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腹痛
(案1)客寒犯胃,腹痛不止。法當辛通。
厚朴(一錢)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木香(五分) 吳萸(三分) 廣皮(一錢) 白蔻仁(三分)
(案2)腹痛脈微,陽氣衰也。法當溫理。
制白朮(一錢半) 益智仁(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炮姜(五分) 肉桂(三分) 木香(五分) 廣皮(一錢) 炙草(五分)
(案3)宿痞侮中,腹痛作瀉,飲食難運。當用溫通。
茅朮(一錢半) 附子(七分) 大腹絨(一錢半) 赤苓(三錢) 白朮(一錢半) 炮姜(五分) 廣木香(五分) 廣皮(一錢) 砂仁末(三分)
(案4)胸腹作痛,由絡瘀所阻。法當治以辛通,通則不痛也。
歸鬚(二錢) 瓦楞子(三錢) 桂枝(四分) 鬱金(一錢半) 絳絨(五分) 桃仁(三錢) 瓜蔞皮(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半) 延胡(二錢)
(案5)腹痛畏寒,陽微濕困也。當用平胃合理中怯。
毛術(一錢半) 廣皮(一錢) 熟附(六分) 半夏(一錢半) 厚朴(一錢) 桂枝(四分) 炮姜(五分) 赤苓(三錢)
(案6)下午繞臍腹痛,上逆噯氣,此木強侮土也。莫作輕視。
沉香炒熟地(四錢) 於術(一錢半) 熟附子(六分) 炮姜(五分) 半夏(一錢半) 紫石英(三錢) 廣皮(一錢) 白芍(一錢半) 鬱金(一錢)
(案7)中虛挾濕,腹痛多痰。
生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藿梗(一錢) 瓜蔞皮(三錢) 蘇子(三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川斛(三錢) 赤苓(三錢)
(案8)肝腎陰虧,下焦不攝。向患肛痔,近兼腹痛。此肝木失養,厥陰氣滯所致。脈來弦細,當用溫納。
熟地(六錢) 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香附(三錢) 歸身(二錢) 胡桃肉(二錢) 肉桂(三分) 杞子(二錢) 牡蠣(四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9)絡瘀漸通,下焦氣滯。腹中微通,納食未旺。中虛木槁,培土為主,參用溫疏。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香附(三錢) 吳萸(三分) 懷膝(一錢半) 胡桃肉(二錢) 黨參(二錢) 歸身(二錢)延胡(二錢) 澤瀉(一錢半) 木香(五分) 新會(二錢)
(案10)繞臍腹痛,時或便泄。下焦為厥陰之部,而腹又任脈所繫。寒濕滯氣,木鬱不達。脈左弦細,右澀。擬用溫疏。
冬朮(一錢半) 吳萸(三分) 延胡(二錢) 青皮(一錢) 山楂(三錢) 香附(三錢) 木香(五分) 炮姜(五分) 白芍(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玫瑰花(二朵) 橘葉
(案11)素體心形並勞,脾陽先虧,氣從下陷,外受暑,腹痛便溏,兼之脫肛,色黃而浮,脈形濡弱不振。擬補火生土,清升則濁自降。
人參(一錢) 炙耆(三錢) 茯苓(三錢) 新會(一錢) 木香(五分) 荷蒂(二枚) 於術(一錢半) 附子(七分) 羌活(一錢半) 柴胡(七分) 杞子(二錢) 椒目(四分)
(案12)厥陰氣滯,專歸下焦,繞臍腹痛,脈數略弦,此木邪歸於本部而不侮土者。擬用宣達。
黨參(二錢) 吳萸(三分) 姜連(四分) 柴胡(七分) 木香(五分) 香附(三錢) 白芍(一錢半) 延胡(二錢) 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玫瑰(二朵)
(案13)繞臍腹痛,厥陰氣滯,則下焦蒸熱,水道又不能滲濕。擬方專主培補。
黨參(二錢) 木香(五分) 吳萸炒川連(三分) 歸尾(一錢半) 炒延胡(二錢) 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楂炭(三錢) 新會皮(一錢) 玫瑰(二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