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黄芪汤加减治疗正虚邪恋型漏睛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钟某某,女,50岁。于1991年4月28日初诊。

 主诉:双眼迎风流泪3年,左眼流清稀浊液1月。

 病史:患者迎风流泪多年,近1月来指压左眼睛明穴下方皮肤有清稀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伴头晕乏力,大便干燥。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8。患者左眼大眦头不红不肿,指压睛明穴下方皮肤有清稀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黑睛清莹清亮,瞳神大小正常。冲洗泪道:右眼冲洗液大部分从上、下泪点返流而出,仅少量进入鼻咽部;左眼冲洗液从上、下泪点返流而出,并有清稀浊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①漏睛(左眼);②迎风流泪(双眼)。

 辨证:正虚邪恋证。

 治法:扶正托毒。

 方剂:治风黄芪汤(《秘传眼科龙木论》)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15g,党参10g,地骨皮10g,知母10g,大黄6g(后下),防风10g,茯苓15g,远志5g,连翘10g。5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法: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每日4次。

 医嘱:①嘱患者滴滴眼剂前,先将黏液或脓液挤压干净,以便药达病所。②勿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诊(5月3):大便已通畅,双眼仍迎风流泪,泪液清稀,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原方去大黄。7剂。

 三诊(5月10日):左眼迎风流泪,泪液清稀。行左眼泪道激光成形术,乃泪道通畅,不再流泪。

 按:漏睛是指大眦部常有涎水或脓汁自泪窍外漏为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泪囊炎。又名目脓漏(《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漏睛脓出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种常见病,成人或老年人最多,青年及儿童则较少,女性多于男性。有一眼独病者,也有两眼俱病者,但以一眼独病为多。多为椒疮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并有可能演变为漏睛疮。另外,邪毒长期伏于内眦,脓汁不尽,若行眼部手术或目珠外伤,尤其黑睛破损,邪毒乘隙而入,可继发凝脂翳、黄液上冲等严重变症。本案患者因邪热伏于大眦,闭塞泪窍,灼熬泪液而成漏睛。缠绵不愈则耗伤正气,不能托毒外出;热毒留恋不清,故大眦头不红不肿,按之不痛,唯清稀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绵绵不已;正气亏损,故头晕乏力,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扶正托毒。治风黄芪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补正气,托毒外出;地骨皮、知母、连翘、大黄清泻热毒;防风祛风邪;茯苓、远志祛湿化浊。全方有扶正托毒之功,故漏睛向愈。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