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枕秘 卷一

清·焦氏(佚名)原撰,清·金德鉴编校
来源:焦氏喉科枕秘

卷一

治喉秘法

夫喉咽之症。用藥須知緩急。行針貴識頭尾。如牙關緊急。通關散可施。風毒痰壅。追風散當用。三黃涼膈。有消痰降火之效。二陳荊芥。有豁痰驅風之功。潰爛必須內托。收成全賴生肌。麻藥用於未針之前。秘藥用於既針之後。箍藥敷之紅腫散。水藥服後郁痰行。洗藥去舊生新。熏藥伐邪存正。吹藥施於痛時。刀針用於腫處。雙單蛾生於咽門。而圓小無膿。吹本行針。有膿挑破自愈。可服涼膈等湯。喉疔花疔。形似靴疔而差長。上麻藥而鉤住刀割。用鐵烙而吹秘止痛。內托自消。紅色可治。黑色難療。癰之雙單。耳下腮邊或腫。治同乳蛾。潰服內托。雀舌左右形小而尖。喉中舌底有痰。治類喉疔。只服三黃。鈿舌蓮花。靠舌根而起中。不可用針。纏舌喉風。口噤舌卷腫大。三黃涼膈不可緩。緩則難痊。蛾之雙單並死活。日久脹大。作痛無時。用刀細割一層。搽爛藥於其中。切勿吞下。須吐出。吹秘一月。方見其功。用烙烙之。三黃可服。至若走馬牙疳。喉疳口疳結毒。牙齦紫腫。臭穢不堪。必吹本秘。生肌在用。午後年干漱口。臉腫頭搖。咽乾音啞。身熱唇穿。落牙無血。俱為不治。服土茯苓末。自有奇能。喉單似蛾尖而小。宛若牛乳之狀。氣單似梅核而小。用其四十九針。回食單。即甸氣。生蒂疔兩旁。紅起當中名梅核。吐不出而吞不入。梅核用針。甸氣用三黃十八。兼用二陳四七成功。重舌舌上生。可刺金津玉液。蒂疔腫後號懸疔。吹秘勿針。藥服三黃與犀地。死舌名木舌。堅硬不能舒。咂舌癰。生喉中。能令舌短難語。有痰先用追風。癰頭必須剔破。初服三黃。久宜內托。白紅紫色猶堪治。黑色腫時魂魄離。兜腮癰。生腮下。外敷金箍散。內服十八方。膿從口出易治。膿從腮出難痊。膿生火針刺。肉爛秘生肌。螓舌有心。黑宜挑去。更服三黃涼膈。間用秘本吹之。收功仍用生肌。飛瘍立時而起。喉痹頃刻而治。此必先探吐。本吹刀刺何傷。鎖喉風。牙關緊急。手足登開。先刺四穴。以辨生死。次浴手足。以開脾胃。或刀或針。血去腫消為上策。纏喉風。眼白麵紫。項腫不言。勢如角弓反張。命在須臾而難保。探痰刺血病根除。喉球相牽似綿。可服益氣疏風。再用麝香調服。兼吹本秘追風。骨槽風如口噤者。治之先吐風痰。垂下五分灸七壯。清陽散火療之愈。舌下痰癰刺青筋。膠涎隨出如蛋清。加味二陳湯。清熱如聖散。用之皆靈。喉中有瘜肉。壅塞相重疊。枸橘湯、雄黃末。飲搽最妙。出汗生癰。腫黑生癰。左右陰瘡。三般無異。金箍散。十八方。敷之服之相當。氣癰喉痹。酒毒喉痹。二者同塗。金鎖匙。三黃散。吹飲即愈。大抵吹藥本下過。刀針秘復吹。余腫不消用均末。刀口難完上生肌。喉中氣味人中白。追取風痰金鎖匙。水藥時含口。冰梅頻咽津。抑火三黃涼膈散。消腫須知十八味。內托千金散。化痰二陳湯。虛火血虧從四物。陽虛氣弱四君當。惡寒須解表。便秘必疏通。此是喉科真要訣。學者必得盡心功。

治喉要訣

一針手足辨陰陽。鮮血迸流命自長。若是些些黃白水。預知旦夕見危亡。二從耳下頸腮中。慢說麻絲細刮紅。方用眉刀患處割。鮮血多者不為凶。三針舌下小青筋。血出鮮紅病體輕。黑腐成條絡是死。胸中結熱把痰清。四般惡症曰懸癰。重齶纏喉並鎖風。熱積風痰胸膈結。三黃行下自疏通。五內虛邪火上行。欲教分散須施針。少商曲池頰車穴。男左女右辨分明。六用追風散取痰。痰如清水不多湲。連吹本秘寬胸結。涼膈追風及早啖。七從頭尾可行針。切忌中間根上行。鮮血多來休慮遠。黑而少者不長生。八刀割患要深知。麻藥先從患處吹。撐口中間勾搭住。連施刀法莫狐疑。九行烙鐵要除根。炭火桐油一處焚。只待燒紅方細烙。連將秘藥上安寧。十全灸法在風池。五壯原來甚得宜。再把頰車加幾壯。少商灸罷曲池隨。

臨症二十法

凡咽喉無病。其色淡紅而白。不高不腫。一有患處。必紫而腫。試病之法。或癰、或痹、或蛾。認不真。只吹本於外腫處。下刀針。次吹秘。無有不效。如不腫。只外痛。乃風熱太甚。先宜疏泄。後用清化。若喉痹。不須下刀針。吹本秘。服三黃湯三四劑自愈。

一、蒂疔在喉中。為人之主。用刀用針用烙。切不可犯之。犯之必死。

一、重齶。自上齶腫起至舌。風熱過甚。早治可生。遲則湯藥難進。

一、懸疔即蒂疔。腫起垂下。懸塞喉中。刀針難施。

一、蘊積熱毒。喉中有大小諸瘡。謂之珍珠毒。口乾起稠痰。辛苦或作痛。吞吐不利。吹本秘挑破出血。服學士湯。

一、針之法。先捺倒舌。針靠撩舌根輕輕一挑即出。切不可慢。恐病人低頭吐痰血誤事。遠遠刺去。須防蒂疔。

一、烙鐵。用紋銀打茶匙樣。用陳艾包烙鐵外。以棉花包住。蘸桐油。燈火上燒盡無煙。擱在燈上。取圈撐住口。令人扶住。捺定舌根。使人刮淨烙鐵。看真患處。連烙一烙。即出。不可緩慢。恐傷犯蒂疔。烙後即吹秘藥。解熱毒。又一烙法。將炭燒紅。入干艾。烙鐵放艾上燒紅。依前法治之。須眼明手快。

一、夜深看病用燈。著人站於醫生腦後照看。方見喉中。或喉小。病在喉下。看不真。勿下刀針。只吹追風本秘數次。待天明再看。

一、天陰忌用刀針。恐看病不真。或傷好肉。待天明朗。借日光以助眼力。方可看治。

一、針少商穴。果系病篤。方針其穴。在大拇指角尖。離一韭葉許。

一、頸外腫甚。方用水藥。滾下其痰。若不甚腫。用之非宜。

一、牙關閉緊。不可即用圈撐口。先用通關散吹鼻。俟口略開。用薄小木片撬入。吹追風散去痰。口又略開。方以圈扁入。緩緩撐起。令人扶住。捺舌於圈內。細看何症。方可用藥。

一、用刀割。須令病人仰面。後使人扶頭。捺住舌。些些細割。勿傷好肉。

一、癰蛾疳疔等症。紅暈可治。黑色必死。

一、疳瘡爛深。不必用刀針。只吹本秘數次。如腐肉多。即用頭髮扎一小刷。將黃連黃芩煎水去渣。以刷蘸水。刷盡腐肉。即以此水漱口數次。吹秘止痛。不然。藥氣不入。

一、疳瘡爛透頸外。用藥熏。熏藥作捻子入竹筒。筒口如瘡大。一頭蓋瘡。一頭熏之。煙衝入竹筒。漸透至瘡上。以七條為度。口含甘草湯解毒。恐毒入內。致生別症。熏後忌發物。

一、面赤。目睛上視。不治。

一、頭低。無精神。不治。

一、臭似煙煤。不治。

一、鼻中入氣少。出氣多。不治。

一、頸下腫甚。蜜調藥敷之。常使水濕。勿使藥干。

焦氏喉症圖形針藥秘傳

鎖喉風圖

按此症因風熱蘊積。或酒色勞力。生於喉中。如鎖喉樣。有單有雙。雙者治必先探風痰。或兩邊俱無形跡。只是白色。疼痛難以飲食。名曰鎖喉風。口噤先用通關散。吹鼻內開口。次針少商穴。喉內用六針。吹風取痰後。吹秘。宜速治。若痰涎壅塞。手足反張。熱水洗溫。重者服三黃湯。或用甘桔。加荊防銀花即愈。

鎖喉口噤通關散。追風散後用刀針。少商針罷針六穴。膿血去後吹秘神。更服三黃加甘桔。荊防銀花入更靈。

白纏喉風

此症因積熱久。或煎炒傷胃。冒風勞力受氣而起。其症眼白耳赤。面腫腮紫向下。患此者。死於旦夕。延一二日。慢風也。先針少商。用追風散取痰。次吹本於腫處。下刀針。去膿血。吹秘數次。服三黃湯。多加荊芥防風銀花。如背朝天。面朝地。手足登開。口亂言。角弓反張。口難開者。

先吹通關散。如鼻中使嚏則口開。如不嚏是風火太甚。再吹一二次。等半晌自嚏。口開。剪刀撬。以圈側入捺舌。吹追風散取痰。吹本於患處。下刀針。又吹秘。服三黃湯。吹秘加生肌散。

纏喉風腫噤難言。左右腮邊腫赤兼。手足登開面朝地。吁嗟立刻喪黃泉。先探風痰針四穴。旋吹本藥刺喉間。秘吹用服三黃散。有膿內托即安痊。

黃纏喉風

此症受病治法同前。在蒂疔後有膿。用鉤刀鉤破膿出。吹秘。服三黃湯二劑。次吹本秘均。加冰麝。破爛吹生肌。如膿不出。服千金內托。多加銀花。如蒂疔人身之主。刀針烙鐵。切不可犯。如疔腫。只可以吹藥。服三黃涼膈。或蒂丁紫腫。用甘桔俱妙。

兜腮癰圖

此症寒濕風毒。而生腮下兩邊或一邊者。如口內腫吹秘。用刀去血。日久去膿。初起頭疼發熱惡寒。服荊芥防風敗毒散。後服學士湯。日久不得消。千金內托。外敷金箍散。或以火針去膿。膏貼自愈。

兜腮風毒因風熱。左右腮邊多腫結。口內腫甚宜針血。初起頭疼發寒熱。荊防敗毒何須說。

瀛洲學士及千金。敷用金箍奇妙訣。

纏舌喉風

此症受風熱濕毒。或因風勞酒色而起。下頦俱腫。口噤舌卷腫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狀。生黃刺白胎。如咬牙不開。宜針少商。出血可治。然血白黃水不治。治者先探風痰。次刮舌胎。吹本。刀刺青筋出血。宜針玉液金津。出血漱淨。吹秘。服三黃湯涼膈散。一二日可治。日久有膿。服千金內托散。如木舌短大者。吹追風散。(頭搖勿治塊黑難治此症死者多先針四穴。)

纏舌喉風頦腫生。先刮舌胎刺青筋。旋探風痰吹本秘。再針玉液與金津。口噤舌胎是黃黑。宜刺少商出血輕。三黃涼膈初宜進。膿成內托用千金。

走馬喉風

此症食熱物。或酒或風而生。先針四穴定死生。吹追風散取痰。又吹本秘於喉內。並齒爛處。舌卷擦追風散。或吹本於舌上。針舌下三穴。不卷不針。二陳三黃涼膈。多加荊防。若頭搖牙咬牙落頭腫疔破者。諸不治。語言清楚。年輕體壯。猶可施治。用白午後。年干。炒灰為末。吹上止痛。再以午後取汁。同年干追風。合漱。服三黃。加荊防。頭劑可用。後劑不可用。記之。

走馬喉風生舌下。迅如走馬入喉中。先針四穴還吹秘。噙取午後及追風。清心舌下針三穴。有痰吐去氣宣通。二陳涼膈猶宜用。頭搖疔黑總成空。

雙乳蛾

此症外受風熱。內由氣鬱而起。蒂丁兩邊腫痛。飲食不利。口噤難言。痰涎壅塞。形似乳頭。故多名乳蛾。治者用元明粉醋取痰。吹本。刀刺出血。吹秘與本。服三黃涼膈散。有膿去之。服千金內托散。吹生肌散。服桔梗湯更穩。

單方

用蟢子窠十餘張。瓦上燒灰存性。點三四次即愈。或土牛膝草根。搗汁含口亦妙。鮮薄荷一撮。洗淨。搗和醋汁嗽口。吐涎即愈。荔枝草搗碎。水煎待溫。含漱口。吐涎立效。

雙乳蛾生喉兩旁。皆由風熱痛驚慌。痰涎壅塞水難入。探吐風痰本藥當。頭尾小刀宜去血。秘加均末服三黃。日久有膿千金散。收口生肌極妙方。

單乳蛾

此症因風熱勞鬱而起。於邊痰涎壅塞甚者。手足冷。頭昏沉者。用玄明粉醋取痰。吹本去血。吹秘服十八味。或三黃湯。若五六日。服千金內托散。鼻吹通關散。膿自出。灸合谷穴。用均秘生肌。如腫不省人事。命欲絕者。用吳茱萸。米醋調敷湧泉穴。

單蛾勞鬱熱風因。腫塞喉中似乳形。頭目昏沉手足冷。探吐風痰吹本針。十八神方能散毒。有膿內托用千金。膿成畏刺通關散。吹入鼻中膿自淋。

喉癰圖

此症食炙爆厚味醇酒。胃火上衝。生於疔旁。腫痛與蛾相似。圓而小。癰塌而長。耳根腮下俱腫。項痛牙疼。治法同前。如腐爛。先服十八味一劑。吹秘。次將本與生肌。又用童牙血青黛末。合吹最妙。

積熱喉癰厚味因。疔旁腫痛若蛾形。本吹去血還吹秘。三黃學士細評論。七日膿成內托散。通關吹鼻免刀針。秘合生肌收口用。管教起死立回生。

死乳蛾

此症受風熱鬱怒而起。喉中緊。靠蒂疔。不甚痛。飲食有礙。若勞心。不忌口。不避風。日久不治。長塞喉中。漸加氣悶。以致殞命。治者用刀橫刺。必要長大。待血盡。入白藥於刀口內以爛之。每日行刀用藥一次。吹本秘護之。逐日如是。爛盡下烙。以平為度。服涼膈散甘桔湯十餘劑。忌煎炒雞魚豆腐牛肉犬肉。生風發熱。宜服水藥拔毒。

死蛾鬱怒起咽中。不痮不痛塞喉嚨。日長日增能閉氣。損軀殞命最為凶。吹本用刀須割去。均末頻吹遂日功。患上將平方不烙。二陳三黃喜氣隆。

乳蛾核圖

此症氣惱鬱結不伸而起。喉邊形起乳頭。遇陰天。勞神氣惱。頸外如繩釦住。飲食不下。呼吸不利。日久年深。則蛾下起黃皮或白皮一條。長入喉底。治者吹本。用鉤鉤住皮條。細細割盡無影。如割未盡。服桔梗二陳湯。消盡下烙。忌青菜。刀口不收。生肌散加冰片吹之。初起未有如嫩骨之皮。吹本。刺蛾。吹秘。服劑同前。或久甚。如嫩骨之黃皮長入喉內。以至於服藥。則不能治矣。

喉中生起乳蛾核。氣鬱於心由此得。長在喉中似乳頭。天陰勞氣如繩赤。呼吸不利飲食難。日久月深成嫩骨。吹本刀割待無蹤。方平下烙將蹤滅。宣通桔梗二陳湯。收口生肌卻有益。

喉疳圖

此症受風熱。或食炙爆受毒而起。老者難愈。少者易痊。先以白午後汁二杯。年乾末三錢七分。含漱拔毒。少頃吐出。不可嚥下。含止痛。次以秘。加冰片麝香珠粉牙末合均吹。服學士湯。加大黃三錢二劑。壯盛者即服土茯苓十二三劑。時含前藥。色轉紅者治。否則不治。或三黃湯三劑。若爛洞。吹生肌散。止痛後。用紫雲煙燻之。口含甘草湯解毒。忌生羊肉。與煎炒發物。

喉疳熱毒心腸傳。可憐臭爛不堪聞。噙用年干加午後。秘加珠片射吹頻。初服大黃加學士。三黃土茯末回生。紫雲熏口功奇妙。收斂生肌止痛靈。

開花疔圖

此症因夏天滴鼻汗於豆腐內食之。食穢惡自死禽獸肉。或食水缸內日久生毛米糝。或因怒氣而起。形若花疔之狀。色紅易治。黑者難治。搽追風散數次。轉紅可治。如大而硬。鉤搭烙。吹本止痛。吹秘服千金內托散。再吹生肌涼膈散。或甘桔湯二劑。如較少。只用挑去紅筋。搽本自消。

開花疔因怒氣生。狀若開花取長名。吹本用刀平割去。秘搽下烙病無形。三黃涼膈初宜進。千金內托治膿成。毒若內攻頻氣喘。疔形黑色命難存。

喉疔圖

此症原由治法。同上症開花疔。

喉疔因食毒穢生。長在喉中棗核形。紅易紫難黑不治。先用追風轉色生。用刀割去吹本秘。下烙能教病除根。三黃涼膈加銀草。有膿內托用千金。

喉單圖

此症食煎炒熱物。及受氣而起。喉內微腫而紅。初起吹追風散取痰。吹本於患處。針首尾出血。吹秘。服三黃涼膈散。日久有膿。吹本挑破。秘加生肌散吹之。服千金內托散。如膿不幹。吹本與追風。即愈。又一症形如狗尿。下刀去血。刀痕即合。刀割宜長。吹秘可愈。

喉單風熱喉中腫。頃刻水氣不可通。吹秘針攻頭尾穴。三黃涼膈早宜攻。日久膿成須內托。

加秘生肌最有功。

回食單圖

此症因氣鬱有痰而生。在喉中兩邊兩條紅色為甸氣。在喉小舌下紫紅色點如豆大。名梅核。若疔下無核。定在前舌根下。或在左。或在右。中必有青筋系在齶。或白色如蜆肉。似桃膠。兩邊紅筋垂下。久則前心後背疼。且噯氣。喉中若蟲行。骨梗噎氣阻食。或犯之即痛。治者吹本一二次。針去血。吹秘數次。將平則烙三四下除根。再吹秘以解火氣。乃灸喉下。初起一穴。久者三穴。深甚灸五穴。灸口內出煙為妙。如不出煙。九壯為止。先服十八味加減。入大黃三錢。行痰瀉火。年大者服酒藥二三十行。兼服二陳四七等湯二三十劑。大抵開鬱化痰。順氣利膈泄肺為主。若頭大而無血。謂之焦頭。若針不入。與甸氣垂下不見形跡。俱不治。前後心痛。當用火灸。甸氣用刀割。梅核用針。如灸稍好。喉中乾燥。要灸氣血三里穴七壯。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大筋宛中。舉足取之。

弄舌喉風圖

弄舌喉風時吐舌。常時手弄命須臾。直刺少商流去血。隨吹金鎖即痰除。雄黃化毒須先服。

用刀刺腫秘時吹。疏風甘桔湯宜服。管教患者病消除。

歸尾 花粉 山梔 甘葛 荊芥 桔梗 元參 川芎 連翹 人參 枳殼 茯苓 陳皮 甘草 防風 黃連 秘十六 本十五

雄黃化毒丸九。金鎖匙四。

此症因熱毒積於心經。以咽喉乾燥無痰。妨飲食。難治。

順氣利膈湯

川芎 桔梗 黏子 白芷 花粉 黃芩 甘草 元參 防風 山梔 枳殼 烏藥 陳皮

用連根蔥一枝。燈心一團。水二盞。煎七分。食後服。如心肺間刺痛者。用當歸連翹散。加大黃利之。如久不食。毒陷能傷人命。

嗆食喉風熱積心。喉中乾燥立時疼。更無痰涎多氣喘。若還嗆食命無存。順氣利膈湯急進。燈心為引與蔥根。毒入肺間心刺痛。連翹散利妙若神。

嗆食喉風圖

此症七情所傷。鬱塞喉間。痰涎稠黏。身發熱惡寒。分上中下三關。毒在下關難治。上中可治。吹秘。服雄黃解毒丸。後服參苓順氣散。

氣癰喉風圖

參苓順氣散

人參 枳殼 紫蘇 粉草 陳皮 元參 桔梗 茯苓 蒼朮炭 白朮 烏藥 山梔 花粉 等分水煎溫服。

氣癰喉閉塞喉間。憎寒惡熱吐稠涎。雄黃解毒宜吞下。參苓順氣急須煎。喉內還須吹秘藥。何須祈禱拜神前。

喉風圖

此症因熱盛膈間。或過食炙爆厚味。以致火動痰生而起。治者吹本下刀。吹秘。服三黃涼膈散。有膿服千金內托。又甘桔湯。加銀花。腫不消。用均末。加冰麝吹之。

喉風積熱氣喉中。壅塞須臾氣不通。痰涎腫痛難言語。先將秘藥入喉嚨。用刀去血還吹秘。內服三黃涼膈通。膿成宜托千金散。生肌收口有神功。

瘜肉喉風圖

此症因受惡穢之氣。及風熱而起。喉間生赤肉。層疊腫起。有孔出臭氣。氣塞不通者是也。治法以秘。加雄黃人中白吹之。再以臭枸橘葉煎湯頻服。疊肉不消。用小刀刺去血。再以臭枸橘葉煎湯頻服。

瘜肉喉風生喉中。肉赤層層口臭沖。涎痰壅塞氣不通。雄黃中白秘吹入。枸橘煎湯服有功。不消刺血毒氣退。忌食酒腐魚蝦同。

此症痰塞於咽膈之間。故牙關不開。不能言。急用蟾酥化水滴鼻中。即開。桐油探吐風痰。再用甘草湯解桐油之氣。喉中赤腫吹本。下刀去血。吹秘。連服荊芥防風敗毒散一二服。面紫舌青唇黑。鼻流冷涕。甲面俱青。目赤多淚。不治。

啞瘴喉風圖

啞瘴喉風口不言。牙關緊急吐流涎。水化蟾酥滴鼻內。桐油探吐可安然。喉中有腫難直刺。荊芥防風敗毒散。

風熱喉痹圖

此症因積熱毒。又感風邪而致紅。微紫。其形若拳。面赤而目上視。壯熱惡寒。如傷寒。若聲音不響。宜用潤肺之藥。外吹秘。若外腫。以金箍散敷之。牙關強急。宜探風痰。發熱惡寒。服荊芥防風敗毒散表之。後服加四物湯。以滋陰降火。並用此方。

黃連 桔梗 貝母 甘草 花粉 牛蒡 射干 杏仁 薄荷

用水煎服。

風熱喉痹受熱風。忽生紅紫塞喉嚨。目睛上視有寒熱。荊芥敗毒表相攻。聲音嘶啞當清肺。四物滋陰藉神通。腮項紅腫金箍散。還將秘藥入喉中。

喉痹圖

此症熱毒傷心脾。二經之氣。通於口。循環上下。故咽喉腫痛而黃。其血黑。其形若臂。其腫如坎。面赤上視。治先探風痰。吹本秘。腫不消。去血。服黏子湯。若單痛不腫。無形可見。吞吐不利。先針少商穴。以定生死。又有結喉痹。舌根俱黑。甘桔湯。加乾薑附子各一分。一服自愈。有痰加貝母。去附子。如熱氣外沖。難以用藥。超本秘一匙於水上。令患人仰臥。灌入喉中。其熱即愈。

治喉痹單方

牛膝草根洗淨。搗汁。人乳少許灌服。不能服者。灌鼻內。

喉痹熱毒感心脾。咽喉痛閉最難醫。其形似臂腫如坎。目睛上視面如朱。治法探痰吹本秘。黏子解毒湯為妙。不消刺血秘頻吹。牛膝根湯頻漱之。

陰毒喉痹圖

此症冬日感陰濕火邪而起。腫如紫李。微見黑色。外症惡寒身熱。振動腰疼。頭痛。血紅可治。血黑不治。血微紅。腫處軟。有痰者可治。血黑硬。痰乾者。難治。先服化毒丹。次服蘇子降氣湯。吹秘。戒酒一月。

陰毒喉痹感陰濕。邪火相攻最為急。喉腫如紫李子形。外症惡寒其血黑。紅血可治黑難醫。無痰不治傳言的。化毒丹吞降氣湯。秘藥吹之神妙極。

酒毒喉痹圖

此症上焦心脾二經之火。因酒傷而起。形如雞卵。其色鮮紅。其光如鏡。壅塞喉中。發熱惡寒頭痛項腫。治者吹本刺血。次吹秘。內服黏子解毒湯。

酒毒喉痹飲酒生。紅塞喉間雞卵形。惡熱憎寒頭項痛。吹本去血得回生。黏子解毒加甘葛。不必他方把藥尋。

喉閉圖

此症外因感寒。內傷熱物。大寒後便入熱湯洗浴。將寒氣入脾經。冷氣阻於中脘。邪熱客於心經而生。卒然秘塞。氣不宣通。死者多矣。急以三稜針刺手腕中紫筋上。或刺少商穴出血。用雄黃解毒丸冷水磨化下。吹金鎖匙。出痰。服八正順氣湯。

問你因何成喉閉。為感風邪受熱氣。致令寒氣入脾經。邪熱於心卒然閉。少商手腕刺三稜。雄黃毒解試為最。金鎖匙散入喉中。八正順氣湯能治。

傷寒喉閉圖

此症因傷寒遺毒不散。八九日後。喉中腫閉。乃熱毒入於心脾二經之故。急服四七湯二三劑。吹秘。噙冰梅丸後。服蠲毒飲。

一人傷寒。舌出寸余。連日不收。用梅花冰片糝舌上即收。十者五愈。喉閉傷寒遺毒生。熱入心脾毒氣侵。先吞四七湯三劑。吹秘冰梅噙更靈。蠲毒流氣如方服。管教一服值千金。

飛瘍圖

此症受穢惡之氣。後因怒生喉中。卒然腫脹。漸至殺人。吹金鎖匙取痰。服黏子解毒湯。加紅花丹皮。若紅腫不消。下刀去血。吹秘。噁心腹脹者難治。

飛瘍因從怒火盛。或中穢毒亦能生。卒然腫脹傷人命。金鎖吹之效若神。黏子解毒湯堪治。加上紅丹服更靈。

松子喉風圖

此症因上焦風熱而起。形如松子。色若豬肝。口喉皆赤。張口吐物則氣逆。關閉不能飲食。用金鎖匙去痰。吹本秘。用小刀刺腫出血。再吹本秘合吹服三黃涼膈散。加荊芥防風。

松子喉風松子形。色似豬肝喉畔生。張口吐物則氣逆。飲食湯來咽不能。金鎖吹喉吐痰沫。秘藥吹喉即用針。急進三黃涼膈散。加上荊芥效若神。

腳跟喉風圖

此症從腳至於喉中。或一年一次。半年一次。其病一日行一穴。七日行七穴。發至喉中。如魚腦水晶之狀。先吹本。次吹秘。內服荊防敗毒散。發後腥惡者死。

腳根喉風從足起。七情鬱氣致有因。一年一次或二次。喉內生如魚腦形。本秘時時吹痛處。荊防敗毒散除根。發後痰腥臭穢死。醫者潛心仔細評。

陰毒喉風圖

此症受四時不正之氣。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陰症。脈微細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腎傷寒。切不可用寒涼之藥。宜用半夏桂枝湯。或苦酒湯。臟寒咽閉。吞吐不利。用蜜附子。

陰毒喉風脈細沉。自汗咽疼屬少陰。藥忌寒涼為要切。桂甘半夏得回生。苦酒湯能醫此症。一服須知妙若神。臟寒咽閉蜜附子。奇方妙訣出三因。

喉癤圖

此症生於雄尾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間。乃七情所致也。用刀刺破。吹冰硼散。服雄黃化毒丸並四七湯。即愈。

喉癤緣由七情起。吞吐不利阻喉中。刺破吹上冰硼散。雄黃化毒有奇功。再服四七湯為妙。須教患者病無蹤。

喉癬圖

此症因受風熱。或飲酒太過。上焦火燥而起。喉之內外皆白。吹秘。服山豆根湯。

喉癬原來受熱氣。上焦火氣往咽攻。滿喉白色須吹秘。山豆根湯最有功。

喉瘤圖

此症肺經受熱。多語損氣。或怒高喊。或誦讀太急。或多飲醇酒。多食爆炙而起。喉兩旁。或單。或雙。形如圓眼。血絲相裹。犯之即痛。斂神息氣。以藥攻之則愈。勿用刀刺。吹麝香散。服益氣疏風湯。

喉瘤生在喉兩旁形如圓眼或單雙。犯之即痛喉中硬。養神晏息得安康。不可輕用刀針刺。益氣疏風是妙方。麝香散末時吹上。何必求神告上蒼。

喉球圖

此症因外感六氣。內傷七情而起。咽喉之內生肉球。如龍眼核大。有根如線五寸余長。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捻。痛徹至心。服益氣疏風湯。用真麝香二錢。作二次。水和服。或麝香散服三次。根化而愈。

喉球生如龍眼核。肉線相連妨飲食。七情六氣致根由。手扯肉球心痛徹。益氣疏風除病根。麝香散服奇功絕。

風熱喉丹圖

此症風熱。勞思太過。或對風言語。風入肺經而起。其色鮮紅。久而赤紫。治者以多去痰為要。吹秘。刺破。去血。火自瀉矣。服黏子解毒湯。去熱涼血。紫色轉紅。漸愈。風熱喉丹縈思起。邪風入肺致痰生。喉內鮮紅多腫閉。探痰吹秘用刀針。黏子解毒湯宜治。涼血祛風藥用神。

氣子圖

此症因氣鬱。及時風熱而起喉間。形如赤珠。或紫或白。犯之即痛。日久則嗌氣。治者挑破去血。吹秘。服清氣利咽湯。如火盛咽痛。色紫。加片芩黃連。去半夏生薑。如虛火不甚紅。勞力即痛。加元參生地芎歸知柏。

氣子如珠因鬱氣。或紅或紫在喉中。勞心努力皆能舉。日久年深氣欠通。治者用刀先刺破。還將秘藥上收功。清氣利膈誠妙劑。能令病者喜相逢。

走馬牙疳圖

此症食炙爆醇酒肥甘。以致陽明胃經火動而生濕熱。故發。牙齦作爛。頃刻腐黑沿開。其患迅速。故名走馬。甚者牙齦脫落。根柯汙黑。不數日。以致穿腮破唇。沿及滿口。走入喉中。誠為不治。治者針少商穴。以定死生。先用午後年干。泡汁拭淨。吹本秘。鼻爛加冰片、麝香。時含水藥拔毒。爛處用香附炒黃為末搽。並吹本秘。服三黃湯。次服黏子解毒湯。如鼻爛。則服土茯苓末藥五劑。小兒生此。服蘆薈消疳飲。吹秘。或人中白散。若冰硼散亦可。若牙尖穿出。刺唇作痛。挑破去腐吹藥。凡治此。必取黑腐。見紅肉血流為吉。聲啞乾燥。黑腐不脫。牙落無血。穿破唇。身熱不退。漸入喉中。俱為不治。

走馬牙疳如馬迅。肥甘炙爆起陽明。牙齦黑爛多脫落。頃刻沿開鼻穢深。午後年干頻拭淨。秘加麝冰或冰硼。

牙癰圖

此症胃火上衝。發於牙齦。生毒如豆大。或如指大。紫色腫硬。疼痛難忍。治者吹本下刀。次吹秘。頭痛惡寒。用荊防敗毒散。加升麻葛根解表。後服清胃湯而愈。治者將針柄捺軟處。是頭穴。可下針。去膿血。

牙癰之症起牙齦。生如豆大腫多疼。發熱憎寒頭腦痛。荊防升葛表神通。吹秘癰頭輕刺破。清胃湯宜在後吞。

牙疔圖

此症食臭毒自死禽獸。或炙爆厚味。或惡氣觸於陽明胃經。而生疔牙縫中。疔根頂起牙上。甚者。牙根末痛連腮齶。破則流血。治者吹本。用刀去血。吹秘。如疔大。以刀針割去。吹均秘。服三黃涼膈化之。以千金內托托之。時時吹秘。口含水藥。按此症發熱惡寒。頭痛身強。其症在表。宜用荊芥防風敗毒散。口渴煩躁。其症在裡。服三黃湯。涼膈加大黃。

牙疔惡穢觸陽明。縫中高突若疔形。腫連腮齶生寒熱。破流紫血臭多疼。吹本用刀平割去。

均秘時吹效更靈,三黃涼膈多宜服。還將水藥口中噙。

牙宣圖

此症陽明胃經之火上攻。而宣露牙縫出血不止。上屬脾。下屬胃。吐痰血至升斗者難生。急即速治。遲則不救。治者水藥漱淨。吹秘。塞楝裘丹。服清胃散。犀角地黃湯。止血四生湯。甘露飲。或胃中虛火動而牙齦腐爛。痰血常流不止。不可用上藥。宜服蘆薈飲。吹人中白散。

四生湯

生荷葉 生艾葉 生柏葉 生地(各三錢)

水煎入童便一杯。食後服。

牙宣胃火起陽明。縫中出血不留停。急用瑤池噙漱淨。楝裘丹塞立通神。犀角地黃清胃散。四生甘露選中評。胃中虛火牙齦爛。蘆薈丸吞極有功。

重舌癰圖

此症因心火旺動。或受鬱怒酒色而生。大舌先卷。根下另生小舌。形紅肉嫩。名曰重舌。治者吹追風於大舌上。吹本於大舌下。大舌治軟。

吹本於大舌兩邊根下。一邊針去血。次針小舌。兩中不可刺針。數以本與秘吹之即愈。初起者。服三黃瀉心湯。瀛洲學士湯。涼膈散。俱可擇用。將成膿。只用千金內托托之。待膿一熟挑放。搽追風。吹本秘。

重舌緣因心火生。或因鬱怒火隨升。舌下還生一小舌。頦腫流涎多疼痛。金津玉液頻針血。秘吹痛喊即時寧。初宜學士瀛洲服。成膿須要用千金。

陰瘡圖

此症受風熱濕鬱結。或食煎炒炙爆而成。或左或右。治者用熱水多洗手足。開脾胃。外敷金箍散。內吹秘於瘡口。過一日。將藥水洗淨。貼八寶膏。十三四日。貼白膏後。如瘡口不收。穿破喉內。外用紫霞雲熏之。俟口內煙出。服三黃湯。加回生散。再加四味末藥。

翻白草 五加皮 白蘚皮 黑醜(各等分)

為細末。共入回生散內煮服。又宜服學士湯。還魂飲。有膿。服內托千金散。男用女吮。女用男吮。去膿。忌發物。

陰瘡風濕兩相因。致患喉旁左右生。熱水不時洗手足。內服不須用二陳。吹秘敷用金箍散。膏封瘡口紫霞熏。三黃加上回生散。瀛洲四味及還魂。

蝦蟆瘟

此症感四時不正之氣。初似風寒。惟耳項發腫。毒入喉間腫痛。吞吐不利。沿門傳染。始起發寒熱。體強頭眩。脈浮緊數。為邪在表。以荊防敗毒散汗之。兩目鼻面腫者。乃陽明受病。發熱便閉。口乾。多熱少寒。脈數有力。為邪在內。用五錢大黃湯下之。頭角兩耳結腫。頗痮痛。寒熱嘔吐。口舌咽乾。煩躁特甚。以知母石膏湯。小柴胡湯和之。通用防風通聖散。加牛蒡子元參。解毒。通解表裡。勞役凶荒。沿門傳染。用普濟消毒飲。藿香正氣散以安之。表裡俱解。腫仍不消。宜針去惡血。熱甚者金箍散敷之。後仍不消。必欲作膿。宜托裡消散。加白芷皂角刺托之。膿成脹痛針之。已潰體倦食少。補中益氣湯。膿穢脾虛。食而嘔吐。香砂養胃丸。腐潰而不斂。十全大補湯。如毒中三陽。項上俱腫。光如水色。雙目合縫。唇白楮形。口角流涎。聲音不出。飲食不入。喉腫閉。牙關難開。破流臭水。穢氣不絕者。不治。年荒時毒流行。忌用攻發。法當和解以養正氣。

落架風圖

此症上熱下虛。血氣俱虛。以致筋不收。或大笑之後。或呵欠久。下頦落下。牙齒不交合。語言飲食難。一二日可治。久則難治。治者令患人平身正坐。以兩手托住下頦左右。治將兩大指捺牙槽。端緊下頦。用力住肩下。捺開關窮。隨用絹條兜住下頦。繫於項上。虛者服補中益氣湯。或灸頰車穴七壯。

補中益氣湯

黃耆 人參 當歸 白朮 甘草(各一錢)升麻 柴胡 陳皮(一錢) 棗(二枚) 生薑(二片)

水煎。食後服。咽痛加麥冬、黏子、玄參。去生薑。

落架風因氣血虛。致將筋骨不收拘。或因大笑及呵欠。牙關落下氣長吁。平身正坐兩手托。大指入口捺牙槽。食中小指端下頦。望後推之病即愈。

面腮腫黑圖

此症凡食熱物出汗過多而生。面黑向下腫。兩邊腮腫。喉中氣閉。治者用熱水洗手足。喉內出氣。先針少商穴。如有血出。內吹秘。如不愈。合追風均末吹之。服桔梗二陳湯。或甘桔湯數劑。吹追風散於頰內。並吹牙盡處。亦有風串入牙。致牙根膿出齒落。用蜜和秘敷之。

面腮腫黑濕熱生。兩腮腫黑又多疼。喉中氣閉人妨悶。洗和手足少商針。秘均合用追風散。桔梗湯須合二陳。

鎖喉風圖

此症心經毒氣。少腹邪風。發於聽會之端。注於會膺之側。列生如癧。閉塞難通。不能飲食。紅腫發熱。漸次潰膿。軟而脹疼。此症初起用連翹當歸散。日久用千金內托。吹秘加生肌。貼白膏。外腐內潰。湯隨水孔出者。曾治數人亦效。

連翹當歸散

當歸 生地 連翹 前胡 甘草 枳殼 桔梗 黃芩 黏子 白芍 元參 花粉

引用燈心。初起外用蜒蚰片麝。杵爛敷之妙。

鎖喉風症心經毒。少腹火氣及邪風。發於聽會初如癧。咽喉閉塞氣難通。當用連翹宜進服。膿成內托散收功。秘合生肌吹患處。初起麝蚰敷即松。

喉腫圖

此症起於脾經。食煎炒油熾等物。及飲酒太過而行房事。以致毒氣不能流行。聚結喉根。若不速治。毒閉即死。治者先去痰涎。後吹秘藥。服八正順氣湯。

喉腫脾家濕熱生。醉後行房所致成。氣不流通結喉下。先探痰涎秘藥噙。八正順氣宜煎服。管教患者得安寧。

骨槽風圖

此症憂愁多慮。太陽受病。結於大腸之間。邪毒交生。蘊於經絡之內。或鬱怒傷肝。致筋骨緊急。思慮傷脾。致肌肉結腫。膏粱厚味。致釀膿穢小兒生此。乃氣稟虛弱。感暑風濕熱。或食肥甘。而起於耳前。或耳下。腮腫連項。隱隱皮肉痛徹筋骨。略有小核。如李大。紅腫。寒熱如瘧。或下或上。或左或右。牙關緊急。初生堅硬不消。久則瘡口難愈。先探風痰。初宜艾灸。腫項。及耳下五分。各灸七壯。膏貼之。以泄內毒。用金箍散。加追風散。敷外腫處。牙關腫處。吹本追風散。刀刺出血。吹秘。服清陽散火湯。潰後服千金內托加五味麥冬。或中和湯。吹秘。合生肌。使水升木降。脾健金清乃愈。若外腐不合。虛熱不退。堅硬不消。形體消瘦者死。

清陽散火湯。治牙根盡處結腫。連及耳項作痛。

升麻(四分) 白芷(七分) 黃芩 當歸 黏子 連翹 防風 荊芥(各一錢四分) 甘草(四分) 石膏(三錢) 白蒺藜(一錢)

水煎。食後服。

骨槽風起太陽經。皆因鬱怒致傷筋。思慮傷脾肌肉結。耳下牙關急痛生。垂下五分針七壯。吹用追風亦用針。清陽散火初宜用。中和內托值千金。

死舌癰圖

此症因久積熱毒於心而起。舌腫色白。如木舌相似。但木舌小硬。此腫而白。治者以刀刮去白皮。用追風散。加冰麝青皮乾薑末。手指濕水。蘸擦舌上即愈。腫甚刺金津玉液。出血。吹秘。服學士湯。含口水藥。時吹本秘。日久膿成。左右挑放舌出黑血。刺治不轉色。舌卷不能言。並舌硬者死。

死舌癰生如木舌。其形白色腫多疼。刮去白苔須洗淨。追風冰麝乾薑青。玉液金津宜去血。吹秘還將水藥噙。瀛洲學士湯宜服。舌卷黑色命無存。

蓮花鈿舌圖

此症因心經積熱。及氣鬱勞傷。兼挾暑濕熱之氣而起。舌下生五峰。尖似蓮花之狀。三峰者輕。七峰者重。有痰追風取痰。吹本於旁。峰上出血吹秘。中尖乃心之苗。切不可針。以傷人命。初起服黃連瀉心湯。並學士湯。日久則服千金內托散。膿熟刺放吹秘。再吹生肌散。亦有生於舌上者。比舌高寸許。在下根兩旁放血。吹本秘即愈。

細舌蓮花何以因。皆由積熱在心經。三五七峰生舌下。形似蓮花取此名。忌傷舌下中央穴。須針玉液與金津。有膿內托千金散。初起黃連學士湯。

珍珠毒圖

此症小兒飲甘甜熱物。或母喜飲。或胎中受熱而生。舌上如珠。先赤紫。後白黃。疼痛難當。大者吹本。針刺出血。次吹秘。少加冰片。小者吹秘。服三黃涼膈散。或化毒丹。如不能飲者。令母飲之。搽秘於乳頭上。令小兒吞之。舌珠亦同。

舌上生起珍珠毒。皆由火毒犯心經。紅黃赤白多疼痛。小刀去血秘藥靈。三黃涼膈除心火。化毒丹丸孩子吞。

螓舌圖

此症因心膈蘊積熱毒而生於舌。老者難醫。少者尤可。若有孔。則全症也。或有一二孔。其中流血。或在左右。有黑心。大者用藥爛去黑心。小者用針挑去。用水藥洗淨。吹本。服三黃涼膈二三劑。如不收口。用生肌散拌勻用。

螓舌因心勞鬱氣。舌生四眼是全形。或生一二流鮮血。年老難除少者生。三黃涼膈初宜進。黑心挑去秘吹頻。收功全在生肌散。舌硬瘡生命不存。

雀舌圖

此症因心膈蘊積熱毒。感風熱氣鬱勞苦而生。或上或左右。疼痛臭爛。舌上生苔。並腮兩邊紅腫。治者吹本均。割去。次吹本秘數次。服三黃丸化之。雀舌小者。以刀剔破。不必割。如不收口用生肌散。

雀舌感風由鬱氣。生於舌畔苦多痰。吹本用刀須割去。還吹秘藥內加均。三黃涼膈宜多服。收口生肌如入神。

捲舌癰圖

此症因風熱感於心經。或煎炒熱物而生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圓眼。或如棗核。腫疼不堪。言語不能。舌卷紫硬。初起吹本。去血吹秘均。服黃連瀉心。加金銀花貝母花粉。日久去膿吹秘。服千金內托散。後用生肌散收口。

捲舌癰生於舌下。或左或右或居中。形如果核多疼痛。舌黃卷紫閉喉嚨。患處用刀宜點破。均秘吹之有大功。黃連瀉心加貝母。日久千金內托通。

舌上生癰圖

此症心經積熱。生瘡於舌。狀似楊梅。作事心煩。服竇氏甘桔湯。梔子。後服黃連解毒湯。吹秘。不用刀針。或有痰結於舌上。成核強硬者。吹冰硼散。刀刺出血。服加味二陳。

舌上生瘡名腫齶。多由火毒內干心。作事煩躁多痛苦。秘吹不可用刀針。甘桔黃連先後服。舌上痰凝用二陳。

舌衄圖

此症因心火熾盛而起。形如簪孔。出血不止。治者摻槐花末於孔處。服犀角丹皮生地赤芍。黃連當歸黃芩山梔。蒲黃炒黑。共煎服。

又方

赤豆一升。杵碎。水三碗。和搗取汁。每服一盞。不拘時刻。

舌衄皆由心火盛。形如簪孔血流鮮。急須上摻槐花末。四物丹犀與黃連。赤豆一升生杵碎。水和煎汁服通仙。

舌上龜紋圖

此症思慮太甚。多醒少睡。虛火動而起。口破舌若無皮。色淡而白斑細點。甚者陷路龜紋。脈虛不渴。治者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丹皮、肉桂為引導。從治法也。外以柳花散搽之。不可誤作實火。用寒涼之劑。並書實症於後。以備參考。

實火因膏粱厚味醇酒炙爆。心火旺而發。其色紅紫。滿口爛斑。甚者腮舌俱腫。脈實口乾。宜服涼膈。吹秘。如舌上生瘡。舌乾黃破。作渴。加八味丸滋化源。俱禁水漱。

舌上龜紋虛火動。狀若無皮色淡紅。四物桂丹加知柏。柳花散藥漫收功。忌用寒涼多克伐。實火休言在此中。

痰泡圖

此症乃痰飲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結成痰腫。綿軟不硬。有妨飲食。作痛不安。治者吹本。用刀將泡刺破。捺干其中之痰。吹冰硼散。服二陳湯。如愈後復發。服清熱如聖散。

痰飲火升流舌下。壅腫如綿痛不安。吹本用刀須刺破。流去痰膠捺令乾。還要吹上冰硼散。二陳加減即安然。

泡舌圖

此症因火上衝。痰隨火上注。舌忽脹滿口中。軟如豬尿泡形。不疼痛。口中流涎。妨言語。治者看舌下有青泡如蟹眼。吹本秘。挑破捺淨其痰。以溫湯漱淨吹秘。加冰硼元明粉。服加味二陳湯。加牛蒡連翹木通花粉。一人舌忽腫脹出口。痛如針刺。遇一遊僧。云是蜈蚣毒沿碗上。人食染毒。用雄雞血一盞浸舌。搽玉樞丹。亦可服。如無。雄黃硃砂冰片研極細末。吹患處。亦妙。泡舌像如豬脬形。痰隨火上犯心經。不疼不痛妨言語。滿口流涎食不成。舌下青筋宜刺破。流出痰如雞蛋清。秘合冰硼吹患處。服藥增加用二陳。

連珠喉風圖

此症因心經火毒上衝。而生舌下。其形如珠。初見一二。少頃蔓生盛。三五七八九如貫珠。舌脹痰升。不能飲食。治者探去風痰。吹本藥於患上。逐粒去血。兼刺玉液金津。吹秘。服黃連瀉心湯。

連珠風起似連珠。心火沖生舌下瘀。蔓生三五七八九。舌脹痰生探吐愈。吹本用刀須刺破。玉液金津血亦祛。黃連瀉心湯內服。如斯治法外無餘。

氣單圖

此症受濕熱七情所傷鬱氣而起。靠舌根橫起紫紅色筋。治者吹本於筋上。用一大針。將桐油蘸。燒紅。照圖式上依橫筋針七處。次將三小針。扎品字樣。每大針孔。各針二次。共成四十九針。如舌根腫。灸外邊喉下橫三穴。口內煙出乃止。如不出煙。七壯為止。服涼膈散。或甘桔湯數劑。吹秘自愈。

氣單鬱結原由起。舌根橫紫起青筋。吹本大針針七次。每針品字各三針。外邊喉下橫三灸。

涼膈三黃並二陳。以上共針四十九。調理須知要養神。

懸疔圖

此症受風熱。或食煎炒厚味。或重衣疊被。或思慮過度。心火上衝蒂疔。卒然紫腫。吞吐不利。治者不可用刀針。只吹秘。或用烏龍尾。和炒鹽。用箸頭點上。用枕臥一時。甚者服三黃湯。加木通桔梗。去川芎。

懸疔之症由火生。重衣厚味起心經。倏忽蒂中垂下腫。秘吹切忌用刀針。鹽水同炒烏龍尾。研吹仰臥片時停。甚者宜服三黃湯。通桔黏子荊防功。

木舌圖

此症因心火太盛而起。舌硬如山。憎寒壯熱。言語謇澀。內服黃連瀉心湯。外吹秘。以刀刺紫腫處去血。再針金津玉液。出血自愈。又或舌上紫腫。用飛樸。加冰片少許搽之。出涎自愈。或吹冰硼散。

木舌皆由心火盛。舌如木硬紫多疼。壯熱憎寒言謇澀。吹秘舌下刺青筋。黃連瀉心湯內服。間吹本秘合冰硼。刀刺紫腫去血後。再針玉液與金津。

七星瘡圖

此症因脾經積熱。上齶屬脾。脾氣通於喉。故上齶生瘡。似粟如珠。或黃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體畏寒。治者用水藥。或苦茶拭淨。吹秘。服清脾降火湯。戒酒色。

七星瘡生喉上齶。皆由熱毒積脾經。似粟如珠黃白色。滿口涎流極臭腥。手足畏寒身發熱。苦茶拭淨吹秘頻。降火清脾噙水藥。如斯指日可回生。

口瘡圖

此症因勞碌。乃食火酒炙爆椒姜之物而起。小兒食肥甘。或胎受毒。或母病食熱乳而生。或紅紫。或黃白。疼痛流涎。難以飲食。甚者發熱惡寒。口乾便閉。治者用米泔或苦茶。青布蘸拭淨。出血不妨。吹秘。服黏子解毒湯。加梔子或三黃湯。如小兒不能服之。只以犀角化毒丹服。小兒服之如臭。用秘。加人中黃黃連冰片麝香。研極細末。吹之。

口瘡積熱在心經。滿口生瘡黃白形。米泔拭淨時吹秘。甚宜去血火方平。黏子解毒三黃湯。服之退火與涼心。小兒化毒湯宜服。桑葉汁塗瘡自輕。

懸蜞風圖

此症上焦蘊積熱毒。風痰塞壅而起。上齶腫垂。形如蛙腹。或如雞子。咽喉閉塞。痰涎滿口。治者用元明粉醋。探去風痰。吹本藥於腫處。刀刺去血。吹秘。服三黃涼膈散。有表症者。服荊防敗毒散。日久千金內托散。

懸蜞風毒生上齶。形如蛙腹閉喉嚨。探痰須用元明醋。本吹刺血秘相攻。內服三黃涼膈散。表症荊防大有功。有膿千金內托散。頓教患者喜重重。

出汗生癰圖

此症受濕熱。出汗過多而起。治者吹追風散。刀刺去血。吹秘加均本。如不腫疼。其內定破。吹秘。次以均多加冰片兒茶硼砂青黛末。吹之。不用本藥。有痰,以元明粉醋探去。有膿。千金內托。不收口。生肌散。

汗出生癰餘毒因。追風吹上用刀針。秘均加末時吹上。內服三黃桔梗湯。探痰須用元明醋。膿成須速用千金。出膿瘡口多疼痛。生肌吹上即時平。

咂舌癰圖

此症受風熱酒毒濕痰而起。牙齦里兩邊生癰。致舌短大。兩邊未破。吹本。針破去血。吹秘。已破吹本秘。或擦追風散於舌上。兩邊臭爛。秘合生肌。加冰麝吹之。水藥噙口。起初服學士湯。或黏子解毒湯。已成。服千金內托散。有痰。亦須探去。

咂舌癰生舌兩邊。口中腥臭吐稠涎。未破癰頭宜刺破。秘本生肌合共吹。學士神方黏子解。已成內托散神仙。

撮口喉風圖

此症因脾胃蓄痰。風火擾動而起。其唇或如口袋收撮。不能飲食。喉內風痰壅塞。或經一年發。治者用馬齒莧汁洗唇。玄明粉醋探風痰。針少商穴出血。吹本於喉內及唇上。服防風通聖散。如毒入心包。脘中脹滿。上氣喘促。下部洞泄不止者死。

撮口喉風胃有痰。唇如口袋似繩攀。喉內有痰元明粉。口噤三黃刺少商。馬齒莧汁洗唇軟。本藥先吹秘再嘗。內服通聖防風散。立起沉疴免受殃。

懸癰圖

此症因脾經積熱。感風熱而起。上齶形如紫李。垂下抵舌。口不能言。舌不能伸。頭不能低。仰面而立。鼻出紅涕。若不速治。其毒陷入於腦即死。速用刀刺癰頭去血。用鹽湯漱淨。吹秘。服荊防散。雄黃化毒丸而愈。

懸癰生於上齶中。形如紫李垂喉嚨。不能言語舌難動。頭不能低涕出紅。刺破癰頭出毒血。鹽漱湯淨秘收功。雄黃解毒荊防散。看症機關要變通。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