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刘某,女,48岁,1993年4月21日就诊。右眼视力下降10天。患心脏病史多年。症见: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胀,体倦,乏力,舌暗、苔薄白,脉结代。血压15/11kPa,视力右眼0.3,左眼1.2,右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淡,边界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隆起约+2D,视乳头表面和附近视网膜有少量出血点,视网膜色淡,轻度水肿,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交叉压迹可见,黄斑中心凹反光差左眼底除轻度动脉硬化外余正常。视野检查可见与生理盲点相连的鼻下象限缺损延续到周边部。

 诊断:右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治宜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处方:黄芪60g,当归、党参、生地黄各15g,川芎、赤芍、地龙、麦冬、酸枣仁各10g,桃仁、桂枝、红花各6g,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头晕眼胀,心悸体倦减轻,夜眠好转,视力右眼0.5,继服10剂,脉转平和,全身状况明显好转。视力右眼0.8,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出血基本吸收,守上方去酸枣仁,继服10剂,视力右眼1.0,眼底视乳头色淡,出血及水肿消失。

 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的梗死。它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的视野缺损(与生理点相连的扇形缺损)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本病在中医属于视瞻昏渺范畴,引起原因众多,总因气血虚弱和气滞血瘀两种。本例患者久病体虚,血虚不能养心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而成瘀,清窍及目系失养而导致视力下降,头晕不适重用黄芪,意在大补元气,使经络通畅,气足而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伍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佐以炙甘草汤以增强益气养血,通脉活血之功,使气足血旺,脉络通畅,目得明视。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