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荆防汤治疗肝经风热型角膜基质炎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彭某某,女,18岁,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盘龙村,学生。于2014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右眼红痛生翳,视力下降7日。       

 病史:患者从9月5日开始右眼红痛生翳,曾用“0.25%氯霉素滴眼剂”,服“阿莫西林胶囊”等治疗无效,现畏光流泪,头痛鼻塞。

 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1.2。右眼睫状充血(++),角膜深层灰黄色斑块状浸润呈毛玻璃状,2%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未见着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角膜基质炎(右眼)。             

 辨证:肝经风热证。                 

 治法:祛风清热。                  

 方剂:银翘荆防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减。  

 处方:金银花15g,板蓝根15g,蒲公英15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0g,桔梗10g,黄芩10g,薄荷5g(后下),羌活10g,白芷10g,赤芍10g,蝉蜕5g,木贼5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①0.5%醋酸氢化泼尼松龙滴眼剂,滴右眼,每日4次;②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右眼,每日3次。③金银花15g,鱼腥草15g,秦皮10g。煎水,待温度适宜时熏眼。每日2次。    

 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及牛羊狗肉等发物,以免助火生热。 

 二诊(2014年9月19日):头痛消失,右眼睫状充血(+),角膜混浊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原方去羌活、白芷。7剂。

 三诊(2014年9月26日):查视力:右眼0.8,左眼1.2。右眼充血消失,角膜混浊减轻。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拨云退翳散(《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处方:防风10g,荆芥10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决明子10g,甘草5g。7剂。停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四诊(2014年10月3日):右眼视物较前清楚,角膜仍留有斑翳。视力:右眼0.8,左眼1.2。嘱原方再进10剂,以退翳明目。 

 按:角膜基质炎中医称混睛障,是指位于角膜基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水肿、深层血管形成,角膜上皮及基质浅层一般不受影响。多见于青少年,初为单眼,常累及双眼。中医认为,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胆热毒蕴结,熏蒸于目,热灼津液,瘀血凝滞;或邪毒久伏,耗损阴液,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上犯黑睛;或年幼体虚,脾虚气弱,清气不升所致。本案黑睛为风轮,内应于肝,风热上犯,熏灼黑睛,使之混浊不清,抱轮红赤,畏光流泪。头为清阳之会,眼为清窍之所,风热上扰,故头眼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征。治宜祛风清热,退翳明目。银翘荆防汤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君药;板蓝根、蒲公英、黄芩苦寒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臣药;薄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散邪,赤芍、蝉蜕、木贼活血退翳明目为佐药;柴胡解表、疏肝,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配合外用药物,中西结合,内外兼治,故收效快捷。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