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直堂经验方附 救荒門

清·陶承熹、王承勋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

救荒門

諸葛乾糧

白茯苓(二斤) 乾薑(一兩) 黃米(二升) 山藥(一斤) 白麵(二斤) 麻油(半斤) 芡實(三斤)各藥一處蒸熟。焙乾為末。每服一匙。新汲水下。日進一服。氣力如湧。一日不飢渴。行軍辟穀方(李衛公)

大黃豆(五斤淘三遍至極淨去皮為末) 麻子仁(三斤綿布包用滾沸湯浸至冷取垂井中一宿勿令著水次日曬乾新瓦上撥出殼簸揚取粒粒皆完者蒸三遍為末) 白茯苓(六兩) 糯米(五升) 淘淨。與茯苓同蒸為末。先將麻仁糯米茯苓共搗極爛。漸加豆末和勻。捏如拳大塊。復入甑蒸之。約三個時辰。冷定取出。曬乾為末。每用麻子汁調服。以飽為度。不得吃一切諸物。第一頓一月不飢。第二頓四十九日不飢。第三頓百日不飢。第四頓一年不飢。第五頓千日不飢。永遠顏色日增。氣力加倍。如渴飲麻子汁。或芝麻汁。滋潤臟腑。如欲吃飲食。用葵菜子三合為末。煎湯冷定服之。下其藥再服稀粥一二日。稠粥一二日。方可飲食。但服藥之後。大忌房事。慎之。

防飢救生四果丹

栗子(去殼) 紅棗(去皮核) 胡桃(去殼皮) 柿餅(去蒂)

各等分入甑蒸二時取出。石臼中杵搗。不辨形色。捻為厚餅。曬乾收貯。冬月吉日。焚香修合。凡飢者與食一餅。茶湯任嚼服。腹中氣足自飽。一餅可耐五日。再服不限日數。此藥補腎水。健脾土。潤肺金。清肝木。而心火自平也。

辟穀仙丹

熟地(一斤九蒸九曬) 天冬(二斤去心)為末。蜜丸。彈子大。曬乾。每服二三丸。溫酒化下。日服三次。服至十日。身輕目明。

行路不餓

芝麻(一斤炒) 紅棗(一斤蒸) 糯米(一升炒)

共為末。蜜丸。彈子大。每吃一丸水下。一日不飢。

斬草丹

(備荒 辟穀 修道)

芝麻黑豆半升齊。 炒成黃色去了皮。 貫眾茯苓各四兩。 乾薑甘草亦如之。 棗肉為丸錢來大。 走遍山川不忍飢。 試問山中青苗草。 管教入口化為泥。

生津止渴丸

烏梅肉(二斤) 檀香(三錢) 白豆蔻(五錢) 薄荷(三兩) 甘葛(二兩) 飛鹽(一兩) 紫蘇(一兩) 花粉(三兩)

為細末。煉蜜為丸。圓眼大。渴即噙化一顆。能止渴。

救荒丹

與辟穀少異

黑豆(五升) 洗淨。蒸三遍曬乾。去皮為末。火麻子(三升)湯浸一宿。撈出曬乾。用牛皮膠水拌曬。去皮淘淨。蒸三遍碓搗。漸次下黑豆末和勻。用糯米粥為丸。如拳大。入甑蒸。從夜至子住火。至寅取出曬乾。瓷器內盛蓋。不令見風。每服三塊。但飽為度。不得食一切物。第一頓七日不飢。第二頓四十九日不飢。第三頓百日不飢。容顏佳勝。更不憔悴。渴即研火麻子漿飲之。滋潤臟腑。若要重吃物。用葵子三合。杵碎煎湯飲。開通胃脘。再以薄粥飲數次。然後飲食。則無礙矣。

守山乾糧

紅蘿菔(洗淨蒸熟俟半乾搗爛) 糯米(舂白浸透蒸飯搗如糊) 入紅蘿菔等分搗勻。泥竹壁上。待其自干。愈久愈堅。不蛀不爛。如遇荒年。鑿下手掌大一塊。可煮成稀粥一大鍋。食之且耐飢。或做成土坯樣。砌牆亦可。

服黃精法

黃精根梗。不拘多少細銼。陰乾為末。水調服。初服不可多。恐飽脹。以後漸漸加多。飢則再服。可以不食。渴則飲水。一年之久。可變老為少。身輕善走。

又法

黃精蒸熟。曬乾為末。另用生黃精切碎。熬膏搗成丸。雞子大。日服三次。每次一丸。可以絕食不飢。渴則飲水。兼除百病。

阅读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