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第十六
跌打損傷 小麥葉 蘆菔葉 青松毛(各一大把) 共搗爛,遍貼傷處,以被緊裹,儘量飲醉,睡醒即平。
冬瓜子研末,溫酒下三錢,日二。
豆腐切指厚,鍋內炙熱貼之,冷即易,數次青腫即消。
桂枝 靈仙(各五錢) 當歸 木瓜(各三錢) 荊芥 紅花 防風 續斷(各二錢五分) 烏藥 木香(各二錢) 十味,以酒煎洗患處。
干冬瓜皮 真牛皮膠(各一兩) 銼入鍋內,炒存性研,每五錢酒下,再飲酒至醉,厚蓋取微汗,一寤而愈,名二皮散。
白蠟(一兩) 藤黃(二錢)麻油熔化塗,即止血定痛。
輕粉 血竭(各三錢) 樟腦(二錢)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一錢五分) 冰片(三分) 麝香(二分) 共研細,以黃蠟一兩,豬板油一兩二錢熔化,調成膏,塗患處,晝夜流水,凡重證昏迷不醒,及死血鬱結,呃逆不食,兼治夾傷內爛,皆可起死回生。
蘇木白麻皮 細木耳(各二錢)均於瓦上焙焦。(木耳更要焦)研末,黃酒同赤糖和服,醉臥避風,昏迷即醒。
煨熟雞子黃(一個) 麻油(八兩) 共煎化盡,再入頭髮。(三錢,翦一寸長) 以筋順調化盡,改用文火,再入硃砂(水飛) 雄黃(各一錢) 黃蠟(六錢) 攪勻,掇鍋在地,放一夜收起用,時以翎毛塗患處,名硃砂膏。兼治湯火傷。
血流不止,用黃蠟或白蠟研細敷,或以飛面敷包,勿見風。或飛面和薑汁罨之,或蓮房燒存性研敷。
麻油(五兩) 白蠟(六錢) 黃蠟(五錢) 同化烊離火,入藤黃末(三錢)攪勻冷定,下冰片(一錢) 再攪勻任用。名西域黃靈膏。兼治金刃傷,及癰疽疔毒,臁瘡血風瘡。如治杖夾傷,加銀硃末一錢五分,青魚膽五分。
白附子(十二兩) 天麻 白芷 羌活 防風 生南星(各一兩) 各曬燥,研細,共研勻,青腫者水調敷,破處則摻之。凡跌墜毆壓,馬踢刀箭諸傷,雖腎子壓出可治,立能止血止痛。重證黃酒調服數錢,兼治破傷風,故用此藥者,並不忌風,真傷科第一個效方,價廉功大,地方官須預配合,如遇鬥毆傷重,可以保全兩命。家居亦宜備之,可應急需。
氣絕不能言者,以韭汁和童便灌一錢。或以白蠟三錢研末,好酒調灌即蘇。隨用脂麻稈,陳年黃麻毛竹根,俱燒存性研,沙糖調酒儘量飲,被蓋出汗,即痛止而愈。
凡跌打損傷,而腦子偏者,不能活,其證頭暈嘔吐,立不直,亟將病人頭扶起立直,用細帶一條圈頭,看偏在或左或右,何邊大即偏在何邊,扶直人身,以余帶約三四尺長,繫於柱上,用細棍敲帶之中,一時即正而愈。此蒙古所傳,即時救急良方也。按偏左似宜敲右,偏右似宜敲左,方內未註明,用者須知。汪謝城曰:敲帶之中,謂余帶三四尺之中也。既云何邊大,即偏在何邊,則必偏左敲右,偏右敲左,不待更言矣。
當歸 紅花 桃仁 續斷 杜仲(各五錢) 羌活 獨活 秦艽(各三錢) 食鹽(二兩) 牛骨髓(三兩羊骨髓亦可用) 奶酥油(二兩五錢) 好酒(一斤) 水煎濃汁,如在下部加牛膝三錢。濾渣,再入乳香 沒藥(各三錢)臨用,加麝香一錢和勻,以新布三塊長二尺,同煮熱,將布絞乾,於痛處更換拓,並以手揉之。凡跌撲閃挫,筋縮骨出臼不入,及一切風濕痛強,並小兒龜胸鱉背,初起亦可治也。
糯米一升,皂角半升切碎銅錢百枚同炒焦黑,去錢研末,酒調塗貼,治筋斷骨折。
大蟹一隻(無大者用小蟹數只)杵爛熱酒沖服,醉臥一宵即愈,或用蟹蓋殼,新瓦上煅存性研,每一錢,黃酒下,以醉為度,並能接骨。
絲瓜開花時,早晨帶露摘取,不老不嫩,肥厚之葉,陰乾為末,治跌打損傷,及金瘡惡瘡惡癤。摻敷皆妙。
人中白醋淬為末,每五分酒下,治閃挫跌僕,傷骨極重者大效。
白芨末二錢,酒調下,治折骨效。
仙桃草,四月間生麥田中,葉綠莖紅,實大如椒,形如桃,中有一小蟲者,即是。宜小暑節前,夏至後取之。蓋夏至前蟲未生,小暑後蟲飛去,惟此半月之間,趁未坼採之。烘乾研末,藏瓷瓶內,專治一切跌打損傷,服一二錢,可起死回生,兼治三瘧久延不愈,以紅棗同酒煎服亦效。
閃挫疼痛 橘核,一歲一粒,研末酒服。
山楂末 木耳炭(各三錢) 研酒下。
木香(一錢) 麝香(三分)研細,左患吹右鼻,右患吹左鼻,以手上下和之。
痛至不能俯仰屈伸者,用牙硝 雄黃 麝香(各半釐) 研細,以少許點入口內,令人扶患者周圍行數轉,其病如失,未效再點,疼止為度。
諸藥不效,延久未愈者,蔥白杵爛,炒熱擦痛處,隨用生大黃末,薑汁調塗,能飲酒者,儘量一醉,睡醒霍然。
金刃諸傷 急以自己小便淋傷處,傷重者,旁人即以溺淋之。或將傷處浸溺盆中,口渴切勿飲水,但食肥潤之物為宜,若啜熱粥,血必沸出,慎勿犯之。外以花乳石研敷。
蔥白炒熱罨之,冷即易,或蔥白沙糖等分研封,愈後無痕。
苧葉研末摻。宜端午、夏至日各採等分曬乾,俟霜降日研末備用。 何首烏、白芍藥,皆可研敷,並能止血定痛。柿餅杵爛塗,血止口合。
晚蠶蛾 歸頭 白芷 陳石灰等分研末敷之。止血定痛生肌,一上即愈。
紅桴炭研細,乘熱敷,並可接指。
黃荊腦搗爛敷。一日一易,雖臭爛者,五日即收口。
生糯米於清明前,一日一換水浸,至穀雨日曬乾研,凡金瘡久爛者敷之。
劉寄奴 當歸 生地 熟地 合歡皮 男子黑髮(洗淨,各一兩) 麻油四兩,煎至發化去渣,入黃蠟 白蠟(各八兩) 不住手攪,離火仍攪,至溫入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三錢,研) 龍骨(童便煅,一錢,研) 慢慢投之。攪勻候冷,瓷器收藏,兼治杖瘡,塗敷皆妙,以帛包裹,不可見風,此戚少保保志膏也。
破傷風 蓮房燒存性研細敷,再以酒調服。
杏仁泥 飛面等分,水調成膏。塗腫處,即消腫退熱。
手足十指甲,麻油炒黃研細,黃酒沖服,汗出即愈。
人咬 龜板 鱉甲等分,煅存性研,菜油調敷。
蛇狗咬 真雄精 火硝(漂,各一兩) 當門子(三錢) 冰片(一錢) 先將雄精研細篩淨,再研四五十天,余藥亦須研極細,至五月五日午時,焚香齋戒沐浴,一人修合,不與四眼見,更忌婦人。以上四味和勻,研至無聲為度,凡毒蛇猘犬咬者,男左女右,以竹挖耳點藥於大眼角內,一日一二次,不可多。蛇傷者,患處不必另用別藥,任其流出毒水,止用淘米泔水洗之。或乾燥,用自己唾涎塗之。忌食赤豆百日,最為至要,猘犬傷者,忌食羊肉發物,傷處亦不必用藥,但以糯米飲洗之。點此丹,俟小溲內有絲解出,即無妨矣。此丹合成盛瓶內,以蠟封固,勿使泄氣,可以立刻止痛,名追毒丹,亦治痧證悶死,時疫發斑不出,並可點之。按蕭山韓氏方,火硝止三分,冰麝雄精各一錢,更有九制爐甘石一錢,名五聖丹。治同。
蜈蚣咬 向花枝下泥上,書田字,勿令人見,取其泥擦患處。
蜈蚣入腹痛不可忍 急以雞子清數枚灌之,良久痛稍定,隨用生油與咽,其蜈蚣即與雞子纏束而吐出也。此前明吳縣張汁虛先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