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鹤医案十五、痰

佚名
来源:孤鹤医案

十五、痰

(案1)痰火內憂,心悸不寧。治以清熱疏郁,佐以滌痰。

川連(五分) 辰砂拌麥冬(二錢) 炒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橘紅(一錢) 半夏(一錢半) 孔石菖蒲(一錢) 炒枳實(一錢) 鬱金(一錢)

加九孔石決明五錢。

(案2)肝風挾痰。肢麻頭暈,右脈弦數。惟恐僕跌。

羚羊角(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歸身(一錢半) 生白芍(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石決明(五錢) 杏仁(三錢) 牛膝(一錢半)

加竹茹五分。

(案3)胸次作脹,甚則嘔逆。此濕痰留滯,上干清竅也。宗平胃法。

生毛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萊菔子(一錢半) 廣藿(一錢半) 製厚朴(一錢半) 赤苓(三錢) 橘紅(一錢) 苦杏仁(三錢)

(案4)中虛積濕,濕甚生痰,陽氣日衰,四肢厥冷。仿《金匱》苓薑朮桂湯。

炒毛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厚朴(一錢) 橘紅(一錢) 川桂枝(四分) 半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炒枳殼(一錢)

(案5)脾胃氣虛,濕痰中積,附於皮膜之間,流注脈絡。現當濕令,以益氣為主,參用疏滌。

於術(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蔞皮(三錢) 蘇子(三錢) 當歸(二錢) 枳殼(一錢半) 黨參(三錢)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生耆(二錢) 新會(一錢)清氣化痰丸(五分)

(案6)濮,左。脾胃氣虛,土不生金,濕痰作嗆,近兼嘈雜,此胃中虛火爍津,所吐之痰皆胃汁也。脈形浮大。擬溫潤之劑,益氣生陰。

黨參(三錢) 杞子(三錢) 炙耆(二錢) 柏仁(三錢) 新會(一錢) 熟地(五錢) 炙草(五分) 懷膝(一錢半) 益智 百合(三錢)

加沉香三分。

(案7)腎陰下虛,水不滋木,木火偏亢,虛痰結核,現已潰膿,右耳出水,脈左弦數,右澀。素體有濕,火必兼風,蒸熱上升。擬方滋攝。

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龜板(五錢) 澤瀉(一錢半) 茯神(三錢) 象貝(三錢) 丹皮(二錢) 首烏(三錢) 女貞 黃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桑椹(三錢) 地慄 冬瓜子(三錢)

(案8)脾虛多痰,脈絡壅滯,肝木不達,引動內風,風與痰凝,清陽內陷,症發為癲。此與陰維所發異而實同,脈濡數僕數。中無實火,益氣為主。

人參(一錢)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蒺藜(三錢) 龍眼肉(五枚) 棗仁(三錢) 枳實(一錢) 遠志(一錢) 橘紅(一錢) 香附(三錢) 秫米(三錢)

(案9)向患痰火,肺氣本虛,金不制木,肝邪偏亢,左脅掣痛,連及腰脊,脈形浮濡。擬用培補,參以宣絡。

生耆(二錢) 歸尾(一錢半) 桂枝(五分) 橘紅(一錢) 枳殼(一錢半) 香附(三錢) 懷膝(一錢半) 全福(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沉香片(沖,三分)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