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地黄散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基质炎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梁某某,男,48岁,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渌口村大石围组,农民。于2014年9月29日初诊。

 主诉:左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6月余。

 病史:患者从3月下旬开始左眼红痛生翳,曾在外院诊断为“角膜基质炎”,曾用“糖皮质激素”、“散瞳”、“抗病毒”等法治疗,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现眼内干涩,疼痛不显,伴口燥咽干,便秘。 

 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3。左眼睫状充血(++),角膜深层混浊如毛玻璃状,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未见着色,角膜下方边缘有新生血管呈毛刷状侵入角膜深层,角膜后壁有数颗羊脂状沉着物,房水不清;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OT试验阴性,胸部X线拍片:未见异常。

 诊断:角膜基质炎(左眼)。       

 辨证: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海藏地黄散(《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玄参10g,当归10g,大黄10g(后下),水牛角30g(先煎),木通10g,羌活10g,防风10g,蝉蜕5g,木贼5g,谷精草10g,沙苑子10g,刺蒺藜10g,连翘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滴眼剂,滴左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左眼,每日2次。③左眼球筋膜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龙0.3毫升。④金银花15g,鱼腥草15g,秦皮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以免助火生热。 

 二诊(2014年10月6日):便通症减,左眼睫状充血(+),角膜深层混浊,角膜后壁羊脂状沉着物明显减少。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原方去大黄。7剂。 

 三诊(2014年10月13日):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左眼充血消失,角膜混浊减轻,角膜后壁羊脂状沉着物消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拨云退翳散(《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处方: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2014年10月20日):左眼视物较前清楚,角膜仍留有瘢痕障迹。视力:右眼1.0,左眼0.6,原方再进14剂,以退翳明目。

 按:患者因邪毒久伏,耗损阴液,正不能胜邪,故眼病久不愈反复发作,干涩,抱轮红赤;津液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舌质红,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候。治宜滋阴降火。海藏地黄散加减方为清补兼顾、退翳消障之剂,方中熟地黄、生地黄、玄参滋阴养津;当归补血养肝;连翘、大黄、水牛角清热凉血;木通清利湿热;羌活、防风祛风;蝉蜕、木贼、谷精草、沙苑子、刺蒺藜退翳除膜;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合,则阴液增,热邪去,翳膜消。

阅读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