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噎膈反胃
(案1)納食拒格,甚則吐涎,此係木鬱侮土,氣滯痰凝所致。擬苦泄辛降,以圖寸效。
川連(五分)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苦杏仁(三錢) 赭石(三錢)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鬱金(一錢)
(案2)脾腎陽衰,納穀不運,脈來沉細。近乎格矣。
黨參(三錢) 白朮(一錢半) 茯苓(三錢) 半夏(一錢半) 赭石(三錢) 肉桂(三分) 益智(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新會(一錢) 炒黃米(一撮)
(案3)納食梗塞,大便艱難,脈來軟弱無力。此係積勞內傷,陽結於上,陰凝於下。是為關格之漸。姑擬溫疏,以圖幸功。
黨參(三錢) 肉桂(三分) 半夏(一錢半) 新會(一錢) 益智(一錢半)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半) 蓯蓉(一錢半) 杏仁(三錢)
(案4)胸膈作痛,納食塞逆。此氣鬱傷絡也。唯恐成怯。
全福(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新會(一錢) 益智(一錢半) 鬱金(一錢) 赭石(三錢)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蘇子(三錢)
(案5)胃中陽虛,納食難化。阻於下口,下不通則返乎上,時或攻衝,肌削色悴。胃陽為氣,胃之陰為汁。氣弱而汁亦槁,恐其成絡。脈澀而濡。擬用溫潤。
檀香炒黨參(三錢) 杞子(二錢) 歸身(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茯神(三錢) 肉桂(三分) 柏仁(一錢半) 蔞皮(三錢) 藿香(一錢半) 沉香片(三分) 蜜炙乾姜(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