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女,30 岁。
主诉及病史:于1个月前发现双目内眦、白睛与黑睛边际之处起紫红色隆起,碜痛不适,视物如常。到某医院就诊,曾用0. 25%氯霉素眼液及 0.5%醋酸可的松眼液点滴,其症未减。7天前红痛逐渐加重来院就诊。西医诊断为双目浅层结膜炎。自觉眼灼热疼痛,鼻干、口苦、咽干,食纳二便正常。
诊查:双目视力 1.5,双目内眦部白睛呈弥漫性紫红色,压之疼痛且褪色,无明显结节隆起,其余轮廓未发现异常改变。舌质红,苔薄白,脉数。
辨证:肝肺热盛,双目火疳。
治则:清肝泻肺兼凉血。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 6g 柴胡 10g 黄芩 10g 栀子10g 车前仁 10g 木通 10g 赤芍10g紫草 10g 土茯苓 24g 萆薢 24g 生地 10g 红花 10g 甘草 3g
二诊:服上方药 6 剂,自述鼻干、口苦、咽干减。双目内眦部白睛红赤减,压之微痛,饮食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上方去生地加炒二芽各 24g,以健脾消食。
三诊:前方药服用7 剂。自述眼干涩不适,口微干。双目内眦部白睛红赤已消。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肝热之热已退,出现阴虚之状,阴液不能滋润于目,故眼感干涩不适。改用养阴清热之剂甘露饮而告终。
按:火疳多由于火邪滞结所致。如《审视瑶函》谓∶"火疳,滞结为也,疳因火滞。"本例以肝肺之火滞结而成,用龙胆泻肝汤直泻肝火,直达病所,肝火减则肺热清,故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