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某某,女,68岁,2014年04年22日初诊。
主诉:双眼眼睑痉挛1 年,加重1月余。曾在多家医院及诊所服用西药、中药及针刺治疗,症状未见缓解。来诊时患者双眼睑痉挛紧闭,需用手指拨开眼睑才能视物,无法自然睁眼,需旁人陪同方能活动,平素情绪易烦躁,思虑过多。纳一般,眠难入睡,易醒,大便干,2~3日一行,小便调。查体:视力正常,双眼睑无红肿, 结膜无充血,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眼睑痉挛
中医诊断:胞轮振跳 气滞湿阻证
处方:柴胡10g 黄芩10克 茯苓10g 枳实10g 玄参15g 芦根15g 炙甘草6g 白芍15g。共7剂,水煎服200ml。
苯海索 2mg bid
二诊:患者双眼睑痉挛稍有缓解,情绪较前改善,仍无法睁眼,纳一般,眠难入睡,易醒,大便干,日二行,小便调。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此乃湿邪未去,阻滞气机。
处方:柴胡10g 黄芩10克 茯苓10g 枳实10g 玄参15g 芦根15g 炙甘草6g 白芍15g 竹茹15g 半夏10g。继服上方加竹茹15g、半夏10g加强降浊清热祛湿之力,共30剂。
苯海索 2mg bid
黛力新5mg,qd。
三诊:患者双眼可轻微睁眼,情绪明显改善,近日有咽干咳痰,食欲可,时有腹胀,眠一般,大便仍干结,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观患者仍有气滞湿阻之象,气机不畅,湿邪难去,故需加强行气之药,加入升降散,起升清降浊之力,具体方药如下:炒僵蚕10g 蝉蜕5g 姜黄15g 柴胡10g 白芍15g 枳实15g 炙甘草6g 郁金10g 枇杷叶15g。共30剂,水煎服200ml,饭后温服。
四诊:患者睁眼较前明显改善,可睁开眼睛,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无情绪烦躁,纳眠可,大便稍干,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予二诊方继服配合西药巩固疗效,嘱患者调畅情志。
【按】眼睑痉挛在现代医学属局部肌张力障碍引起,病因不明,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常复发。而中医则属眼科的“胞轮振跳”范畴,辨证中,胞睑属于肉轮,由脾所主,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第一,久病或过劳内伤所致脾虚,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升,筋肉失养导致胞睑瞤动;另一方面,血虚肝旺,虚风内动,牵拽胞睑而振跳。可见胞轮振跳多为虚证,脾虚胞睑筋肉失养瞤动,及脾虚导致血虚生风,也形成胞睑振跳。然而就此患者而言,其既往体健,观其舌脉及症状,虽有肝脾虚之象,但非此时的主要矛盾,反而是脾虚生内湿,肝郁和湿阻导致气机运行不利,气血津液无法到达胞睑,失于濡润,故胞轮振跳。故治疗上需疏肝解郁,行气祛湿为法,方用四逆散为法加祛湿化痰药。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中第318条,主治阳郁致厥的之证,后代医家多用来调理肝脾不和所致的气郁湿阻证,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可补养肝血,条达肝气。佐枳实理气解郁散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诸药合用,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上方中加茯苓健脾利湿,芦根清热生津,黄芩清热燥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同时要注重患者饮食摄生的改变,调畅情志,清淡饮食,远离肥甘厚腻,也可通过艾灸足三里等穴位顾护脾胃等等,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