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六

明·朱橚、滕硕、刘醇等编
来源:普济方

卷三百五十六

產難門

總論

凡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順。胎氣安而後生理和。今富貴之家。往往保惜產母。惟恐運動。故禁出入專坐臥。曾不思氣閉而不舒快。則血凝而不流暢。產不轉動。以致生理失宜。臨產必難。甚至悶絕一也。且如貧者生育。日夕勞苦。血氣舒暢。生理甚易。何俟乎藥。則孕貴於運動者。明矣。次則產婦妊娠已經六七個月。胎形已具。而世人不知禁忌。恣情交合。嗜欲不節。使敗精淤氣聚於胞中。致令子損母傷。臨產必難二也。何知生下兒子。腦上有白膜一片。滯膩如膠。俗語名曰戴白生。兒身有青有黑。俗語名曰宿痣。此是入月交合所致也。如此則不特母病。其子一生浸淫赤爛瘡瘍。俗謂之胎蛆。動逾歲月不瘥。三則臨蓐太早傷筋骨。或信巫卜。或說鬼祟。多方誤恐。致令產母心驚神恐。憂惱怖懼。又被閒雜婦人喪孝穢濁之人沖觸。若不預為杜絕。臨產必難三也。何以知之。如偷生之女。不正之屬。既無產厄。子母均安。其理可知。凡臨產初時。腹疼或作或止。名曰弄痛。穩婆疏率。不候時至。便令試水。試水頻並。胞漿先破。風颯產門。產道乾澀。未及其兒轉便令坐草。太早。兒轉亦難。致令產難四也。直候痛極。眼中如火。此是兒逼產門。方用坐草。即令易產。如坐草稍久。用力太過。產母困睡。抱腰之人。又不穩當。致令坐立傾側。胎死腹中。其為難產五也。時當盛暑。宜居深幽房屋。當常令坐立開啟窗戶。多貯清水。以防血暈、血悶、血溢妄行、血虛發熱之證。如冬末春初。天色凝寒。宜密閉塞產室、窒塞罅隙。內外生火。常令暖氣如春。仍須下部衣服不可少綿。方免胎寒血結。無致產難六也。

經驗方云。婦人產難重事也。凡產婦入月。切忌飲酒叫怒。臨產時先脫尋常所著衣。以籠井口。則易產。衣亦易下。不可令人喧擾及作倉忙之狀。止令老成在旁扶持看待。產母惟當餐軟飯粥之類。初覺微痛而不甚。名曰弄痛。不可便行試水。探聽產母坐臥。切須熟忍。或服催生符藥。卻不可曲腰。腹垂連腰引動。眼中如見火色。此是兒轉。又須令人扶策徐徐而行。若行步艱。即憑物立。須臾扶策再行。直至連相引陣痛頻頻。又服催生符藥。勉強扶行。痛轉甚。難於行立。認是產時將至。然後安詳坐草。上草之時。切勿太早。恐兒在腰中。難於轉側及胞漿先破。子道乾澀。皆致難產。務要產婦惜力。心中熱悶。先以蜜一匙。新汲水調下。若熱悶未已。以生雞子一個打破。吞服。直待兒逼產門。頭端正。然後令人抱腰。其抱腰之人。不得傾斜。則兒順其理。自然易產。新產下。便以新汲水令產母徐啜三二呷。以涼心經。不致敗血上行。可省百病。又有臥產者。須待臥定背平著席。體不傴曲。則兒不失道。如能依此節度。必無難產之理。終得分娩。切忌問是男是女。且服壓血藥。仍令人用手或以物從心下按至臍腹。惟宜避風。房內常淬醋煙。以防暈悶。

儒門事親。收產傷胎論云。有孕婦年十八歲。臨產召穩媼三人。其二極拽婦之臂。其一媼頭抵婦之腹中。以兩手板其腰。極力為之。胎死於腹。良久乃下。兒亦如血。乃穩婆殺之也。豈知瓜熟自落。何必如此乎。其婦因茲經脈斷閉。腹如刀剜。大渴不止。小溲悶絕。主病者。禁水不與飲。口舌枯燥。牙齒黧黑。臭不可聞。食飲不下。昏憒欲死。戴人先以冰雪水恣意飲之。約二升許。痛緩渴止。次以舟車丸、通經散。前後五六服。下數十行。食大進。仍以桂苓甘露飲、六一散、柴胡飲子等調之。

又論云。凡婦人難產者。皆因燥澀緊斂。故產戶不得開通。宜先於降誕之日。自月之日。用長流水調益元散。日三服。產必易。產後亦無一切虛熱氣血不和之疾。如未入月。則不宜服之。以滑石滑胎故也。

凡人生產。先知此十產證候。則生產之婦。永無傷損性命。生產之間。性命最重。幸而孩子易生。人不知福。萬一少有艱難。則須臾之間。子母命懸於絲髮。但世人所患者。惟看生產收生之人。少有精良妙手。緣此而多有傾命。因傷其事。為十一產論。一曰正產者。蓋婦人懷胎十月滿足。陰陽氣足。忽然腰腹作陣疼痛。相次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疼痛極甚。乃至腰間重痛。穀道挺出。繼之漿破血下。兒子遂生。此名正產。二曰傷產者。蓋婦人懷胎。忽有七月八月而產。忽有九月十月而產。忽有經一年二年及四年五年而後產。今獨以十月滿足為正產。蓋一人之生。陰注陽定。各有時日。不可改移。今有未產一月以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但一切產母。未有前面正產候。即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蓋欲產之婦。臍腹疼痛。兒身未順。收生之人。卻教產母虛亂用力。兒身才方轉動。卻被產母用力一逼。遂使兒子錯路。忽橫忽倒。不能正身。皆緣產母未當用力之所致也。凡產母用力。須待兒子順身。臨逼門戶。方始用力一迸。令兒下生。此方是產母用力當也。若未有正產之候。而用力傷早。並妄服藥餌。令兒下生。譬如揠苗而助之長。非獨無益。而又害之。此名傷產。三日催產者。言婦人慾產。漿破血下。臍腹作陣疼痛甚重。腰重穀道挺迸。頭至產門已見。是正產之候。但兒卻未生。即可服藥以催之。或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已分明見得是正產之候。但兒子難生。亦可服藥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得下生。此名催產。四曰凍產者。蓋言三冬之月。天氣寒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結而不散。因其血之不散。以致兒子不能生下。此之一弊。為害最深。然世人不知覺。若冬月產者。下部不可脫卻綿衣。並不可臥坐寒冷之處。當滿房著火令遍。方常有暖氣。常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有暖氣。若背上心前少間寒冷。須是暖炙綿衣以包之。貴其血得熱則流散。使兒子易生。此名凍產。若春秋之間。天地有陰濕寒冷之氣。亦可房中以微炭火暖為妙。五曰熱產者。蓋言盛暑之月。欲產之婦。當要其溫涼得所。不可因熱恣意取涼及有傷損胎氣。又生產之處。不可多著人數。切忌人多熱氣逼襲產母。蓋人之血氣得熱則散。熱過則損。今當夏暑炎熱之盛。而產母氣虛。則其血得熱而上蒸。能令產母發熱頭痛。面赤昏昏如醉。乃不知人事。世有名血暈者。因此而成也。若產於夏月時。少有清涼之氣。陰雨之變。產母不可任取涼。恐生大病。六曰橫產者。蓋兒子下先露其手。或先露其臂。此因未當用力。而產母用力之過也。臍腹疼痛。兒身未順。則是產母用力一逼。遂致身橫而不能生。不幸而有此證候。當令產母安然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兒入去。凡推兒之法。先推其兒身令直上。漸漸通手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之。漸引指攀其耳而正之。須是產母仰臥。然後推兒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門路皆順。煎催生藥一盞。令產母吃了。方可令產母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七曰倒產者。蓋因其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子不能迴轉順生。便只倒下。先露其足也。治之之法。當令產母於床上仰臥。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分毫不得令產母用力。亦不得驚恐。候兒自順。若久不生。卻令看生之人。輕輕用手內入門中。推其足。令就一畔直上。令兒頭一畔漸漸順直下。得兒子身轉。門路正當。然後煎催生藥令產母服一盞後。方始用力一送。令兒生下。此名倒產。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八曰偏產者。蓋因兒子迴轉。其身未順。生路未正。卻被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頭偏柱左腿。或偏柱右腿。致令兒雖近門而不能生下。但云兒已露頂。然不知兒之所露。即非頂也。或左額角。或右額角而已。謂兒頭偏柱一畔。以此不能收。治之之法。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頂端正向人門。然後令產母用力一送。即便兒子生下。或是小兒之頭後骨偏柱穀道。卻只露額。當令看生之人。以一件綿衣炙令溫暖。用裹手。急於穀道外旁。輕輕推兒頭令正。即便令產母用力送兒生也。此名偏產。凡遇穀道外旁推兒頭正。須推其上而正之。仍是小用輕力。推兒上些而正之也。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九曰礙產者。蓋言兒身已順。門路俱正。兒子已露正頂而不能生下。蓋因兒身迴轉。肚帶攀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此名礙產。收之之法。當令產母於床上仰臥。令看生之人。輕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使兒子下生。此名礙產。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以傷人命。十曰坐產者。蓋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一條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令產母臨生兒時。著坐一物。此名坐產。若是產母。兒將欲生。卻令坐著一物。即抵著兒不能生也。十一曰盤腸產。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母腸先出。然後產子。產子之後。其腸不收。甚以為苦。名曰盤腸產。醫不能療。偶在建昌得一穩婆。施之一法而收之。其法遇產後子腸不收之時。以醋半盞。新汲冷水七分。碗調停。噀產婦面。每噀一縮。三噀收盡。此良法也。後學不可不知。歌云。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身重體寒熱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及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遣母歸冥。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當判。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新產之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來親。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臨產腹痛而腰不痛者。未產。腹痛轉甚者將產。蓋腎候於腰。胞系於腎。尺脈轉甚弦如急珠者產。婦人產乳。忌反支月。若值此月。當在牛皮上。若灰上勿令水血惡物著地。則殺人。及浣濯衣水。皆以器盛。過此忌月乃止。

凡生產不依圖。脫有犯觸。於後子母皆死。若不至死。母子俱病。諸事皆不稱心。若能依圖無所觸。母即無病子亦易養。

凡欲產時。特忌多人瞻視。惟得三二人在旁。待總產訖。乃可告語諸人也。若人眾看之。無不難生。

胎神逐月所值方位。不可修造。正月在床。二月在戶。三月在門。四月在灶。五月在床。六月在灶。七月在房。八月在厠。九月在門。十月在戶。十一月在灶。十二月在床。

凡孕婦入月。不可洗頭。方免產難及橫生逆產。

產難

(附論)

夫難產者。由先因漏胞去血臟燥。或子臟宿挾疾疹。或觸犯禁忌。或始覺腹痛。產時未到便驚動。穢露早下。致子道乾澀。產婦力疲。皆令難產也。凡看母舌青兒死母活。唇口青。兩邊沫出者。子母俱死。面青舌赤沫出者。母死子活也。故將產時。產婦坐臥安定。背平著席。體不傴曲。則兒不失其道。若坐臥未安。身體斜曲。兒正轉動。忽遽強氣。暴衝擊。則令兒趨後孔。或橫逆。皆由產時忽遽。或觸犯禁忌。坐臥不安。審所為。故產婦坐臥須平安。正順四時方面。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致災禍者也。

瞿麥湯 治難產及已產。胞衣不下。或墮胎後血不下。

瞿麥穗 硝石 黃連 滑石 甘草(炙各一兩) 王不留行 延胡索 當歸 大黃(各一兩一分) 生乾地黃 大腹皮 鬼箭羽 射干 威靈仙(去土) 雷丸 檳榔 京三稜(炒) 郁李仁(各一兩半) 吳茱萸(炒半兩) 牛蒡(炒二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盞半。入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催生湯 治妊娠欲產。痛陣尚疏。難產經三兩日不生。胎死腹中。或產母氣乏委頓。產道乾澀。才覺痛密。破水後便可服。

蒼朮(二兩米泔浸洗切焙黃色) 枳殼(麩炒去瓤) 白桔梗 薄陳皮(去白) 芍藥 白芷 川芎(各一兩) 歸身(一兩) 交趾桂(去粗皮不見火) 半夏(湯洗) 粉草 麻黃 軍姜(去皮)厚朴(薑汁製) 南木香 杏仁(去皮尖) 白茯苓(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順流水溫暖調。若覺熱悶。白蜜湯或銼散入真米醋一合。煎。當隆暑之時。恐難輕服。但以五苓散用葵子燈心煎湯調下。卻暑、清魂、滑胎、易產。胞漿先破。則胎干難產。用白蜜清油浸以熱酒令得所。頓服。胎氣既潤即分娩矣。

易生湯 治婦人血氣不調。心腹疼痛。或月閉不通。每有妊娠多難產。

蒼朮(淨洗去皮十二兩) 桔梗(二兩) 枳殼(去瓤麩炒) 麻黃(去根) 附子(炮去皮) 陳皮(去白各三兩) 芍藥 白芷 芎藭 當歸 桂(去皮) 半夏(湯洗七次) 赤茯苓 甘草(各一兩半) 厚朴(薑製) 乾薑(炮各二兩)

上除桂、枳殼二味。別為末。外一十四味同為末。慢火炒令色轉。攤冷。次入桂、枳殼末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醋一合。生薑三片。煎至一中盞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神聖散 治婦人難產及橫逆生。

干豬胎 鯉魚皮 女人亂髮(三味各一兩入瓶子內燒令焦) 鐺墨 伏龍肝(細研各半兩) 墨(煅醋淬三度) 當歸 桂(去皮) 芍藥 白殭蠶(炒) 白芷 白附子(炮) 芎藭(各一兩)

上為散。再研細。每服三錢。熱酒調下。臨產腹痛時便子母無恙。產後每日空心一服。治月內諸血疾。

催生方 治婦人臨產。胞傷風冷。腹痛頻並。不能分娩。

王不留行 京三稜(煨) 牽牛子(炒) 百合 當歸 威靈仙(各一兩半) 雷丸 大黃 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三分) 大腹(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令產安穩。

沉香湯 從心洗即平安。

沉香 水馬(各一兩) 飛生鳥毛 零陵香 詹香 龍腦 蘇合香 苜蓿香(各一兩) 瞿麥(二兩)

上以水一二斗。煎取一斗。去滓。待至臨蓐。欲平安。用湯如人浴。即從心上洗三五遍。其湯冷。即平安。亦無有痛苦處。無忌。

七聖煎 治產難多時不下。垂困宜服。

瞿麥 滑石(各一兩) 牛乳 黑豆黃 酥(三味各二兩) 冬葵子(一合) 白蜜(二合)

上為細末。以乳酥蜜調藥令勻。慢火熬成稀膏。每服一匙。熱酒調下。

治產難催生。

用麝香一錢。研水和服之。立出。

保產無憂散 胎肥氣逆。臨蓐難產。蓋身居富貴。口食甘肥無度。既飽即臥。致令胞胎肥厚。根帶堅固。行動氣急。又不預服瘦胎之藥。以致臨產艱難。服此可保易產。

當歸(酒浸) 川芎 白芍藥(各二錢) 南木香(一錢半) 枳殼(炒) 的乳香(另研三錢) 血餘(二錢半即油發灰一方以獖豬心血和發灰)

上為末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日二服。濟生方。有甘草一錢半炙。余同。一方無枳殼。有硇砂、甘草。

澤瀉湯(一名聖麥散) 治產難及煩悶不已。

澤瀉(一兩) 瞿麥(去根研二兩半) 榆白皮(銼碎二兩) 甘草(炙令赤一兩半) 桂(去皮) 木通 牛膝(酒浸半日切焙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一盞。去滓。溫服。未產便服。

七聖散 臨產腰痛方可服。

延胡索 沒藥 白礬(飛過) 白芷 薑黃(俱焙) 當歸 桂心(各等分)

上為細末。臨產陣痛時。燒鏵刃鐵令通赤。淬酒調藥三錢。服一二杯立產。鏵刃。犁頭是也。此方河池縣喬醫家貨。每服用錢引一道。屢試有效。其驗如神。

霹靂奪命丹 治婦人恣意情性。有失調理。衛竭榮枯。胎轉難動。坐草之時。用力過多。腹痛又不能久忍。坐草驀然氣痿。目翻口噤。面黑唇青。口中沫出。子母俱殞。若兩臉微紅。子死母生。

蛇蛻(一條入在瓷罐內煅) 千里馬(路上左腳舊草鞋一隻洗燒灰一錢) 發灰(一錢) 金銀箔(各一片) 乳香(半錢別研) 馬明蛻(蟬蛻燒灰一錢) 黑鉛(一錢半水銀七分半依十五問中法)

上為末。以獖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倒流水灌下數丸。如灌不下。化開灌。效。如服藥可者。更用前藥繫縛左右手上立效。一方五月五日。須焚香至誠修合。勿令婦人雞犬見。一方丸藥時。每丸念救苦天尊、救苦觀世音菩薩各一聲。一方有千里馬無發灰。一方有蠶子布無蛇蛻。

治產難方。

槐枝(切二升) 榆白皮(切) 大麻仁(各一升) 瞿麥 通草(各三兩) 牛膝(五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

牛酥煎 治難產經日未生。

真牛酥(三兩) 秋葵子(一合) 白蜜(二兩) 滑石 瞿麥穗 大豆黃卷(各一兩)

上先以清酒一升。研細葵子。內酥蜜中。微火令銷後。即下諸藥。慢火煎。常如魚眼沸。約強半如膏。成則將瓷器中以綿濾之。用溫酒調。初服半匙。漸加至一匙。

苧麻子根飲 治難產產乳論云。三十後嫁者。謂之晚嫁也。少嫁則筋骨軟懦易產也。晚嫁則筋骨堅強所以難產。入月宜常服。

干苧麻根(新者刮削銼) 陳皮(去白) 甘草(炙) 生乾地黃(焙) 烏梅(去核取肉) 人參(各二兩)

上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夜各一。

催生奪命丹 治婦人臨月坐草而難產者。此藥於五月五日至心修合。應驗。

牡丹皮(秋少用) 白茯苓(春少用) 桂(夏少用) 赤芍藥(冬少用) 桃仁(去皮另研) 澤瀉(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細嚼。淡醋湯下。

榆白皮散 治難產。衛生寶鑑滑胎易產。治妊娠曾有漏胎去血。或臨產驚動太早。產時未至。穢露先下。致使胎燥。臨產艱難。

榆白皮(一兩) 葵根(一兩) 牛膝(三分去苗) 瞿麥(一兩) 木通(半兩) 大麻仁(三分)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芩(一兩) 瞿麥 滑石(一兩) 冬葵子(一兩) 酥(一兩) 蜜

上為散。先將酥蜜於銚子內慢火煎三五沸。下諸藥。攪令勻。更煎三兩沸。以熱酒調下一匙。不過再服。子母平安。

勝金散 治難產。逐敗血即自生。若橫逆則轉正。子死腹中則胎軟膨寬即產。

王不留行 酸漿(胎死焙用) 茺蔚子 白蒺藜(去刺) 五靈脂(行血俱生用)

上各等分為散。每服三錢。取利。山水一盞半。入白花劉寄奴子一撮。同煎溫服。

車前子散 治難產不下經日。

車前(炒半兩) 榆白皮(刮淨一兩) 滑石(半兩) 當歸(焙半兩) 瞿麥穗(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用酒調下。溫湯亦得。如血水未下。用大黃二錢。煎湯一盞。分作三服。調前藥下。

甘草湯(一名葵子散) 治難產腹痛。胎不轉動。

甘草(炙半兩) 榆白皮(破一兩) 桂心(一兩半) 葵子(一合) 滑石(六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抵聖散 治難產催生。

紅藍花(六月六日取) 蜀葵花(五月五日採) 桃花(三月三日採) 凌霄花(七月七日採) 大麥(七月十五采各一兩)

上依時採取。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以熱酒調下。立產。

芍藥散 治難產催生。

赤芍藥(二兩) 漚麻頭(一握揀擇淨) 芎藭 當歸 茯神(去木) 陳皮(湯浸去白) 甘草(炙各二兩) 亂髮灰(一分)

上為散。臨臥時。溫酒調下二錢。頻服。立產。

滑胎散 治痛楚難產。

榆白皮(切一升) 瞿麥(三分) 木通(三分) 牛膝(一兩去苗) 大麻仁(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頻服效。

又方

瞿麥 槐枝 牛膝 木通 榆白皮(以上各一兩)

上細銼。每服五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立效。

催生丹 療產婦生理不順。產育艱難。或橫或逆。大有神驗。

十二月兔腦髓(去白膜研如泥) 通明乳香(一分細研) 母丁香(末一錢)

上拌勻。以兔腦髓和丸如雞頭穰大。陰乾。用油紙密封貼。每服一丸。溫水下。即時產。隨男左女右。手中握出。是驗。一方。治或橫或逆。

五行散 治產難及胞衣不下。難產者。初覺腹痛。產時未至。便驚動。穢物早下。使子道乾澀。難之一也。用力太早致兒傷。難之二也。如是難產。即將夫衣覆井口。以弓弦系其腹治之。以五行散主之。

牛膝(洗去蘆酒浸一日急酒蒸為度) 榆皮 桂心 瞿麥 木通(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熟水芝麻大三五點調下。子死腹中。加附子半兩。

車前子煎 治難產。

車前子(一升以布裹於中水熟挼漉出曝乾又以新布裹熱揉之令光滑不用搗) 生地黃汁(一升)白蜜(一升) 好酥(五合)

上相和。微火煎。常令如魚眼沸起。即瀉於瓷器中。每服半匙。以沸湯調。通口服之。

治難產催生。

瞿麥(半兩) 桂心(二錢半) 蟹爪(半合) 牛膝(酒浸半日焙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如產便服。

滑胎散 治婦人諸般惡產。

槐子(炒) 麥糵(炒) 當歸(炒) 滑石(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服。

療母子俱死者。產難及胎不轉動者。

榆白皮(三兩) 葵子(五合) 甘草(炙) 桂心(一兩)

上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一升。須臾不產。更服一升。忌海藻、菘菜、生蔥。一方有黃芩。名滑胎散。

催生丹 治難產。

金箔(三十片) 銀箔(三十片) 麝香(一錢) 硃砂(半兩細研)

上細研如粉。臘月兔腦髓和丸梧桐子大。臨產時。木香湯下五丸。難產七丸。立效。

又方

冬葵根(三分銼) 蒲黃(半兩) 桂心(半兩) 羚羊角屑(三分)

上為散。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蛇蛻皮(七寸炙黃) 蓖麻子(七枚去皮研) 硃砂(半兩) 麝香(少許)

上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以溫水下二丸。

治產難或半生半產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著脊。至坐草數日不產。血氣上搶心母。面無顏色。氣欲絕者。亦治橫生。

醇酒(二升) 白蜜或煎豬膏(各一升)

上合煎。取二升。再服。不能再服。可隨所能服之。

治產後噁心血不除。上搶心痛煩急者。以地黃汁代醇酒。一方不用酒。

蛇蛻皮丸 治難產數日不下。

蛇蛻皮(一條燒灰) 臘月兔腦髓(一枚) 車脂(棗許大曝乾)

上除兔髓外。搗羅為末。以兔髓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蟹爪飲(一名千金神造湯) 治產難兼子死腹中。或妊兩子。一子已死。一子卻活。令死者出。生者安。

蟹爪(一合) 甘草(炙半兩) 阿膠(炙令燥一兩)

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錢。以東流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車前子散 治滑胎易產。

車前子 滑石(各一兩) 阿膠(燥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二錢。蜜湯調下。不時服。至生月。及服藥利九竅。不可先服。

治妊娠難產方。

水銀(一分) 膩粉(一分) 兔腦(十二月者)

上研以兔腦和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催生如意散 臨產腰痛方可服之。

人參(為末) 乳香(各一錢) 辰砂(二錢)

上一處研。臨產時。急用雞子清一個。調藥末。再用生薑自然汁調開。冷服。如橫生倒生。即時端順。子母平善。

治產難累日。氣力乏盡。不得生。兼惡露出盡。胞衣不產。

阿膠(二兩) 赤小豆(二升)

上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內膠令烊。每服五合。不覺更服。不過三服即出。一方用黃明膠。此方系舊用極驗。一方水半盞。煎八分。

又方

槐子(十四個) 蒲黃(一合)

上合內酒中。溫服。須臾不生。再服。水服亦得。

又方

生薑汁 生地黃汁(各半升)

上合煎熟。頓服之。

治產難胞衣不出橫倒者。及子死腹中。母氣欲絕。

半夏 白蘞(各二兩)

上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小難一服。橫生二服。倒生三服。兒死腹中四服。可加代赭、瞿麥各二兩為佳。一名催生持危散。溫服。不能飲者。瞿麥湯調服。催生柞木飲子 治產難或橫或逆。死胎爛脹於腹中。此方屢用神效。

生大柞木枝(一大握長一尺淨洗寸銼) 甘草(大者五寸作五段)

上用新汲水三升半。同入新沙瓶內。以紙三重緊封之。文武火煎至一升半。令香。覺腹痛便準備。候產婦腰重疼欲坐草時。溫溫飲一小盞。便覺心開豁。如覺再渴。又飲一盞至三四盞。覺下重便生。更無諸苦。切不可坐草早。及穩婆亂下手。催生藥只消一服。此方至驗也。若橫生倒生。不過三服即正。子死腹中。取下。能保子母俱全。最為神驗。有婦人問其夫曰。屢服催生散不效。遂令勿服。以此藥濃煎一碗服。少頃甦醒。進些粥。再與一碗。困睡少時。忽云我骨節都折開了。快扶起我。水血俱下。拔出死胎。全不費力。可謂更生。以此救人。百發百中神劑。且倉卒易辦。毋忽。

治難產或倒橫不順方。

蛇蛻(一條全者桑樹上佳) 蠶蛻紙(一張)

上入新瓦瓶中。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煎榆白皮、乳香湯調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一方去臨產腰痛。用藥三字。麝香一字。溫酒調下。名二妙散。三家水調亦得。一名二退散。

金筆丸 治難產。

金箔(三片) 兔毫筆頭(三個燒為灰)

上和停。用蠟為丸如梧桐子大。作一服。溫酒下。

勝金散 治難產。若逆生並皆治之。

麝香(一錢研) 鹽豉(一兩以舊布青的裹了燒赤乳缽研)

上為末。取秤錘燒紅以酒淬之。調下一錢效。嚴氏濟生方云。難產者何。答曰。胎成之後。子居腹中。每食母血。食血有餘。遂成結塊。謂之兒枕。子欲生時。血塊先破為散。血裹其子。所以難產。當服勝金散。要知胎成之後。全在調攝。令氣道平順。十月滿足。則產無難矣。更有年少初生。才覺腹痛。便驚怖不安。氣道不順。以致難產。宜服催生獨聖散。及紫蘇飲、瘦胎散。

瘦胎散 治難產。

枳殼(四兩) 甘草(一兩分為三片刀前者生刀後者炙熱)

上為末。空心每服一錢。以茶點服。自五月後一日一服。至臨月。不惟易產。仍無胎中惡病。滑胎易產。莫出此方。昔有河陽公主頻有難產。每產則經旬痛不安。艱難懼產。遍尋異術。遂傳此方而易產。兼令胎瘦而微黑。百日後方始變白。若臨月之時。不得上厠。恐兒墮也。催生。

治漏血。產道乾澀。難產。痛劇。

以黃葵花。春用苗。夏用花。秋用子。冬用根。焙搗為末。酒調服。

神應黑神散(一名神效散一名白芷散一名烏金散) 治難產此藥之功也。人多不服。以為極賤之藥。大概產難或一日兩日未娩。水血先下。如舟坐灘。殊不知香白芷、百草霜再固其血。服之如魚得水。決自轉生。兼治月水不調。崩中等疾。及橫生逆生。能救子母性命。

香白芷 百草霜(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好醋各一茶腳許。調勻。更以沸湯浸。四五分服。見功甚速。再服即分娩矣。或用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末三錢。順流水煎湯。空心二服。如人行五里即下。一方煎服。三因方云。評曰。產難。不只胎側有兒枕破與敗血裹凝。隨其胎息因緣。自有難易。其如橫逆。多因坐草太早。努力過多。兒轉未逮。或已破水。其血必干。致胎難轉。若先露腳。謂之逆。先露手。謂之橫。法當以微針刺之。使自縮入。即服神應黑神散。以固其血。必自轉生。養生方云。倉皇之間。兩命所繫。不可不廣傳。蓋贊黑神之功也。或以鹽塗兒腳底。抓搔之。

燒弓弦散 治難產。

弓弦(五寸銼碎) 箭干(五寸銼碎)

上用燒作灰。研為細散。作一服。以溫酒下。其子即出。未效。燒服之。

羊肉湯 寒月中產。寒入產門。臍下脹悶。手不可犯。此寒疝也。若謂其有瘀血。欲以抵當湯治之。有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二服愈。兼治產後腹中疼痛。虛勞不足。裡急脅痛。

精羊肉(四兩) 當歸(二錢) 生薑(一兩) 橘皮(半兩)

上水三碗。酒少許。煎一碗分二服。或少加蔥鹽亦佳。

如意膏 治難產催生。

蓖麻子(二七粒去殼研如膏) 丹砂(半錢研細)

上一處和勻。用油單一片。圓如盞口大。將藥攤之。當臍下小腹間貼之。再外以帶帛系令固。候產罷。並胞衣下畢。速去之。稍緩即脫人氣血。此藥覺腹痛。便宜用之。

貝母散 治難產滑胎。

貝母(一兩半去心秤) 槐子(十月上巳日採之佳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熱水調下。未生更服。

馬齒莧散 治難產如覺痛甚。服此散。即覺平安。

馬齒莧 常莧(各曬乾三兩重午日採)

上為散。每服二錢。新汲水調服。宜頻服之。

當歸湯 治難產。疑胎死腹中試驗。死、服之即出。活、服之即安。及治產將至。漿破血下。腹中作陣疼痛。漸至腰腳。一名芎藭湯。治難產。

用蛇黃以水煮。研汁服。

治難產。

用豬槽上垢及土。取一合。和麵半升。烏豆二十顆。煮取汁。服之。

治難產及已產。胞衣不下。或隨胎後血不下。

真珠(研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二聖丹 治難產催生。

丹砂 乳香(各一兩)

上同研如粉。用倒流水和丸如雞頭實大。慢火焙乾。產婦腹痛時。用秤錘一枚。洗淨。濃研丹砂。筆於秤錘周迴。書金木水火土五字。以炭火燒令通赤。取出投於酒內。將酒下藥一丸。立產。如是取死胎。用水銀一皂子大。蔥白一莖。研如泥。及當歸一錢同炒。酒半盞作一服。下藥一丸。並酒飲盡。不飲酒。用酒少許和醋湯下。一方用麝香酒調下。

貝母散 治產難。胎在腹中。如兒並胎衣不出。或胎斃。

貝母 蒺藜子(各四兩炒去刺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良久再服。一方溫酒調下。或熟水亦得。相去四五里。不下再服。

治難產催生。

飛生皮(一枚燒灰) 蛇蛻(一條燒灰)

上研為散。以熱酒調下立生。

又方

虎頭骨(燒為灰) 兔頭(燒為灰各半兩)

上研為散。以熱酒下一錢。便生。

又方

金箔(三十片) 硃砂(一分)

上研令極細。以臘月兔腦髓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溫酒下一丸。

催生散 治難產。

牽牛子(一兩微炒) 禹餘糧(燒醋三次)

上為細散。每服煎榆白皮湯調下二錢。宜頻服。

又方

烏牛糞(一錢) 蓖麻子(三顆去皮)

上都搗塗布上。貼於腳心下。產了即去。急洗之。勿令遲也。

治難產方。

取厠前已用草二七枚。燒作灰。水調服之。粥飲調服。亦得。

又方

令夫唾婦口中二七過。立出。

治難產及日月未足而欲產者。

用知母一兩為末。蜜丸如兔屎大。每服一丸。痛不止。更服一丸。一法酒化下。

療產婦生理不順。產育艱難。

用通明乳香一塊。如皂子大。為末。覺腰痛時。用新汲水一小盞入醋少許。同調服。扶立。令產婦兩手捉兩燕。坐婆飼藥飲之。先令妊婦念醫靈藥聖三遍。然後服之。仍系扶行數步。須臾坐草便生。無痛楚。如神開骨膏。

用乳香不拘多少。五月五日午時。令一人在臂背捧乳缽在凳上。令一童兒。以筆管透壁縫內。逐粒從筆管中過入乳缽內。研極細。以童兒面北。滴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無灰酒吞下。海上方。用乳香、硃砂等分。為細末。麝香酒調下。

如聖膏(一名如聖散) 治難產兼治胞衣不下。兼治死胎。

用蓖麻子七粒。去殼細研成膏。塗腳心。胞衣速下。

十金散 治難產。

用敗兔毫筆燒為灰。細研為末。生藕汁一盞。調服立效。若產婦虛弱及素有冷病。恐藕汁動氣。當於銀器內重湯調溫服之。

又方

以大硃砂隨多少。端午日曬至百日。不得著雨。如滿百日。取研如粉。用臘月兔腦髓和丸如綠豆大。覺欲產。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其藥男左女右。手中把出。

又方

用臘月兔頭一枚。燒為灰。為細末。蔥白煎湯調服二錢。產。

又方

臨欲產又未產。吞赤小豆二十粒立效。

又方

取梁上塵三指撮。酒調服之。或作丸。(一方治逆生)救產難經日不生及不順生。立效。

用雲母粉半兩。以溫酒調服。入口當產。不順者。即產。萬不失一。又一方。將雲母粉澄過研細。取一團如雞子大。臨時無灰酒調下。

益母丸 專治產難橫逆。並安胎順氣。

用益母草。其葉類大麻葉。莖方。花紫色白者。不是。五月採其葉莖。陰乾不見日。忌鐵器。以石器磨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臨產以童子小便溫送下。若氣不順。用木香參湯並艾醋湯送下。

治產難亦治催生。

用石燕一對。令產母左右手持一隻。合手。不問生死胎即下。

治難產亦治胞衣不下神驗方。

以皂角末少許。吹鼻中嚏。子便下。又方吞子二枚亦得。

療產婦難產催生。

用飛生皮令婦執之。或蓋在背上。帶毛亦效。

療臨產。

以榆白皮焙乾為末。日三服方寸匕。易產。既產下。兒身上皆有塗藥。是其驗也。

治難產。

取貝母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

療婦人產難。

上書紙曰坐為蒲。臥為魚。女屬母。兒屬夫。急急如律令。即產。婦吞之。又書兩道。兩手各執一道。

又方

用土瓜根搗細羅為散。醋湯調下二錢。便生。

治難產兒不出。

用兔腦皮毛及頭並燒灰酒服。

治難產。

以弓弩弦縛腰。及燒弩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皆取法快速之義也。

治難產。

用滑石末與丹參、蜜、豬之脂為膏。入其月即空心酒下彈丸大。臨產焙服。令滑胎易生。

治難產。

取真珠末一兩。和酒服之。立出。

治難產。

取羚羊角一枚。刮尖為末。酒調方寸匕。一方將屑燒末酒服。

治難產。

取鱉甲燒末。水服方寸匕。立出。

治婦人生子不出。

用白狗血內酒中服之。主下痢。卒風痱。伏日取之。大補虛。小兒驚癇。止下痢。

治生產難。

用白雞距及腦燒灰酒服之。

治婦人難產。

取龍腦少許。以新汲水調服。立效。

治難產及胞衣不下。

即取一升人屎。用薑蔥各一分。煎三兩沸。乘熱飲便下。

治產時。

取井花水半升。頓一服。

立聖丹(一名立聖鶴頂膏) 治產危急者。

用寒水石四兩。內二兩。炭五升煅通赤取出。同生者研細。入硃砂同研。如深桃花色。每用二分。井花涼水調糊。用紙花剪如杏葉大。攤藥貼臍心。干再易。三過三上。便產。橫逆惡候。死胎不下。並治神驗。寒水石非方解石也。即今人謂之軟石膏者是也。又法用雞子清少許。同調。合時須極至誠。勿令雜人及雞犬見。

治產育艱難。或一歲一產者。可以此少間之。

用四物湯每服三錢。加蕓薹子一撮。於經行後。空心服之。

又方

用升麻、葛根二兩。加瞿麥干、土牛膝、栝蔞根、豆豉炒各半兩。為散。分作八服。空心。一日二服。合滓。亦於每月經行後便服。每服加蕓薹子一撮尤妙。

治難產催生。

上蛇蛻皮一條全者。取端午日。置於沙鑼中。用紙一張。水浸一日。煎之。後干收此紙。有難產者。剪三片紙如蛇形。新汲水吞之立產。或每片紙子內拌牛糞中豆。與吞亦神效。此男左女右手把出藥也。(此方端午合)

酸漿酒 治難產。

用酸漿草挼自然汁。每服半盞。暖酒半盞調之。頓服立出。

治難產方。

上吞大豆三枚至七枚立產。

又方

上於臨月帶海馬子一枚良。

治難產胎衣不下方。 用大麻根三本。以水一升煮取三合。頓服之。立下。

又方

上令人含醋噀面。悶即解。亦治產乳暈絕。

療產難歷日。氣力乏盡。不能得生。此是宿有病也。雖有對症之劑。倉卒亦可單吃方。

取馬銜一枚。覺痛即令左手持之。催產蠶蛻散方。

用蠶蛻紙一大張。燒作灰。研以酸漿草。爛搗絞自然汁三分許。酒三分。微暖調下。一方溫水調服亦得。

雞子酒 療難產二三日不下。

用雞子一枚。去清。或三枚亦得。以苦酒半盞。投雞子酒中飲之。產。催生馬齒莧酒方。

用馬齒莧搗絞取自然汁三分。入酒三分。微暖服之。立瘥。催生石燕子。

取石燕子以童子小便三分。摩取自然汁。微暖酒下赤小豆七粒立產。

千錘草散 療難產。

取鑿柄入孔里者。燒末。酒服之。立下。一方燒灰淋汁服。

治母已死兒子不出方。

但以水銀如彈丸。格口內喉中。捧起令下。食頃。又捧令起。子便落。

又方

搗菖蒲根絞取汁一二升。灌口中。此亦母生子死驗。

治日月未至而欲產者方。

取夫衣帶五寸。燒作灰。酒服立下。

又方

取全蛇蛻一條。欲痛時以絹袋盛。繞腰。

治產難。

取蓖麻子二枚。兩手各握一枚。須臾立下。

治產難橫生逆生。胎死胞不出方。

上破雄雞肋。以手探取肝。酒漬之。須臾出肝。但以飲酒入口。不覺生產。一方。雞肝一具。切。以酒一盞煎六分。去肝。分二服。

治產難數日不出。極困欲絕者秘方。

取雌烏雞令走二時許。捉取。刺左翅下。取血。又刺血門取血。以醇酒一小盞。和血內真丹末方寸匕。攪勿令凝。服之。投杯即活。不下亦佳。

治產難。

用本年曆頭剪一臘月三十日一行。如小盡。用二十九日一行。卻剪為三段。記定上中下。作三丸。依上中下三次水吞下即產。

治產時困悶。

以冬葵子一合。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頓服之。少時便產。

通靈散 正產催生。

緊卷蛇蛻全者一條。以蚯蚓泥裹之。燒赤為末。入些藥末相助。酒調服。若經行不產。然後用此。一方先覺熱悶。又以新汲水調白蜜服之。

治產時子但趨穀道者方。

以熬鹽熨之自止。

又方

搗清石末。溫酒下一錢。立效。

治兒在腹中哭。

以多年空屋下鼠穴中土一塊。令產母服之。即止。

又方 治產時子但趨穀道者方。

取桃仁分破。書一片作可字。一片作出字。依前還合。令母吞之便下。即此是天尊法神驗。催生桂膏貼足方。

桂(去粗皮為末) 雄黃末(一錢)

上以蓖麻子三七枚。去皮爛研。入二味同研如膏。紙上攤。於兩足心貼之。才產訖。急去藥。催生聖散子方。

黃蜀葵子(二七枚) 赤小豆(七枚生用)

上同研細。童子小便三分調。頓服。立下。一方無赤小豆。

聖功散 治難產橫生倒長。困頓不省人事。兒死腹中。

用蜀葵子陳者不拘多少。為散。每服三錢。酒調下。如口噤。斡開灌之。無子用根銼碎。煎汁濃滑。冷服。井水調服亦得。如人行五七里路。不來再服。即分娩矣。

順生散 治生產不正及難產者。

山茵陳 仙靈脾(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童子小便並酒共半盞。溫酒下。

治產難數日欲死。

書奏作兩行字。凡二十字。文曰。帝乙生子。司命勿止。即出其胞。及保其子。無病其母。封其中央。以朱印之。令產婦持之。

甘草散 預服散令易生。母無疾病。未生一月日前。預服過三十日。行步動作如故。兒生墮地。皆不自覺。(方見本門數日不產類)

治婦人難產令易產。

以海馬與產母帶之於身。神驗不下臨臥燒末飲服。亦可手握之。

枳殼散 治妊娠令易生。

枳殼 甘草 糯米(各等分) 右同炒為末。米飲白湯調下。一日之中三五服。不計時候。

治令子易產方。

用鼺鼠飛生一枚。槐子。故弓箭羽各十四枚。合搗丸桐子大。酒服二丸。令易產也。

又方

用舂杵頭細糠燒末。水服方寸匕。

又方

用蓮花一葉。書人字吞之。立產。

治產婦臨蓐服之。令兒易生。

取鼺鼠皮毛。以與兔頭燒灰。末。酒下。

飛生丸 療婦人易生產。

取蛇蛻皮著衣帶中。鑑鼻系衣帶。臨欲產時。左手持馬銜。右手持飛生皮。令易產。暑月中產 有盛暑中產。三日發大熱。其脈虛疾而大。惡露不行。血攻心。狂言叫奔走。拿足不住。

乾荷葉 生地黃 牡丹皮

上濃煎湯。調服蒲黃末二錢。一服即定。兒即下遂安。妊娠食物無度。口饜甘肥。既飽便睡。以致胞厚胎肥。臨月難產。湖陽公主妊娠七八個月服效方。

盆弦枳殼(一兩去瓤麩炒黑色) 甘草(粉大者炙半兩)

上為細末。空心沸湯點服。勿登高厠。原有胎寒腹痛。休服。

催生奪命丹

牡丹皮 枳殼 赤芍藥(各一錢) 蟬蛻(二錢) 青皮 阿膠(炒) 甘草(炙) 五加皮 蕓薹子 貫眾 蠶蛻紙(火炙焦各半錢) 花蕊石(半錢) 乳香(一字) 計九錢一字。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臨坐草細嚼。棗湯下。

治婦人產時忽衣下遲。既產後。復起早傷風。吐瀉不止散。

吳茱萸 防風 羌活 肉豆蔻 黃橘皮 藿香 川芎 蒼朮 乾木瓜(各一分) 官桂(半兩)當歸(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一枚。姜二片。同煎取九分。空心連滓服。

一方黃金散

詩曰。黃金結實似粟米。細研酒調五十粒。靈丹功效妙如神。難產之時能救急。上取油菜子研細。酒調服。催生及難產橫逆。

水銀(二錢) 黑鉛(一錢銚內熔汁投水銀結沙)

上用熱絹巾紐出水銀。細研。汗衫紐作丸子。如綠豆大。臨坐草時。丁香水吞下一二丸。立效。仍須敬仰。又法。先脫產婦常著衣一件。蓋灶頭。免胎衣不下之厄。又法。偷剪鍾馗左腳。燒灰水下。又法。尋左腳舊草鞋燒灰。挑三錢水下。又法。不作聲。將花錢倒提厠。頂禮倒燒。急回。上法用一二神效。不可不作。治難產。密以淨紙書本州三十太守姓名。燈上燒灰。湯調下。即產。此雖厭勝。頗驗。

走馬催生丹 治產難危急。橫生逆產。子死腹中。胎衣不下。一丸可治十人。雄蛇蛻一條。首尾全者。樹上蛻者。是雄。不然只取中間五寸。燒煙欲盡。急速取出。用瓷器盆蓋於地上。周圍用濕土圍之。良久取出。為末。

光明辰砂(一兩研) 麝香(研一錢) 右二味研極細。以桃柳嫩苗各七莖。如無取皮。須是向東方妙取向東方者。苗與硃砂、麝香同研細。卻入蛇蛻灰。又研勻。糯米飯丸。如胡艽大。硃砂為衣。曬乾。難產者。淡醋湯吞下一丸。不久產下。便於兒手內取丸藥。男左女右。手中把出。

救命抵聖丹 治產難危急。

辰砂(有鏡面者半兩細研) 滴乳香(半兩別) 蓖麻子 麝香當門子(真者半兩研) 真角屑(一錢干細研) 黃葵子(一合慢火炒) 磁石(半兩引得針者) 千里及(洗淨焙燒灰存性別研千里及向東方死草中尋舊草鞋一雙須左右腳全)

上件於乳缽中。用缽捶研極細。至勻。熔真蠟入藥。和令得所。入臼杵五百數。就香菸上。丸如梧桐子大。每遇婦人就產。發覺肚痛時。取順流水半盞。入無灰酒吞下一丸。良久分娩。於男左女右手中取所服之藥。以乳香湯洗。油紙裹埋地中。三日取出。安靜處。可以活三人。衣不下。用流水抱雞子窠中洗。下盛半盞水。入溫酒少許。吞下立愈。如產難。急橫倒不正。眼唇黑。指中青。死胎在腹。用炒黃葵子一合。研碎。溫酒調一丸立效。如見胎往來。辰砂湯服一丸。合時忌雞犬、婦人、生人。丸時念北方黑帝。大逞神通。靈丹入口。男女速生。

治逆生便產須知針法。

常用小絹針於兒手足心。針入一二分。三四刺之。以鹽塗上。輕輕送入。兒得痛驚轉即縮。當回順。鹽塗足底。又可急搔之。以鹽摩母腹上。

治產難。

用古城桂木煮湯服。主難產。

搗益母草取汁七大合。煎半。頓服。立下。無新者以乾者。大握七合。煎服。主難產。

取厠籌燒。取熱氣蒸上。主婦人難產。

用郎君手與產婦手把之。便生。極有驗也。

治難產。

墨一寸。末。水服之立產。

治婦人產難。

取銅弩牙燒赤。內酒中飲汁。(古者彌勝)

治婦人生女不出。

以枯蟬燒灰服之。

治婦人入月而欲產。

取梁上塵、灶突煤二味。合方寸匕。酒服。

治婦人產難並逆橫產。

用銅秤錘燒赤。酒淬服。

治難產。

取水龜令產婦戴之。亦可臨時燒灰酒下。此物出南海。如龜長二三尺。兩目在側旁。主婦人難產。

以含生草。產婦口中含之。立產。亦咽其汁。主邪氣產難絕傷。及主癮疹。牙齒諸風疾。

春初採嫩槐葉。並可食之。

治難產方。

用赤小豆生吞七枚出。若是女。二七枚佳。

治難產。

用彈丸土。末。一錢。以熱酒調服之。大有功效也。

數日不產

(附論)

夫難生產者。緣胎氣所成。子在胎中。每食母血。食血有餘。遂成塊。俗呼為兒枕。子欲生時。血塊先破。遂為散血。散裹其子。胎伏熱故有難產。更有少年未經生產。嬌養富貴。說聽異端。月數將滿。才覺腹痛轉動。便相告報。旁人擾擾。產婦驚怖不安。心氣蓄結。是故難產。要知月滿足。不得妄憂。有或覺腹痛之時。但令老孃安存。莫遣人多。無使擾亂。腹痛稍頻。衣破將行。須臾即生也。依此將護。必免難產之厄。

甘草散(一名大豆卷散) 治妊娠數日不產。滑胎易產。

甘草(炙一兩) 黃芩(去黑心) 大豆黃卷(炒) 乾薑(炮) 桂(去粗皮) 吳茱萸(湯浸各半兩) 糯米(淘淨) 麻子仁(各一合)

上為散。每服三錢。溫酒調下。若臨月。每日頻服。一方有大麥糵無糯米。

大黃丸 治妊娠數日不產。養胎易生。

大黃(炒二兩) 枳殼(去瓤) 芍藥(各一兩) 芎藭(三分) 乾薑(炮) 厚朴(姜炙半兩) 白朮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吳茱萸(湯浸去涎炒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勻。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溫酒下。不拘時候。

滑胎當歸散 治妊娠數日不產。

當歸(焙一兩) 麻子仁(一合) 吳茱萸(湯浸去涎干) 乾薑(炮) 知母 桂(去粗皮)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各半兩) 大豆(炒去皮) 糯米(各一合)

上為散。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漸加至三錢。若欲作丸。即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二十丸。

治難產數日不生。子死腹內方。

取真川椒二斤。分為二分。蒸之。以布裹。更互熱熨產婦臍腹中。死胎便出。

治產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欲死。

以瞿麥煮濃汁服之。

麥門冬丸 治妊娠數日不產。益氣滑胎。

麥門冬(去心) 芎藭 厚朴(去粗皮姜炙) 枳殼(去瓤麩炒) 芍藥 赤茯苓(去皮各二兩) 大黃(炒半兩) 檳榔(煨三枚) 訶黎勒(煨取皮五枚)

上為末。煉蜜和塗酥為劑。搗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

瞿麥湯 治妊娠數日不產。滑胎易產。

瞿麥穗(去根銼) 榆白皮 木通(各二兩) 冬葵子(揀淨一合) 滑石(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葵子湯 治妊娠數日不產。自由體性。

冬葵子(炒一合滑石碎) 瞿麥(去根各一兩) 丹參(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下牛酥白蜜各半合。再煎至六分。食前溫服。入月預服。

治妊娠數日不產。令易產方。

以銅弩牙一隻。燒通赤。投半盞食醋中。臨產服之。一方酒服。

如聖散 治妊娠數日不產。

用生過喬紙燒灰。研為細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計時。

治婦人難產數日不下至危急者。

用官桂去粗皮。銼碎。略炒。鐵器不妨。碾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立產。此藥須旋合乃佳。

加味芎歸湯 治產五七日不下垂死者。及主交骨不開者。

用川芎、當歸各一兩。自死干龜殼一個。酥炙。生男女者婦人頭髮一握。燒存性。共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服。屢效。約人行五里。生胎死胎俱下。無自死龜殼。鑽龜廢殼亦可。

催生防葵散 治難產三兩日不產。喘息不調。腹內疼痛。

防葵(一兩) 滑石(三分) 硃砂(一分別研) 冬葵子(三分) 木通(三分) 瞿麥(三分) 榆白皮(三分銼) 飛生皮(一分燒灰)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難產。或經日三五日不分娩。兼子死腹中方。

當歸(三分微炒) 龜甲(三分塗酥炙令黃搗末)

上先取產多者婦人發半兩。燒為灰。細研。入當歸末。以水一大盞半。煎取八分。後下龜甲末。煎五七沸。分為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便服。

治妊娠臨月數日不產。覺不安。服藥令兒手持出方。

照子鼻(八枚燒令內醋中九次為末) 槐子(一兩末)

上和研令勻。煉蜜為丸梧桐子大。取朱粉著銅器中搖動。使丸令赤。七月七日午時合之。每服以東流水下三丸。神驗。

治三日不產方。

取鼠頭燒灰。細研。以新汲水調服一錢。立效。

又方

右燒龜甲成灰。研。新汲水調下一錢。立效。酒調亦可。

又方

取門垠里土三指撮。酒調服之。

又方

取羚羊角屑燒研為末。酒調一錢服。

治七八日不產至困方。

以黃明膠一兩火炙黃焦。用好酒一大盞。煎。不住手烊膠。約一二十沸。內新生雞子一枚。打破。鹽一錢相和。頓服之。立產。或令婦人坐倚物上。伸腰大口作二次服。

又方

取顱鷀頭手捉之。甚驗。

又方

取益母草搗汁三合。服之立下。如無生者。乾者一握。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去滓。溫服。

治產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 通草 桂心(各三兩) 牛膝(四兩) 榆白皮(一升)

上㕮咀。水九升。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數日不產。胎上衝心欲悶絕方。

榆白皮 滑石 當歸 車前子 益母草(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煎生薑小便調下二錢。

治經日不產。

蒲黃 地龍 陳皮(各等分)

上將地龍洗去土。於新瓦上焙。令微黃。各為末。三處貼之。各抄一錢。新汲水調服立產。

牛酥散 治數日不產。胎上衝心欲死。

牛酥(半兩) 冬葵子(炒一合) 滑石(三分)

上以二味為末。和牛酥置生絹袋內盛之。用酒一升。煎七合去滓。袋之。令溫。每服半盞。一二服。如未下。更服之。

茱萸湯 治婦人數日不產。下體已冷。無藥甚窘。

以椒橙茱萸等葉。濃煎湯。可下手則和。臍腹人門處皆淋洗。即刻氣溫。血行遂產。或以紅花數兩。速濃煎湯。扶女於凳上。以綿帛蘸水遏之。人以水洗帛上兩頭。仍以器盛水。又暖又淋。久而蘇。遂生男子。蓋遇嚴冬血冷。凝滯不行。溫則行矣。血行則產行見也。

治難產三日不出。

以車軸脂吞大豆許兩丸。一方車脂書兒足底。作出字。一方用酒。

又方

燒藥杵三五遍令赤。內中酒飲之。立產。鐵器亦得。

又方

上燒大刀鐶。以酒一杯沃之。頓服。即出。救死不分娩者。

逆產

(附論)

夫逆產者。蓋因妊娠初覺腹痛。產時未至。驚動傷早。兒迴轉未竟。便用力產之。即令逆也。又或安產之處及坐臥。須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禁忌。若觸犯者。多致災禍。

烏金散 治橫生倒產。子死腹中。胎衣不下。

當歸(酒浸) 沒藥 生乾地黃 蒲黃(生用) 芍藥(炒) 紅藍花(各一兩) 鯉魚鱗(臘月者佳) 桂(各二兩) 血餘(小兒胎髮真者二枚)

上將血餘、鯉魚鱗二味。用銷銀鍋子。先以炭火燒灰。沒藥研。余為散。和勻。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

滑胎煎 治難產經三日。或橫倒不出垂死。

瞿麥(取穗一兩) 酥(五兩) 滑石 葵子(各三兩) 黑豆皮(一合) 白蜜(四兩) 牛膝(去苗三兩)

上除酥蜜外。為末。將酥蜜煉熟。入諸藥末。及乳香五兩。煎。以瓷器盛。每服半匙。溫酒或湯化下。不拘時候。

救生散 治孕婦逆生。其證孕婦欲產時。遇腹痛不肯舒伸行動。多是曲臥腰眼忍痛。其兒在腹。不能轉動。故腳先出。謂之逆生。須臾不救。則子母俱亡矣。

烏蛇蛻(一條) 蟬蛻(二七個) 血餘(一個即胎髮)

上燒灰。每服二錢。溫酒下。並進二服。仰臥霎時。一手抓兒手心足心。令轉。其兒即時順生。子母俱活。用槐角子尖刺小兒腳心尤妙。

治逆產法。

大蒜(七顆去皮) 生薑(半兩) 蔥白(去青三十莖各碎)

上置在一盆子中。以百沸湯五碗乘熱投於盆中。速扶產婦於盆上坐。候冷易之。凡三易。則胎正。

又方

取蒲黃用水調塗兒足心底。

又方

取丹砂末半錢。蜜調塗兒足底。

又方

取牛齝涎絞。以溫酒和服之。

治逆生方。

以鹽塗兒足底。一方用鹽粉和塗。又急爪搔之。並以鹽摩產婦腹上即順。

治逆產橫生不出。手足先見者。

以蛇蛻皮燒為末。服一刀圭。面向東。酒服即順。一方豬膏和丸服。

又方

取蟬殼二枚。治為末。三指撮許。溫酒服之。一方用蟾蜍二枚為末。酒服。

又方

以手中指取釜底墨。交畫兒足下。即順生。

催生如聖散

用黃蜀葵花不以多少。焙乾為末。熟湯調下二錢。或有漏血。胎臟乾澀。難產痛極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時產下。如無花時。只用葵子。爛研半合。以酒調。濾去滓。溫過頓服。亦治打撲傷損。如胎死不下。煎紅花溫酒調下。一方紅花為末。入麻油順流熟水調下。一方用葵子一味。研末。或研硃砂為衣。每服四十九粒。溫酒下。濟生兼服紫蘇飲或黑神丸。亦佳。又歌云。黃葵子炒七十粒。細研調酒濟君急。若使臨危產難時。免得全傢俱啼泣。

治婦人倒產。

上麻蕡吞二七枚。即止。

治倒產難產。

用原蠶蛾。煉末。飲服三錢。

療逆產。

以真丹刀圭。塗兒腋下。

治逆死及子死腹中。

取車輪上土。以三指撮。酒調下。

又方

取彈子二枚。搗羅為散。溫酒調服二錢。

又方

取甑帶燒灰。研散。溫酒調服二錢。

又方

取晚蠶子紙。一幅。燒灰研末。米飲調服。暖水亦得。

又方

取夫十指甲。燒灰研末。以溫酒調服。

又方

取車前子搗為末。溫酒調服二錢。

保安散 治因漏胎胞干。難產橫逆不順。

用蟬蛻不拘多少。燈上燒存性。研入真麝香少許。臨時每半錢淡醋湯調下。

治生產不順。手足已冷。口噤欲死方。

以朱書兒左足下。作千字。右足作黑字。手出者。亦效。

又方 用當歸銼微炒。搗末。酒調下二錢。

又方

以菟絲子搗末。以溫酒調下一錢。效。一方用米汁服。

又方

以酒調灶突塵二錢。服之效。一方以苦酒服。一方用灶屋上墨。以酒煮一兩沸。取汁服。

治倒產子死腹中方。

取酸醋一升。格口灌。子出。

艾葉湯 治逆產及子死腹中。

用大麻仁淨揀。研爛半兩。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酸漿飲 治橫產倒生安胎。

用五葉酸漿草不拘多少。取自然汁半盞。酒半盞。染胭脂末半兩。和勻。溫飲之。未效。再服之。

又方

取夫陰毛二七根燒。以豬膏和丸如豆大。水吞下。兒手即握出。神驗。

治橫逆產理不順。手足先出。或子死腹中。

以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酒調服。兒頭戴出妙。更用搽產母臍中亦效。

又方 治產時子但趨穀道者方。

腹肚痛兒數日不下者或倒生。見兒腳於上書八人名。即卻順產極妙。

治逆產。

以釭中膏畫兒腳底即正。

治婦人橫逆產。

以古文錢二十文。燒令赤。投酒中服之。立產。

治逆橫生。瘦胎。妊娠產後損。月候不調。崩中。

用百草霜、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醋各少許。調勻。更以熱湯化開服。不過二服即產。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