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歌括 序

清·陈元犀
来源:金匮方歌括

竊聞醫之有仲景。猶儒之有孔子也。仲景治黃岐之學而綜其要。猶孔子祖堯舜之道而集其成也。金匱、傷寒論等書注之者以王叔和、張隱菴、張令韶為最。餘子皆不及之。以至於今。窺其微者。蓋少矣。吾鄉陳修園先生宰畿輔。退公之餘。操是術以救世。歲活人甚多。而又恐其可以救一時而不可以濟千古也。著傷寒論、金匱淺注及傷寒救症、經讀時方、三字經等四種。明白簡約。斟酌盡當。厥功偉矣。塚嗣古愚得其傳。著長沙歌括六卷。所以便傷寒論淺注之讀也。而金匱淺注未及梓行。故歌括未作。仲嗣靈石先生世其業。益有聲。真所謂能讀父書者。余自京師旋鄉里。蓋已聞而慕之。繼得微疾。醫無一當者。跡其名往訪之。一劑而愈。益以嘆先生之神也。先生繼父志。既為梓金匱淺注十卷。復踵成其未備者成金匱歌括六卷。而金匱淺注亦自是以行。且自是易讀矣。夫孝莫大於繼志。而德莫大於救人。先生以繼志之能。存救人之隱。是又與古愚先生同為可敬者。誠不可無以表其能而彰其隱也。於其成。謹作序以與之。

道光十六年。歲次丙申春正月。愚弟江鴻升拜撰。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