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治藥制度總例
古之聖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以民無夭札,物無疵癘,患病者少,故無方藥以治病也。後世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匿於生樂,起居無時,飲食無節,奸貪詐偽,無所不至,以致六氣侵於外,七情擾於中,故人每每多病。所見之病,或內因,或外因,或不內外因。或暴至,或因循,病態百出,不得不有賴於金石、草木、昆蟲、鳥獸、鱗介之藥也。然而必土產之道地,炮製之精良,按方留心施治,無不效驗。否則雖是長桑、扁鵲、仲景諸賢之方,投之不得效驗也。非惟無益於病,抑且有害於人,則道地之與炮製,豈可忽乎哉?但炮製之法,宜生宜熟,宜刀圭,宜㕮咀,宜酒製,宜酥炙,當悉遵雷公制度,庶不悖古人立方之意。僕不揣鄙陋,聊贅數言,以供同志之採擇云。白沙許叔微知可氏謹識。
菟絲子,酒浸。曝焙乾用。紙條子同碾,即便為末。
半夏沸湯浸至溫,洗去滑,換湯洗七遍,薄切焙。
乳香,掛窗孔中風乾研,或用人指甲研,或以乳缽坐水盆中研。
天雄、附子、烏頭,灰火炮裂,去皮、尖用。
牡蠣,鹽泥固濟干,火燒通赤,去泥用。
鹿茸,酥炙黃,燎去毛。
諸角,鎊治為細末方入藥。
蓯蓉、牛膝,酒浸水洗,焙乾用。
破故紙、蛇床子、茴香,炒令香。
桂,去粗皮,取心用,不見火。
葶藶,苦者炒令香。
桃、杏、郁李仁,皆去皮尖,微炒。
天、麥二門冬,略用水浥,去心。
杜仲,去皮,銼如豆,炒令黑。
桑螵蛸,塗酥,慢火炙令香。
大黃,以溫紙裹,甑上蒸。
枳殼,去穰細切,麩炒黃。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椒,去目併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
前胡、柴胡、藁本,皆去苗淨洗。
諸花,皆去萼及梗。
遠志、牡丹、地骨皮,去心。
阿膠,碎之,蛤粉炒成珠子。
石葦、枇杷葉,溫水浸,刷去毛,焙。
蛇蛻、蟬蛻,洗去土炙。蟬去頭、足。
巴豆,去皮、心膜,細研,新瓦上出油。
蛇黃,炭火煅通赤,醋淬三、五度。
酸棗仁,微炒,去皮研。
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稱。
花蛇、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炙。
真珠母,未鑽真珠也,研如粉。
吳茱萸,浸七次,焙。
香附子,麩炒,舂去皮。
芫青、斑貓,去頭、翅、足。
敗龜、虎骨,並酥炙。
殭蠶,去絲、嘴,炒。
乾漆,炒至大煙出。
防風,去釵股者。
皂角,去皮弦,炙用。
茵芋,去梗,銼,炒用。
木鱉,去殼研。
虎晴,酒浸,切,焙。
威靈仙,去苗,洗。
紫蘇子,淘洗。
鱉甲,醋炙黃。
黃連,去須用。
甘草,炙。
乾薑,炮。
蜈蚣,去頭足。
蠍,去毒。
水蛭,炒焦。
柏子仁,研。
茯神,去木。
細辛,去葉。
神麯,碎炒。
青皮,去白。
茯苓,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