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女科
(案1)經阻腹痛,由肝氣鬱結,血不流行也。治以宣通為要。
歸鬚(二錢) 茺蔚子(三錢) 川楝子(二錢) 紫石英(三錢) 青皮(一錢) 紅花(五分) 制香附(三錢) 延胡索(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案2)身心過勞,月事返旺,血不榮肝,內風煽爍,以至咳逆不已,心神不安。務宜靜調治。
阿膠(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麥冬(二錢)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沙參(二錢) 煅牡蠣(四錢) 川貝(三錢) 茯神(三錢)
(案3)經下頗多,心煩口渴,陰虧陽亢也,診六脈不靜。議以滋養。
制西洋參(一錢半) 生白芍(一錢半) 丹參(二錢) 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原生地(四錢) 烏賊骨(三錢) 丹皮(二錢) 麥冬(二錢)
(案4)經期腹痛,帶下不已。乃中虛挾濕,清不勝濁也。從肝胃調治。
制白朮(一錢半) 香附(三錢) 廣皮(一錢) 官桂(四分) 茯苓(三錢) 綿蘄艾(一錢) 歸身(二錢) 烏賊(三錢) 白芍(一錢半)
(案5)肝強脾弱,胸腹作脹,癸水不行,脈來細軟。理宜調氣和血。
制於術(一錢半) 茺蔚子(三錢) 紅花(五分) 茯苓(三錢) 老蘇梗(二錢) 全當歸(二錢) 制香附(三錢) 赤芍(一錢半) 艾絨(一錢)
(案6)經閉腹痛,恐有敗瘀阻絡,防其大下。
統當歸(二錢) 紫石英(三錢) 茺蔚子(二錢) 丹參(二錢) 澤蘭(二錢) 元紅花(五分) 老蘇梗(三錢) 延胡索(二錢) 青皮(一錢)
(案7)陰虛內熱,經漏淋漓。仿仲景復脈法。
黨參(二錢) 原地(四錢) 沙蒺藜(三錢) 血餘炭(一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三錢) 阿膠(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烏賊骨(三錢)
(案8)產後結瘕,少腹脹痛,此屬肝腎絡虛,非有形所阻。況自汗屢泄,六脈無力,豈可投以攻劑?理宜疏通為要。
肉桂(三分) 當歸(二錢) 茺蔚子(二錢) 廣木香(五分) 生五靈脂 延胡(二錢) 青皮(一錢) 綿蘭艾(一錢) 炒小茴香(一錢)
(案9)淋帶不止,月事大下,衝任絡傷也,病勢非輕。
炒熟地(五錢)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烏賊骨(三錢) 茯神(三錢) 沙蒺藜(三錢) 杜仲(三錢) 白芍(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湘蓮肉(七粒)
(案10)類瘧久延,咳逆咽乾,延至經停,失血後病勢轉甚。此勞怯之基也,殊為辣手重候。
生耆(二錢) 沙參(二錢) 紫菀(二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一錢) 阿膠(二錢) 丹皮(二錢) 鱉甲(四錢) 橘白(一錢) 枇杷葉(二片)
(案11)中虛肝鬱,腹脹食減,色脈少神。仿逍遙法。
炒柴胡(六分) 焦白芍(一錢半) 焦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茯神(三錢) 制香附(三錢) 川鬱金(一錢)焦白芍(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案12)脾胃中虛,血多氣少,土不培木,肝邪鬱滯,結瘕少腹,發則上升,脹而兼痛,犯胃則嘔,味多帶酸,脈濡澀不弦。當用溫疏。又發時腰脊酸楚,此產後失調,兼涉奇脈。當於平時調補。
於術(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乾薑(五分) 吳萸(三分) 柴胡(七分) 延胡索(二錢) 玫瑰花(二朵)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半) 鬱金(一錢) 小川芎(一錢) 佛手(五分)
(案13)血不養肝,木亢侮土,素體如是。外感寒濕,胎前下痢,產後不止,中氣已虛,兼受木克,腹脹時痛,津不上承,口乾唇燥,舌黃而干。左脈促而弦,右大而濡。虛中挾實,攻補兩難。擬用溫劑。
檀香炒黨參(二錢) 小樸(一錢) 羌活(一錢半) 川芎(八分) 黃芩(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艾絨(一錢) 枳殼(一錢半) 香附(三錢) 荷葉橘葉(一角)
(案14)脾統血,肝藏血,奇脈統於肝腎。而脾為樞紐,沖主血,任主妊,中氣旺則足以攝營。中虛有火,舌光脫液,津液不上承,微覺腰楚,左脈數動,右大略弦。擬方專主培補。
熟地(五錢) 於術(一錢半)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白朮(一錢半) 胡桃(二錢) 人參(一錢)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棗仁(三錢) 川芎(八分) 龍眼(五枚)
(案15)肝臟脾胃主不和,積濕蒸熱,中氣不達,鬱火時升,脈形濡數,左略弦。仍擬疏泄,未宜膩補。
黨參(二錢) 半夏(一錢半) 薑汁炒山梔(一錢半) 腹皮(一錢半) 苡米(三錢) 茯苓(三錢) 茅朮(一錢半) 新會(一錢) 江枳殼(一錢半) 建曲(一錢半) 藿香(一錢半) 秫米(三錢) 佛手(五分)
(案16)腰楚帶下,帶脈病也,筋掣而腹中引痛,任脈病也,水不滋木,邪亢侮土,脾胃素虛,受侮益弱,脘腹作痛,微覺堅實,筋脈酸楚,舌光脫液,肝主筋,血少則失養。按脈,右部濡弱,中虛也;左亦濡而不弦,知肝無藏血。腹脹亦屬虛邪,氣液並耗,調攝為難,姑擬柔劑。
沉香炒熟地(四錢)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阿膠(二錢) 新會(一錢) 桑螵蛸 人參(八分) 菟絲(三錢) 枸杞(二錢) 龜板(四錢) 茯神(三錢) 杜仲(二錢) 胡桃(二錢)
(案17)包絡如海,衝脈如江河,通行血絡者也。肝脾內虧,衝脈失調,心悸屬營虛,腹脹屬肝氣,頭眩耳鳴屬厥陰,少陰風火上升,經到則絡空,故見諸症耳,擬用滋攝。
沉香炒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蒺藜(三錢) 石英(三錢) 玫瑰花(二朵) 決明粉拌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白芍(一錢半) 香附(三錢)艾絨(一錢) 新會(一錢)
(案18)產後失調,淹久未復,肝脾之陰皆血,血少則不足以充肌膚,色悴而燥,脈見虛弦。土得潤澤,木能發榮,擬進滋補。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阿膠(二錢) 懷膝(一錢半) 生耆(二錢) 茯神(三錢) 杜仲(二錢) 鹿角(二錢) 新會(一錢) 胡桃(一錢)
(案19)症由產後血之事也,起患腫脹,脾土根於命陽,腎為水臟,陽弱則陰翳不消,現在胃納已開,腫退未淨,右脈尚見浮大。仍當扶腎陽以生脾土,壯脾氣以統營血,肝木托根於土,土厚則木榮。溫健為主,參用調營之品,春和可漸復矣。
砂仁炒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枸杞(二錢) 阿膠(二錢)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冬瓜皮(三錢) 生綿耆(二錢) 肉桂(三分) 歸身(二錢) 懷膝(一錢半) 炮姜(五錢) 澤瀉(一錢半)
(案20)熱久不止,肝陰大虧,鬱火內熾,乘金則嗆,侮土則泄。心陰本虛乃心液,陰不守則汗多,營不與衛和,則寒熱往來,甲乙動氣,故從少陽見症。唯恐肌削神怯,酌擬涼血和肝。
丹皮(二錢) 金斛(二錢) 茯神(三錢) 橘白(一錢)荷葉(一角) 女貞(二錢) 百合(三錢) 棗仁(三錢) 白芍(一錢半) 枇杷葉(二片)
(案21)產後營虛,先患手指麻木,漸至二足酸楚,自足以上連及二脅,一筋牽掣,有觸即痛,艱於舉動,二脅皆然。淹至年餘,服純補之劑不效。夫氣與血,流行者也。血非氣則壅,氣非血亦滯。今非純虛,不相和也。肝藏血,主筋,行經之血有餘,榮筋之血不足,乃氣滯而不能為之充布也。此症重則為筋極,亦或延而為痿。脈弦略數,觀神色未為痿頓,胃氣亦尚可支。陽明為百絡之長,血之所由生也,胃旺則肝木亦和。擬方以溫宣為主,此避實擊虛之法。
生耆(三錢) 當歸(二錢) 木瓜(一錢半) 川芎(一錢) 川斷(二錢) 新會(一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懷膝(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枸杞(二錢) 酒炒桑枝 艾葉
(案22)產後失調,土不生金,虛則腫,咳痰氣升,宿痞時脹,榮虛本亢,脈來見澀。清高原兼培中州。
生綿耆(二錢) 當歸(二錢) 橘紅(一錢) 懷膝(一錢半) 香附(三錢) 澤瀉(一錢半) 艾葉(一錢) 冬朮(二錢) 桑皮(一錢半) 桂枝(四分) 防己(一錢半) 車前(三錢) 冬瓜皮(三錢)
(案23)產後作腫,退而復發,舉動喘急,脈來濡澀。肺虛則高原不行,脾虛則堤防不固,腎為水臟,真陽下衰,氾濫無制。恐其上升,急宜溫納。
熟地(六錢) 附子(七分) 生綿耆(二錢) 當歸(二錢) 車前(三錢) 陳皮(一錢) 肉桂(三分) 川芎(八分) 懷膝(一錢半)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椒目(四分)
(案24)產後失調,營虛氣陷,少腹時脹,小便淋瀝,症屬太陽,而其部歸厥陰。色黃而浮,此係營分濕熱,脈濡而澀,養營為主。仍擬通利,以佐氣化。
生地(四錢) 當歸(二錢) 枳殼(一錢半) 木通(一錢) 甘草(五分) 阿膠(二錢) 川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羌活(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赤小豆 萹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