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录 兒科第二

清·王士雄
来源:鸡鸣录

兒科第二

初生不啼 鮮石菖蒲杵汁,灌入口即生。

初生溺閉 蕓薹(即油菜一株) 蔥管(五寸) 煎湯熏洗。

胎毒鵝白痰盛 鬱金(皂莢水煮乾,焙切) 綠豆粉(各五錢) 炙甘草 馬牙硝(各一錢) 共研細。以生地汁,對蜜煎成膏和丸,用時磨濃汁,鵝翎掃入口內,方名黃地膏。

白礬 硃砂(各二錢五分) 牙硝(五錢) 共研極細,先拭淨口,每二分半,水調塗口舌上,名保命散。

臍受風濕臭水時流 枯礬(六錢) 牡蠣(煅,三錢) 海螵蛸 白螺殼(各二錢) 白芷(一錢五分) 冰片(一分) 為末摻之。半日後,用熱水絞乾布拭去,再摻二日。

斷臍後外傷風濕唇青口撮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蠍(二十一個,去頭尾,酒塗炙研) 麝香(少許,另研) 和勻,每一分金銀花湯,或麥冬湯調服,名宣風散。

噤口撮口臍風 蜈蚣(一條,酒炙) 蠍梢(四條) 殭蠶(七條) 瞿麥(五分) 共研細,以一字吹鼻中取嚏,啼哭可治,仍用薄荷湯,調一字(二分半也)服。名益黃散。

汪謝城曰:古人所云一錢,錢者量也。以錢一文,取藥末堆滿錢上為一錢,錢半之為半錢,錢又半之為一字,蓋錢文有四字,故以四分之一,為一字也。今人所云十分為一錢,十錢為一兩者也,每一錢為二銖四累與一錢錢大異,此乃以二分半釋一字,是衡量不分矣。

生地 生薑 蔥白 萊菔子 田螺肉 杵爛,塗臍四圍一指厚,抱住泄屁即瘥,名五通膏。

臍瘡不瘥風傳經絡欲變癇證 黃連(二錢五分) 胡粉 龍骨(煅,各一錢) 各另研,再合研,每少許敷臍中,名金黃散。

諸驚 辰砂(三錢) 蓬砂 牙硝(各一錢五分) 明粉(二錢) 全蠍 珍珠末(各一錢) 麝香(二分半) 共研細末,和棗肉杵,自然成膏。每一豆許,金銀花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嬰兒,乳汁調塗奶上,令吮下,名辰砂膏。

天竹黃 飛辰砂(各一錢五分) 雄黃(一錢) 牛黃(四分) 真珠 麝(各三分) 冰片(二分) 制巴豆霜(四十九粒) 八味研細,用鉤藤鉤(一兩) 糯米(一撮),煎湯共丸,如綠豆大密儲,每一丸,鮮竹葉湯調下。

附制巴豆霜法,取新川巴豆四十九粒,同生南星 生半夏(各一兩) 用水煮,至南星、半夏極爛,取出巴豆,以大棗七枚去核,將巴豆包入棗內,外以陳酒調麵糊厚,放飯上蒸三次,去面棗,將巴豆研,去油作霜。

痰熱痙厥(俗名急驚風) 生石膏(十兩,研細) 辰砂末(五錢) 研勻。三歲內者服一錢,七歲內者錢半,十二歲內者二錢,十六歲內者二錢五分。大人痰厥類中風者,三五錢,均用生白蜜調下,一服即安。

杜驚稀痘 生川大黃 生粉甘草(各三分) 辰砂(一分) 共研細,以赤沙糖(一錢) 開水調烊,入藥末,再調勻。凡小兒落地後一周,特用茶匙,徐徐勻作兩日內隔水頓溫灌下,永杜驚風之患,日後出痘必稀。若未服此,至五七日之間,已動驚風,用此一服即愈。

稀痘 橄欖核(拭淨打碎) 連仁曬乾研細,用瓶收起,每逢水閉日,將末挑二三茶匙,加糖霜少許,開水調服,至多次,痘可不出,即出亦稀,並治魚骨鯁喉。

痘出珠內 麥冬(一兩五錢) 杵爛如泥,如干加無根水數滴成餅,左目貼右足心,右目貼左足心,其痘自落。

痘瘡倒陷毒甚便血昏睡 孵退雞卵殼(去膜) 新瓦焙研,熟湯調服五分。月內嬰兒,酒調抹唇上,並塗胸背,及風池穴更妙。穴在胸萎骨下軟處,左右皆是,救急便方,活人無算。

痘疔 凡痘中數粒不起,變黑而痛者,痘疔也。或緊黑而大,或黑壞而臭,或中有黑線,此十死八九之證。急用豌豆(俗名寒豆,豆圓如珠,其味甜,熟於孟夏,四十九粒,煅存性) 真珠(一分,入豆腐內煮過) 頭髮灰(三分) 各研細末,先以簪挑破疔,咂去惡血,點藥少許,即時變為紅色,名四聖丹。

胎瘡滿頭 水邊烏桕樹根,曬燥研末,入雄黃少許,生麻油調塗。

胎癲 明礬 松香(各五錢) 蔥白(七莖) 飯鍋上蒸熟,待冷研細,加東丹(三錢) 冰片(三分) 研勻,麻油調敷。

松香(二兩) 黃丹(一兩) 無名異(炒,二錢) 鉛丹(炒,一錢) 輕粉(炒,三錢) 五味研細和勻,入原株蔥管內,蔥尖之口,用線扎,入鍋水煮熟,去水。曬乾去蔥,再研細,鳳凰油或麻油調塗。

土朱(二兩) 乳香(炙) 甘草 沒藥 川連 牛黃(各一錢) 六味研細。每五分,金銀花湯調服,治一切惡痏脂水淋漓,沿及遍體,乍癢乍疼,外用制甘石研細,濃煎川連調搽即愈。

胎剝 兩大腿近小腹處生瘡,若皮脫開近小腹則不救,此名胎剝。先用豬膽汁抹之,再用黃柏炙研敷,或加伏龍肝末等分,唾濕患處摻之。

濕瘡疳癬 黃連 黃柏(各五錢) 黃丹(水飛一兩) 輕粉(一錢) 麝香(二分半) 研勻。洗淨患處,摻之。名金華散。

走馬牙疳 蛔蟲瓦上焙乾,研極細,加青黛、冰片各少許,研勻吹之。

屋楞上干貓屎(以硬白結燥者佳) 研細末。每一錢加冰片一分,研勻童便調敷。

蛇床子(炒黑) 黃丹 地龍(炒黑,各五錢) 青礬(煅,一分) 共研細,揩牙齦上,日三次,名紫金散。

口舌生瘡 薄荷葉 荊芥穗(各五錢) 青黛 明粉 蓬砂(各二錢五分) 百藥煎 甘草(各三錢) 研細,每二分半至五分點舌上,令自化,或新水入蜜調點舌上,亦治大人,名綠袍散。

黃柏(蜜塗,曬十數次) 甘草(各一兩) 研細摻,或用麥冬湯調點,名黃金散。

口內多涎涎不流出乳食不下 此脾胃蘊熱也。硃砂 半夏 膽星(各一兩) 茯苓(五錢) 石膏(六錢) 飛金(二十頁) 俱研極細,生薑汁丸,黍米大,每十丸,枇杷葉湯下,名金珠丹。按小兒不能吞丸藥,調烊灌服為宜。

咽喉痹痛不能吞嚥 蓬砂 冰片 雄黃 朴硝等分研細摻入。名立效散。

喉腫而痛,氣塞不通 朴硝(一兩) 生甘草(二錢五分) 研細吹入之。

久嗽 生西瓜子,煎濃湯常服。亦治大人,兼治吐血。

諸疳(肚大黃瘦及腹痛,蟲積痰熱風痙等證) 雄黃(三錢) 膽星(二錢) 全蠍(去足炒) 殭蠶(炒,各一錢) 麝香 巴豆霜(各五分) 俱秤淨末,神麯糊丸菜子大,飛辰砂為衣,每一丸白湯下。

疳積便瀉 皮硝(三錢) 杏仁 生梔子 紅棗(各七枚) 連須蔥白(七莖) 飛面(三錢) 酒釀或渾酒腳,和搗如泥,攤貼腹上,以布縛之。腹露青黑色,五日一換,以腹白為度,重者三作必愈。

蓮子 山藥(各五錢) 史君子肉(生熟各半,四錢) 川連 胡連 神麯 楂炭 麥糵(各三錢) 青皮(炒二錢)。九味,研細水法丸,每服一錢五分,開水送下。

疳膨食積蟲氣上攻至晚不能視物目生翳障等證 雞肝(一具不落水) 竹刀切片,用牡蠣粉八分,辰砂少許水飛研細拌勻,糝入肝內,飯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翳障退淨。服藥時忌茶湯油膩。

目閉不開不赤不腫不能用藥 黃連煎濃汁,塗足心。

無辜卒死 蔥白杵爛,納入兩鼻孔,及下部,氣通有嚏即活。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