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痰飲
(案1)痰飲上泛,納食艱運,中下焦陽微也。脈象沉弱不揚。治以通陽滌飲法。
炒毛術(一錢半) 淡乾薑(五分) 茯苓(三錢) 製半夏(一錢半) 益智仁(一錢)
接方:
黨參(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白朮(一錢半) 川烏(八分) 半夏(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案2)肝屬木,為風,為火,主筋,托根土中,藉血以滋脾土。先虛,起患積飲。土弱則木不榮,藏血少則槁,虛火妄動,筋燥則牽掣,氣升為眩,上盛下虛,脈細澀而濡,右部略弦,積年既久,非尋常草木之力所能速效。木之生也土,須潤澤,而非春氣之溫則不萌,雖生於水,而實藉所藏之營血以養。故治木之要,不外培土養陰。木能剋土,中陽必虧,故必佐以辛溫,平時更須調飲食,慎喜怒,氣得平。雖不脫根,自可漸復。
砂仁炒熟地(五錢) 歸身(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甘菊(一錢) 枸杞(三錢) 羌活(一錢半) 炙草(五分) 杜仲(二錢) 西潞黨參(二錢) 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木瓜(一錢半) 橘紅(一錢) 澤瀉(一錢半) 乾薑(五分)香附(三錢)
(案3)中虛積飲,肝風時動。擬培土養營。
於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枳實(一錢) 苡仁(三錢) 黨參(二錢) 新會(一錢) 枸杞(三錢) 茯神(三錢) 蒺藜(三錢)
加秫米(三錢)。
(案4)清晨吐水,乃覺酸,此名懸飲,猶水之瀑布也。胃虛氣弱,濕積不化,按之作水喜,其中有窠,藥難徑達,色白而浮,脈左虛弦,右濡。擬用培補滌飲等法。
黨參(四錢) 半夏(一錢半) 香附(七分) 茯苓(三錢) 枳殼(一錢半) 豬苓(三錢)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橘紅(一錢) 甘遂(五分) 炙草(三分) 秫米(四錢) 佛手(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