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七竅病第十一
卒然頭痛 白殭蠶(去絲) 研末二錢,白湯下。
頭痛欲死 焰硝研末吹鼻中。
白芷(炒研)將米粉蒸熟,和末乘熱貼患處,包頭紮緊,次日必愈,甚者三貼必愈。
川芎 羌活(各一兩) 薄荷 甘草(各二兩) 殭蠶(每歲一條)煎湯熏洗,日三次,重者三日必愈,忌見風。
頭風 地龍(去土,焙) 乳香等分末之。每二分半作紙燃燈上,燒煙燻之,名龍香散。
全蠍(二十一隻) 地龍(六條) 土狗(二個) 五倍子(五錢) 共研,酒調貼太陽穴,名蠍龍膏。
北細辛(二莖) 瓜蒂(七個)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研細,入冰片 麝香(各分半) 研勻,每用豆許,隨病左右,搐鼻中,良久出涎愈,名透頂散。陳艾(一團,如胡桃大) 生半夏(研細末,少許)以綿料紙一方,將艾鋪紙上,半夏末灑艾上,卷如小指粗,左痛塞右鼻,右痛塞左鼻,一宿以流出清涕為度,重者二次必愈。
斑蝥(一個,去頭翅足)隔紙研細,篩去衣殼。取末少許,點膏藥上,左痛貼右太陽穴,右痛貼左太陽穴,輕者足三時取下,重者足六時取下,永不再發。久貼恐起疱也。正痛者,以手撳頭上何處最痛,用筆圈地,用斑蝥末放患處,蓋以小蜆殼一枚,用帕紮緊,過一宿起小疱,刺出黃水,其病如失。
白胡椒 官桂 吳萸(各一錢) 白芷(二錢)共研末,摻膏藥上,貼患處。
頭旋腦暈 清明取松花並藁五六寸,形如黃鼠尾者。(切蒸,六兩) 以絹袋盛,浸陳酒六斤,隔湯蒸逾五日頻飲。
頭目不清 花粉 荸薺粉(各一兩) 人乳粉 真珠粉 飛辰砂 人參(西洋參可代) 玫瑰花 檀香 木香 降香 伽南香 安息香(以上二香如無,可用山奈一錢代之) 沉香 琥珀(各二錢) 薄荷 西牛黃 生大黃 蓬砂 丁香(各一錢) 破故紙(六分) 甘松(五分) 麝香(三分) 冰片(四分) 甘草(八分) 煨石膏(量用合色) 共研極細粉,瓷瓶或銀瓶裝儲,以蠟封固,勿使泄氣,每日嗅鼻二次,大清頭目,闢穢驅風,除邪醒酒,益人神氣。並治頭疼頭暈,真妙藥也。若加龍涎香二錢更妙。
腦風不可忍 遠志肉(二錢) 為末吹鼻內。
面上雀斑粉刺酒滯 皂角(一斤) 升麻(二兩六錢五分) 楮實(一兩六錢五分) 白芷 白芨 花粉 綠豆粉(各三錢三分半) 甘松 砂仁 白丁香(各一錢六分半) 樟腦(二錢) 糯米(三合半) 共研細令勻,常於洗面時擦之。
抓傷麵皮 生薑自然汁,調輕粉塗無痕。
目昏 陳海蜇(漂淡,一斤) 入砂瓶煮,化成糊,再入黑大豆一升,煮乾曬燥收藏,每日食之,老眼常明。
目障 冬至日取大蘆菔一枚,開蓋摟空,入新生頭窠紫殼雞卵一個在內,蓋即嵌好,埋淨土中,約深四五尺,到夏至日取出,用女人衵衣包裹,藏瓷瓶內,否則防遇雷電,龍即取去也。謹之。卵內黃白俱成清水,名賽空青,乃神方也。點睛消障。
瞽目重明 膽礬(三錢五分) 白菊花 花椒(各三錢) 銅綠 青鹽(各二錢五分) 烏梅(一個,去核) 新繡花針(七枚,以絲線穿好) 前藥六味,研碎以清水拌勻,盛入深碗內,針放藥底,再加水兩碗,線頭露出碗沿以大盤蓋好,隔水放鍋內蓋好,煎六個時辰,木炭火旺不失候,鍋中時時添水,針化丹成,以淨絹擠出藥汁,瓷瓶裝好,放陰地上一日,即可用,久藏不壞。每少許,搽外眼眶內、眼角少閉,片時翳障即開,而能視物矣。但須誠心潔室,靜制針化丹成,始能有效,如煎至六時,而針不化者勿用,須另制也。名七針丹。余見秀水呂君慎庵之高弟,曹蟾客製成治人甚效。
雞膽一枚,入白蜜半匙,以線紮好,入豬膽內,掛通風無日處,二十一日去豬膽。先用人乳點患處,忍之少頃,以骨簪蘸雞膽點上,遍身透涼,淚流汗出,二次即明。忌茶百日,採霜降後桑葉,煎湯代之。
目翳 冬青葉腦(七個) 五倍子(三錢杵) 煎湯一碗,乘熱將舌尖拖出,浸於湯內,片時頻熱,頻浸自愈。
辰砂一塊,頻磨擦之。
翳痛 雞肝一具不落水。木芙蓉葉(一錢) 龍膽草(七分) 肉果霜(五分) 共研末入肝內,飯上蒸熟食之。
蔥一株將熟去頭取漿點之。
蠐螬汁滴目中並炙食之立效。
風毒上攻赤腫流淚羞明畏日澀痛難開翳障諸證 野荸薺粉(五錢) 制爐甘石(一兩) 蕤仁霜(三錢) 蓬砂(一錢五分) 飛辰砂 真珠(各一錢) 冰片(四分) 西黃(三分) 共研極細無聲,瓷瓶密儲,臨臥以簪腳,蘸唾沫沾藥,點兩眼角,名八寶保睛丹。
制甘石(五錢) 飛珊瑚 蓬砂 川連(各三分) 飛瑪瑙 熊膽 琥珀 真珠(各二分) 血竭 飛辰砂(各一分半) 炙乳香 炙沒藥 冰片(各一分) 麝香(五釐)十四味共研極細無聲,治證同前,取效尤捷。名聚寶光明丹。
不論遠近,或癢或痛,及胞生風粟,翳膜遮睛,目眶赤燥,或疹痘後,風眼澀痛,膜障等證,白蒺藜(三兩) 石決明(煅飛) 炙甘草 防風 梔炭 羌活 茯苓 蔓荊子(各二兩) 當歸 川芎 赤芍(各一兩五錢) 蒼朮(泔水浸一夜) 花粉 甘菊 茺蔚子(各一兩) 淡黃芩(八錢) 蟬衣 蛇蛻(各五錢) 十八味共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開水調服,小兒減半,名云開散。
拳毛倒睫 木鱉一個去殼,為末綿裹,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數夜自愈。
斑瘡入目生赤翳白障 綠豆皮 穀精草 白甘菊等分為末,每一錢用柿餅一枚,米泔一錢煎乾,不拘時,啖柿餅七八次愈。
痘疹目澀昏睡或喘嗽 蒲公英(二兩)煎服即愈。
眼傷青腫 生半夏為末,水調塗。
竹木刺入目 白頸蚯蚓掐斷,滴血入目,刺即出。
雞盲 鮮合歡皮兩許煎服,以愈為度。
耳卒聾 椒目 巴豆仁 石菖蒲 松脂(各五分) 為末,以蠟熔化和勻,作筒子樣,綿包納耳中,日二次,名透耳筒。
全蠍(一個) 土狗(一個) 地龍(二條) 雄黃(五分) 生礬 枯礬 麝香(各二分半) 研末,以蔥白蘸藥入耳中,閉口面壁坐一時,一日三次,名通神散。
由於跌僕損傷頭腦,愈後耳聾者,巴豆(一粒,不去油) 斑蝥(三個) 麝香(少許)研勻,以蔥涎蜂蜜,和捻如麥粒形,絲綿裹,置耳中,必響如雷鳴。不必驚懼,待二十一日,耳中膿水流出,去藥即聰,名導氣通瘀錠。
耳卒鳴 蠍梢(七錢) 穿山甲(一大片,蛤粉同炒赤) 麝香(少許) 為末,麻油化蠟和。
耳膿 黃柏(豬膽汁炒) 紅花(酒炒) 等分,冰片共研吹。
白螺螄殼(四錢) 柿葉炭 煅龍骨 石首魚頭中白石(煅,各三錢) 橄欖炭(二錢) 燈心炭(一錢) 冰片 麝香(各五分) 八味研末,時吹耳內。
大北棗(四枚,劈開,每嵌入豆大明礬一粒,煅存性) 肉桂 冰片 輕粉 麝香(各一錢) 五味共研細儲,頻吹極效。汪謝城曰:蛇蛻為末,頻摻即愈,愈後其藥末,結成一塊,滿塞耳孔,以指撮出可也。
耳瘡 屠肉几上垢敷之。
耳癢 甘遂根杵汁滴之。
耳聤 野豬腳爪(切) 千年石灰(杵)以人糞拌勻,用大蚌殼全個,裝滿合好,外以鐵絲紮緊,黃泥封固,於炭火上煅,至青煙起,置泥地上,出火氣,研細末,瓷瓶秘藏,凡耳爛流水,各藥不效者,敷之立效。此耳科秘方也,用治一切外證之潰爛不已者,亦神效無比。
鼻衄 火漆(紫針汁染綿為胭脂渣,名火漆)研極細末,時聞鼻中。
鼻淵 漆綿(漆鋪內絞漆用過者) 白鴿翅(去硬管,用兩邊之毛,各一兩)將鴿翅卷在綿內,煅存性,每一錢加冰片七釐研勻。令病人仰臥,輕輕吹入少許,若吹稍重,恐噴嚏打去藥也。每夜吹一吹,四五次愈,戒房事百日。
鼻筍 白礬 蓬砂等分為末吹,一化水而消。
明礬(一兩) 白梅肉(五錢) 麝香(三分) 篦麻仁(七粒)共研爛綿包,再用紙裹塞鼻,男左女右。
口渴 白糖霜 烏梅肉 薄荷葉 柿霜 蓬砂等分,研細蜜丸噙之。
口臭 前方加白檀香 白豆蔻(此二味分兩減半)共研細,以枇杷葉(去毛)煎濃汁,和蜜丸,櫻桃大,臨臥含口中。
脫頦 生南星末薑汁調塗兩耳前牙⿰骨穴處
牙疼 龍骨 生黃柏 生黃芩(各五錢) 生梔子仁(三錢) 以後三味,銅鍋內熬出汁去渣,煮龍骨幹研末,再用鉛粉五錢、麝香三分並龍骨末研細粉,放碗內,加黃蠟一兩,坐滾水內頓化拌勻,以連四紙鋪火爐蓋上,將藥刷在紙上,剪為狹條,名玉帶膏,臥時貼痛處即愈,次早取出,有黑色可驗。
牙硝(一錢) 明礬 雄黃(各三分) 冰片(一分) 共研細,以半分擦患處,流涎自愈。
冰片 生石膏(各二分) 青黛(一分) 共研末搽。(以上治火證) 川椒 生石膏(各一錢) 蓽茇(二錢) 青鹽(八分) 共研細點,名椒石散。
馬牙硝 蓬砂(各三錢) 明雄黃(二錢) 冰片(一分半) 麝香(五釐)共研細收儲,以少許抹患處。
瓜硝珠黃散(一兩,方見下卷咽喉方法) 紫雪(一錢) 飛辰砂(二錢) 杜蟾酥(五分) 冰片(三分) 共研細收儲,凡風火牙痛,諸藥不效者,以此摻膏藥中,貼痛處頰上立愈。(以上治風火證。)橄欖炙炭研末搽。
松脂烘軟塞鼻孔內,蟲黏脂上,梅樹上蛓蝥窠(鹽泥包煅) 冰片 麝香(各四分) 牛黃(二分) 紫雪(二錢) 蟾酥丸(二十粒) 共研細,摻膏藥中,貼之。(以上治蟲痛。)
牙疳 石菖蒲根磨,涼水常漱浣。
牙宣 元明粉研摻。
五倍子燒炭擦。
炒蒲黃研搽。
重舌木舌 白直殭蠶為末吹之。吐痰愈。
辰砂(七錢) 雄黃(一錢五分) 蓬砂(三錢) 研末,鮮薄荷汁調敷,兼治發頤,名朱黃散。
舌出不收 巴豆仁(一粒,杵碎) 綿包塞鼻孔內。
舌咬傷出血不止 黃麻皮燒存性,研敷。
舌尖咬去 蟹殼燒存性,研極細摻,漸長完全。
咽腫齦爛 朴硝(三錢) 蓬砂(二錢) 硃砂(一錢五分) 乳香 沒藥(皆去油,各三分) 共研吹搽,名小靈丹。
誤吞竹絲 銀杏肉(去衣)生嚼十二枚,咽汁自消。
錢卡咽喉 生大蒜塞鼻中,自然吐出,如已下咽,用麵筋置新瓦上,煅作炭研細,開水調溫服,從大便下。倘未下咽,服此亦從口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