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18岁,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学生。2014年7月5日初诊。
主诉:双眼眼红,有眼眵,痒涩刺痛2日。
病史:患者7月3日突发双眼眼红,痒涩刺痛,畏光流泪,分泌物黏稠等症。曾滴“0.1%利巴韦林滴眼剂”无效;伴头痛鼻塞,恶风。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眼睑微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多黏稠;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双眼)。
辨证:风热偏盛证。
治法:祛风清热。
方剂:银翘荆防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
处方:金银花20g,板蓝根20g,蒲公英20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0g,桔梗10g,黄芩10g,薄荷5g(后下),甘草5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每小时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每2小时1次。②蒲公英15g,桑叶15g,菊花15g,玄明粉30g。熏洗双眼,每日2次。
医嘱:①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揉擦眼部。②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③禁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
二诊(2014年7月8日):头痛、鼻塞、恶风症减,眼内结膜充血减轻,眵泪减少;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原方3剂。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改为每日4次。
三诊(2014年7月11日):双眼结膜充血消退。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原方去薄荷。3剂。药尽而愈。
按:患者因骤感风热之邪,风热相搏,客留肺经,上犯白睛而发暴风客热。初起,风热之邪上犯白睛,风重于热,故白睛红赤,痒涩多眵等眼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偏盛之象。治宜祛风清热解毒。银翘荆防汤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君药;板蓝根、蒲公英、黄芩苦寒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臣药;薄荷、荆芥、防风祛风散邪为佐药;柴胡解表、疏肝,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风热毒邪俱去,暴风客热诸症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