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汇解 敘

清·日本·原昌克
来源:经穴汇解

余重表弟山崎子政(善)世以針科仕。

朝尤妙手爪之運見為侍醫。兼醫學教諭。嘗語余曰。靈素之外。明堂尚矣。甲乙收而傳焉。繼之有徐叔向秦承祖甄權等書。俱繫於亡佚。是可惜也。宋仁宗仿貞觀故事命翰林醫官王惟一撰定銅人針灸圖經。於是三陰三陽合任督而為十四孔穴。三百六十五其義始備矣。元滑壽著發揮一依忽公泰金蘭循經云。忽氏之書此間無傳。然考其文。正與銅人同。則循經全採之於銅人而滑氏不及。寓目於銅人也。自此而降。各家撰述頗多。得失互存後學不能無迷。今本之於靈素甲乙。參之於銅人圖經。而上自千金外臺。下至明清諸書。蒐羅眾說。會粹精要。正之以經脈。流注量之以尺度分寸。揣之以定郄骨間動脈宛宛中。則莫有孔穴乖錯之弊。明堂之能事畢矣。若夫方圓迎隨之。微吹雲見蒼之妙。則在於得之心手。豈可言傳耶。

水藩侍醫原子子柔撰經穴匯解八卷纂二十有餘家之說。考證辨訂。定為一家之學。以嘉惠後學。殆與子政之言符。蓋其用心也。勤矣書已上梓以問序於余。余非顓門。故昧乎經俞之義焉。得折辭然子柔在數百里之外。懇請不已。回綴所聞於子政。揭於卷端。以念讀斯書者云。

文化四年歲在丁卯仲春上澣東都醫官督醫學丹波元簡撰

水戶藩 扈從士員立原任書

自序

舅氏淡園碕翁作經穴匯解上下二卷。以其季子失明。從事於針刺。故有此著也。余幼時。在武城侍膝下校之。無何季子夭。翁亦棄此書而不省也。余之東歸。從遊二三子。偶問俞穴。余素不解。針刺往往失其對於是。想往時匯解之事。乞之翁再閱。則所引僅僅三五家而已。未足以取徵於斯焉。余乃以家藏書修補之。增為八卷。頃得堀立考。遂輸通攻諸說。頗具餘業。已脫稿。故不取其說。安井元越俞穴折衷全抄通攻採擇之不精憾多遺漏。余固淺見寡聞。引證疏脫。豈啻遂輸通攻而已哉。希後之覽者正之。

享和癸亥仲春之日

南陽原昌克撰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