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叶某,男,25岁,湖南省电信公司长沙分公司香樟路营销中心,公司职员。2014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双眼眼红,灼热疼痛,眼痒3日。

 病史:患者7月13日晨起突发双眼眼红,灼热疼痛,刺痒交作,畏光流泪等证,曾滴“0.25%氯霉素滴眼剂”及“0.1%利巴韦林滴眼剂”等无显效,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便秘尿黄。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眼睑微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多黏稠;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双眼)。

 辨证:风热俱盛证。

 治法:表里双解。

 方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加减。

 处方:防风10g,赤芍10g,大黄10g(后下),薄荷3g(后下),麻黄5g,连翘10g,芒硝10g(冲服),生石膏15g(先煎),黄芩10g,桔梗10g,滑石15g(包煎),荆芥10g,白术10g,栀子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甘草5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每小时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每2小时1次。②蒲公英15g,桑叶15g,菊花15g,玄明粉30g。熏洗双眼,每日2次。

 医嘱:①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揉擦眼部。②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③禁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

 二诊(2014年7月19日):大便已通,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症减轻;双眼眼红减轻,眵泪量减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原方去大黄、芒硝。3剂。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改为每日4次。

 三诊(2014年7月22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结膜充血消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原方去薄荷、麻黄。3剂。药尽而愈。

 按:《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指出本病”乃素养不清,躁急劳苦客感风热,卒然而发也。”今患者因风热之邪外袭,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故猝然发病。患者平素内热较重,复感风热之邪,内外合邪,故眼灼热疼痛,刺痒交作,白睛赤肿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思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风热壅盛之证。治宜疏风清热,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加减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栀子、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赤芍养血活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诸药配合,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暴风客热消退之效。

阅读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