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泻经汤结合手术治慢性泪囊炎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江某某,女,52岁,湖南省宁乡县双凫铺镇月华村,农民。于201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双眼内眼角常溢黏液性分泌物2年余。

 病史:双眼流泪3 年,近2年来双眼内眼角常溢黏液性分泌物;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检查:远视力:右眼0.5,左眼0.8。双眼大眦部微红;冲洗泪道检查:双眼冲洗液从泪点返流出黏液脓性分泌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诊断:慢性泪囊炎(双眼)。

 辨证:心脾积热证。

 治法:清心利湿。

 方剂:竹叶泻经汤(《原机启微》)。

 处方:柴胡10g,栀子10g,羌活10g,升麻3g,炙甘草5g,黄芩10g,黄连3g,大黄10g(后下),茯苓10g,泽泻10g,赤芍10g,决明子10g,车前子10g(包煎),竹叶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局麻下行双侧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术后每日或隔日冲洗泪道一次。

 医嘱:忌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

 二诊(2015年3月9日):双眼流泪症状消失。冲洗双泪道通畅。

 按:《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中认尉病因“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液不尽”所致。大眦为心所主,肉轮为脾所主,今心有伏火,脾有湿热,流注经络,上攻胞眦,故大眦部微红;湿热闭塞泪窍,积聚成脓,满溢而出,故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窍流出,浸渍睑眦,拭之又生;心火移于小肠,故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大肠有热,则大便秘结。竹叶泻经汤方中黄连、栀子、黄芩、大黄清心降火,解毒消脓;决明子、羌活、柴胡、升麻疏风散热,退红消肿;赤芍凉血活血,行滞散结;泽泻、茯苓、车前子、竹叶利尿渗湿,导热下行;炙甘草和胃调中。配合手术治疗,内外合治,收效甚捷。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