) 當歸(各半兩) 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入麝香合勻。每服一錢。無時熱酒調下。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