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傷科學 秘傳方

清·江考卿
来源:江氏伤科学

秘傳方

君臣散

(第一)

肉桂(童便浸,一兩) 紅花(酒洗,五錢) 歸尾(五錢) 生地(五錢) 甘草梢(五錢) 赤芍(五錢)烏藥(五錢) 牛膝(五錢) 玄胡索(五錢) 杜仲(三錢) 桃仁(去油,五錢) 碎補(去毛,五錢) 續斷(二錢)花粉(二錢) 川芎(三錢) 羌活(二錢) 牡丹皮(五錢) 加皮(二錢) 防風(二錢) 共研細末,臨用加薑末少許。

紫金散

(第二)

紫金皮,酒浸一宿,瓦上焙乾為末用。

黑神散

(第三)

黃金子,麻油拌,炒黑為末。

桃花散

(第四)

乳香(炙) 沒藥(炙) 血竭(炙) 各等分,共研細末。

玉龍散

(第五)

人中白,醋炙七次研末。

乳香散

(第六)

乳香(炙) 沒藥(炙) 碎補(去毛) 當歸(酒浸) 硼砂(煅) 血竭 土鱉(去頭足醋炙)各等分,酒醉瓦焙為末。

一粒金丹

(第七)

醋(兩錢半炙) 土木鱉(兩半) 栝蔞仁(去油,每一錢者三錢) 共研細末,以飯丸粟米大,上部一錢,下部一錢五分,酒下。

八仙丹

(第八)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巴霜(二錢) 碎補(二錢) 半夏(二錢) 歸尾(酒洗,五錢) 硼砂(三錢) 大黃(五錢) 血竭(三錢) 自然銅(醋炒,三錢) 無名異(醋炙,二錢) 以上共研細末,每服八釐酒下。

川芎散

(第九)

上部頭傷痛用。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防風(一錢) 赤芍(一錢) 生地(一錢) 當歸(一錢二分)羌活(一錢二分) 花粉(一錢二分) 陳皮(一錢) 桔梗(一錢) 黃金子(一錢二分) 姜(三片) 水酒煎服。

桂枝湯

(第十)

上部手臂傷痛用。桂枝 枳殼 陳皮 紅花 香附 生地 防風 當歸 赤芍 獨活 玄胡索 各等分,加童便煎服。

蔓荊散

(第十一)

上部眼目傷用。白芍(一錢) 生地(一錢二分) 紅花(一錢二分) 白朮(一錢二分) 川芎(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二分) 蔓荊子(一錢) 水酒煎服。

杜仲散

(第十二)

中部腰痛傷用。肉桂(一錢) 烏搖(一錢) 杜仲(一錢二分) 赤芍(一錢) 當歸(一錢) 丹皮(一錢)桃仁(一錢) 續斷(一錢) 玄胡索(一錢) 童便煎服。

杏仁湯

(第十三)

中部肚痛傷用。甘草(三錢) 歸尾(一錢) 生軍(三錢) 杏仁(去皮,三錢) 桃仁(去皮,三錢) 童便煎服。

桔梗湯

(第十四)

下部二便閉用。紅花 蘇木 芒硝各(五錢) 煨大軍(七錢) 桔梗(二錢) 桃仁(二十五粒) 豬苓 澤瀉(各三錢) 加姜(三片) 童便(一盞),酒(半斤),煎服。

車前散

(第十五)

下部二便閉用。當歸 枳殼 赤芍 車前子 木通 桔梗 大黃 芒硝 以上各等分,童便水酒煎服。

海桐散

(第十六)

手足傷亦可用。獨活 牛膝 秦艽 桂心 生地 陳皮 赤芍 續斷 當歸 防風 丹皮 加皮 薑黃 海桐皮 以上各等分。童便水酒煎服。

麝香膏

(第十七)

紅花(五錢) 歸尾(一兩) 蘇木(三錢) 加皮(五錢) 肉桂(五錢) 地黃(五錢) 白芷(五錢) 紫金皮(五錢)防風(五錢) 荊芥(五錢) 牛膝(五錢) 續斷(五錢) 靈仙(三錢) 獨活(五錢) 麻黃(五錢) 黃柏(五錢)丹皮(五錢) 桃仁(五錢) 苦參(五錢) 血餘(五錢) 大黃(一兩) 以上用麻油斤半,將上等藥浸下,夏二日、冬四日為度,用銅鍋熬至枯色,入姜少許,再熬去渣,又熬入片黃霜三味,又熬數沸,取起收拾,聽用時加麝香、乳香、沒藥三味藥末於膏上。

象皮膏

(第十八)

凡跌打骨斷皮破皆用。大黃(一兩) 川歸(一兩) 肉桂(三錢) 生地(一兩) 紅花(三錢) 川連(三錢) 甘草(五錢) 荊芥(三錢) 白芨(五錢) 白斂(五錢) 以上肉桂、白芨、白斂、黃占,共研細末,余藥油浸,照前熬法,成膏收用,時加膏上末藥、土鱉、血竭、龍骨、象皮、螵蛸、珍珠、乳香、沒藥八味再貼。

藥酒方

(第十九)

凡打傷跌損可用。當歸 生地 烏藥 三七 肉桂 乳香 沒藥 牛膝 丹皮 紅花 胡索防風 獨活 杜仲 加皮 落得打 川芎 虎骨 乾薑 薑黃 紫荊皮 海桐皮(各五錢) 米酒浸煮,早晚服。

八釐寶麻藥

(第二十)

川烏 草烏 蟾酥 半夏 南星 黃麻花 鬧楊花 共等分研末,苧葉汁拌末曬乾,再研末收好,每服八釐酒下。

楊花散

(第二十一)

鬧楊花(二錢) 南星(二錢) 草烏(一錢) 半夏(二錢) 共研末,用麻黃根、蓖麻根、蓖麻葉三味絞汁拌上末藥,再研末,開割肉用者搽上。

續筋骨方

(第二十二)

土鱉 血竭 龍骨 共等分,研細末唾調塗。

又方

(第二十三)

旋覆花取汁調塗。

止血散

(第二十四)

血見愁 馬蘭頭 川三七 旱蓮草 共研細末,取好便用。

桃花散

(第二十五)

陳平石灰一斤,用牛膽浸七次,取出同大黃炒如桃花色,去大黃用。

黑龍散

(第二十六)

穿山甲 丁皮(六兩) 川芎(二兩) 枇杷葉(去毛,五錢) 百草霜(五錢) 當歸(二兩) 共研細末用。

洗傷藥方

(第二十七)

艾 蔥 桂枝 荊芥 歸尾 槐花 蒼朮 防風 玄胡索 以上各五錢,水酒童便煎服。

陰江湯

(第二十八)

婦人損傷用。阿膠 沒藥 油發灰 水酒煎服。

血竭湯

(第二十九)

跌打血從口出用。發灰 茅根 血竭 韭菜根 水酒童便煎服。

跌打既好筋不伸方

(第三十)

黃荊子(一兩) 續斷(八錢) 海桐皮(八錢) 虎骨(八錢) 雞骨(八錢) 犬骨(八錢) 秦艽(七錢) 獨活(七錢) 共研細末,每服一錢五分,合下寬筋湯服。

寬筋湯

(第三十一)

肉桂 牛膝 薑黃 黃耆 川芎 地黃 獨活 續斷 白茯苓 海桐皮 各等分,用水酒煎空心服。

人參散

(第三十二)

凡接骨之後,無力不能行動用。人參 白朮 肉桂 續斷 黃耆 當歸 烏藥各等分,用水煎服。

桂枝湯

(第三十三)

凡治一切跌打通用。陳皮 芍藥 枳殼 丹皮 香附 生地 桂枝 歸尾 桃仁 乳香沒藥 川芎 牛膝 藿香葉 水煎服。

薑黃湯

(第三十四)

凡一切跌打通用。桃仁 蘭葉 丹皮 薑黃 蘇木 當歸 陳皮 牛膝 川芎 生地 肉桂 乳香 沒藥 水酒童便煎服。

消風散

(第三十五)

凡跌打損傷牙關緊閉。赤芍(一錢二分) 川芎(一錢二分) 當歸(五分) 升麻(一錢) 羌活(一錢)陳皮(一錢二分) 半夏(一錢二分) 防風(七分) 南星(五分) 甘草(三分) 老薑(三片)煎服。

麻黃湯

(第三十六)

凡破傷風發寒用。肉桂(三分)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二分) 厚朴(七分) 桔梗(七分) 枳殼(七分) 麻黃(去節,二錢) 蘇木(五分) 川芎(七分) 陳皮(薑汁製,一錢) 煎濃熱服。

升麻湯

(第三十七)

凡損傷頭用。白朮 附子 升麻 麻黃 紅花 川芎 乾薑 肉桂 甘草各等分 用加老薑三片,蔥頭三節,水煎服。

杏仁湯

(第三十八)

肉桂 麻黃 桑皮 杏仁 桔梗 細茶 甘草各等分,加燈心煎服。

治破風

(第三十九)

薟草一兩 水酒煎服。

金瘡方

(第四十)

上三七(三錢) 水粉(炒黃,五分) 片香(制,三兩) 共研細末用。

又方

(第四十一)

舊氈帽邊(三兩) 燒灰存性,用香油調塗。

刑杖方

(第四十二)

歌云:既救諸傷又救刑,乳香沒藥合無名,土鱉再加真猴骨,然銅宜以醋來烹,六味一同研細末,煉蜜合成打彈丸,臨用須飲三杯酒,那怕黃昏打到明。乳香 沒藥 土鱉 無名異 猴骨 自然銅

又方

(第四十三)

治刑杖。白芷(三錢) 赤芍(三錢) 乳香(炙一兩) 沒藥(炙一兩) 黃金子(一兩) 陳年尿坑瓦(童便酒煅,一兩) 共研細末,未杖之前,酒調服之,若既杖傷甚,只宜用下藥。

紅花散

(第四十四)

治刑杖。酒醉土鱉 醋煅古錢 炙乳香 炙沒藥 蘇木節 巴霜 各等分研末,一板一釐,水酒調服。

刑傷夾拶方

(第四十五)

大黃(四兩) 半夏(二兩) 白芷(二兩) 官桂(四兩) 甘草(二兩) 共研末酒調扶傷處,內服上桃花散。

治足骨挾碎

(第四十六)

土鱉(二個) 生蟹(一個) 共搗敷患處,內服六號乳香散。

治打足拐

(第四十七)

牛膝(二錢) 土鱉(二錢) 共搗敷患處。

被人咬傷方

(第四十八)

栗子一撮,口中嚼碎,敷患處。

抓破臉皮方

(第四十九)

用薑汁調輕粉一錢,敷患處。

打傷接氣方

(第五十)

參鬚(一錢) 硃砂(三錢) 乳香(一錢) 川烏(一錢) 北細辛(三錢) 寸香(一分) 共研細末,每服五七釐童便下。

開關吹鼻散

(第五十一)

細辛(二錢) 牙皂(二錢) 山奈(一錢) 良薑(二錢) 寸香(一分) 共研細末,吹鼻即蘇。

撽開吹喉散

(第五十二)

治牙關緊閉。牙皂(二錢) 細辛(二錢) 巴霜(二錢) 共研末入喉即蘇。

撽開灌下方

(第五十三)

蟬蛻(三錢) 硃砂(一錢一分) 共研末,酒或碰便下。

急救灌轉方

(第五十四)

乳香(去油,四錢) 沒藥(去油,四錢) 名異(煅,四錢) 枳殼(麵炒,三錢) 寸香(二分) 木鱉(便炒,三錢) 土鱉(火煅,四錢) 土狗(麵炒,四錢) 川銅(醋煅,四錢) 血竭(五錢) 鬧楊花(酒蒸去心,五錢) 共研細末,重服七釐,或酒或碰便下。

欲吐痰方

(第五十五)

膽礬(三分) 銅綠(三分) 以上共研細末,用神仙醋調服即吐痰。

雞鳴散

(第五十六)

治跌打瘀血攻心,脈欲死服。生地(二錢) 大黃(三錢) 杏仁(去衣,一錢)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用生水酒煎服。

腦頭引 藁本 川芎 白芷 白芍 蘇葉 升麻 木香 羌活。

咽喉引 玄胡 碎補 乾薑 防風 桔梗 薄荷 桔根 連翹。

胸前引 枳殼 厚朴 乾薑 鬱金 陳皮 烏藥 木香 甘草。

腰上引 杜仲 小茴 菟絲 木香 故紙 枸杞 玄胡 加皮。

手上引 桂枝 當歸 透骨草 甘草 羌活 防風 神仙劍。(即千年健,十指全傷用)

腳上引 川膝 獨活 木瓜 苡仁 淮膝 蒼朮 加皮 木香。

腳脊引 淮膝 南藤 棕根 木瓜 苡仁 螺螄骨 透骨草。

潮熱引 柴胡 羌活 黃芩 陳皮 厚朴 甘草 人中白。

浮腫引 生地 防己 漏蘆 防風 烏藥 甘草。

氣急引 沉香 枳實 陳皮 木香 鬱金 烏藥。

腹內痛引 玄胡 吳萸 石蒲 白芍 木香 祈艾。

二便閉引 大黃 車前 澤瀉 木通 枳殼 豬苓。

血聚引 紅花 桃仁 生地 蘇木 血竭 當歸。

氣聚引 沉香 小茴 三稜 莪朮 靈脂 乳香。

遍身引 乳香 碎補 木香 沒藥 吳萸 寄奴。

消風引 荊芥 白芷 犀角 薄荷 葛根 草烏。

止嘔引 炮姜 砂仁 藿香 白苓 酸車草(取自然汁)。

失氣引 金鳳花葉 佛指甲花 寸香 三味共研細末,薑汁服。

接骨引 然銅 虎骨 小茴 當歸 土鱉 猴骨 枸杞。

體之虛者 加附子 肉桂 洋參 黃耆。

體之健者 加黃連 黃芩 紫蘇 薄荷。

接骨膏

(第五十七)

當歸(酒炒,一兩五錢) 羌活(五錢) 骨碎補(去皮,五錢) 牛膝(酒洗炒,一兩) 木香(五錢) 威靈仙(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 川芎(五錢) 川烏(去皮淨,五錢) 加皮(酒炒去皮,一兩) 杜仲(五錢) 北細辛(五錢) 防風(五錢,要鮮揀淨) 香附(五錢) 滴乳香(去油後放,五錢) 沒藥(去油後放,五錢) 桃丹(後放收膏,二兩五錢) 嫩松香(二兩,後放)。以上共藥十八味,外加四葉對三錢,土茯苓三錢,海風藤五錢,將真正菜油數斤熬滾,將藥十四味先入鍋內,再將草藥三味,共浸油內,春天浸五日,夏三、秋七、冬十天,期滿入鍋內,漫火熬,根浮起濾渣,再入乳香、沒藥、松香三味,又熬數沸,滴水成珠,再下黃丹收膏矣。退火三日再用。此膏專治骨跌打傷者,皮未破者,將此膏貼之,其骨陸續如初。

並一切跌打損傷,貼患處,傷骨自好,其腫自消,散血通氣效驗。

凡跌打不能言語,人不知打壞何處,急用不滿尺叢樹,連根拔來,洗淨去泥搗汁,量人酒量若干,如飲約一壺者,即用一壺和叢樹內攪汁,令傷人飲之,免其血瘀衝心,再請醫生治療可也。

又十直路口,尿桶底磚瓦片,取來炒乾,研末亦醫跌打。

按江先生,乳名祥,號瑞屏,住婺源北鄉清華街雙河頭,道光庚子年已七旬,善於跌打,此書珍之寶之。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