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喉癰門第五
(十一症圖說)
伏寒喉癰
伏寒喉癰
伏寒喉癰,因積寒在內,外感時邪而發。其色紅腫紫色,脈浮不數。六味湯加:羌活 葛根 河車 山甲 赤芍 歸尾(各二錢) 角刺 蘇葉 木通(各一錢) 細辛(三分) 兩日後加山梔(一錢) 去羌、葛二味,余藥照前,四五日可愈。
腫爛喉癰
腫爛喉癰
此症脾家積熱而生,紅腫潰爛,兩寸關脈洪大者是也。針少商、商陽、關衝、少衝(兩手四穴),血多為妙。先服八仙散(放於舌上津化嚥下),再用六味湯加:鹽水炒玄參(二錢) 鹽水炒黃柏(一錢) 酒炒黃芩(錢半) 生大黃(三錢) 山梔 木通(各一錢) 河車(二錢),如一服後瀉過,可去大黃。三日後,用十八味神藥,柏枝汁咽漱即愈。
淡白喉癰
淡白喉癰
此症因脾肺受寒,其色不紅,若用寒涼之劑,七日之內必成膿潰,有膿即用針挑破患處。初起腫,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出其紫血,六味湯加:蘇葉 赤芍 歸尾(各錢半),一服後,明日再加:山甲 角刺 河車(各二錢)乃愈。六脈弦緊,身發寒熱者是也。
大紅喉癰
大紅喉癰
此因肺脾積熱,其色鮮紅,腫脹關內,六脈洪大,身發寒熱,急針少商、商陽,或針患上腫處出惡血。用六味湯加:山梔 木通(各一錢) 浮石 生大黃(各三錢) 歸尾 角刺 山甲 河車(各二錢) 黃芩 花粉 赤芍(各錢半)。用河水將加藥十一味先煎二、三十沸後,下六味湯同煎數滾即起,二帖可愈。
聲啞喉癰
聲啞喉癰
此症因著寒太重,肺臟閉塞,以致聲啞,湯水難入,或有爛斑。肺脈沉澀,脾胃脈洪大,背寒身熱。用六味湯加:羌活(二錢) 葛根 蘇葉(各一錢)一服漱之,二日後聲音不啞,去前三味,換加:花粉(一錢) 乳香(五分) 葛根黃芩(酒炒) 歸尾 赤芍 山甲 角刺(各二錢) 再服八仙散、玉樞丹,二帖全愈。
單喉癰
單喉癰
單喉癰,或左或右。身熱背寒,脾肺之症也。有紅點者,風火;無紅點者,風寒。脈象如前。六味湯加:蘇葉 羌活(各二錢) 漱一服,明日再加:赤芍 歸尾 豆根 山梔(各錢半),服一帖即愈。
外症喉癰
外症喉癰
此症生於含下,天突穴之上,內外皆腫,飲食有礙,初起無痰涎,內不見形跡,此風毒喉癰也。六味湯加:黃耆角刺山甲 歸尾 赤芍 河車(各二錢) 紅花 葛根(各一錢) 乳香(五分),連進三服,以消為止。如已成出膿,必成漏管。用十全大補湯收功。
兜腮喉癰
兜腮喉癰
此癰生於腮下,其名懸癰,因鬱積寒氣而發。外用宮炙之法二壯。用六味湯加山甲 歸尾 角刺 川芎 白芷(各一錢) 升麻(三分) 紅花 乳香(各五眾),以消為度。有膿即針之,成漏者多用參、耆內托,或可收功。遇症不可輕忽。
舌上癰
舌上癰
舌上癰,生於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語。此症因熱入心胞絡而發,左寸脈宜洪大而數,不宜細緩,形症紅腫者可治,黑者不治。用六味湯加:川連(二錢) 連翹(五錢) 河車(五錢) 生大黃(四錢) 地丁(三錢)。吹金不換,重加瓜硝搽之,或加牛黃(三二分)更妙,以愈為度。
舌下癰
舌下癰
此乃脾腎積熱,故發症於舌下。然舌下金津、玉液二穴通於腎經,腎水枯竭生於此穴。胗其左尺洪數者是也。用六味湯加:生地(二錢) 河車(二錢) 葛根(一錢) 丹皮(一錢) 花粉(一錢) 玄參(三錢)。二服後用十八味神藥收功,吹藥如前。
上齶癰
上齶癰
上齶癰,高如梅核掛下,不能飲食。此症因胃家炙煿之毒,積久而發,用宜解毒;之劑。草河車(三錢) 石膏(五錢) 地丁 生地(各二錢) 歸尾 赤芍 山甲 角刺(各錢半) 丹皮 花粉 葛根(各一錢),服四五帖或十帖。兼用玉樞丹,每日服五分。吹紫雪、金不換。此症非小,二、三月收功者亦有之。
大舌門第六
(十三症圖說)
木舌
木舌
此症心脾肝三臟積熱而發。舌粗紫脹,食滯中宮,不能言語。因多食炙煿所致。急砭出紫血,搽金不換,服大承氣湯兼黃連解毒湯加:山梔 木通連翹 花粉(各二錢) 赤芍 草河車(各三錢)。服二帖不應,重加生大黃以瀉熱毒。再用六味湯漱口(不必嚥下)。左右寸關之脈俱洪大者,實症,宜用前藥。六脈細者,虛症,難治。大承氣湯、黃連解毒湯(俱在二卷精選應用方內可查。)
白腫舌
白腫舌
此症因風寒鬱積於內。六脈弦緊,舌腫硬痛。先用六味湯加:細辛(三分) 蘇葉(一錢五分) 白芷(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 葛根(一錢)。若白苔上有黑點而滑者,用淡附子 乾薑(各五分)煎服,再用乾薑 冰片 麝香 青皮(等分) 共為細末,時搽舌上即愈。
爛邊舌
爛邊舌
此症脾家濕熱不清,大舌四邊發疳,白點而爛。用六味湯加:小生地(二錢) 滑石(三錢) 淡竹葉(一錢) 薏仁米(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車前(一錢) 甘草梢(一錢),二服而愈。口唇牙肉爛腫,同此治法。
紅點紫舌
紅點紫舌
此症因心脾二經熱極所致。滿口紅點紫色,作爛而痛,或身有赤斑。用六味湯加熟石膏(一兩) 葛根(一錢五分) 川連(一錢) 青黛(一錢) 黃芩(酒炒二錢) 黃柏(一錢) 木通(一錢) 山梔(一錢),甚者加大黃(生用三錢)。如六脈不數者,不照此方。
純紫舌
純紫舌
此症因傷寒用蔥酒發汗,酒毒入心,以致大舌純紫。宜用升麻(一錢) 葛根(一錢) 枳椇子(二錢) 石膏(二錢) 川連(一錢五分) 滑石(三錢) 木通(一錢) 人中黃(三錢) 如心煩不安加:山梔(一錢) 淡豆豉(一錢),噁心欲吐者,恐防發斑加芫荽(一兩),外用芫荽沖燒酒揩背心為妙。
座蓮花舌
座蓮花舌
此症因脾家熱毒積久而發,生於牙根內面,走竄如蓮花一座。患上即針出血搽金不換藥。再針兩手商陽穴,用六味湯加:河車(二錢) 歸尾(一錢) 赤芍(一錢) 川連(一錢) 連翹(一錢) 大黃(三錢) 山梔(一錢) 木通(一錢) 生地(二錢) 山甲(一錢) 石膏(生者五錢),連服二服,如不退,用十八味神藥收功。
重舌
重舌
重舌者,大舌之下,又生一小舌,以致大舌反粗短,小舌長痛。此心脾之毒也。左寸右關兩部之脈洪數者是。久之必爛,爛則難痊。初起即針出惡血,搽金不換,重加銀粉霜。服黃連解毒湯加生大黃(五錢),如瀉之五、六次,即服玉樞丹,十八味神藥亦可服。
蓮花舌
蓮花舌
此症心胃之火飛騰舌底。即針小舌上出血,吹金不換,用三黃石膏湯加:甘草(五分) 河車(二錢)。針商陽穴即愈。
黃焦舌
黃焦舌
此症因嗜酒太多,遇寒而起,大舌乾黃。用三黃湯加:枳椇 生石膏 人中黃,身發寒熱用大柴胡湯加羌活(一錢五分) 治之,如嘔噁心煩,脈象洪大加生大黃(四錢),佐以牛蒡 赤芍 乾葛之類,再無不應。
舌上珠
舌上珠
此症因心脾積熱,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脈洪大。急挑破出血,搽金不換,服三黃湯加:石膏(五錢) 河車(二錢) 地丁草(一錢),兼服玉樞丹(五分)一服。如六脈遲細者,不可用前藥。
舌下珠
舌下珠
舌下珠,因脾腎兩虛之症。六味湯加:鹽水炒玄參生地 鹽水炒知母 黃柏 木通等分治之,搽金不換,余藥照前。
左雀舌
左雀舌
左雀舌,因多食煎炒炙煿之物,所以積熱毒於胃,故發於舌之旁生一小舌,相近牙根。初起將針挑破,以去其血,吹金不換。六味湯加三黃湯、涼膈散治之。如久之必爛,用龍骨生肌散收功。(三黃湯、涼膈散、龍骨生肌散三方,俱第二卷查用。)
右雀舌
右雀舌
此症起亦積毒,治法於前,大同小異,用六味湯加犀角地黃湯治之。(犀角地黃湯在第二卷查用,搽藥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