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 卷第九

宋·洪遵
来源:集验方

卷第九

治跌打損傷方

治忽落馬墮車,及墜屋坑崖腕傷,身體頭面四肢內外切痛,煩躁叫喚不得臥方。

急覓鼠矢,無問多少,燒搗末,以豬膏和,塗封痛處,急裹之。仍取好大黃如雞子大,以亂髮裹上,如鴨子大,以人所裁白越布衫領巾間余布以裹發外,乃令火燒,煙斷搗末,屑薄,以酒服,日再三。無越布,余布可強用,常當預備此物為要。(《外臺》卷二十九)

治從高墮下,若為重物所頓笮得瘀血方。

豆豉三升,沸湯二升漬之,食頃,絞去滓,內蒲黃三合,攪調,頓服之,不過三、四服,神良。(《外臺》卷二十九)

打傷腫痛,無名異為末,酒服,趕下四肢之末,血皆散矣。(《本草綱目》卷九)

治刀箭金瘡方

毒箭有三種,交、廣夷州用焦銅作箭鏃,嶺北諸處以蛇毒螫物汁著筒中漬箭鏃,此二種才傷皮便洪膿沸爛而死。

若中之,便飲屎汁並以敷之亦可治,惟此最妙。又一種用射罔以塗箭鏃,人中之亦困,若著實處不死,近腹亦宜急治之。今葛氏方是射罔者耳。(《證類本草》卷十五)

治卒被毒箭方。

但多食生葛根自愈,或搗生葛絞取汁飲之,乾者,煮飲之。(《外臺》卷二十九)

治被毒箭傷方。

雄黃末敷之愈。(《外臺》卷二十九)

治毒箭方。

以鹽滿瘡中,灸鹽上三十壯。(《外臺》卷二十九)

又方

煮蘆根汁,飲一、二升。(《外臺》卷二十九)

治刀箭瘡,有血不止方。

以小兒矢塗封之,三日即瘥,並不傷人。(《外臺》卷二十九)

治兵創,醫不能治方。

剝桑白皮,去上黑者,以裹之,桑白汁入創,冬月用桑根皮汁。(《醫心方》卷十八)

治箭金在喉咽胸背膈中,及在諸處不出方。

取婦人月經衣已汙者,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出。(《醫心方》卷十八)

金創腸胃脫出,欲令入法。

取人糞乾末,以粉腸上即入。(《醫心方》卷十八)

治湯煎火燒及灸瘡方

凡被火燒者,初慎勿以冷水冷物並井下泥,火瘡得冷,即熱氣更深轉入至骨,爛壞人筋攣縮者,良由此也。(《外臺》卷二十九)

治卒被火燒,苦劇悶絕不識人方。

取新熱小便飲一升,及冷水和蜜飲之,口噤不開者,可拗開灌之,其悶瘥,然後治外乃善。(《外臺》卷二十九)

治火爛瘡膏方。

柏白皮 生地黃(研各四兩) 苦竹葉 甘草(各四兩)

上四味,切,以豬脂一斤煎,三上三下藥成濾去滓,以摩瘡上,日再摩。

被湯火熱膏所燒,不問大小、梔子膏方。

梔子(三十枚) 白蘞 黃芩(各五兩)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麻油一升煎,令水氣竭,去滓冷之,以淋瘡令溜去火熱毒,肌乃得完也。作二日,任用膏塗湯散治之。(《外臺》卷二十九)

治為沸湯煎膏所燒,火爛瘡方。

丹參細切,以羊脂煎成膏,敷瘡上。(《外臺》卷二十九)

治湯火燒瘡方。

熟雞子一十個,取黃炒取油,入十文膩粉,攪勻,用雞翎掃瘡上,永除瘢痕。(《證類本草》卷十九)

治湯火燒灼瘡方。

單敷濕屎,立痛止,常日用良。(《證類本草》卷十七)

治湯火傷神妙方。

蛤蜊殼灰,火燒,研為末,油調塗之。(《證類本草》卷二十二)

治灸瘡、痛腫急方。

搗灶中黃土末之,以水和煮令熱,以漬之。(《外臺》卷二十九)

治灸瘡薤白膏,生肌肉止痛方。

薤白 當歸(各二兩) 白芷(一兩) 羊髓(一斤)

上四味,㕮咀,以羊髓煎,白芷色黃藥成,去滓,以敷瘡上,日二。(《外臺》卷二十九)

治漆瘡方

治卒得漆瘡方。

煮柳葉湯,適寒溫洗之,柳皮尤妙。(《外臺》卷二十九)

又方

濃煮鼠查莖葉洗之,亦可搗取汁以塗之。(《外臺》卷二十九)

又方

貫眾搗末以塗之良,干以油和塗之。(《外臺》卷二十九)

又方

宜啖肥肉。(《外臺》卷二十九)

治漆瘡洗湯方。

蓮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得五升,洗漆上,日二。(《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取豬膏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竹木刺不出方

治竹木刺不出方。

鹿角燒灰末,以水和塗之,立出。久者不過一夕。(《外臺》卷二十九)

治竹木刺不出方。

取羊糞燥者燒灰,和脂塗之。刺若未出,重敷之。(《外臺》卷二十九)

治諸竹木刺在肉中不出方。

搗白梅水和塗上,立出。(《醫心方》卷十八

又方

王不留行末服之,並敷上,即出。(《外臺》卷二十九)

治刺藏在肉中不出方。

用牛膝根莖合搗以敷之,即出。縱瘡合,其刺猶自出。(《外臺》卷二十九)

治狐刺方。

熱魚汁灌瘡中。(《外臺》卷二十九)

治熊虎傷人瘡方

治熊虎爪牙所傷毒痛方。

燒青布以熏瘡口,毒即出。仍煮葛根汁令濃,以洗瘡,日十度。並搗葛根為散,煮葛汁以服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外臺》卷四十)

又方

嚼粟塗之。(《外臺》卷四十)

又方

煮生鐵令有味,以洗瘡。(《外臺》卷四十)

治熊虎傷人瘡方。

取蒴藋一大把,銼碎,以水一升漬,須臾,取汁飲之,余濘以敷瘡上。(《外臺》卷四十)

入山闢虎法。

燒牛角、羊角,虎不敢近人。(《外臺》卷四十)

治眾蛇螫人方

蛇螫人,瘡已合,而餘毒在肉中,淫淫痛癢方。

取大、小蒜各一升,合搗,以熱湯淋取汁,灌瘡中。(《外臺》卷四十)

治眾蛇螫人方。

取紫莧菜搗,飲汁一升,滓以少水和塗瘡上。又搗冬瓜根以敷之。(《外臺》卷四十)

又方

取常思葉搗取汁,飲一升,以滓敷瘡上。又以鬼目葉薄之,止痛。(《外臺》卷四十)

治眾蛇螫方。

嚼乾薑薄瘡上,不過三、四瘥。(《外臺》卷四十)

又方

煮吳茱萸湯以漬瘡上,立瘥。(《外臺》卷四十)

又方

搗大蒜塗之,以少鹽、豉合搗尤佳。(《外臺》卷四十)

治毒蛇螫人方。

牛耳垢敷之佳。(《證類本草》卷十七)

治蝮蛇螫人方。

令婦人溺所螫上。(《醫心方》卷十八)

又方

令婦人坐上。(《醫心方》卷十八)

治蛇虺諸毒螫方。

火消蠟以著瘡中。(《醫心方》卷十八)

治蛇骨刺人毒痛方。

以鐵精如大豆者,以管吹瘡內。(《肘後方》卷七)

治蛇繞人不解方。

以熱湯淋之,即解。若無湯者,令人就溺之亦解。(《醫心方》卷十八)

入山草闢眾蛇方。

乾薑 生麝香 雄黃

上三味,等分,搗,以小絳囊盛,男左女右帶佩,則蛇逆者闢。人為蛇所中,便以治之,如無麝香,以射罔和帶之,治諸毒良。(《外臺》卷四十)

仙人入山草法。

闢蛇之藥雖多,唯以武都雄黃為上,帶一塊,古稱五兩於肘間,則諸蛇毒物莫之敢犯,他人中者,便摩以治之。又帶五蛄黃丸良,以丸有蜈蚣故也。人入山伐船,有大赤足蜈蚣置管中繫腰。又有龜啖蛇,帶其尾亦好。䲰日喙彌佳。禁法中亦有單行輕易者,今疏其數條,然皆須受而後行。不爾,到山東口住立,存五蛇,一頭乃閉氣以物屈刺之,因左回兩步,思作蜈蚣數千以衣身,便行無所畏也。(《外臺》卷四十)

治蠍螫人方

治蠍蟲螫人方。

余身經遭此毒,手指痛苦不可忍,諸法治皆無效,有人見令以冷水漬指,亦漬手,即不痛。水微暖便痛,即以冷水漬,小暖即易之。余處冷水浸故布以拓之,此實大驗。(《外臺》卷四十)

又方

蠍有雄雌,雄者止痛在一處,雌者痛牽諸處。若是雄者,用井底泥敷之,溫則易。雌者用當屋及溝下泥塗之。若不值天雨,可用新汲水從屋上淋下,於下取泥敷之。(《外臺》卷四十)

又方

畫地作十字,取上土,水服五分匕。(《外臺》卷四十)

治蠼螋尿瘡方

治蠼螋尿瘡方。

燒鹿角搗末,以苦酒和敷之。已有汁者,燒道邊弊蒲席灰以敷之。(《外臺》卷四十)

又方

槐白皮(半斤,切) 苦酒(二升)

上二味,漬半日,刮去瘡處以洗,日五、六遍,末赤小豆和苦酒敷之,燥即易之。小兒以水和敷之,甚良。(《外臺》卷四十)

又方

嚼大麥以敷之,日三。(《外臺》卷四十)

又方

以豬脂、燕巢中土,苦酒和以敷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狂犬咬人方

治凡犬咬人方。

以苦酒和灰塗之,良。(《外臺》卷四十)

又方

以火炙臘灌創中。(《醫心方》卷十八)

又方

取灶中熱灰粉創中,裹敷立愈。(《醫心方》卷十八)

以頭垢少少內瘡中,以熱牛屎塗之佳。(《肘後方》卷七)

治猘犬咬人方。

先嗍卻惡血,灸瘡中十壯,明日以去,日灸一壯,滿百乃止。忌酒。(《肘後方》卷七)

又方

刮虎牙若虎骨,服一匕。已發如猘犬者,服此藥即瘥。(《肘後方》卷七)

又方

頭髮、蝟皮。

上二物,燒末,等分,水和飲一杯。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齒下之。(《肘後方》卷七)

眾治不瘥,毒攻人煩亂,㖦已作犬聲者方。

髑髏骨燒灰末,以東流水和服方寸匕,以活止。

凡狂犬咋人,七日輒應一發,過三七日不發則免也。要過百日,乃為大免。每至七日,輒當搗薤汁飲二、三升。又當終身禁食犬肉蠶蛹,若食此,發則不可救之。瘡未瘥之間,亦忌食生魚,諸肥膩肉及諸冷食,但於飯下蒸生魚,及就膩器中食便發,不宜飲酒,能過一年乃佳。若重發者治之方。

生食蟾蜍膾絕良。亦可燒炙食之。不必令其人知,初得齧便為此,則不發。(《外臺》卷四十

治馬咋踏及諸馬物傷人方

治馬咋及踏人,作瘡有毒,腫熱疼痛方。

割雞冠血點所齧瘡中,日三。若父馬用雌雞,母馬用雄雞。(《外臺》卷四十)

又方

取婦人月經敷之,最良。(《外臺》卷四十)

又方

取馬鞭稍三尺,鼠屎二七枚,燒末,以豬膏和塗之,立愈。(《外臺》卷四十)

治剝死馬,馬骨傷人手,毒攻欲死方。

取死馬腹中屎以塗之,即瘥。(《外臺》卷四十)

又方

絞飲其矢汁,燒末服方寸匕。(《外臺》卷四十)

治馬骨所刺,及馬血入舊瘡中,毒痛欲死方。

以熱桑灰汁,更番漬之,常日為之。冷即易,數日乃愈。若痛止而腫不消,煮炙石令熱,以熨之。炙瘡上亦佳。(《外臺》卷四十)

治馬血入人瘡中方。

以人糞敷瘡中。(《醫心方》卷十八)

治馬汗、馬毛入人瘡中,腫痛欲死方。

以水漬瘡,數易水便愈。(《醫心方》卷十八)

治人先有瘡而乘馬,馬汗若馬毛入瘡,及拂略著致令腫痛方。

大飲醇酒,取醉即愈。(《外臺》卷四十)

治馬汗入人瘡方。

燒雞毛末,以酒服方寸匕。(《外臺》卷四十)

治人體上先有瘡而乘馬、馬汗及馬毛入瘡中,或但為馬氣所蒸,皆致腫痛煩熱,入腹則殺人方。

燒馬鞭皮,以豬膏和敷之。(《外臺》卷四十)

治馬齧人陰卵脫出方。

推內之,以桑皮細作線縫之,取烏雞肝細銼塗之,且忍勿即小便,便愈。(《醫心方》卷十八)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