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咽喉門第一
(十一症圖說)
簾珠喉
簾珠喉
簾珠喉,滿喉如白網油狀,兩邊微腫,根有白點,帶紅色,小舌紅腫,咽水大痛。此症因鬱積熱毒而發,其脈兩寸浮洪,兩尺亦洪大,上盛下虛之症也。治宜清火,用六味湯加:鹽水炒黃柏(二錢) 酒炒黃芩(二錢) 鹽水炒知母(二錢) 熟石膏(五錢) 山豆根(二錢)鹽水炒玄參(二錢) 生山梔(一錢) 木通(一錢) 生地(二錢) 服一帖明日再加:連翹(二錢) 紫地丁(三錢) 大熟地(三錢) 牡丹皮(一錢) 草河車(二錢) 川連(一錢) 用金汁一鍾或制柏枝汁一鍾,沖服皆妙。吹紫雪、金不換,六、七日而愈。
嗆食啞喉
嗆食啞喉
此症因伏邪在肺,聲啞嗆食,六脈遲細,甚屬險症。余曾治一人,年近二十,患此三年。飯食少進,日惟吃粥,病在將危,就醫於余。余胗其脈,病雖常久,脈尚有根,或可治之。用六味湯加:麻黃(二錢) 桂枝(一錢) 蘇葉(二錢) 木通(一錢) 細辛(一錢) 白芷(一錢) 訶子(二錢) 皂核(二錢) 薑汁炒半夏(二錢) 連吃五六日,飯進三碗,聲啞未除,換加:桔梗(一兩四錢半,童便炒) 訶子(七錢半,童便炒) 甘草(七錢半,童便炒) 薄荷(一錢) 麻黃(一錢) 煎數滾漱而且吃十帖乃愈,後服補藥健脾收功。
內外腫喉
內外腫喉
此症生於關內下部,陰陽相結,內外皆腫,或有爛斑、火鬱之症。用六味湯加:酒炒黃芩(三錢) 熟大黃(五錢) 海浮石(二錢) 吹紫雪金不換。明日換加:丹皮(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 酒炒黃芩(二錢) 生石膏(三錢) 山梔(一錢) 木通(一錢)即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如背寒加羌活,胃泛加葛根、柏枝汁亦可漱之。
風熱喉
風熱喉
此症感風熱而起。滿喉發細紅點,根帶淡白,舌下兩邊三四塊,六脈洪緊。用六味湯加:鹽水炒玄參(二錢) 酒炒黃芩(二錢) 山梔(一錢) 花粉(一錢) 一服即愈。吹金不換,兼服八仙散。
紫色虛喉
紫色虛喉
喉間紫紅,久之變爛。如生漆色。因初起早服寒涼故也。此症肺胃伏寒,平而不腫,飲食難進,吐出腐肉者,急治之。如見此症認為火症,反用三黃湯、犀角、羚羊角等藥,吃成死症,惜哉!余凡見紫色之症,不論名式,喉間絕無形跡,滿喉皆紫,脈緩身涼者,用六味湯加:細辛(五分) 葛根蘇葉(各二錢) 白芷 川芎 麻黃(各一錢) 服後紫變為紅換加:鹽水炒玄參(二錢) 酒炒黃芩(二錢) 花粉(一錢)即愈。
喉癬
喉癬
此症因腎虛火旺,髮癬於喉,不腫而微紅,上有斑點,青白不一,如芥子大,或綠豆大,每點生芒刺,入水大痛,喉干聲啞,咳嗽無痰,六脈細數者是,用知柏地黃湯兼四物湯加:麥冬 鹽水炒玄參 女貞(鹽水炒) 枸杞 首烏 阿膠(各二錢) 等服十服後,用八味丸加女貞枸杞 人參 洋參俱鹽水炒,淡鹽湯每早服四五錢,如服前知柏地黃湯、四物湯不應,加:桂附每帖各三分,水煎冷服,此引火歸原之法也。玄武膏亦可服,如六脈洪數,恐難脫體。吹紫雪、金不換。
喉疳
喉疳
此症腎虛火旺,沸騰上部而發,喉間上齶有青白紅點,平坦無刺,故名喉疳。聲不啞,不咳嗽,兩尺脈虛者是也。先用六味湯去荊、防、蠶三味加:鹽水炒玄參(二錢) 酒炒黃芩(二錢) 丹皮(二錢) 生地(二錢) 山梔鹽水炒(一錢) 鹽水炒女貞(一錢五分) 鹽水炒知母(一錢五分) 男加龜板(五錢) 女加鱉甲(五錢) 服五劑或十劑,如不愈再加附子(三分) 肉桂(三分) 二味 另煎沖前藥內冷服,愈後合八味丸加:鹽水炒玄參 知母 女貞 枸杞一料全愈。吹金不換。
飛揚喉
飛揚喉
此症風熱上壅,上齶紅腫,氣不能通,咽物不下,從小舌中飛揚滿口,此係凶惡之症。急針患上出血泄氣。吹金不換,用六味湯加:連翹 葛根 黃柏 山梔 木通(各一錢) 生石膏(四錢) 一、二服愈。
虛啞喉
虛啞喉
虛啞喉,喉間不腫,兩邊關內少有紅點,聲啞不明,牙關不開,此內火外風之症。因喜食酸澀之物,肺氣不清故也。用六味湯加:細辛(三分) 蘇葉(二錢)服一帖。聲音不啞,換加:生地(二錢) 丹皮(二錢) 鹽水炒山梔(一錢) 木通(一錢) 花粉(一錢) 再二帖而愈。
聲啞喉
聲啞喉
此症寒伏肺家,不腫不紅,又無爛點,惟覺干痛,但食米粥;不能吃飯。用六味湯加:蘇葉(二錢) 麻黃(二錢) 細辛(五分) 二服後麻黃、蘇葉各減一錢。再二日換加花粉(一錢) 黃芩(一錢) 羌活(一錢) 薑汁製半夏(一錢) 皂核(二十粒) 訶子(二錢半,童便炒,半生用) 桔梗(五錢半,童便炒,半生用) 甘草(五錢半,童便炒,半生用) 四五帖乃痊。初起不可用涼藥(四月之症而愈)。
爛沙喉
爛沙喉
此症發於寒傷之後,表邪未盡,生在關內腫爛,右關脈急,肺脾之毒可知。六味湯半服加:酒炒黃芩(二錢) 花粉(一錢) 鹽水炒玄參(二錢) 葛根(一錢) 生石膏(二錢五分) 淡竹葉(二錢) 河車(二錢五分)連服三四劑。如爛斑不退加:生大黃(三錢) 津化八仙散、玉樞丹,每服五分,三服可收功。
乳蛾門第二
(七症圖說)
雙乳蛾
雙乳蛾
此症感冒時邪而發,生於關口上部,兩邊如櫻桃大,肺胃之症也。身發寒熱,六脈弦數。先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或挑破患上出血亦妙,先用六味湯加:陳皮 海浮石 蘇葉 羌活(各錢半) 兩服可愈。如腫不退,六脈有力可加生大黃(三錢)。
單乳蛾
單乳蛾
此症因傷寒後發散未盡,身熱噁心,恐見痧疹,六脈浮數,生於雙蛾之旁,或左或右,用六味湯加:蘇葉(一錢) 羌活(二錢) 鮮新芫荽(五錢) 如無新者用子(三錢) 一服退半,明日再加:黃芩(酒炒三錢) 花粉(二錢) 山梔(一錢) 赤芍(一錢) 木通(一錢)全愈。
爛乳蛾
爛乳蛾
此症因肺胃鬱熱、紅腫爛斑大痛,難於飲食,六脈弦緊,急針:少商、商陽左右四穴。用六味湯加:葛根(二錢) 蘇葉(一錢) 鹽水炒玄參(一錢) 酒炒黃芩(二錢) 沖柏枝汁一鍾,漱喉間嚥下。再用八仙散一服,津化咽之,明日去蘇、葛二味,加:山梔 木通 生地 丹皮 浮石 花粉(各二錢) 如脈大有力加:生大黃(三錢),脈虛用八仙散同柏枝汁照前吃法,三四日可愈。如聲啞背寒,六味湯加,蘇葉(二錢) 羌活(二錢) 細辛(三分)
風寒蛾
風寒蛾
此症因風寒而起,腫大如李,頭不能下視,氣塞不通,寸關之脈浮緊,肺胃之症也。即針:少商、商陽、少衝(兩手六穴)。用六味湯加:蘇葉(二錢) 羌活(二錢)一服而愈。若早用寒涼則不能退矣。
白色喉蛾
白色喉蛾
白色乳蛾,腫塞滿口,身發寒熱,六脈浮弦。此症因肺受風寒,用六味湯加:蘇葉(二錢) 細辛(三分) 羌活(二錢) 一服可愈。
石蛾
石蛾
此症或胎生,或因本原不足。生於乳蛾地位,少進半寸。初起切不可用寒涼,不必用刀針。此乃肝火老痰結成惡血,凡遇辛苦風熱即發。用六味湯加:川貝(一錢)生地(二錢) 蒡子(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 木通(一錢) 煎服四五帖,如不退去,六味湯用生地(錢半) 丹皮(一錢) 象貝(錢二分) 甘草(一錢) 牛蒡(一錢) 桔梗(八分) 麥冬(一錢) 木通(六分) 薄荷葉(一錢) 加燈心(二分)煎服,以愈為止。吹雄黃退腫藥。
伏寒乳蛾
伏寒乳蛾
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紫色喉癰門。
凡遇孕婦喉癰,用藥有礙,將喉癰藥煎濃漱喉間,吐去,亦可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