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肝汤加减治疗风热壅目型时复症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廖某,男,12岁。于1994年5月6日初诊。

 主诉:双眼红赤,奇痒难忍,反复发作5年,复发1周。

 病史:患者于1989年春双眼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赤,奇痒难忍,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春季角结膜炎”。用“醋酸可的松滴眼剂”、“色甘酸钠滴眼剂”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复发。近1周复发,奇痒难忍。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胞睑内呈粉红色,上胞睑内巨大扁平颗粒呈铺路石样排列,上面被覆一层牛乳样乳白物,牵引成丝状;黑睛缘红赤呈堤状胶样隆起,白睛处呈污秽状灰褐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时复症(双眼)。

 辨证:风热壅目证。

 治法:清热泻火。

 方剂:清热泻肝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桑白皮10g,黄芩10g,柴胡10g,龙胆6g,知母10g,乌梅10g,防风10g,茵陈10g,决明子10g,生石膏30g(先煎),甘草3g。7剂。

 医嘱:①尽量避免与花粉和烟尘接触,外出阳光强烈时注意防晒,戴有色眼镜。②眼奇痒时,作眼部冷敷,可减轻症状。③少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五诊(5月13日~6月3日):服药21剂后,双眼偶尔痒,程度明显减轻,时间较短。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胞睑呈粉红色,上胞睑扁平巨大颗粒呈铺路石样排列;黑睛缘堤状胶样隆起已除,白睛呈污秽状灰褐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原方去龙胆,嘱再服14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按:时复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春季角结膜炎,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其发病特征与《眼科菁华录•时复之病》中所载之“时复症”相似,书中云:“类似赤热,不治自愈,及期而发,过期又愈,如花如潮,久而不治,遂成其害。”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常双眼发病,其病程可长达数年之久,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而愈。本案患儿肝火上炎,外感风邪,风热相搏于目则出现双眼红赤,奇痒难忍等症。治宜清热泻火。清热泻肝汤方中桑白皮、黄芩、柴胡、防风祛风清热;龙胆清泻肝火;生石膏、知母清热;茵陈清肝胆,泻脾胃;乌梅酸收入肝养筋;决明子清肝泻火;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祛风除湿止痒之效。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