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九

明·朱橚、滕硕、刘醇等编
来源:普济方

卷三百二十九

婦人諸疾門

崩中漏下

(附論)

夫婦人崩中漏下者。由勞傷血氣。衝任之脈虛損故也。衝脈任脈為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而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婦人經脈調適。則月水依時。若勞傷衝任氣虛不能制其經脈。血非時而下。淋瀝而不斷謂之漏下也。蓋肝為血之府庫。喜怒勞役一或傷之。肝不能藏血於宮。宮不能傳血於海。所以崩中漏下。漏下者。淋瀝不斷是也。崩中者。忽然暴下。乃漏證之甚者也。其狀或如豚肝。或成五色。與血俱下。又或如泔如涕。如爛瓜汁。又或如豆羹汁。如藍靛也。至有黑如干血相雜。亦有純下瘀血者。此皆衝任虛損。喜怒勞役之過。致傷於肝而然也。又久不止。頭暈眼花。氣乏怔忡。驚惕恐怖。面黃肌瘦虛煩口乾。臍腹冷痛。吐逆不食。四肢虛困。甚則為脹為腫。診其脈。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其名為革。婦人則主半產漏下。又尺寸脈虛者漏血。漏血脈浮者。不可治。治之之法。調暢衝任。鎮注血海。血海溫和。歸於有用。內養百脈。外為月事。自無崩中漏下之患矣。(五臟皆稟血氣。虛則淋瀝成漏。五臟傷損。五臟之色。隨臟不同。若五臟皆虛損者。則漏。五色隨血而下。診其尺脈急而弦大。風邪入少陰之經。女子漏下赤白。又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脈大緊實數者死也。又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生也。至於崩中五色。隨崩俱下。其狀。白崩形如涕。赤崩形如紅藍汁。黃崩形如爛瓜汁。青崩形如藍色。黑崩形如干血色。相雜而下也。婦人白崩者。是勞傷胞絡而氣極所為。肺主氣。氣極則肺虛冷也。肺臟之色白。虛冷勞極。其色與胞絡之間穢液相挾。崩傷而下。為白崩也)

夫婦人崩中者。由臟腑傷損。衝脈任脈血氣俱虛故也。衝任之脈為經脈之海。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若無傷損。則陰陽和平而氣血調適。經下依時。若勞動過多。致臟腑俱傷而衝任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然暴下。謂之崩中暴下。診其寸口脈微遲。尺脈微弦。寸口脈微遲。寒在上焦。但吐爾。今尺脈微弦。如此即小腹痛引腰脊痛者。必下血也。夫漏下者。血寒之極所致。若謂以血熱致崩而用涼藥。誤矣。每用歲丹作效。始進三五粒而未愈。再進十粒。猶未愈。服至四五十粒瘥愈。服至百粒方乃作效。此歲丹之力也。然歲丹之性。全恃火力。如水寒成冰。血寒成塊。血得溫則流散四肢。冰得日則烘消成水。血凝得丹而流暢。火之力也。大抵醫者意也。以意醫之。所以作效。倘或凝而未散。輕用先進陽起石丸服之。二日未效。卻進歲丹。庶無可疑者也。又有室女二七天癸當至而未至者。近十八九左右方行者。有卒然暴下。亦有淋瀝不止。有若崩漏者。卻又不宜服前藥也。惟當以四物湯加附子煎。血色鮮而不止者挾熱也。宜去熟地黃加生地黃煎。臨病之際。又在乎審處之。下部出血不止。謂之崩中。穢液常流。謂之帶下。崩中失血。多因衝任虛損。榮道受傷得之。冷帶雜下。多因下焦不固內挾風冷得之。崩中者。投以當歸、川芎、香附諸黑藥之屬。血暫止而終不止。帶下者。投以熟艾、餘糧、牡蠣、海螵蛸之類。帶暫歇而終不歇者。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衛氣若虛。則分肉不溫。皮膚不充。腠理不肥。而開闔失其司耳。況胃為血海。水液會焉。胃者中央之土。又所以主肌肉而約血水也。衛氣與胃氣俱虛。則肌弱而膚空。血之與水不能約制。是涓涓漏卮。休作無時而不暫停矣。然則醫之止之。不可不加意於固衛厚脾之劑。此桂枝附子湯以之固衛。而人參、白朮、茯苓、草果、木香以之厚脾。二者俱不可闕也。酒家嗜好炙爆。亦有協熱而下血者。此則黃連丸輩所不可無。肺絡脈微。亦主帶下。此則草果、白朮雖可燥水。必須阿膠佐之。若夫帶之為患。出於風冷停宿。官桂、乾薑、細辛、白芷先與。散其寒邪。然後為之封固。所貴擇之精而用之審云。

應婦人大小產及諸下血新瘥未得經久。遽觸房事。皆作崩中漏下二帶之疾。又有月事久閉。才得一通。下部為風邪所搏。致使敗瘀出而未盡。亦作崩中。漏下黃水或粉紅。滲漏無時。其崩中下血不止者。震靈丹三粒。陳米並香附煎湯食前送下。又方人參白朮、炮乾薑、炒甘草、製半夏、縮砂、香附、木香等分。薑棗煎服。又方丸半夏銼碎以薑汁和麵捏餅包裹炙令香熟。去面取半夏末。以糯米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芎歸湯、沉香降氣湯各半。候食空後送下。此皆止血之勝藥。儒門事親云。凡婦人血崩。或年及四十以上。或悲哀太甚致然。內經曰。悲哀太甚。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熱氣在中。故經血崩下。心系者。血山也。如久而不愈。則面黃肌熱。瘦弱。慎不可以熱藥治之。蓋血得熱則散。故禁之。宜以當歸等藥治之。凡婦人年五十以上。經血暴下者。婦人經血終於七七之數。數外暴下者。此乃內經所謂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憂愁驚恐致然。慎勿作冷病治之。如下峻熱之藥治之必死。止宜黃連解毒湯。以清上。更用蓮殼棕毛以滲其下。後復用四物湯、玄胡索散。涼血和經之藥。仁齋直指方論云。素問陰虛陽搏謂之崩。此即血得熱則宣流之意也。四物可以助陰生津。枳殼散可以抑陽其間。更以茯苓二陳湯和之。使陰陽兩得其平。血自循於經絡矣。若夫衝任不固。下元久虛。以致血無關鎖。則用白朮湯加當歸、木香。嚥下震靈丹為妙。治漏血不止。或新傷胎。及產後余血不消。作堅。使胞門不閉。淋瀝去血。經逾日月不止者。未可以諸斷血湯。宜且與牡丹丸散等。待血堅消。便停也。堅血消者。所去淋瀝便自止。亦漸變消少也。此後有餘傷毀。不復處此。乃可作諸主治耳。婦人產乳去血多。傷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瘡去血多。拔牙齒去血多。未止。心中懸虛。心悶眩冒。頭重。目暗耳聾。舉頭便悶欲倒。宜且煮當歸、芎藭各三兩。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即定。展轉續次合諸湯治之。

地榆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一兩銼) 伏龍肝(一兩半) 白茯苓(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柏葉(一兩微炒) 蒲黃(一兩) 白芍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芎藭(三分) 乾薑(半兩炮裂銼) 漏蘆(二兩) 蟹爪(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柏葉散(出大全良方)治婦人崩中漏下。不問年月遠近。漸加黃瘦。四肢無力。腹內疼痛。不思飲食。

柏葉 續斷 川芎 當歸 生乾地黃 龜甲 鱉甲(各一兩半) 禹餘糧(一兩半) 阿膠 赤石脂 牡蠣 地榆 艾葉 鹿茸(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一方有丹參如鹿茸數。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四丸。空心溫酒吞下。或醋湯下。

禹餘糧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漸加羸瘦。四肢煩痛。

禹餘糧(二兩燒醋浸十七次)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赤石脂(二兩) 龍骨(二分) 芎藭(三分) 白芍藥(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熟乾地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一兩微炒)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黑金散(出醫方大成)治婦人血氣虛損。經候不調。崩中漏下。

鯉魚皮 乾薑(炮) 破故紙 黃牛角䚡 棕櫚皮 亂髮(各一兩) 烏賊魚骨 熟乾地黃 當歸(燒焙) 木賊(各半兩)

上銼碎。拌勻入在瓷瓶內。鹽泥固濟。候乾。以炭火五斤。煅令通赤。煙盡。取於土內埋。令冷。取出。研細。每服三錢。入麝香少許。米飲空心下。

斷下湯(出楊氏家藏方)治衝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行。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六疾。悉能療之。

人參(去蘆頭) 烏賊魚骨(燒灰) 當歸(洗三味各二兩) 艾葉(醋炒一兩) 熟乾地黃(洗焙) 川芎(七錢重) 阿膠(蛤粉炒成珠子七錢半) 乾薑(半兩炮)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補宮丸(出楊氏家藏方)治婦人諸虛不足。久不妊娠。骨熱形羸。崩中帶下。並宜服之。

鹿角霜 白茯苓 香白芷 白朮 烏賊魚骨 白薇 白芍藥 牡蠣(煅) 山藥(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空心送下。

鹿茸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虛損羸瘦。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鱉甲(一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烏賊魚骨(一兩炙黃) 白龍骨(一兩) 續斷(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白芍藥(一兩)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乾) 白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婦人崩中漏下不止。羸乏。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烏賊魚骨(一兩燒灰) 芎藭(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乾薑(半兩炮裂銼) 當歸(二兩銼微炒)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艾葉(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酒一合。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崩漏。(出危氏方)

上用四物湯一兩。人參二兩。茱萸一錢。每服半兩。薑棗煎服。食前。五六服。寒熱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續服後熟附丸。

當歸(一兩) 川芎(一兩) 赤石脂(半兩煅) 龍骨(半兩煅) 木賊(去節半兩) 熟附子(半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或五十丸。米飲吞下。曾記一婦人年五十。已經斷七年。忽然經行。遂成崩漏。發熱腹痛。兩月不瘥。余診其脈虛細疾數。余曰此陰虛而致。

阿茄陁丸(出大全良方)

胡椒 紫檀 鬱金 茜根 小柏皮(乃山石榴皮也)

上等分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阿膠湯化下二丸。

論云若經候過多。遂至崩漏。色明如水下。得溫則煩甚者。至於暈悶。其脈數疾小為順。大甚者逆。此由陰陽相搏為熱所成。攻傷衝任。血得熱則流散。譬如天地暑熱。則經水沸溢。陽傷於陰。令人下血。當補其陰。宜服阿茄陁丸、小薊湯。

小薊湯(出大全良方)治陽傷於陰。令人下血。前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當用此藥。

小薊葉(洗切研取汁一盞) 生地黃汁(一盞) 白朮(半兩銼)

上入水一盞。煎至一半去滓。溫服。或用小薊莖葉。

黑金散 治婦人血氣虛損。經事不調。多因氣滯不散。月水過多。崩中漏下不止。

香附子(一兩) 香白芷(三錢) 蓮蓬殼(十個) 糊刷(二個敗棕亦可)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米飲調下。或霹靂酒亦得。不拘時候。上四味通要炒焦黑留性。

滋榮丸(出危氏方)治勞傷過度。致傷臟腑。衝任氣虛。不能約制。或暴下崩中。或下解血。或瘀血。連日不止。淋瀝不斷。形羸氣劣。倦怠困乏。並皆治之。

赤石脂 海螵蛸 側柏

上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飯飲送下。空心日三服。神效。一方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熟飯飲調下。日三服。名滋血湯。

治婦人崩中漏下。久不瘥宜服方。(出聖惠方)

白芍藥 槲葉 烏賊魚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一錢。

生地黃湯(出聖惠方)治崩中漏下。日去數升。

生地黃 細辛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服七合。久服佳。

治崩漏下血。

用益智去皮炒過為細末。食前米飲調下二錢。立止。一方用鹽米飲調下。一方用益智子末酒調。皆愈。

加減四物湯(出濟生方)治婦女二七天癸至。亦有當時未至而後至者。有卒然暴下。淋瀝不止。有若崩漏者。失血多過。變生諸症。悉宜服之。

川當歸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香附子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如血色鮮而不止者。去熟地黃。煎。

延齡護寶丹(出保慶集)治婦人血臟虛損。經候過多。每行時暴下不可禁止。因成崩中。連日不斷。致五臟空虛。失色黃瘦。崩竭暫止。日少復發。不耐動搖。小勞輒劇。此藥但澄心服。必有大效。

禹餘糧石(二兩燒醋洗十七次) 人參 桂 赤石脂 紫石英(研) 杜仲(去粗皮銼炒) 熟乾地黃 續斷 桑寄生 吳白芷 芎藭 當歸(銼炒) 遠志(去心) 金釵石斛(去根銼炒) 白茯苓(去皮) 阿膠(炒) 牡蠣(燒) 五味子 艾葉(炒以上各一兩)

上同為細末。煉白沙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粥飲下。空心食前服。

增損禹餘糧丸(出千金方)治女人勞損因成崩中。狀如月經來去多不可禁止。積日不斷。五臟空虛。失色黃瘦。崩竭暫止。少日復發。不耐動搖。小勞輒劇。治法且宜與湯。未宜與此丸也。發時服湯。減退即與此丸。若是疾久。可長與此方。

禹餘糧 龍骨 人參 桂心 紫石英 烏頭 寄生 杜仲 五味子 遠志(各二兩) 澤瀉 當歸 石斛 蓯蓉 乾薑(各二兩) 蜀椒 牡蠣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酒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一方無干姜。

涼血地黃湯(出濟生拔粹方)治婦人血崩不止。腎水陰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黃(半錢) 當歸尾(半錢) 黃連 黃柏 知母 藁本 川芎 升麻(各二分) 柴胡 川羌活 防風(各二分) 黃芩 炙甘草 細辛 荊芥穗 蔓荊子(各一分) 紅花(少許)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牛角䚡散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牛角䚡(二兩燒灰) 白礬(二兩燒汁盡) 橡實(一兩) 木賊(一兩) 芎藭(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錢。

治室女血崩。不以冷熱皆可服。

荊芥 蓮房殼(等分各燒令焦)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治崩中泄血無度。經年淋瀝。並黃瘦骨立。

白芷 牡蠣 龍骨 芍藥 赤石脂 阿膠 當歸 川芎 鱉甲 烏賊骨 人參(各六分) 艾葉(四分) 乾地黃(八分) 訶子(四分) 乾薑 黃耆(各五分)

上為細末。空心酒調服方寸匕。

大牛角中人散(出千金方)治積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沉重。虛極。

牛角人(一枚燒) 續斷 乾地黃 桑耳 白朮 赤石脂 礬石 乾薑 附子 龍骨 當歸(各三兩) 人參(一兩) 蒲黃 防風 禹餘糧(各二兩)

上治篩。以溫酒未食服方寸匕。日三。不愈稍加。

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斷。或月經來過多及過期不來者。服之亦佳。

吳茱萸 當歸(各三兩) 芎藭 人參 芍藥 牡丹 桂心 阿膠 生薑 甘草(各二兩) 半夏(八分) 門冬(一升)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崩中泄血無度。經年淋瀝。並黃瘦骨立。

芍藥 白芍 黃耆 龜甲 川芎 烏賊骨(各八分) 乾地黃 牡蠣 五色龍骨 乾薑(各十分) 桂心(六分) 附子(五個炮)

上為細末。空心酒調方寸匕。婦人崩中。無問近久。悉皆治之。

伏龍肝(一斤) 小薊根 桑寄生 續斷 地榆 艾葉(各三分) 阿膠 當歸 赤石脂 厚朴(各二兩) 生薑(五兩)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分作三服。忌如常法。

白芍藥散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斷。淋瀝連年不絕。黃瘦。

白芍藥(一兩) 牡蠣粉(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白朮(三分) 麒麟竭(三分) 柏子仁(三分) 烏賊魚骨(一兩炙黃) 桂心(一分)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耆(一兩銼)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婦人忽暴崩中。去血不斷。或如鵝鴨肝者方。

小薊根(六兩) 當歸 阿膠 續斷 青竹茹 芎藭(各三兩) 生地黃(八兩) 地榆 釜月下土(各四兩絹裹) 馬通(一升赤帶用赤馬白帶用白馬)

上㕮咀。以水八升。和馬通汁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頻服三四劑。未全止。續服後續斷丸。

續斷 甘草 地榆 鹿茸 小薊根 丹參(各三十銖) 乾地黃(二兩半) 芎藭 赤石脂 阿膠 當歸(各一兩半) 柏子仁(一兩一作柏葉) 龜甲 秦牛角䚡(各三兩銼熬令黑)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以酒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三十丸。

十灰丸 治崩中下血不止。

錦灰 黃絹灰 馬尾灰 艾葉灰 藕節灰 蓮蓬灰 油發灰 赤松皮灰 棕櫚灰 蒲黃灰

上等分為細末。用醋煮糯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飲送下。

十灰散 治下血不止。

錦片 木賊 棕櫚 柏葉 艾葉 乾漆 鯽鱗 鯉鱗 血餘 當歸

上逐味火化存性。各等分為末。和合。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

柏子仁湯(出濟生方)治婦室憂思過度。勞傷心經。心主於血。心虛不能維持諸經之血。亦能致崩中下血之患。

當歸(去蘆酒浸) 芎藭 茯神(去木) 小草 阿膠(銼蛤粉炒成珠) 鹿茸(焙去毛酒蒸焙) 柏子仁(炒各一兩) 香附子(炒去毛二兩) 甘草(炙半兩) 川續斷(酒浸一兩半)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金華散(出大全良方)治婦人血室有熱崩下不止。服藥。溫劑不效者。

延胡索 瞿麥穗 當歸 乾葛 牡丹皮(各一兩) 石膏(二兩) 桂心(別為末三分) 蒲黃(半兩) 威靈仙(三分一方加姜二片煎)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至六分。空心溫服。日二服。一方用蔓荊子半兩。生薑半兩。擂爛。炒少酒煎服。凡血崩之疾。亦有陰陽冷熱之不同。不可一概用藥。僕嘗療一婦人崩漏暴下。諸醫投薑桂附子等藥。服之愈甚。召余診之。六脈緊數。遂用此藥。兼局方雞蘇丸數服即安。本事單用黃芩者。亦此意也。

鹿茸丸(出醫方大成)治經候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尺脈微小。由衝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胞中。氣不能固。可灸關元百壯。在臍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 禹餘糧(制各一兩) 艾葉(一方無艾葉) 柏葉 附子(炮各半兩) 熟地黃(洗焙) 當歸 續斷(各三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一法用蜜丸亦可。

伏龍肝散(出大全良方)治忽崩中血不止。結作血片。如雞肝色。碎爛。

芎藭(十二分) 阿膠 青竹茹(各八分) 續斷 地榆 小薊根(各十分) 當歸 (六分) 生地黃 伏龍肝(各十二分)

上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作三服。先服此藥。後服補藥丸子。

阿膠 鱉甲 川芎 當歸 赤石脂 丹參(各六分) 甘草 鹿茸(各五分) 龍骨(十一分) 龜甲(十分) 續斷 地榆(四分) 烏賊骨(八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二服。常煮小薊汁服之。尤佳。一方阿膠丸。用鱉甲、芎藭、續斷、鹿茸各五分。龍骨一兩半。地膽四分。烏賊魚骨八錢。丹參六錢。龜甲十分。為末醋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艾湯下。日進三四服。

伏龍肝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繞臍掏撮疼痛。或時心煩。

伏龍肝(一兩細研) 麒麟竭(半兩) 地榆(一兩銼) 棕櫚(二兩燒灰) 龍骨(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芍藥(二兩) 熟乾地黃(一兩) 禹餘糧(二兩燒醋洗十七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伏龍肝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或作片者。

芎藭(一錢) 地榆 刺薊根 伏龍肝(各七分) 青竹茹(八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盞半。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再服前阿膠丸。

艾煎丸(出拔萃方)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常服補榮衛、固經脈。

琥珀散(出大全良方)治崩暴下血。

赤芍藥 香附子(大者) 荷葉(枯) 男子發(炮莢水洗) 當歸(去蘆頭須洗淨焙乾) 棕櫚(炒焦存性) 烏紗帽(是漆紗頭巾取陽氣衝上故也)

上等分。除棕櫚。其餘並切粗片。新瓦上煅成黑炭存性。共為細末。每服三五錢。空心用童子小便調下。如人行十里再進一服。即止。如產後血去多加米醋、京墨、麝少許。大率治血崩先用此。譬如治痢有積不先去之。徒服斷下藥。一時暫止。久則毒氣愈深。甚至危殆。血崩乃經脈錯亂。不循故道。淖溢妄行。一二日不止。使有積瘀之血。凝成窠臼。更以藥澀住。轉見增劇。宜先以五積散加醋煎一二服。次服靈脂散及順氣藥。去故生新。自能平治。

五靈脂散(出大全良方)治婦人血海崩。及治丈夫脾積氣。

上用好五靈脂炒令煙盡。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此藥兼能解藥毒及蛇蠍蜈蚣咬。塗傷處立愈。每服三錢。水酒童子便各半盞。煎至八分。通服各抽刀散。治產後有病。服三服。散惡血。或心腹脅肋腳痛不可忍者。或只用童子小便尤佳。或中風即入草烏頭半錢重同煎。亦治腸風下血。如不能飲酒者。煎烏梅柏葉湯調下。如煩口乾渴者。加蒲黃炒。減半用。一方燒存性。霹靂酒調下。然此藥氣惡難與。燒之存性極妙。一方婦人經血不止。加當歸兩片。酒一鍾。與藥末同煎服。昔親戚黃守正卿為和劑局日。內子凌夫人忽苦此疾危殆。百藥不動。偶得此方。旋即安愈。

奇效四物湯治有熱久患血崩。

當歸(頭尾用) 熟乾地黃(洗焙) 白芍藥 大川芎 大艾葉 阿膠(蛤粉炒如珠子) 黃芩(出爛者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空心溫服。(有一醫療血崩。藥鋪市藥。其方則四物湯加阿膠大艾也。就鋪分作八服。又向鋪索黃芩半兩。加在藥內。鋪中問醫者曰。此藥何為加黃芩。醫曰非汝所知。吾與此藥。正以黃芩為主。夫心主血。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止。病者一服而愈。至今無恙。後見數婦血崩亦用此。醫以黃連解毒湯加大艾治之不效者。又當量其虛實用之。)

阿膠散 治婦人崩中下血。經七八日不定。或作血片。或如豆汁。腹內㽲刺疼痛。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訶黎勒皮(一兩) 乾薑(三分炮裂銼) 密陀僧(半兩細研) 附子(三分炮製去皮臍) 棕櫚(二兩燒灰) 補骨脂(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千金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

熟地黃(一兩) 生地黃 干刺薊 蒲黃(各半兩) 芍藥 當歸 川芎(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酒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日進三服。

密陀僧散 治婦人血海崩下。過多不止。黃瘦血虧成痞。

阿膠(碎炒一兩) 破故紙(炒七錢) 乾薑(炮七錢) 密陀僧(一兩) 棕皮(燒灰二兩) 訶子皮(一兩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至五錢。熱酒調下。濃煎艾湯亦得。

當歸湯 治崩中血虛羸方。

當歸 芎藭 黃芩 芍藥 甘草(各二兩) 生竹茹(二升)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取六升。去滓。納諸藥。煎取三升半。分三服。忌勞動、嗔怒。禁百日房事。

丹參酒 治崩中去血及產余疾方。

丹參 艾葉 地黃 忍冬 地榆(各五斤)

上銼。先洗舊以冰漬三宿出滓。煮汁。黍米一斛。炊飯釀酒。酒熱酢之。初服四合。後稍添之。

狼牙散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心胸虛悶。

狼牙草(三兩) 訶黎勒皮(三分) 白芍藥(三分) 白朮(三分) 黃耆(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崩中去血。積時不止起死方。

肥羊肉(三斤) 乾薑 當歸(各三兩) 生地黃(二升)

上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黃汁及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即斷。尤宜羸瘦人服之。

當歸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者。四十歲以上亦可服。

當歸(一兩) 龍骨(一兩燒赤) 香附子(一兩炒) 棕毛灰(半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空心酒飲湯下。忌油膩、雞、豬、魚、兔等物。

半夏丸 治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虛腫。亦消宿瘀。百病通用。

用圓白半夏刮淨槌扁。以生薑汁調和。飛白麵作軟餅。包掩半夏。慢火炙令黃色。去面取半夏為末。米糊丸如綠豆大。用三四十丸。溫熱水下。

治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月事來多。

取細椿木棍一大握。東引者洗之。以水一大升。煮分再服。便斷。亦止帶下。白崩

以芎歸湯加南木香下震靈丹。

治婦人血海敗。

以佛尼降真二兩銼碎。每服。水一大碗煎至半碗。空心連進二服。

四仙丸 治崩中。夫崩中者。由勞傷過度。使臟氣俱傷。衝任俱虛。不能為拘放思慮。逆下而為之崩。產後血為經血。經血既傷。臟氣既損。不能將養。不慎勞役。早則生虛。體不任遠。使經血暴下。謂之崩。凡崩下帶下。而復無所苦。宜與鶴頂丸主之。若小腹急滿痛者。難治。內有瘀血也。勿止之。止則復滿。愈加不可治。宜先與四仙丸。後與鶴頂丸。既崩而淋瀝不斷。血弦於內也。以四仙丸去其血。然後鶴頂丸治之。

桃仁(去皮尖) 當歸 大黃(醋浸炙) 水蛭(石灰炒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湯下。

二氣丸 治漏下者。因氣損耗故衝任之脈因此虛矣。既治經不得依時。淋瀝不絕為之崩中漏下。產後是其由也。鶴頂丸俱宜服之。妊娠漏下血者。名曰胎漏。月經不行。蓋血養胎既不盡本氣。氣衰而不能納在經也。如便來有如經。或因傷動而漏下。乃服二氣丸、鶴頂丸止之。不止。則胞乾子損矣。

艾葉(一兩醋浸一宿煮乾作為度) 阿膠(半兩銼炒令沸)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粟米湯下。

鶴頂丸 治帶下之證有三。未嫁之女。月經初不止而即得。或浴之以冷水。或熱而扇。或當風。此室女病帶下之由。有家之婦。陰陽過多。即傷胞絡。風邪乘虛而入。胞絡觸冷。遂使穢液與血水相連帶下之。產後帶下。由亡失血氣。傷動胞絡。門開而外風襲。肌體虛冷風入。冷風與熱氣相連。故成液而下。冷則多白。而熱則多赤。冷熱相交。赤白俱下。鶴頂丸治之。

艾葉(一兩醋半盞煮乾為末) 牡蠣(一兩三錢鹽泥煅) 赤石脂(一兩半醋淬七次) 吳茱萸(淋湯泡次除取) 乾薑(一兩半炮製) 龍骨(一兩鹽泥煅) 當歸(七錢半酒浸) 附子(半兩炮去皮)

上為細末。醋糊丸梧桐子大。以赤石脂為衣。每取五十丸。用艾葉鹽湯烏梅煎下。空心服。

治婦人血崩屢效方。(出大全良方)

當歸 白芍藥 乾薑 棕櫚(各等分)

上各煅存性。碾為細末。稱過。醋湯調。以有節朱箸在四十丸轉。食前服之。仍與炒黑香附子丸。

當歸散 治血崩。

當歸 白芍藥 香附(炒) 棕毛皮(五錢)

上各等分為末。米飲湯調下。食前。一方無棕毛皮。

當歸湯 治婦人下血不止。腹痛。

當歸(焙半兩) 柏葉(一兩) 薤白(六莖切) 禹餘糧(三分煅醋淬三次研末)

上先將三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下禹餘糧末一錢半。將去滓。空心溫服。

治婦人血山崩。

百草霜 血餘灰 棕櫚燒灰 蓮蓬燒灰(用碗合)

上各等分。用無根水一盞送下。每服五錢。空心服。

棕櫚散 治婦人崩中下血數升。氣欲絕。宜服。

棕櫚(三兩燒灰) 紫參(一兩) 麝香(三錢細研) 伏龍肝(二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磁藥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白磁藥(一兩細研) 柏葉(一兩微炙) 柏樹細皮(一兩銼炒黃) 茜根(一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桑耳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漸加虛困黃瘦。

桑耳(二兩微炙)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茜根(一兩銼) 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通神散(出聖惠方)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菝葜(一兩銼) 蛇床子(一兩) 木賊(一兩) 桑鵝(一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出大全良方)

熟艾(如雞子大) 阿膠(半兩) 乾薑(一錢)

上為粗末。用水五盞。先煮艾姜。入膠消烊。溫服。分二服。空心服。一日服盡。

又方(出大全良方)

牛角䚡 烏賊骨(各一分) 麝香(一錢)

上為細末。入麝香令停勻。酒調下一錢。一日二三服。

備金散(出拔萃方)治婦人血崩不止。

香附子(四兩炒) 當歸尾(一兩二錢) 五靈脂(一兩炒)

上細末。每服秤五錢。醋調。空心服。立效。

黃葉湯(出危氏方)治血崩。

黃連(三錢) 黃柏 黃芩(各一錢)

上用水四盞。煎取二盞。去滓。入炒阿膠末半錢。再煎。分作三次。空心溫服。如腹痛加梔子同煎。

治血崩(出經驗良方)

棕毛 垢膩發 千里馬(即草鞋後半截)

上各燒灰存性。為細末。勿令病者見合此藥。酒調服。

蒲黃散 治婦人血海崩。累驗秘方。

破故紙(炒黃) 蒲黃(炒) 千年石灰(炒黃)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用熱酒調服。立止。

蓮殼散 治血崩。

棕毛(燒灰) 蓮殼(燒灰存性二味各半兩) 香附子(二兩炒)

上為末。米飲調三四錢。食前調下。服之。

治婦人血崩。

青葙子 夏蠶蛹灰 棕皮灰

上為末。用霹靂酒調下二錢。空心服。

治婦人血崩血敗。

頭髮灰 陳棕灰 綿燒灰

上各等分。每服三錢。用米飲湯送下。立效。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漸加虛困黃瘦。

棕櫚皮(二兩燒灰) 晚蠶砂(二分微炒)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又方

寒食麵(一匙炒) 雀兒糞(一兩細研) 乾薑(半兩炮裂銼搗末)

上件藥。用醋一中盞。熬下二味。如膏。入炒麵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以溫酒下十丸。不計時候。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方。

側柏葉(一分微炒) 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 大麻莖(十莖)

上件藥。搗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暴崩中去血不止方。

牡蠣 兔骨(各二兩半炙)

上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如神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香附子 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鹽一捻。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無時候。日二服。十服見效。

芍藥湯 治崩中下血不止。小腹痛。

芍藥(一兩半炒黃) 柏葉(六兩微炒)

上水一升煎六合。入酒五合。再煎取七合。空心分為兩服。一方為細末。酒調二錢。一方有鹿角膠等分炒燥為細末。酒調服方寸匕。治白帶發。腹疼痛。面黃瘦悴。

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一名芎藭酒)

芎藭(一兩) 生地黃汁(二合)

上先用酒五升。煮芎藭一升去滓。下地黃汁再煎三二沸。分為一二服。不耐者。漸進。一方無地黃汁。不飲酒者。水煮亦得。

治崩中去血不止。

白茅根(三斤) 小薊根(三斤)

上細切。用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溫四服。一方無小薊根。

治婦人血崩不止。

婦人油頭髮(半兩燒灰) 千針草灰(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淋瀝煅。秤錘酒調服。

治婦人血崩過多不止。

槐花(一兩) 棕毛灰(五錢)

上為散。水一盞少許。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如聖無比散(一名綠雲散)治血山崩不止。

晚蠶砂(一兩) 伏龍肝(半兩)

上同為細末。酒調二錢。

治血崩。

棕櫚(不以多少燒存性研) 牡蠣(火煅研如粉)

上每服。炒棕櫚灰一錢。牡蠣半錢。入麝香少許。拌勻。空心米飲調下。又方用四物湯加側柏葉、阿膠、大艾煎服。

治血崩。

椒目(焙為末) 綿子(燒灰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空心用鹽酒調下。

治婦人經年血崩。(出經驗良方)

香附子(二兩炒赤) 蓮殼(五個燒存性)

上為細末。陳米飯飲調送震靈丹一十丸。一日三五服。

烏龍丸 治婦人血崩。

百草霜 細糕

上為丸。麝香作衣。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陽起石丸(出濟生方)治衝任不交。虛寒之極。崩中不止。便生他證。

陽起石(火煅紅別研令極細二兩) 鹿茸(去毛醋炙一兩)

上為細末。醋煎。艾汁打糯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狗膽煎 治婦人經血不止。崩暴下血。

狗膽(一枚用汁) 鐺墨(二錢鍋底上煤是)

上一處按拌。分作兩服。煎當歸酒調下。

烏金散(出經效濟世方)治婦人血下崩。累日不止。

桑螵蛸(去桑枝二秤) 黃明膠(別研)

上等分。拌勻。於新方磚方中心聚放四面。

烏金散(出經驗良方)治血崩不止。

棕毛(燒灰存性一兩) 真龍骨(二兩)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好酒調下。空心二服後。立住。

治婦人崩下血不絕。小腹痛方。(出聖惠方)

牡蠣(二兩半燒為粉) 狗頭骨(二兩半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婦人崩中下血。晝夜不止方。(出聖惠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蛇床子(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頭目暈悶。心神煩熱。宜服此方。(出聖惠方)

晚蠶砂(一兩微炒) 白堊(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出聖惠方)

棕櫚(五兩燒灰) 麝香(二錢)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獨聖散(出褚氏集驗方)治婦人血崩不止。

用防風去叉蘆。不以多少為細末。酒煮白麵清調下二錢。空心食前。日二服。更以麵糊作為丸。酒服之極驗。

荊芥散(出醫方大成)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

用荊芥穗於燈盞多著燈心。好麻油點燈。就燈上燒荊芥焦色為細末。每服三錢。童便調下。

治血崩不止。(出大全良方)

用五靈脂十兩為末。水五大盞。煎至三盞。去滓。澄清。再煎成膏。入神麯二兩。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酒送下。空心服便止。兼服四君子湯加肉豆蔻並和氣藥。本草五靈脂行血有功。不能生血。肝藏血。入肝尤速。

神應散(出大全良方)治婦人血崩不止。

用桂心不以多少。耳鍋內微煅。存性為末。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

一方(出大全良方) 治婦人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為細末。用熱酒調下二錢。放溫服。不過兩服。立愈。暈迷甚者三錢。如血崩不止者。亦能解之。米飲調亦可。許學士云。治下血不止。或五色崩漏。當常服滋血調氣。是婦人仙藥也。

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出大全良方)

以丁香二兩為細末。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空心頓服。一方用丁香百顆。酒煎服。

治婦人血崩過多不止。(一名芙蕖散出十便良方)

以枯蓮蓬燒灰。空心用淡醋湯下二錢。一方以溫酒或米飲下。食前。

療崩中不止。不問年月遠近。(出聖惠方)

用槐耳燒作灰。為末。以酒服之方寸匕。一方作槐蛾。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以衣中白魚、殭蠶。等分為末。井花水服之。日三服瘥。其魚多在衣書中。俗名蠹魚也。

治婦人崩中不止。

用赤石脂為末。酒調下。

血崩(出危氏方)

用側柏將鹽炒棕毛。瓦上燒槐花並五倍子為末。童子小便調服。

治崩中晝夜十數行。眾醫所不能瘥者。(出千金方)

用芎藭八兩。㕮咀。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飲酒。水煮亦得。一方為末。每服五錢。水酒各一盞。同煎服。

治崩中(出千金方)

用桑耳燒令黑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治帶下。豉酒亦佳。

又方(出千金方)

用羊一具。以醋煮去血。服之即愈。忌豬、魚、酢、滑物。犯之便死。亦治帶下。

一方治崩中下血。(出大全良方)崩中藥多是用止血藥及補血藥。惟此方治陽乘陰。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者。

用黃芩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一錢。霹靂酒調下。一方荊芥煎湯下。近朝有王御醫值夜。忽有一宮女血如山崩。其時暑月。藥餌中只有大順散兩貼。用冷水調服。旋即奏效。以此知醫要權變。金華散亦妙。

一方治婦人血崩。(出大全良方)

用烏梅燒灰為末。烏梅湯調下。一方酒調皆愈。

一方(出大全良方)

用棕櫚、白礬煅為末。酒調下二錢服。

縮砂散(出大全良方)治血崩。

用新縮砂仁不以多少。於新瓦上炒香為細末。米飲調下三錢。一方溫酒調服。

治血崩方。(出大全良方)

用夏枯草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無時候。

治血崩(出神效方)

用蠶砂不以多少為末。每服三錢五錢。熱酒調下服之。

獨聖散(出仁存方)治婦人血崩。臍下冷痛。

用良薑為末。每服三錢。濃煎艾湯調下。空心食前。老婦人加大椒一兩。臍下冷痛。加五靈脂二兩。作丸子服。

治血崩(出經驗良方)

用陳蘿蔔子炒赤細研一錢半。陳皮飲下。中年人弱者。用四物湯加茱萸、生薑、肉桂。

治婦人不問年老少。經血妄行如崩。(出經驗良方)

取川椒目微炒去汗。盡放地上出毒。為細末。用陳米一勺。烏梅半個煎湯服。可安。

梅飲子(出經驗良方)治婦人血崩。

以鹽白梅七個。燒灰為末。米飲作一服。空心下。

治婦人積年血崩。(出經驗良方)

用草血竭嫩者蒸。油鹽姜罨吃。小酒嚥下。或收為末。姜酒調服。血竭草。生於磚縫井頭。少在地上。

一笑散 治婦人血崩。

用新綿一口。燒灰研為細末。用酒調服立止。

治婦人血崩。(出本草)

用蓯蓉四兩。水煮令爛。薄切細研。精羊肉分四度。五味米煮粥空心服。

治崩中血凝注者。(出本草)

取生胡麻一升。搗納熱湯中。絞取半升。服立愈。

治崩中。血脈枯。止腹痛。

用艾葉醋煎服。

治崩中及女子月候過傷。(出千金方)

取小薊根搗汁半升服之。亦可酒煮服。

治婦人血崩。心痛甚者。名殺血心痛。小產血過多而心痛甚者。亦用此方治之。(出大全良方)

用炒烏賊魚腹內墨。醋湯調下。此魚腹中有墨汁。遇見人過必吐其墨。以蔽其身。

一方

用烏賊魚腹內墨。以醋摩令濃。服之。如甚者。炒墨醋調服之。

治婦人血崩。

以烏梅肥大者半斤。用酸醋浸一宿。取出。去核。研為膏。加百草霜。羅過。共烏梅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淡醋湯送下。日進二服。一方治血崩。(出神效方)

以貫眾去須銼碎。用酒醋三錢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服立止。

治婦人血崩。

用駱駝毛燒灰為末。每服二錢。鹽酒調下。神效。

治崩中帶下。(出本草)

以鹿血和酒服之良。

白堊丸(一名牡蠣丸出千金方)治女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不絕。

邯鄲白堊 禹餘糧 白芷 白石脂 乾薑 龍骨 桂心 瞿麥 大黃 石葦 白蘞 細辛芍藥 甘草 黃連 附子 當歸 茯苓 鍾乳 蜀椒 黃芩(各半兩) 牡蠣 烏賊骨(各十錢)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服五丸。日再服。不知加至十丸。一方無蜀椒。每服溫酒下三十丸。

生乾地黃散 治婦人血傷不止。腰腳痠腫。倦怠無力。心煩渴燥。面目虛浮。

生乾地黃(焙) 陳橘皮(去白炒) 甘草(炙銼) 白芷 醋石榴皮 牛角䚡灰 續斷 人參 地榆(銼炙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米飲調下。食前。日三服。以止為度。

伏龍肝散(出聖惠方)治婦人漏下。或瘥或劇。身體羸瘦。飲食減少。四肢無力。

伏龍肝(一兩) 赤石脂(一兩) 龍骨(一兩) 牡蠣(一兩燒為粉) 烏賊魚骨(一兩燒灰) 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七次) 桂心(一兩) 白朮(一兩) 黃牛角䚡(燒灰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代赭散(出聖惠方)治婦人漏下。久虛乏弱。

代赭(一兩燒醋淬三次) 附子(三分制炮去皮臍) 赤石脂(一兩) 蒲黃(半兩)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乾薑(三分炮裂銼) 芎藭(三分) 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艾葉散 治婦人崩漏下血。淋瀝不斷。身體黃瘦。不思飲食。

艾葉(炒) 阿膠(炒令燥) 赤石脂 龍骨(各一兩) 縮砂仁(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歸(切焙) 硫黃(各研三分) 熟乾地黃(焙一兩半) 吳茱萸(湯浸焙乾炒半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米飲調下。不拘時。一方有芎藭三分。

赤石脂散(出聖惠方)治婦人漏下不止。腹內冷痛。

赤石脂(一兩) 艾葉(三分微炒) 乾薑(三分炮製銼) 慎火草(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螵蛸散(出經驗良方)治婦人漏下。臍腹痛。久而不止。

以烏賊魚骨。燒存性。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煎木賊湯下。不拘時候。

治漏下神方。(出千金方)

取槐子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瘥。食前服。一方用槐花。

膠艾湯(出和劑方)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斷。臍腹疼痛。經血淋瀝不斷。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勞傷胞絡。胞阻漏血。腰痛悶亂。或因損動。胎上搶心。奔沖短氣。及因產乳。衝任氣虛。不能約制。延引日月。漸成羸瘦。

熟乾地黃 白芍藥(各四兩) 當歸(去蘆頭) 艾葉(微炒各三兩)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芎藭 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六分煎至八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日三服。病甚者。連夜並服。

烏金散 治婦人血崩。日久不止。或經脈不斷。或暴下血不止。

烏賊魚骨(去甲) 棕櫚 羊角尖 蠶蛻 新絳(各一兩) 白礬(半兩) 乾薑(一分)

上都入一餅內。用泥固濟。候乾。以火小煅通赤。放冷取出。細研。入麝香一錢。再研勻。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

龍骨散(出千金方)治婦人漏下不止。或少或多。遂致常漏。身體虛瘦。飲食減少。困怠無力。

龍骨 灶中黃土 赤石脂 牡蠣(燒研) 桂(去粗皮) 烏賊魚骨(去甲) 禹餘糧(煅醋淬五七次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或米飲調下。空心。日午臨臥服。

馬通湯(出千金方)治漏下血。積月不止。

赤馬通汁(一升取新馬屎絞取汁乾者水浸絞取汁) 生艾葉 阿膠(各三兩) 當歸 乾薑(各二兩) 好墨(半丸)

上㕮咀。以水八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馬通汁及膠。微火煎取一升。分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蒲黃阿膠湯(一名蒲黃散出聖惠方)治婦人血漏。非時而下。淋瀝不斷。五色。

蒲黃(微炒二兩) 鹿茸(酒浸炙去毛) 當歸(切焙各二兩) 阿膠(炙令黃燥) 烏賊魚骨(去甲各二兩半) 生地黃汁(一碗一方用生乾地黃一兩)

上除地黃外。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地黃汁半盞。同煎。取一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一方為細散。溫酒調下二錢。

慎火草散(出千金方)治漏下。

慎火草(十兩熬令黃) 當歸 鹿茸 阿膠(各四兩) 龍骨(半兩)

上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鹿茸散(出千金方)治婦人漏下不止。

鹿茸(酒浸炙去毛) 阿膠(炙燥) 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半) 當歸(切焙) 蒲黃(微炒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或米飲調下二錢。

菴䕡飲 治婦人血漏下。先多後少。日久不斷。

菴䕡子(微炒) 熟乾地黃(焙) 蒲黃(微炒) 當歸(切焙各二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

蒲黃散(一名鹿茸散出千金方)治漏下不止。

蒲黃(半斤) 鹿茸 當歸(各二兩)

上治下篩。酒調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加至方寸匕。

蒲黃丸 治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

蒲黃(三兩微炒) 龍骨(二兩半) 艾葉(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飲下。煎滾湯下亦得。日再。

赤石脂散(出聖惠方)治婦人漏下。數年不瘥。

赤石脂(一兩燒赤) 側柏(一兩微炙) 烏賊魚骨(一兩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婦人血崩。(出本草)

以舊敗蒲席燒灰酒調下二錢。

治婦人崩中吐痢。血不止。(出本草)

取敗船茹干煮之。亦燒作屑服之。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