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某,男,47岁。于1993年8月8日初诊。
主诉:右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1个多月。
病史:患者常打牌熬夜,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复感风热之邪致右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曾服中药,维生素等无效。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可见右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双眼眦部微红,黑睛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胞轮振跳(右眼)。
辨证:肝经风热证。
治法:祛风散热。
方剂: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15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僵蚕10g,钩藤10g,栀子10g,蝉蜕5g,防风10g,荆芥10g,薄荷6g(后下),连翘10g,首乌藤20g,甘草3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医嘱:①避免过劳,注意休息。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辣椒、胡椒等,少吃煎炸食物。
二诊(8月15日):右眼睑皮胞轮振跳已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三诊(8月22日):睑皮胞轮振跳已除。嘱停药。
按:患者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复感风热之邪致右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为肝经风热之征。治宜疏风散热。驱风散热饮子加减方中四物汤补血养肝;僵蚕、蝉蜕、防风、荆芥息风止痉,搜络中之风;栀子、薄荷、连翘祛风散热;钩藤、首乌藤平肝息风,养血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血得补,风热得除,胞轮不再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