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某,女,22岁,中南大学,学生。于2015年7月14日初诊。
主诉:双眼红,灼热感,畏光流泪2日。
病史:患者于7月12日起突发双眼红,灼热疼痛,热泪频流,眼睑红肿;伴口渴心烦,便秘,尿黄。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6。双眼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弥漫性球结膜下出血,角膜周边有星点浸润,2%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有数个点状着色;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双眼)。
辨证: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泻肺。
方剂:泻肺饮(《眼科纂要》)加减。
处方:防风10g,荆芥10g,炒大黄10g(后下),连翘10g,黄芩10g,赤芍10g,栀子10g,生石膏20g(先煎),枳壳10g,桑白皮10g,木通6g,生地黄15g,蝉蜕5g,木贼5g,甘草5g。3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鱼腥草滴眼剂,滴双眼,每1~2小时1次。②0.1%更昔洛韦(晶明)滴眼剂,滴双眼,一次2滴,每2小时一次,一日给药5~6次。
医嘱:①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揉擦眼部。②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③禁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2015年7月17日):大便已通畅,双眼灼热疼痛,热泪频流,口渴心烦等症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视力:右眼1.0,左眼0.8。双眼红肿已消,结膜充血、出血减轻,角膜2%荧光素钠染色检查着色减少。原方3剂。鱼腥草滴眼剂改为每日滴双眼5次。
三诊(2015年7月20日):视力:右眼1.0,左眼1.2。双眼充血基本消退,诸症若失;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原方3剂。药尽而愈。
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中医称“天行赤眼”。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极强。中医认为多因感染疫疠邪毒,上犯白睛,或肺胃积热,热毒隐伏,内外合邪,交攻于目所致。本案患者肺胃素有积热,复感疫疠之气,内外合邪,上攻于目,故白睛红肿、弥漫溢血,黑睛星翳等眼症;口渴心烦,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数均为热毒炽盛之征。治宜清热泻肺。泻肺饮加减方中桑白皮、防风、荆芥、枳壳疏风清肺热;炒大黄泄热通便,配生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栀子、木通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解;生地黄、赤芍养血活血;蝉蜕、木贼明目退翳;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则内外分消,风热毒邪俱去,天行赤眼诸症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