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某,女,49岁,湖北省武汉供电公司,干部。于2014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双眼前有黑影飘动,时隐时现2月。
病史:患者近2月来双眼前黑影飘动,时隐时现,不耐久视,睛珠疼痛;原有高度近视。伴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少气懒言。
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2;右眼-6.50DS=-1.00DC矫正视力0.8,左眼-7.00DS=-1.00DC矫正视力0.6。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絮状灰白色混浊物,随眼球运动而浮动,眼底均用-8.0D可见视乳头脉络膜近视弧,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黄斑亮点分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①玻璃体退变性混浊(双眼);②病理性近视(双眼)。
辨证: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补血。
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合芎归补血汤(《原机启微》)加减。
处方:红参5g(蒸兑),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熟地黄15g,生地黄10g,牛膝10g,防风10g,天冬5g,炙甘草5g。15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调情志,禁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2014年11月27日):双眼前黑影减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6。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原方。15剂。
三诊(2014年12月12日):双眼前黑影减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底玻璃体混浊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原方。15剂。
四诊~六诊(2014年12月27日~2015年1月24日):上方先后加丹参10g,枸杞子10g。共服28剂,双眼前黑影减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8。眼底玻璃体混浊减轻,余证悉除。嘱服杞菊地黄丸,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连服2月,调理善后。
按:目赖血养,目得血而能视,久病气血亏损,气虚不能生血,血虚不能化气,神膏混浊,睛珠涩痛;全身症状及舌脉均为气血亏虚之候。八珍汤加减方中红参与熟地黄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红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熟地黄、当归、白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合芎归补血汤补血,滋阴,止痛。《原机启微》曰:“上方专补血,故以当归、熟地黄为君;川芎、牛膝、白芍药为臣,以其祛风续绝,定痛而通补血也;甘草、白术,大和胃气,用以为佐;防风升发,生地黄补肾,天冬治血热,谓血亡生风燥,故以为使。”方药合证,则眼前黑影明显减少,全身症状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