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某某,女,56岁,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龙华村,农民。于2014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左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3月余。
病史:患者从6月下旬开始左眼红痛生翳,曾用“抗生素”、“抗病毒”、“散瞳”等药治疗无效,现左眼痛、流泪时轻时重,视力下降;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2。左眼混合充血(++),角膜颞侧混浊凹陷,2%荧光素钠染色素2点~7点方位呈月牙形着色区,有潜掘状边缘,病变区有新生血管伸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诊断:蚕食性角膜溃疡(左眼)。
辨证:阴血不足证。
治法:养血祛风。
方剂:养血祛风退翳汤(《中西医眼科临证备要》)加减。
处方:熟地黄1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5g,麦冬10g,丹参10g,蝉蜕5g,木贼5g,谷精草10g,密蒙花10g,菊花10g,黄连5g,剌蒺藜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0.5%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滴眼剂,滴左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左眼,每日2次。③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防风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
二诊(2014年12月26日):眼痛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弱。原方去黄连。7剂。
三诊(2015年1月2日):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左眼睫状充血(+),角膜溃疡减轻,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原方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六诊(2015年1月9日~2015年1月23日):左眼疼痛消失,视物较前清楚,视力:右眼1.0,左眼0.6,左眼内充血消退,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阴性。嘱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患者肝血不足,久热伤阴,阴液耗损,故眼痛、流泪时轻时重;肝阴不足,目所失养,故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均为阴血不足之候。养血祛风退翳汤方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物,加丹参补虚养血活血;黄连清除余热;麦冬滋阴养液;剌蒺藜、菊花、木贼、蝉蜕、谷精草、密蒙花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养血祛风退翳明目之功。配合滴药、外熏,内外兼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