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卷之二

宋·佚名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卷之二

刺法論(中)

黃帝問曰升降之刺以知要願聞司天未得遷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萬化之機其皆妄然與民為病可得先除欲濟群生願聞其說

明其遷正故可預防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問言其至理聖念慈憫欲濟群生臣乃盡陳斯道可申洞微申顯也洞深也微妙也言可盡顯深妙

太陽復布即厥陰不遷正

即天運不和順四序失合而作疫也不遷正氣塞於上當瀉足厥陰之所流氣舒而復塞之故瀉之當瀉足厥陰之所流行間穴也在足大趾之間動脈應手陷者中足厥陰之滎刺可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之

厥陰復布少陰不遷正天失時令即氣令不正也

不遷正即氣塞於上熱欲化而風乃布外也

當刺心包絡脈之所流

心包絡脈之所流勞宮穴也在掌中央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動氣至而急出也

少陰復布太陰不遷正子午天數有餘丑未不得中正也

不遷正即氣留於上雨欲化而熱布於天

當刺足太陰之所流足太陰之所流大都穴也在足大趾本節後陷者中足太陰脈之滎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動氣至而出之

太陰復布少陽不遷正丑未天數有餘寅申未得中正不遷正則氣塞未通

熱欲化而雨復布天

當刺手少陽之所流

手少陽之所流液門穴也在手小指次指間陷者中手少陽之滎也刺可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動氣至而急出也

少陽復布則陽明不遷正

寅申天數有餘卯酉未得司天不遷正則氣未通上

燥欲治天熱化復治

當刺手太陰之所流

手太陰之所流魚際穴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文中手太陰之滎也刺可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動氣至而急出之陽明覆布太陽不遷正

卯酉天數未終辰戌未得司正

不遷正則復塞其氣寒欲行天而燥復化當刺足少陰之所流

足少陰之所流然谷穴也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足少陰之滎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動氣至而出之

帝曰遷正不前以通其要願聞不退欲折其餘無令過失可得明乎岐伯曰氣過有餘復作布正是名不過位也

即名布正再治天而不能退位

使地氣不得後化新司天未可遷正故復布化令如舊歲

新歲司天未得中司去歲司天仍舊治天是故氣過天令不常故與民作災之病也巳亥之歲天數有餘故厥陰不退位也

至子午之年猶尚治天

風行於上木化布天

雨濕之化不令風化至酷作災

當刺足厥陰之所入

足厥陰之所入曲泉穴也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後陷者中屈膝而得之足厥陰之合也刺可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動氣至急出其針也

子午之歲天數有餘故少陰不退位也至丑未之年猶尚治天

熱行於上火余化布天燥清之虧雨化不令熱化復行天令也

當刺手厥陰之所入

心包之所入曲澤穴也在肘內廉下陷者中屈肘而取之手厥陰之令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之丑未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陰不退位也

至寅申之年猶尚治天也

濕行於上雨化布天

寒化虧熱化不令濕化復布行天令當刺足太陰之所入

足太陰之所入太陰陵泉穴也在內側輔骨下陷者中足太陰之合刺可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之也

寅申之歲天數有餘故少陽不退位也

至卯酉之年猶尚治天

熱行於上火化布天

燥清令虧熱化復治布行天令當刺手少陽之所入

手少陽之所入天井穴也在肘外大骨後肘後上一寸兩筋間陷中屈肘得之手少陽之合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動氣至而急出之也

卯酉之歲天數有餘故陽明不退位也至辰戌年猶尚治天也 行於上燥化布天風化虧而寒化不令清化復治布行天令當刺手太陰之所入手太陰之所入尺澤穴也在肘約文中動脈應手手太陰之所合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寸留三呼動氣至而急出之辰戌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陽不退位也至巳亥之年猶尚治天也

寒行於上凜水化布天

熱化令虧風化不令寒化復治布行天令

當刺足少陰之所入

足少陰之所入陰谷穴也在膝下內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外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足少陰之合刺可同身寸之四分動氣至而出之

故天地氣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預可平疴人氣通乎天地也氣交有變前後余退可天元刺其餘源始終可平也

黃帝問曰剛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運之氣皆虛乎與民為病可得平乎天運如虛可以法刺可除之也

岐伯曰深乎哉問明其奧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謂根之可見必有逃門是謂根究天地之災必有遐危逃生之門戶

假令甲子剛柔失守

柔得其位上失其剛雖得交司數可未至甲子上未終司己卯下雖遷正是謂柔干孤虛其下也剛未正之己不得其甲即土運反虛而木乃勝

剛未正柔孤而有虧

甲不正於己也土運不令正失少陰不化是故天與皆虛而使邪化疫者也

時序不令即音律非從

司天猶布而中運有勝至矣甲未臨而已己至律無音而呂有聲即黃鐘大宮不應夾鍾少宮即應以表己卯下位孤主土運者也

如此三年變大疫也

甚則速首尾三年至

詳其微甚察其淺深

大虛而布政日久即深也深即甚矣運未正即勝至久即深甚也甚即深首尾二年至者也

欲至而可刺刺之則以明其刺法者即是布正而未遷正者可刺其即今之病也只言知者是以三年中有大疫至刺補其夭之之吉也即其細詳微甚知其所至之斯可先齊之者也

當先補腎俞

土疫至而腎虛者先補之腎俞在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未刺時先口銜針暖而用之用圓利針臨刺時咒曰五帝上真六甲玄靈氣符至陰百邪閉理念三遍自口中取針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針至三分動氣至而徐徐出針以手捫之令受針人嚥氣三次又可定神魂者

次三日可刺足太陰之所注

足太陰之所注大白穴也在內踝核骨下陷者中足太陰脈之所注也先以口銜針令溫欲下針時咒曰帝扶天形護命成靈誦之三遍乃刺三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其針也

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癘其法補瀉一如甲子同法也

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並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己卯凡甲己上下失守皆此一法而已

其刺以畢又不須夜行及遠行令七日潔清淨齋戒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

仙家嚥氣可以深根固蒂以子受母氣也嚥下氣令腹中鳴至臍下子氣見母元氣故曰返本還元也久餌之令深根以養固蒂也故嚥氣津者此名天池之水可久餌之資精氣血盪滌五臟先溉元海一名離宮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唾之但可餌之以補精血可益元海也假令丙寅剛柔失守

柔得其位上失其剛也雖得其交歲而丙未遷正治天下辛巳獨治其泉上位丙失其剛乾故中水運不得運大過也反受土勝之

上剛乾失守下柔不可獨主之柔干在上猶言不及何況柔失剛者也中水運非大過不可執法而定之

不以諸丙年作其水大過也當推之天數

而知有虧也

布天有餘而失守上正

天雖主治之此即布正之化正司主歲未得正位也

天地不合即律呂音異

柔干至而呂有音應剛乾未遷而律管無聲即少羽鳴響而大羽也

如此即天運失序

雖有化而非常化也

後三年變疫

變有微甚故有遲速當推其天數之淺深也

詳其微甚差有大小

大差七分小差五分每一分一十五日大差速至小差徐徐而至之也

徐至即後三年至甚即首三年推數差速即知運遲

當先補心俞

心俞在背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用圓利針於日中令溫暖次以手按穴得其氣動乃咒曰太始上清丹元守靈誦之三遍先想火光於穴下然後刺可同身寸之一寸半留七呼得氣至次進針三分以手彈之令氣至而下針得動氣至而徐徐出針次以手捫其穴令受針人閉氣三息而嚥氣也

次五日可刺腎之所入

腎之所入陰谷穴也在膝內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乃咒曰大微帝君五氣及真六辛都司符扶黑雲誦之一遍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得動氣至而急出之

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剛亦名失守即地運皆虛後三年變水癘即刺法皆如此矣

即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如此上下失守皆推大小差而刺之

其刺如畢慎其大喜欲情於中如不忌即其氣復散也令靜七日

七日後神氣實而水疫不傷心欲實令少思

思即傷神居當澄心而神守中即道自降而其氣復上人亂想勞神即陰中鬼王勞神即神役苦志心亂故夭人命實即神和志安心靜即中也

假令庚辰剛柔失守

乙得其位上失其庚即謂柔失其剛也雖得其歲即庚未得中位也乙得下位治其地上位庚失其剛乾故中金運不得大過反受火勝之也

上位失守下位無合

乙未在下主地孤立也上無剛乾正之天運虛

乙庚金運故非相招

上下相招陰陽相合也司天與運各得其化

布天未退中運勝來不以陽年元勝復支幹不合有上下相錯謂之失守

庚不與乙相對合也

姑洗林鐘商音不應也

失守即同聲不相應也姑洗上管庚辰太商不如應林鐘下管乙未少商獨應矣如此即天運化易

故四序非常也

三年變大疫

金疫又名殺疫

詳其天數差有微甚

大差七分即氣過一百五日即甚矣小差五分即氣過七十五日即微也

微即微三年至

微即徐也

甚即甚三年至

甚即速也

當先補肝俞

肝俞在背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用圓利針以口溫暖先以手按穴得動氣欲下針而咒曰氣從始清帝符六丁左施蒼城右入黃庭誦之三過先想青氣於穴下然後刺之三分得氣而進針針入五分動氣至而徐徐出針以手捫其穴令受針人嚥氣

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

肺之所行經渠穴也在手寸口陷中手太陰經也用圓利針於口內溫令暖先以左手按穴而咒曰太始上真五符帝君元和氣合司入其神誦之三遍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二呼動氣至而出其針也

刺畢可靜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氣卻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一柔干即上庚獨治之亦名失守者即 

孤主之三年變癘名曰金癘

亦名殺癘

其至待時也詳其地數之

差亦推其微甚可知遲速爾

速至共三年遲即後三年其至如金疫刺法同前也

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即天運各異金殺丁之災化民病也同刺而卻之也

肝欲平即勿怒

怒即陰生肝為陽神也陰生即陽夭夜臥念安其志勿誦惡語即陽神魂守中

假令壬午剛柔失守

下得其位上失其主即司天布正木運反虛也雖交歲而天未遷正中運勝即地見丁酉獨主其運故行燥勝天未勢化是名二虛者已

上壬未遷正下丁獨然即雖陽年虧及不同災亦然三日肝自病風化不令運失其壬未得其位天如布退可得遷正不假復而正角

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

推之天別又及幾分天如復位故得相招者也

差之微甚各有其數也

差七分計一百五日即大差之期也差五分即七十五日其下者又微也

律呂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

上律蒫賓下呂南呂上大角不應下少角應故二角失而不和也後壬午遷正之日即上下角同聲相應

微甚如見三年大疫

微即至乙酉甚即至甲申甚速微徐也當刺脾之俞

脾之俞在背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動脈應手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而刺之即咒曰五精智精六甲玄靈帝符元首大始受真誦之三遍先想黃氣於穴下然後刺之二分得氣至而次進之又得動氣次進之二進各一分留五呼即徐徐出針以手捫之令其人不息三遍而咽津也

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

肝之所出大敦穴也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之中足厥陰之井也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而刺之即咒曰真

至玄大道冥然五神各位氣(缺)三田誦之然後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動氣至而出其針

刺畢靜神七日勿大醉歌樂其氣復散又勿飽食勿食生物歌樂者即脾神動而氣散也醉即性亂飽即食脹故慎忌之食生物即傷脾氣也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大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淡入胃也宜益府淡者土之薄味也而又次於甘者無閒坐無久臥故養脾也

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氣不當位丁不與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剛

天地二甲子上下不相招故陰陽有錯即中運失其歲合之常政也

即地運不合三年變癘

故名木癘又名風癘其至有即亦推其微甚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即諸丁壬上下失守皆同一法刺之假令戊申剛柔失守戊與癸合也天地二甲子即戊申合癸亥也下位癸亥至地其主地正司也上下位戊申過丁未天數未退而復布天故失守戊癸不合也

戊癸雖火運陽年不太過也

戊未正司癸下獨治故非太過反受水勝之也

上失其剛柔 獨主其氣不正故有邪乾水運失守於上中下運有虧也故天虛而地猶主之中見火運水來犯之故曰邪干

迭移其位差有淺深

天數過差亦有多少卻得奉合合要在目數也

欲至將合音律先同

中火運徵也上下二律呂上窮太少二徵合音同

如此天運失時三年之中火疫至矣速至庚戌也徐徐至辛亥所作也

當刺肺之俞

肺俞在背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動脈應手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乃刺之咒曰真邪用搏氣灌元神帝符反本位合其親誦之三遍刺之二分候氣欲至想白氣於穴下次進一分得氣至而徐徐出其針以手捫之於其穴也然可立愈也

刺畢靜神七日勿大悲傷也悲傷即肺動而真氣復散也

凡喜怒悲樂恐皆不可過矣此五者皆可動天亂真神也故聖人忘緣滅動念可存神也故神能主形神在形全可以身安道常長存也

人慾實肺者要在息氣也

無大喘息慎勿多言語及呼吸多氣喘及言語多及飲冷形寒之食減多大忌悲傷

喜怒冷傷其肺神也

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剛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運與地虛後三年變癘即名火癘與火疫同也即法刺一體即諸戊諸癸上下同一體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濕法刺於是疫之與癘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窮歸一體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總其諸位失守故只歸五行而統之也

此皆五疫癘歸天地不相和之氣化為疫癘大傷人之命也故達天元可通法刺復濟生民也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