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男,53岁,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沩山村,农民。于2014年9月14日初诊。
主诉:发现双眼内眦部长肉膜1年余,近2月来有异物感。
病史:患者1年前发现双眼内眦部长肉膜,不红,无特殊感觉。近2月来,双眼有异物感,内眦部发红,轻度畏光流泪,无明显视力下降。未予特殊处理。平时常在外做农活,嗜好烟酒。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6。双眼睑无红肿,双眼内眦部新生纤维血管组织,充血明显,达角膜缘内3mm,角膜染色阴性,泪道冲洗通畅。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翼状胬肉(双眼)。
辨证:心肺风热证。
治法:祛风散热。
方剂:栀子胜奇散(《原机启微》)加减。
处方:栀子10g,刺蒺藜10g,蝉蜕5g,谷精草10g,木贼6g,赤芍10g,黄芩10g,决明子10g,菊花10g,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密蒙花10g,蔓荆子5g,牡丹皮10g,红花5g,甘草3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①忌食五辛,戒烟酒。②避免烟尘刺激及熬夜。
外治:0.3%加替沙星滴眼剂,滴双眼,每日4次,1次1滴。
二诊(2014年9月21日):双眼异物感减轻。内眦部充血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再服14剂。
三诊(2014年10月5日):双眼异物感基本消除,内眦部充血消退,畏光流泪症状消失。再服7剂。以巩固治疗。
按:翼状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攀睛”。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中医认为多因心肺受邪,风热壅盛,或脾胃湿热蕴积,循经上犯两眦,导致眼内气血郁滞而发病。《银海精微•卷之上》对其发病之因记载甚详,云:“此症者,脾胃热毒,脾受肝邪,多是七情郁结之人,或夜思寻,家筵无歇,或饮酒乐欲,使三焦壅热,或肥壮之人,血滞于大眦,胬肉发端之时多痒,因乎擦摩,胬肉渐渐生侵黑睛。”今患者常在户外做农活,易外感风热,嗜好烟酒,致邪客心肺,心肺之火上炎,眦部生肉膜,赤脉密布;双眼羞明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心肺风热之征。栀子胜奇散加减方中栀子、黄芩清心肺热;羌活、防风、蔓荆子、荆芥辛散祛风;蝉蜕、密蒙花、谷精草、菊花、木贼、决明子、刺蒺藜退翳消膜;赤芍、牡丹皮、红花凉血退赤;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祛风散热,胬肉自不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