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廣嗣要語本序
溯洄子俞橋序曰:陰陽之道,順則生乾,逆則生坤,擴而充之,天機之秘盡。予早歲得遇異人,授以大道。三十年間,歲月如流,而盟詮未證。夫順修,乾上而坤下,以有形交無形,女子懷胎者,人道也。逆修,地上而天下,以無質交無質。順而有形者,後天太極之氣也。逆而無質者,先天太始之氣也。蓋順則有盡,逆則無窮,有形則有壞,無質則無敗。是以至人退陰進陽,斥有從無,舍河江汗漫之未流,溯金水清純之初氣。道在掌握,而鬼神莫能窺;身在樊籠,而死生莫能累。人道固近,而仙道豈遠!奈何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不有其傳,罔臻妙義。予晚歲用順修之道,得生三子。不敢自私,因著廣嗣要語,少指迷途。近有數刻本附方者,為錦衣萬君鹿園所刊。附經者為州守劉君仲衡所刻。惜其流布未洽,用捐微祿,倩工重梓,以為廣傳之云爾。
總論
蓋由而觀之,天不無日月星辰,地不無樹木黍稷,人不無生育,物不無胎卵濕化,要知得其養耳。得其養,則磽者以肥,瘠者以沃,草木何懼乎不蕃,黍稷何懼乎不秀。夫人亦由是也。苟形質強壯,而嗜欲無節,久之不免虛衰。賦稟怯薄,而攝養有道,終焉亦能完實。不特少健而老衰,早壯而晚憊,滋培保護之間,固可以挽秋冬而復春夏也。昔者,名醫羅天益云:戊午春,桃李始花,雨雪厚寸,叟令人擊樹墜雪,焚草於下。是年果結蕭然,而此園結果甚多。然則天地之氣,尚可以法轉移;於人之身,豈無所用其力焉。愚乃不慚愚昧,積以平時縉紳方士之說,質諸古今名家論議,著為調理精血、直指其源、男女服藥三論,陰陽虛實四圖,合用方法三十五道,附錄經驗秘方二十二道,號曰廣嗣要語。精切曉明,纖芥不隱。信此以行,將見天下無不可父之男、無不可母之女,而螽斯之慶,而子孫蕃茂矣。
調理精血要論
求嗣之道,在於男精女血充實而無病也。苟有病焉,必資明醫論症調之。夫精者,血也,水也,陰也,蓋以有形言之也。有形而能射者,則又為氣、為血、為陽所使然也。論曰:孤陽不生,獨陰不成。無形則陽無所附,無陰則陽無所依。是精兼氣血、兼水火、兼陰陽,總屬腎與命門二脈,以沉靜為平。若見命門脈細或絕,陽事疾弱,是為陽虛,法宜補陽。若見命門脈洪大鼓擊,陽事堅舉,是為相火妄動,法宜滋陰制火。啟玄子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若見腎脈洪大,或遺精尿血,是為陰虛,法宜補陰。若見腎脈虛微太甚,別無相火為病,法宜陰陽雙補。又如經者,血也、水也、陰也;假如火色而為赤也,隨氣而行,依陽以運。亦若精之兼氣血、兼陰陽、兼水火者也。其候以一月為期,上應月之盈虧,故名曰月水。應其期則平,失其期則病。先其期者,血熱也;過其期者,血虛也。過期而色淡者,有痰也,或曰血虛也。經行而成塊者,氣凝之也,或曰風冷乘之也。將行而作疼者,氣之滯也;行後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經水紫黑者,氣血俱熱也。雖然又當察其時寒暖、脈之遲數、症之冷熱,平而調之,以復常候,不可一途而取。夫男精女血既充,別無他疾,惟守投虛之法,是為知要。
直指真元論
結胎者,男女精血也。男屬陽而象乾,乾道資始;女屬陰而象坤,坤道始生。陽主動,故能施發;陰主靜,故能承受。夫動靜相參,陰陽相會,必有其時,乃成胎孕。凡經淨一三五日,新血未盛,精勝其血,血開裹精,精入為骨,男胎成矣。二四六日,新血漸長,血勝其精,精開裹血,血入本㞐,女胎成矣。七日至十日,鮮有成者,縱皆女胎。欲求子者,全在經淨一、三、五日以里交合。如俯首拾芥,萬舉萬當。斯時男女無暴怒、無醉飽,毋食炙煿辛熱,毋用他術助長,陰陽和平,精血調暢,交而必孕,孕而必育,育而必子,堅壯強壽。至真切要,在此數語。受娠之後,宜令鎮靜,血氣安和,則胎孕長養。又宜內遠七情,外薄五味。大冷大熱之物,皆在所忌。苟無胎痛、漏血、瀉痢及風寒外邪,不可輕易服藥,亦不得交合陰陽,觸動欲火。未產,則胎不常;既產,則胎毒不已。降生之後,攝養一如胎前。蓋母食熱則乳熱,母食寒則乳寒,母食膏粱野味之物,則乳毒。有此數者,子受其害矣。求嗣之道,誠不出此。然源頭一節,尤當研究。男子十六而精必通,必三十而娶;女子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二氣充實。或精未通而御女,經始至而近男,未充而傷,未實而動,根本既薄,枝葉必衰,嗣息豈能蕃衍!先儒言:寡欲多男子。蓋寡欲則不妄交合積氣儲精,待時而動,故能有子。予為不在於此為寡欲,凡心有所動既是欲。心主血而藏神,屬手少陰;腎主精而藏志,屬足少陰。心神外馳,則腎志因亂,其於交會之際,殊無靜一清寧之氣,所泄之物,同歸腐濁而已,安能發育長養於其間哉!《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夫能精一道心,俾常為一身之主,則邪思妄念,自爾退聽,欲寡而神益完,不惟多子,抑且多壽。養身莫善於寡欲,正此謂也。
男女服藥論
男子以陽用事,從乎火而主動,動則諸陽生。女子以陰用事,從乎水而主靜,靜則眾陰乘。故治男子,毋過溫熱以助其陽;治女子,毋過寒涼以益其陰。古人以黃柏知母之藥,每用於男子;而乾薑艾葉之劑,恆絕於婦人。男女陰陽,自然之體,固有不得而同者,至於七情內傷、六淫外侵,發為諸症,治寒以熱,制熱以寒,隨病推移,安能執此。但男女嗣續稍遲,雖無疾病,當加調護。男子陽動之體,惟慮合而易失,未獲中其肯綮。女子陰靜之質,多若交而弗孕,不能逆其生成。由是培養之術,若不可廢。在男子則用思仙丹丸,固其陰以為持久之計;在女子則用啟榮丸,鼓作微陽,以為發育之基。竊觀古今種子之方,不偏於寒,即偏於熱,務張其功以矜世;不析其理以示人,往往服之,反致求全之毀。故述二方,以為世之求嗣者助云。
實陽能入虛陰之圖
實陽能入虛陰之圖
成胎
實陽能入虛陰,為男子陽精充實,適值女人經後血海虛靜,子宮正開,與之交合,是謂投虛,一舉而成胎矣。經盡一日交會成男,二日成女,三日成男,四日成女,五日成男,六日成女,取奇陽偶陰之義,過六日無用矣。大抵前三日新血未盛,精勝其血,血開裹精,必成男胎;後三日新血漸長,血勝其精,精開裹血,多成女胎。凡交會,必半夜生氣時,有子皆男而壽。
實陰不能受陽之圖
實陰不能受陽之圖
妄施
實陰不能受陽,為女人經盡六日之後,新血方盛,血海充滿,若與交合,以實投實,多不成胎。
又有婦人素稟怯弱,雖經後旬日,血海未滿,亦覆成胎,然皆女胎,亦血勝其精之故也。
微陽不能射陰之圖
微陽不能射陰之圖
治男
微陽不能射陰,為男子陽精微薄,雖逢女人血海虛靜之日,流而不射,多不成胎。蓋因平日嗜欲不節,施泄太多所致,法宜補益精元,並用功夫存養,毋令妄動,候陽精充實,方按投虛之法,一舉而成胎矣。
兩尺脈大而數,小便常赤,未交易興,既交易泄,或自遺夢遺,真精不固,治在補陰。
兩尺脈微而遲,小便常清,陽事不舉,勉力入房,未覺先痿,或所泄清淡微薄,治在補陽。
弱陰不能攝陽之圖
弱陰不能攝陽之圖
治女
弱陰不能攝陽,謂女人陰血衰弱,雖投真陽強壯之精,不能攝入子宮,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或因病後、經後、產後調理失宜,勞動骨節,虧損陰血所致。治宜調經養血之要。
調元
陽虛,右尺命門脈細微,精清,服還少丹、巨勝子丸。陰虛,左尺腎脈洪大或數,遺精、尿血、淋澀等症,服丹溪大補陰丸、加味虎潛丸。相火妄動,陽事數舉,右尺命門脈洪大,此為水不勝火,與陰虛同治法,補陰則相火自降也。陰陽俱虛,兩尺脈微弱無力,真精薄,服八味丸、補天丸。
調經
經先期者血熱,服四物湯,加芩、連之類。過期者血虛,四物湯加參、耆、白朮、陳皮之類。過期而色淡者有痰,二陳加芎、歸。紫黑色及有塊,血熱,四物加芩、連、香附之類。行後而作疼者,氣血俱虛,服八物(珍)湯。經行不止者,四物加阿膠、荊芥穗之類。
安胎
胎痛乃血少,四物加童便、制香附,共為末,紫蘇湯調下。有所激觸而疼者,芎歸湯探之。胎動屬火,四物加條芩之類。胎動不安,及下血,用集驗方、秦艽丸湯。胎動不安,或因房室不節,有所觸動,四物加膠、艾、條芩、白朮之類。妊娠惡阻,肥人有痰,瘦人有熱,胃氣不安,用人參橘皮湯、保生湯、集驗青竹湯。懷胎不問幾個月日,但覺胎氣不安,腰腹微痛,飲食不美,用安胎飲。
便產
妊娠七八個月,恐胎氣展大,難產,宜服束胎丸。妊娠八九個月,肥味膏粱之人,胎氣壅隘,宜服枳殼散,間二三日一服。或達生產(散),救生散;臨月用神寢丸、三合濟生湯。難產用催生丹、遇仙丹。如聖膏、豬肝蜜酒法。胎衣不下,或血乾,或血冷凝澀,宜服奪命丹、牛膝湯,或前方如聖膏。又方用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之。
又法:令產婦自銜髮尾在口,嘔噦即下。
交會宜忌日
宜旺相日:春,甲乙寅卯;夏,丙丁己午;秋,庚辛申酉;冬,壬癸子亥。宜忌日:晦朔弦望、大風、大雨、虹霓、雷電、雲霧、昏暝、日月薄蝕,三光之下及秋冬丙丁日。
轉女成男法
受妊之後,用弓弦一條,絳囊盛帶婦人左臂、近肩垂、繫腰下,滿百日去之。又用雄黃一兩,絳囊盛帶。或用左邊斧一把,置孕婦床頭,仍置床下,勿令人知。雞抱卵時,置斧窠下,皆雄雞也。以上諸法,或用其一可也。
附方
秘授金鎖思仙丹
治男子嗜欲過多,精氣不固,澀以去脫之劑。
蓮花蕊(十兩,暖,無毒,鎮心、益顏色,忌地黃、蒜) 石蓮子(十兩,味甘平,溫,無毒,經秋正黑,沉水者是也。本功安心正渴,治腰疼泄精。入藥內,去心取粉) 雞頭(十兩,味甘平,無毒,益精氣、強志。用則取其實,搗爛,曬乾,再搗,篩取粉)
上用金櫻子三斤,取霜後半黃者,木臼中轉杵,卻刺勿損,劈為兩片,去子,水淘淨,搗爛,入大鍋,以水煎,不絕火,約水煎半,取出瀝過。重煎如稀餳。市肆乾者焙之,用水浸軟,再煎令如法。入前三味末,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服。一月見效,即不走泄。候婦人月信住,取車前子一合,煎水空心服之,一交成孕。依方服至多日,精神強壯,能成地仙。忌時葵菜、車前子。
按《本草》:金櫻子,味酸澀平,無毒。療脾泄,澀精氣。精氣滑脫者,服之自固。或言其性澀,乃因無是病而用是藥,且無配製而作單煎服。籲!澀可去脫,十劑之—法,良工不能更其道也。夫雞頭實,味甘平,無毒,補中益精。石蓮子,味甘寒,無毒,安心神,養氣力,治泄精。蓮花蕊,無毒,鎮心,益顏色。服餌家取雞頭實,和熬金櫻子,煎和丸,補下益人,名水陸丹。仙方取雞頭實,並蓮實,合餌養之,能駐年。昔人得其一二,功效若此。思仙合眾妙而有之,信可尚矣。
玉鑰啟榮丸
治女人無病,經事調勻,容顏不損,但久無胎孕。婦人者,眾陰之所集,常與溫居。今失所養,則子宮有陰無陽,不能生育。用此丸,平調氣血,鼓作微陽。生育之要藥也。
人參 白朮 甘草 當歸 川芎 熟地 沒藥 藁本 白薇 白芷 茯苓 牡丹皮 白芍藥 赤石脂 玄胡索(各—兩)
上藥將石脂、沒藥另研外,其餘用醇酒浸三日,焙曬乾,為細末,足十五兩。又用香附子,去皮毛,水醋浸三日,炒乾為細末,亦十五兩。將前共十六味,用重羅篩極細末,煉蜜丸桐子大,瓷器中封固。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或白滾水送下。以乾物壓之,待月事後,受妊為度。
還少丹
治右尺命脈微細,陽事痿弱,精氣不足,陽虛之症。
山藥 牛膝(去蘆,酒浸) 遠志(去心)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五味 蓯蓉 杜仲(炒,去絲) 茴香 白茯苓(各一兩) 枸杞 熟地(各一兩五錢) 菖蒲 楮實子(各一兩)
上為末,用棗泥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食蒯艮,一日用三服。
巨勝子丸
治右尺命門脈虛微欲脫,陽痿不舉,陽脫之症。
熟地黃 生地黃 何首烏 川牛膝 天門冬 肉蓯蓉 枸杞子 菟絲子 巨勝子 白茯苓 柏子仁 酸棗仁 破故紙(炒) 巴戟天(去心) 北五味 覆盆子 懷山藥 楮實子 天雄 續斷(各一兩) 雞頭肉 蓮花蕊 韭菜子 胡蘆巴 真川椒(各五分) 木香(二錢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虛甚者百丸,空心溫酒下。
大補陰丸
治左尺腎脈洪大或數,遺精尿血。壯陰之要藥也。
黃柏(鹽水炒) 知母(鹽水炒,各四兩) 熟地黃 龜板(去旁,酥炙,各六兩)
上為末,煉蜜,和豬脊髓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補陰丸
治左尺脈洪大或數,精元不固。補陰制血之藥也。
黃柏(鹽水酒炒,半斤) 知母(同上制) 熟地(各三兩) 白芍(炒) 川牛膝(酒洗) 虎脛骨(一兩,酒浸,酥炙) 陳皮 瑣陽 當歸 龜板各四兩,酒浸,酥炙
上為末,酒煮羊肉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各加乾薑半兩。
加味虎潛丸
治左尺腎脈虛數,精神短少,腰肢無力。補腎養血之要劑也。
人參 黃耆(蜜水炒) 白芍(炒) 黃柏(酒炒) 當歸(酒洗) 山藥(各一兩) 瑣陽(酥炙) 枸杞 龜板(酒洗,酥炙) 龜虎脛(同上炙) 菟絲子(酒洗,炒,各五兩) 破故紙 杜仲(鹽水炒斷絲) 五味子 牛膝(酒洗,各七錢五分) 熟地(四兩)
上為末,煉蜜,和豬脊髓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八味丸
治兩尺脈微弱,陰陽俱虛。雙補之劑。
紫河車(一具,即胞衣。男用女胎,女用男胎,俱用頭胎為佳。若不能有,即壯婦人者亦可) 黃藥(酒炒) 龜板(炙,各三兩) 杜仲(酥炙) 牛膝(酒浸,各二兩) 陳皮(一兩)
加乾薑半兩,夏加五味子一兩。以上共為細末。將紫河車水洗淨,布絞乾,用酒煅爛。入諸藥末,共搗勻,焙炒,再為末,酒和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沸湯或溫酒下。
四物湯
治女人血分,或寒或熱,經事前後不調,或多或少,以致崩帶血塊積諸症,用此加減。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各等分)
水煎服。
芎歸湯
一名佛手散。補血活血,生新去敗。產前胎後皆可服。
用當歸、川芎二味,各等份,每服四五錢,入酒一杯,煎欲干,加水一杯,再煎二三滾,去渣,溫服。
安胎飲
治婦人懷妊,不問幾個月,但覺胎氣不安,腰腹微痛,飲食不美,用此湯服之。
白朮 白芍 熟地 當歸(各一錢) 甘草 縮砂 紫蘇(各三分) 人參 川芎 黃芩(各五分)
上藥作一劑,加生薑一片,水煎溫服。
集驗方
治婦人胎動不安,及下血。服之可愈。
艾葉 阿膠 川芎 當歸(各三錢) 甘草(一錢)
上藥將阿膠存外,用水四茶杯,入藥內,同煎至二杯,去渣,納阿膠於內,煎令化,分三服,一日用完。
秦艽湯
治症同前。
秦艽 艾葉(醋炒) 阿膠(蛤粉炒)
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杯,元米百粒,煎至一杯,去渣溫服。
人參橘皮湯
治妊娠噁心阻食。和中安胃之藥也。
白朮 麥門冬(去心) 橘紅 人參(各一兩) 白茯苓(二兩) 厚朴(薑汁炒,二兩) 甘草(三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杯半,用淡竹茹彈子大一枚、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楂,澄清,空心溫服。
保生湯
治婦人惡阻。養胃調氣之劑。
人參(八分) 甘草(五分) 白朮(一錢) 橘紅(一錢二分) 烏藥(一錢) 香附(一錢)
上藥用水一鍾,生薑五片,煎七分,去楂,不拘時溫服。嘔吐,加丁香同煎服。
集驗青竹茹湯
治婦人惡阻,清痰止嘔之藥。
竹茹(彈子大一枚) 橘紅(一錢五分) 生薑(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湯泡七次)
上藥用水二鍾,煎七分,去查,溫服。忌食羊肉、餳、酢等物。
束胎丸
治婦人懷孕七八個月,恐胎轉大難產,用此藥扶助母氣,束緊兒胎。
白朮 陳皮(各一兩) 茯苓(一錢五分) 條芩(酒炒,夏用一兩,春秋用七錢五分,冬用五錢)
上為末,粥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白湯、米飲送下。
枳殼散
治婦人懷孕八九個月,稟質肥厚,胎氣壅隘。此必寬和母氣,令兒易產。
商州枳殼(五兩,麩炒赤) 粉草(一兩,炙) 香附(一兩,炒)
上為末,每服二分,空心滾水調服,一日服三劑。
一方加元米炒,同為末,白湯點服,令兒易產,初生微黑,百日肥白,此為古方之妙。若孕婦稍弱,恐胎寒腹痛,胎弱多驚,內可加當歸、木香各五分,則陽不致強,陰不致弱,二氣調和,有益於胎產。
達生散
治婦人懷孕八九個月,服此以扶正氣,散滯氣。妊婦稍虛者,尤為更妙。
大腹皮(薑汁煮) 白朮 白芍 當歸(各一錢) 甘草(一分五釐) 陳皮 人參 紫蘇莖葉(各五分)
上藥作一劑,水煎服。夏加黃芩或黃連、五味子,春加川芎、防風,秋加澤瀉,冬加縮砂。或通加枳殼、縮砂。胎動加苧根、金銀花,氣上加紫蘇、地黃,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縮砂、神麯,渴加麥門冬、黃芩,能食加黃楊腦,有痰加半夏、黃芩。隨症加之尤妙。
救生散
治孕婦稟受瘦怯,不宜服枳殼散破氣之藥。此方安胎益氣,令兒易產。
人參 神麯(炒) 麥芽(炒) 訶子(煨,去核) 白朮(麩炒) 橘紅(炒)
上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杯,煎七分,空心溫服。
議云:謂今八月合進瘦胎、易產之藥,若枳殼散,非為不是。但妊婦肥實者,可用也。若本瘦怯,不宜服此藥。惟救生散安胎益氣,有子緊小、無病、易產,最為穩當。
神寢丸
治孕婦臨產月日,破滯氣,瘦胎易產。
通明乳香(五錢,另研) 商州枳殼(一兩,麩炒)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空心溫酒,或米飲服二三十丸。臨月用之,瘦胎易產,極妙。
三合濟生湯
以枳殼、芎歸、達生三方,抽其精粹,合成此湯,治臨產艱難,雖一二日不下者,服之自然易便。
枳殼(三錢,麩炒) 香附(一錢五分,炒) 粉草(七分)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蘇葉(八分) 大腹皮(薑汁洗,一錢五分)
上藥,用水二鍾,煎至一半,待腰腹痛甚,服之即產。
催生丸
治孕婦生理不順,產育艱難,或橫或逆,大有神效。宜用天醫月日合。
十二月兔腦(去膜,研如泥) 通明乳香(一錢,研細) 母丁香(一錢,為末) 麝香(一錢,研)
上以乳麝丁香拌勻,入兔腦髓為丸,雞豆大,陰乾,油紙密封固,臨產服一丸,溫水送下,立產。男左女右,手□握出,神效。
催生不傳遇仙方
治婦人坐草艱難。
蓖麻子(十四個,去殼) 硃砂 雄黃(各一錢五分) 蛇蛻(一尺,煅)
上為細末,粥和丸,彈子大。臨產時,先用川楝湯,淋洗臍下,納藥一丸臍中,仍以蠟紙數重覆藥上,軟帛拴系,產則急取藥去,一丸可用三次。
如聖膏
治同前。
用蓖麻子七粒,去殼細研成膏,塗產婦腳心。如產,急急洗去,遲則腸出,卻以此膏塗頂上,腸自縮入。又方:用蓖麻子百粒,加雄黃一錢同研,用如前法。
豬肝蜜酒法
治婦人胞水早行,胎澀不下。
豬肝(一斤) 白蜜(一斤) 醇酒(一斤)
上三味,共煎至二斤,分作二三服。如不能服者,隨多少緩緩服之,即下。
奪命丹
治婦人血冷凝澀,胎衣不下。
大黃(四錢,漓醋煎膏) 黑附子(二錢,泡去皮) 丹皮(四錢) 乾漆(炒煙盡)
上為末,以大黃膏同雞子白搗成丸,桐子大。酒溫急吞五七丸。如未下,用後方。
牛膝湯
治婦人生產不順。用此方,滑利水道,令兒易下。
牛膝(一錢,酒洗) 瞿麥(一錢) 滑石(二錢) 當歸(酒洗) 木通(各一錢) 葵子(一錢二分五釐,如無,用黃蜀葵花)
上藥分三服,水二鍾,煎八分,溫服。須宜先修合,預備為上。
補附廣嗣方
五子衍宗丸
凡男子服此藥,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和,舊稱古今第一種子方,人能世服此藥,子孫蕃衍。嘉靖丁亥,於廣信鄭中丞府得之。張神仙四世,予及數人,用之甚驗。
五味子(一兩,去枝梗,搗,曬乾) 枸杞子(九兩) 菟絲子(七兩,蒸,搗餅) 覆盆子(五兩,淘去花葉,曬乾) 車前子(三兩,微炒,揚去土)
上藥宜擇道地精新者,曬焙乾,各為細末,稱定,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冬月溫酒服。合藥日,春取丙丁己午日,夏取戊己辰戌日,秋取壬癸子亥日,冬取甲乙寅卯日。須用上旬晴霽之日,忌雞犬異類所見。
百子建中丸
凡女服此藥,調經養血,安胎順氣。不問胎前產後,月事參差,有餘不足,諸症悉皆治之,更益胎嗣。此方,太僕鮑璧所驗,其妻三十而不生育,忽經事不至,十月腹鼓大,面無病容,皆謂有妊。一日忽產穢物盈桶,視之皆敗痰積血。後服此丸,不一年生一子。予曰常以此二方濟人,無不效者。
真阿膠(二兩,蛤粉炒成珠) 蘄艾葉(二兩,去筋膜,醋煮乾) 當歸(二兩,壯大者,酒洗,去蘆) 川芎(二兩,去蘆) 熟地(二兩) 白芍(二兩) 香附子(十二兩。赤心者佳,去毛杵成,米醋各半浸一夜,曬)
上藥宜擇道地,除熟地另研,稱定各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少醋點沸湯下。內寒者,溫酒下。
此二方,不熱不寒,不補不瀉,藥物近易,性味平和,明效大驗,詳載本草。予中年得此方,信心服餌,連生三子,後轉施多人,罔有不應。太僕史室久不得育,服百子建中丸,兩月受妊,後生一子。但修合日時,俱用上旬生氣之日,並有吉星照曜。如此,無不效驗。
神效黑附方
治婦人久不生育,經事不調,及墜胎者。服之無不立效。
香附子(一斤。要北方香附米,去毛,分作四分,一分好酒浸,一分米泔水浸,一分童便浸,一分醋浸,各浸一日夜) 艾綿(四兩。要潔淨無細梗及灰塵者。用醋二大碗同香附一處煮乾,石臼內約杵三千下,以爛為度。捻作餅子,錢樣大,用新瓦灰火焙乾,搗成末) 白茯苓(一兩,去皮淨) 當歸(一兩,去皮淨,酒浸一夜) 人參(一兩) 川芎(一兩,去土,淨大者) 大熟地(一兩,酒浸,去土。又用酒浸一夜,飯上蒸) 木香(五錢,要廣南香) 上等徽墨(一兩,火煅醋淬)
上藥九味,各為細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陳酒送下。此方是聞人道長所傳。
何首烏丸
喬白岩服。
何首烏(三斤,用銅刀或竹刀切片) 牛膝(一斤,去苗,銼)
上藥用黑豆一斗,淘洗淨,用甑一口,先以豆鋪甑底,後鋪何首烏,又鋪豆一層,再鋪牛膝,重重鋪好,安釜上蒸之,令豆熟為度。去豆取藥曬乾,又換豆蒸之,如此三次,去豆取藥為末,蒸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服之。忌食蘿蔔、蔥、蒜。何首烏乾者,米泔水浸軟,切之。
又方:蕭東之傳云,蔣敬所服此。
何首烏,雄雌各半斤,銅刀去粗皮為片,米泔水浸夏一宿、春秋二宿、冬三宿,取出曬乾為末。無火病者,以棗肉為丸,或蜜丸,清晨鹽湯送下,或酒下尤佳。《本草》服何首烏,用茯苓煎湯,勝似鹽湯。
上二方,楊後江服此連孕,及人傳服者,皆驗。
延年益嗣丸
男服。
生地黃(酒浸一宿,曬乾) 熟地(酒洗淨,曬乾) 地骨皮(各五兩,酒洗,曬乾) 人參(三錢) 茯苓(酒浸,曬乾) 天門冬(酒浸三時,去心,曬乾) 麥門冬(同天門冬煮,一樣各五兩)
上用何首烏半斤,鮮者,用竹刀刮去皮切片;如干者,米泔水浸軟,刮去皮,亦切片。置砂鍋內,下用烏羊肉一斤、烏豆三合,量著水用,上加蓖,放此藥上蒸一二時,取出曬乾,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清晨溫酒送下。此方,崇德縣韓主簿傳。
加味益母丸
女服。
益母草(半斤) 川芎 赤芍 當歸 廣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好酒或童便,酒下其妙非常,百日可孕。
上二方,余夫婦同服,有驗。
四制香附方丸
香附米(一斤,用酒,醋,鹽湯,童便各浸三日,瀝乾,炒當歸四兩,酒浸) 川芎(四兩) 白芍(四兩,酒炒) 白朮(二兩) 陳皮(二兩) 熟地(四兩,薑汁炒) 澤蘭葉(二兩) 黃柏(二兩,酒炒) 甘草(一兩,酒炒)
上為末,酒和丸。每服七十九,空心,白滾水下。此方調經養血,順氣健脾。如信,服此有妊。
琥珀調經丸
治婦人無子,□能經正。
香附子(一斤,童便,好醋各浸半斤,浸七日) 蘄艾(去枝梗者四兩。入香附子內攪勻,每加好醋五碗,入砂鍋內同煎,干為度,曬乾為末。另作後藥) 當歸(二兩,酒洗) 川芎(二兩) 熟地(二兩,酒蒸,另研,入前藥) 芍藥(二兩,煨) 琥珀(一兩,另研)
上為細末,共一處搗研細,醋和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艾醋湯送下。
濟陰丸
女服。
赤芍(四兩,去蘆) 川芎(同上) 生地黃(四兩,去苗) 當歸(四兩,去蘆) 好艾(一斤,去梗) 香附(一斤)
上分為四份,用醋、童便、鹽水、酒各浸一夜,俱浸一宿,加醋三斤,拌勻,以砂鍋煎盡為度。取出曬乾,為末,醋和丸桐子大。一日三餐,飯前,每服五、六十丸,令人體壯,經調有孕。服久諸症不作。
雛雞丸
用頭窠烏骨雞,雌雄各一隻,置放一處,不可與群雞相混,候生卵時,將初生卵記放,待生足,將初生卵頂上開一竅,用硃砂三錢,當歸、芍藥、川芎、熟地各二錢,為細末,將卵黃傾出,和藥末,仍入殼內,以厚紙封之,眾卵內覆之。待群雞生,將藥卵出殼,以蜜丸之,空心,好酒服三、四十丸,此甚見效,藥完即有孕。此方宣府鎮守總兵馬儀都督所傳。
煮附丸
專治婦人心懷鬱結,經不能調,故不得孕。此方甚效,不須更服他藥。
用川附子,不拘多少,去毛皮,米泔水浸一宿,曬乾。用好醋,砂鍋內旋醋添煮透,取出焙乾為末,仍用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七十丸,服久即經調有孕。
溫臍種子法
五靈脂 香白芷 青鹽(各二錢) 麝香(一分)
上為末,以蕎麥麵湯和,搓成條子,圈於臍上,以前藥入於其中。用艾灸之,但臍內微溫即好,不過二三度。
兜肚方
白檀香(一兩) 靈陵香(五錢) 馬蹄香(五錢) 香白芷(五錢) 馬兜鈴(五錢) 羚羊角(一兩) 木鱉(八錢) 甘松(五錢) 升麻(五錢) 丁香(七錢) 血竭(五錢) 麝香(九分)
上藥分作三個兜肚,內用蘄艾、絮綿,俱裝白綾兜肚內。其法:初帶者,三日後一解,至第五日復帶,專治痞積、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及經脈不調,久不受孕者,皆可。第五日帶後,至一月後,即能常帶,惟孕婦不可用。
益母草丸
上單用益母草一味,為末,忌用鐵器,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久服令人有子。此先祖蘭窗公所常施而有驗者,其婦人胎前產後諸疾,治無不效。服法備載於積善堂中。
妊婦五忌
崑山顧狀元刊施
一、勿睡熱炕。南方火箱亦同。
二、勿飲燒酒。切不可飲。黃酒有藥,亦不宜多飲。
三、勿食煎、炙、煿、厚味之物。
四、勿食蔥、蒜、韭、薤、胡椒、茱萸。
五、勿於星月下仰臥,及當風處洗浴坐臥。
小兒五宜
一、凡小兒初生,宜先煎濃黃連、甘草湯,急用軟絹或絲綿包指蘸藥,摳出口中惡血。如或不及,即以藥湯灌之。待吐出惡沫,方與乳吃,令出痘稀少。
二、凡小兒初生三五月,宜繃縛令臥,勿豎頭抱出,免致驚癇。
三、凡小兒飲乳,與食相遠,不宜一時混吃,令兒生疳癖積。
四、凡小兒初生,宜用老年人舊服做衣,與小兒穿。真氣相滋,令兒有壽。富貴之家,不宜用綾緞之衣,令兒折福。
五、凡小兒四五月,止與乳吃。六個月後,方與稀粥哺之。周歲以前,不宜食葷物,並生冷之物,令兒多疾。待至二三歲後,臟腑稍壯,才與葷物。
延生第一方
鎮江錢醫官傳。
小兒初生,臍帶落後,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圍炙之,待至煙盡,放地上,用盞蓋之,存性,研為末。先取硃砂透明者,研極細末,水飛過。臍帶若有五分重,加硃砂二分五釐,用生地、歸身煎濃汁,三□殼調和三味,抹兒上齶間及乳頭上。一日之內,兒食乳盡,次日,大便遺下穢汙濁垢之物,終身永無瘡疾及諸症。此永無外疾真妙法也。
神功消毒保嬰丹
凡小兒未出痘疹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時,服一丸,其痘毒能漸消化。若只服三次者,亦得減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盡能消化,必保無虞。此方神秘,本不欲輕傳,但慈幼之心,自不能已,願與四方好事君子共之。
纏豆藤(一兩五錢。八月中,收青豆梗上纏細紅絲者用之,採取陰乾) 黑豆(三十粒) 赤豆(七十粒) 山楂肉(一兩) 新升麻(七錢五分) 荊芥(五錢) 防風(五錢) 赤芍藥(五錢) 生地黃(一兩) 川獨活(五錢) 甘草(五錢) 當歸(五錢) 連翹(七錢五分) 苦絲瓜(二斤。五寸長者,隔年經霜者妙,燒灰存性) 黃連(五錢) 桔梗(五錢) 辰砂(水飛,另研) 牛蒡子(一兩,紙炒過)
上各為細末,和勻淨,砂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煎濃甘草湯化下。其藥須用精料,遇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修合,務在精誠。忌婦女、雞犬見。合時向太陽祝藥曰:神仙真藥,修合自然,嬰兒吞服,天地齊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一氣七遍。
治小兒口齶牙根生白點,名馬牙,不能食乳。此比鵝口不同,少緩即不能救,多致夭殤,急用針縛箸上,將白點挑破出血。用陳京墨磨薄荷湯,以手指拈母油發,蘸墨遍口齶擦之,勿令食乳。候睡一時醒,方與乳,後再擦之,即愈。
牛黃抱龍丸
此方治一切急慢驚風,及風熱風癱,屢服效驗。用薄荷煎湯,磨服一丸,兒小,分三四次服。
膽星(八分) 雄黃(一錢五分) 辰砂(一錢二分) 殭蠶(三錢) 鉤藤(一兩五錢) 人參(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天竺黃(二錢五分)
上藥共為細末,加牛黃二分、麝香五分,同研細末,入前藥。又研勻,將甘草四兩,銼碎,用水二大碗,煎成一盞,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陰乾,藏入蠟丸中,勿泄氣,每令見微火為妙。
上各附方,乃自驗及人服屢驗,皆秘方也。茲前闡錄,以廣前方之所未備。蓋人之稟養不齊,病亦隨異,故方各有宜,在人擇而用之,則無不效矣。
嘉靖丙申九日鹿園居士萬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