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录 顛狂癇厥疫第九

清·王士雄
来源:鸡鸣录

顛狂癇厥疫第九

久顛 活壁虎(一隻,剪去四足,細研) 冰片 麝香 硃砂(各少許) 共研勻,先用礞石滾痰丸,下其痰涎,次用薄荷湯,調此作一服下,名活虎丹。

狂 雄黃 硃砂(各一錢五分) 白附子(一錢) 共研細,豬心血丸,綠豆大。另以硃砂為衣,每五丸,或七丸或九丸,人參菖蒲湯下,無參用黃耆亦可,名雄朱丹。

甘遂末(一錢) 豬心血和勻,將豬心挑開,入藥於內,線紮緊,皮紙濕包煨熟,取藥出,入硃砂末(一錢)研勻,分作四丸,每一丸,以所煨豬心煎湯下,如大便下惡物,即止,後藥不下,再服一丸,名甘遂丸。按此方治痰迷心竅實證,挾虛者宜前方。

細茶葉(紅者勿用,亦勿太陳) 白礬(各三錢) 研勻飯杵丸梧子大,飛硃砂一錢為衣,每三錢竹瀝或梨汁或蘆菔汁送下。

汪謝城曰:白龜殼屑,治狂神效,余嘗親見之。惜白龜難得耳,如留心訪求,未必不可得也。

癲癇 皂角(二兩,打碎,用水半碗浸透,採汁去渣,加白礬二兩,煎乾) 白附子(五錢) 半夏 南星 烏蛇 全蠍(各三兩) 蜈蚣(半條) 殭蠶(一兩五錢) 硃砂 雄黃(各一錢五分) 麝香(三分) 各研和勻,薑汁糊丸,綠豆大,每三十丸,白湯下。

諸癇 人參 茯苓 麥冬 犀角 硃砂(各二兩) 牙硝 地骨皮 桑皮 甘草(各一兩) 冰片 牛黃 麝香(各三錢) 飛金(二十頁,為衣) 研細蜜丸,芡子大,蠟匱,每一丸白湯下,日三丸,名安神丸。按此方治虛證,前方治實證。檢方者,須量體裁衣也。

痰湧,氣逆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者亦實證也。用苦參 細茶(各二十兩) 鬱金 白礬(各八兩) 廣木香 薄荷(各四兩) 共研細末,橄欖(二斤) 打爛,絞取汁丸,如桐子大,略以硃砂為衣,每五錢,分早晚開水下。

遠志 茯神 當歸 象牙屑 膽星 橘紅 苦參 白芍(各二兩) 元明粉 明礬 生軍 川芎 法制半夏 石菖蒲 青黛(各一兩) 杏仁霜(一兩二錢) 沉香(五錢) 川連(三錢) 十八味為細末,以連血豬心一枚,入飛辰砂(五錢) 煮爛,再以橄欖三斤打汁熬膏,皆打入藥內為丸,如干加白蜜,每丸重一錢,每一丸燈心湯化服。

象牙屑 天竹黃 遠志 生大黃 膽星(各三錢) 犀角 川貝 龍齒(煅) 安息香 鬱金 乳香 石菖蒲 製半夏 礞石(煅,各二錢) 飛辰砂 川連 琥珀(各一錢) 麝香(五分) 冰片(二分) 青黛(一錢五分) 二十味研細,用橄欖膏加煉蜜杵丸,黍米大,牛黃為衣,每服錢許,竹葉湯送服。

飛辰砂 白芍(酒炒) 川芎 遠志 當歸 杏仁(去油) 生地 茯神 元明粉 石菖蒲 川貝母 膽星(各五錢) 川連 橘紅 青黛(各三錢) 牛黃(五分)十六味研末,以豬心一個煮爛,加蒸餅糊丸,如黍米大,食後燈心湯,送服二錢,或加皂莢炭、婁仁霜、製半夏作大丸亦可。

皂礬(煨紅) 魚鰾(麵炒) 鉛粉(炒黃,各一兩) 辰砂(飛三錢) 四味為末,每數分空心酒調下。

皂角(取干圓肥好不蛀者,去皮弦子,捶碎) 以清淨酸漿水一碗,春秋浸五日,夏浸二日,冬浸七日,搓揉去渣,澄用瓷器文武火,熬成膏藥相似,攤新夾紙上陰乾。凡驚邪風癇,心迷狂亂,積熱痰涎上衝,及破傷風搐,牙關不開等證,無問遠年近日,但取此膏掌大一片,以溫漿水化於瓷碗內,將病人扶坐,用竹管或帶筒裝藥水,吹入左右鼻孔內,扶定良久,涎出即愈,名來蘇膏。

痰厥 明礬(一兩) 黃丹(五錢) 共研,每取末一匙,入瓷器內熔化,乘熱丸,櫻桃大,薄荷湯下一丸,名鶴頂丹。

屍厥 犀角(五錢) 硃砂 麝香(各二錢五分) 各研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灌。名米犀散。

硃砂 雄黃 玳瑁 麝香 白芥子等分各研細,安息香熔化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名返魂丹。

虎頸骨(二兩) 硃砂 雄黃 鬼臼 蕪荑 藜蘆 鬼箭羽 雌黃(各一兩) 共研蜜丸,彈子大,絳紗囊一丸,男左女右,係臂上,並於病室內焚之。兼治屍疰鬼交疫癘,名辟邪丹。

凡暴厥卒中癇魘,及跌墜暈僕諸病,其身中氣血擾亂未定,切勿張皇喧鬨,妄為移動,以致氣絕不返。總宜在原處,量證設法,可以得生。如閉證宜取嚏,服玉樞丹、蘇合丸之類以開之。虛證用炭醋熏之,或令人系挽以口接氣,再灌以參湯、薑湯、童便之類,按證施治,候其甦醒,然後移歸臥室可也。世俗不知,往往扶掖他徙,多致不救,總由不知古法,贅此以冀仁心為質者,傳播於世也。

闢疫 羚羊角(一角) 雄黃 白礬 鬼箭羽(各七錢五分) 為粗末,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掛戶上,或以青布裹少許,中庭燒之,亦治屍厥,名流金散。

紅棗(一斤) 茵陳(切,四兩) 大黃(銼,八兩) 合一處焚之。如加麝香燒更妙。

雄精以水磨濃,鹽洗後及臨臥時,塗鼻孔內。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