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视神经萎缩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刘某,男,36岁,农民。1995年6月18日就诊。1月余前患者与邻人发生争执,被人用拳头击伤左眼及木棒击伤左头部,当时出现短暂昏迷约3分钟,醒后自觉头眼疼痛,恶心,左眼视物不见。在当地医院按脑震荡治疗10天,头眼痛。恶心症除而左眼视物不见如故,故转郑州市某院,经查诊为:左眼视神经挫伤,左眼脉络膜裂伤。住院治疗1月,视力不见好转。患者精神抑郁,善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眼部检查:视力右1.5,左指数20cm,不能矫正。左眼瞳孔散大5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视盘色淡白,边界清晰,黄斑部有水肿。在黄斑颞侧距黄斑约2.5个视盘直径处,可见一淡黄色新月形的脉络膜裂瘀,边缘有色素沉着,弯曲朝向视乳头,两端尖锐,周围有两处不整形出血斑。左眼眶及视神经孔位X线拍片均未见异常。

 双眼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发现左眼波形时值延迟和幅值明显降低。提示左眼视神经传导异常。诊断:左眼外伤性视神经萎缩;②左眼脉络膜裂伤。患者眼病缘于外伤,伤后目系血脉受损,脉道瘀阻,玄府闭塞,神光失养而衰微;又因被人打伤,情志抑郁,肝气不舒,则脉弦紧,善叹息。

 辨证:气滞与血瘀交加,目中玄府郁闭不通。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明目。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10g,当归10g,香附15g,枳壳20g,赤芍15g,生地黄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15g,桔梗10g,茺蔚子15g,夜明砂10g,车前子30g,三七粉2g,甘草10g。

 每日1剂,连服30剂后,查左眼视力上升至0.6,瞳孔大小约3mm,直接对光反射稍迟钝,眼底视盘色泽略转为淡红,边界清晰,黄斑部水肿消失,颞侧新月形脉络膜裂瘀存在,周围两处出血斑吸收。病情明显好转,继用前方去车前子、三七粉,加黄芪20g。再服60剂后,查视力右眼1.5,左眼1.0,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视盘色泽淡红,边界清晰,黄斑中心反光存在,其颞侧脉络膜裂瘀仍存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左眼波形幅值明显升高,略低于右眼时值仍延迟,但较上次缩短。综合分析,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年后随访,视力右眼1.5,左眼1.0,稳定在正常范围。

 按语:视神经萎缩属于中医青盲范畴。笔者临床观察到,属气滞血瘀型多见。其原因可能是本病多由外伤及他病迁延而来,外伤必瘀,久病必瘀,而病后病人多忧心忡忡,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致气滞更加重血瘀。故治疗本病,气滞与血瘀均要照顾到,既要活血化瘀,又要疏肝理气,具有此两种功能又能使药力上行于眼,首推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诸活血化瘀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疏畅胸中气滞,使气行则血行;川牛膝祛瘀而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上;甘草缓急,通百脉而调和诸药。细研此方,实乃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共同加减组成。

 全方之旨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凡气滞血瘀者皆可用之,每获良效。案1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视神经因缺乏营养而萎缩。有人认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继发视神经萎缩,治难取效,没有再治疗的必要。作者认为,如辨证施药正确,仍可以取得疗效,提高病眼视力,这对降低本病致盲率有重要意义。有人研究表明,舌上瘀斑瘀点,不只是反映舌体局部的微循环障碍,而可能是整体微循环障碍的表现。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