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安荆防退翳汤治疗正虚邪留型厚翳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刘某某,女,35岁。于1993年5月27日初诊。

 主诉:右眼生翳,视力下降20余天。

 病史:患者右眼5月初因感冒发热引起红痛生翳,曾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用过多种“抗病毒、散瞳滴眼剂””及全身抗病毒等治疗,右眼红痛渐消,白翳不除,刺痛流泪,视物模糊,伴口苦咽干。

 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5。右眼白睛微红,黑睛圆盘状混浊3×4毫米,表面光滑,2%荧光素钠染色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未见着色;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细。

 诊断:厚翳(右眼)。

 辨证:正虚邪留证。

 治法:祛风退翳明目。

 方剂:荆防退翳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荆芥10g,防风10g,蝉蜕5g,柴胡10g,木贼10g,赤芍10g,青葙子10g(包煎),黄芩10g,石决明10g(先煎),决明子10g,车前子10g(包煎),蛇蜕5g(包煎),甘草6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法:50%鱼腥草滴眼剂,滴右眼,每日2次。

 医嘱:慎饮食、避风寒,防止宿翳复发。

 二诊(6月3日):右眼视物较明,白睛无红丝赤脉,黑睛混浊略减。舌质红,苔黄,脉浮细。原方去黄芩,加生地黄15g,黄芪15g,以养阴益气。7剂。

 三诊(6月10日):右眼视物较明。查视力:右眼0.7,左眼1.5。右眼白睛无红丝赤脉,黑睛混浊略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细。7剂。50%鱼腥草滴眼剂,滴右眼,每日2次。

 四诊(6月17日):右眼视物较前清楚,黑睛仍留有少许瘢痕障迹。视力:右眼0.8,左眼1.5,改用退翳明目法。方剂:加减拨云退翳丸(《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蝉蜕100g,木贼100g,车前子80g,青葙子80g,菊花80g,防风60g,柴胡6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g,空腹开水送服,1日3次。以退翳明目。

 按:宿翳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瘢痕。宿翳中的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又分别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粘连性角膜白斑。本案患者为外感风热,上炎扰目致黑睛生翳。白睛微红,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均为正虚邪留之征。黑睛疾病后期遗留瘢痕翳障,正虚邪留,故视物模糊;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细,为正虚邪留之征。治宜祛风退翳明目。荆防退翳汤方中以荆芥、防风祛外感之风邪;木贼、青葙子、石决明、决明子、车前子清肝明目;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热;赤芍活血凉血;蝉蜕、蛇蜕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配合外用鱼腥草滴眼剂,内服外治故翳渐退目明。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