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泪囊炎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杨某某,女,57岁,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盘龙村,农民。于2015年4月28日初诊。

 主诉:左眼流泪3年,内眼角下方红肿疼痛2日。

 病史:患者从2012年2月开始左眼流泪,红肿焮热,曾在外地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惧怕手术而未经治疗;近两日红肿焮热,疼痛难忍,热泪频流,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6。左眼泪囊处皮肤红肿、坚硬、拒按,红肿肿及胞睑与面颊;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诊断:急性泪囊炎(左眼)。

 辨证: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大黄12g(后下),金银花15g,野菊花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紫背天葵10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如意金黄膏,外敷,每次敷6小时,每日1次。

 西药:阿莫西林胶囊,一次0。5g,每6~8小时1次。

 医嘱:   ①注意眼睑卫生。   ②禁食辛辣炙煿之品。 ③切忌挤压患处。

 二诊(2015年5月1日):便通症减。原方去大黄。再服3剂,红肿消退。建议患者日后行慢性泪囊炎根治手术。

 按:大眦属心,胞睑面颊属阳明;今心脾蕴热,火毒上攻,故该处红肿热痛;热毒瘀塞络脉,气血不行,故肿核坚硬拒按;阳明热盛,心火内扰,故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为火热炽盛之象。黄连解毒汤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以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为使;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方中加大黄,以通便泄热。合方五味消毒饮方中金银花、野菊花皆甘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能疗目赤肿痛;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皆能清热解毒,三药加强金银花与野菊花清热解毒之力;五味药物皆为疗疔毒疮疖之佳品,共消目中赤痛。西医认为泪囊炎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因阿莫西林之类药物对其高度敏感,配合应用,故疗效快捷,目病得愈。

阅读1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