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男,42岁。
初诊∶1979年4月22日。
主诉及病史∶双眼患"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已4年,经外院用大量激素、抗生素、维生素、扩瞳等治疗,暂时缓解。近10天来左眼红痛、视蒙。
诊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虹膜3、6、8点方位有后粘连;左眼睫状充血(+),角膜后壁有数颗大小不-一尘状沉着物,虹膜纹理不清,颜色变暗,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患者双眼内于涩不舒,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虚烦少寐;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为双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左眼急性发作)。
辨证∶为瞳神紧小症(双眼),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型。
治法∶宜滋阴降火、清肝明目。方用滋阴地黄汤(经验方)。
处方∶生地20g,玄参15g,知母10g,黄柏10g,丹皮10g,茺蔚子10g,赤芍10g,柴胡10g,决明子15g,青箱子15g。外用1%阿托品液滴左眼。
连服药14剂,左眼红痛消失,视力提高到0.9。续用原方,先后加石决明、当归、枸杞、菊花,服药35剂。1979年6月12日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双眼瞳孔欠圆整,余无不适。嘱服杞菊地黄丸2个月,巩固疗效。
按语:瞳神紧小症,是指瞳仁缩小,失去正常的展缩功能,甚则瞳仁边缘参差不齐,呈锯齿、花瓣样等病理改变。其病因复杂,变化较多,且易反复发作。若治疗失当,往往并发他症而导致失明。病例一彭某,发病急,证属肝经风热上攻所致,故治以疏风清热为主。病例二齐某,为肝胆火炽,腑气不通,故宜泻肝通腑,清热解毒。病例三陈某,证见眼疾反复发作,久病伤阴,虚火上炎,故宜滋阴降火,清肝明目。三则例,病到后期。邪今虽很。但肝肾虚。均视物欠明,故都改为滋补肝肾法固其本,以利窍明日,防止复发。三则病例在内服中药的同时,还配合必要的局部用药及时扩瞳,这样既可防止瞳神干缺,又可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