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鹤医案十、痞

佚名
来源:孤鹤医案

十、痞

(案1)素患痞結,延成腹脹便溏。此脾虛挾濕也,不易調治。

炒毛術(一錢半) 制白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炮姜(五分) 大腹絨(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炒車前(三錢)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加冬瓜子(二錢)。

(案2)痞結為患,延至腹痛,食減,便溏,脈軟無力。此脾土陽衰,殊非輕候。

西黨參(三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 煨木香(五分) 煨肉果(六分) 制白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 白芍(一錢半) 菟絲子(三錢)

(案3)左。脾之積曰痞氣,結於中脘,正氣旺則邪氣自散。此方於培土中參痞氣丸方。

黨參(三錢) 於術(一錢半) 肉桂(五分) 枳殼(一錢) 乾薑(五分) 川連(三分)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 歸身(二錢) 建曲(三錢) 厚朴(一錢) 昆布 肉果(六分) 砂仁(三分) 陳皮(一錢)

(案4)胡,左。陰瘧淹久,現雖截止,而餘邪未清,營液素虧,肝脾失養,瘧後氣弱,而營血益耗。舌中脫液,宿痞作脹,甚則嘔逆,肌削色黃,脈形濡細。恐其中滿,培中為主,參用疏達。

西黨參(三錢) 柴胡(六分) 厚朴(一錢) 廣藿香(一錢半) 蜜炙乾姜(五分)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白茯苓(三錢)

加穀殼三錢,刀豆子二粒。

(案5)肝為先天,沖帶皆為所主,木亢乘土,虛邪結痞,營絡阻滯,八月愆期,去秋起患陰瘧,現雖已至,肝脾益虧,日後漸恐腹滿。右脈略澀,左見虛弦。不必急於通經,健脾養肝,俾得漸復,平日忌服酸冷等物,並戒氣惱。

於術(一錢半) 桂枝(四分) 當歸(二錢) 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棗仁(三錢) 生耆(二錢) 艾絨(一錢) 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陳皮(一錢) 生地(砂仁炒四錢)

加煨姜二片,玫瑰花二朵。

(案6)肝邪侮土,宿痞作脹,腹大漸堅。脾陽本虛,素日操煩,營液亦耗,肝脾之陽為氣,而陰即血,血足以滋養則肝柔,而脾土亦安。擬方營氣並補,參用溫疏之品。

砂仁炒熟地(五錢) 肉桂(三分) 香附(二錢)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西潞黨參(三錢) 當歸(二錢) 遠志(一錢) 懷膝(一錢半) 新會(一錢)

加佛手五分,淡竹葉一錢半。

(案7)肝邪結痞,侮土作痛,甚則嘔逆,木托根於土,土弱則木病,則侮土,右脈大而見濡,左部亦弱,並無弦急之象。此係積勞內傷,營氣二虧,木失養所致,惟已病多經年,急切不能見效。擬以溫養之劑扶脾柔肝,濟以恆力,更能頤養,或可漸次就痊也。

黨參(三錢) 茯神(三錢) 乾薑(五分) 吳萸(三分) 鬱金(一錢) 肉桂(三分) 陳皮(一錢) 炙草(五分) 木香(五分) 杞子(三錢)

加秫米。

(案8)柴,左。胃氣素旺,過食易傷,夏秋不無暑濕,中脘結痞,氣陷下趨,則便泄成利,脅腹掣痛,左脈弦,右沉實。土弱木亢,消補參用,佐以辛溫升降之品。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柴胡(七分)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半) 香附(三錢) 川樸(一錢) 吳萸(三分) 毛術(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枳實(一錢)

加佛手五分,荷蒂二枚。

(案9)營液內虧,血不營筋,因風牽掣,木邪結痞,時或作脹,表虛則多汗,心跳時眩,脈弦促不倫。擬用滋補,專理肝脾之陰。

熟地(六錢) 棗仁(二錢) 甘菊(一錢) 懷膝(一錢半) 蒺藜(三錢)

加胡桃二錢。

(案10)寒熱之後,厥陰氣滯,小腹痞痛,歸於右偏,脈弦緊實者,宜疏。

香附(三錢) 吳萸(三分) 延胡(二錢) 柴胡(六分) 青皮(一錢) 歸尾(一錢半) 炙草(五分) 茯苓(三錢) 枳實(一錢) 麥芽(三錢)

加橘葉、玫瑰花。

(案11)病後未復,肝脾已乏,痞脹腹膨,近兼復感寒熱之後,色黃而泛,脈形浮濡。陰虧內熱,恐其肌削,當加意調攝。

鱉血拌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山梔(一錢半) 枳實(一錢) 女貞(二錢) 白芍(一錢半) 赤苓(三錢) 楂炭(三錢) 陳皮(一錢) 荷葉(一角) 佛手(五分)

(案12)肝邪結痞,侮土作痛,脈弦而促。氣弱而營液亦虧,酌進滋養。

黨參(三錢) 肉桂(三分) 當歸(二錢) 香附(三錢) 延胡(二錢) 白芍(一錢半) 柴胡(七分)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加佛手五分。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