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歌括 女科上卷

清·傅山
来源:傅青主女科歌括

女科上卷

帶下

白帶下(一)

夫帶下俱是濕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系也。帶脈無力,則難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帶弱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然而帶脈之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或行房而放縱,或飲酒而癲狂,雖無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則氣不能化經水,而反變為帶病矣。故病帶者,惟尼僧、寡婦、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則少也。況加以脾氣之虛,肝氣之鬱,濕氣之侵,熱氣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夫白帶乃濕盛而火衰,肝鬱而氣弱,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濕氣消,自無白帶之患矣。

方用 完帶湯。

白朮(一兩,土炒) 山藥(一兩,炒) 人參(二錢) 白芍(五錢,酒炒) 車前子(三錢,酒炒) 蒼朮(三錢,製)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則白帶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濕,何難分消水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耳。

眉批:婦科一門,最屬難治,不難於用方,難於辨症也。五帶症辨之極明,立方極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經水不調,須於調經、種子二門參酌治之,無不見效。即如白帶症,倘服藥不效,其人必經水過期,少腹急迫,宜服寬帶湯,餘宜類參,方見二十三。

歌括:婦人終年白物流,如涕如唾甚穢臭。脾虛肝鬱濕氣勝,任督病來帶難束。完帶白朮山藥炒,參芍車蒼生甘草。陳皮柴胡黑荊芥,脾氣健旺濕自消。

青帶下(二)

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甚則綠如綠豆汁,稠黏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夫青帶乃肝經之濕熱。肝屬木,木色屬青,帶下流如綠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但肝木最喜水潤,濕亦水之積,似濕非肝木之所惡,何以竟成青帶之症?不知水為肝木之所喜,而濕實肝木之所惡,以濕為土之氣故也。以所惡者合之所喜必有違者矣。肝之性既違,則肝之氣必逆。氣欲上升,而濕欲下降,兩相牽掣,以停住於中焦之間,而走於帶脈,遂從陰器而出。其色青綠者,正以其乘肝木之氣化也。逆輕者,熱必輕而色青;逆重者,熱必重而色綠。似乎治青易而治綠難,然而均無所難也。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則青綠之帶病均去矣。

方用 加減逍遙散。

茯苓(五錢) 白芍(酒炒,五錢) 甘草(生用,五錢) 柴胡(一錢) 茵陳(三錢) 陳皮(一錢) 梔子(三錢,炒)

水煎服。二劑而色淡,四劑而青綠之帶絕,不必過劑矣。夫逍遙散之立法也,乃解肝鬱之藥耳,何以治青帶若斯其神與?蓋濕熱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鬱也,鬱則必逆,逍遙散最能解肝之鬱與逆。鬱逆之氣既解,則濕熱難留,而又益之以茵陳之利濕,梔子之清熱,肝氣得清,而青綠之帶又何自來!此方之所以奇而效捷也。倘僅以利濕清熱治青帶,而置肝氣於不問,安有止帶之日哉!

眉批:脾土喜燥而惡濕,土病濕則木必乘之,木又為濕土之氣所侮,故肝亦病,逍遙散減去當歸妙極。

歌括:帶下色青甚綠稠,原因肝經濕熱留。利膀胱水解肝火,青綠兩帶自可瘳。青帶加減逍遙散,柴胡茯苓白芍甘。陳皮茵陳炒梔子,利濕清熱亦舒肝。

黃帶下(三)

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夫黃帶乃任脈之濕熱也。任脈本不能容水,濕氣安得再入而化為黃帶乎?不知帶脈橫生,通於任脈,任脈直上走於唇齒,唇齒之間,原有不斷之泉下貫於任脈以化精,使任脈無熱氣之繞,則口中之津液盡化為精,以入於腎矣。惟有熱邪存於下焦之間,則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濕也。夫濕者,土之氣,實水之侵;熱者,火之氣,實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紅,今濕與熱合,欲化紅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變為黃色矣。此乃不從水火之化,而從濕化也。所以世之人有以黃帶為脾之濕熱,單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繞於任脈、胞胎之間,而化此黔色也,單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補任脈之虛,而清腎火之炎,則庶幾矣。

方用 易黃湯。

山藥(一兩,炒) 芡實(一兩、炒) 黃柏(二錢,鹽水炒) 車前子(一錢,酒炒) 白果(十枚,碎)

水煎。連服四劑,無不痊愈。此不特治黃帶方也,凡有帶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帶之黃者,功更奇也。蓋山藥、芡實專補任脈之虛,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脈之中,更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於用黃柏清腎中之火也,腎與任脈相通以相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矣。

眉批:凡帶症多系脾濕。初病無熱但補脾土兼理衝任之氣其病自愈,若濕久生熱必得清腎火而濕始有去路。方用黃柏、車前子妙!

山藥、芡實尤能清熱生津。

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擬,易以真水真火為濕熱之氣所侵,繞於任脈云云,較無語病,然原書究不可輕改,姑仍之。

歌括:婦人帶下色發黃,任脈濕熱邪氣傷。補任之虛清腎火,臨證當服易黃湯。易黃湯中用白果,山藥芡實鹽黃柏。酒炒車前能利水,補任之虛清腎火。

黑帶下(四)

婦人有帶下而色黑者,甚則如黑豆汁,其氣亦腥,所謂黑帶也。夫黑帶者,乃火熱之極也,或疑火色本紅,何以成黑?謂為下寒之極或有之。殊不知火極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腹中疼痛,小便時如刀刺,陰門必發腫,面色必發紅,日久必黃瘦,飲食必兼人,口中必熱渴,飲以涼水,少覺寬快,此胃火太旺,與命門、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所以熬乾而變為炭色,斷是火熱之極之變,而非少有寒氣也。此等之症,不至發狂者,全賴腎水與肺金無病,其生生不息之氣,潤心濟胃以救之耳,所以但成黑帶之症,是火結於下而不炎於上也。治法惟以泄火為主,火熱退而濕自除矣。

方用 利火湯。

大黃(三錢) 白朮(五錢,土炒) 茯苓(三錢) 車前子(三錢,酒炒) 王不留行(三錢) 黃連(三錢)梔子(三錢,炒) 知母(二錢) 石膏(五錢,煅) 劉寄奴(三錢)

水煎服。一劑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劑黑帶變為白,三劑白亦少減,再三劑全愈矣。或謂此方過於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時,用不得依違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為遷緩,則火勢延燃,不盡不止。今用黃連、石膏、梔子、知母一派寒涼之品,入於大黃之中,則迅速掃除,而又得王不留行與劉寄奴之利濕甚急,則濕與熱俱無停住之機。佐白朮以輔土、茯苓以滲濕、車前以利水,則火退水進,便成既濟之卦矣。

眉批:病愈後當節飲食,戒辛熱之物,調養脾土。若恃有此方,病發即服,必傷元氣矣,慎之!

歌括:帶下色黑氣腥膻,腹痛小便如刀穿。胃命三焦火俱盛,火結於下未上炎。利火大黃石膏連,白朮茯苓炒車前。不留寄奴梔知母,火退水進黑帶減。

赤帶下(五)

婦人有帶下而色紅者,似血非血,淋瀝不斷,所謂赤帶也。夫赤帶亦濕病,濕是土之氣,宜見黃白之色,今不見黃白而見赤者,火熱故也。火色赤,故帶下亦赤耳。惟是帶脈繫於腰臍之間,近乎至陰之地,不宜有火。而今見火症,豈其路通於命門,而命門之火出而燒之耶?不知帶脈通於腎,而腎氣通於肝。婦人憂思傷脾,又加鬱怒傷肝,於是肝經之鬱火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致濕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而肝不藏血,亦滲於帶脈之內,皆由脾氣受傷,運化無力,濕熱之氣,隨氣下陷,同血俱下,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現於其色也。其實血與濕不能兩分,世人以赤帶屬之心火誤矣,治法須清肝火而扶脾氣,則庶幾可愈。

方用 清肝止淋湯。

白芍(一兩,醋炒) 當歸(一兩,酒洗) 生地(五錢,酒炒) 阿膠(三錢,白麵炒) 粉丹皮(三錢) 黃柏(二錢) 牛膝(二錢) 香附(一錢,酒炒) 紅棗(十個) 小黑豆(一兩)

水煎服。一劑少止,二劑又少止,四劑全愈,十劑不再發。此方但主補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濕者以赤帶之為病,火重而濕輕也。夫火之所以旺者,由於血之衰,補血即足以制火。且水與血合而成赤帶之症,竟不能辨其是濕非濕,則濕亦盡化而為血矣,所以治血則濕亦除,又何必利濕之多事哉!此方之妙,妙在純於治血,少加清火之味,故奏功獨奇。倘一利其濕,反引火下行,轉難遽效矣。或問曰:「先生前言助其脾土之氣,今但補其肝木之血何也?」不知用芍藥以平肝,則肝氣得舒,肝氣舒自不剋土,脾不受克,則脾土自旺,是平肝正所以扶脾耳,又何必加人參、白朮之品,以致累事哉!

眉批:不用參、朮、芩極妙,此症若誤認為血漏,恐其久則成崩,用參、朮、芩等藥治之多不見效,赤帶反甚。若年逾四九,癸水將止,或頻頻見血,此崩症也,宜分別治之。五帶症,古方極多,然有應有不應者,總屬未得病原。此書揭露病原,故用無不效。

歌括:帶下色紅因氣陷,似血非血淋不斷。肝經鬱火克脾土,濕熱蘊於帶脈間。清肝止淋用歸芍,生地丹皮炒阿膠。黃柏牛膝小黑豆,酒炒香附加紅棗。

血崩

血崩昏暗(六)

婦人有一時血崩,兩目黑暗,昏暈在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謂火盛動血也。然此火非實火,乃虛火耳。世人一見血崩,往往用止澀之品,雖亦能取效於一時,但不用補陰之藥,則虛火易於衝擊,恐隨止隨發,以致經年累月不能全愈者有之。是止崩之藥,不可獨用,必須於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

方用 固本止崩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朮(一兩,土炒焦) 黃芪(三錢,生用) 當歸(五錢,酒洗) 黑薑(二錢) 人參(三錢)

水煎服。一劑崩止,十劑不再發。倘畏藥味之重而減半,則力薄而不能止。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補血,又不止補血而更補氣,非惟補氣而更補火。蓋血崩而至於黑暗昏暈,則血已盡去,僅存一線之氣,以為護持,若不急補其氣以生血,而先補其血而遺氣,則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無形之氣,必且至盡散,此所以不先補血而先補氣也。然單補氣則血又不易生,單補血而不補火則血又必凝滯,而不能隨氣而速生。況黑薑引血歸經,是補中又有收斂之妙,所以同補氣補血之藥並用之耳。

眉批:若血崩數日,血下數斗,六脈俱無,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氣將脫不能受峻補也。有力者用遼人參去蘆三錢煎成,沖貫眾炭末一錢服之,待氣息微旺然後服此方,仍加貫眾炭末一錢,無不見效;無力者用無灰黃酒沖貫眾炭末三錢服之,待其氣接神清始可服此方,人參以黨參代之,臨服亦加貫眾炭末一錢衝入。

歌括:婦人血崩一時臨,不省人事甚昏沉。只因虛火盛動血,止崩切勿忘滋陰。固本止崩宜補陰,熟地白芍當歸參。黃芪黑薑同煎服,不用止澀功亦深。

年老血崩(七)

婦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與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為老婦之虛耳,誰知是不慎房幃之故乎!

方用 加減當歸補血湯。

當歸(一兩,酒洗) 黃芪(一兩,生用) 三七根末(三錢) 桑葉(十四片)

水煎服。二劑而血少止,四劑不再發。然必須斷欲始除根,若再犯色欲未有不重病者也。夫補血湯乃氣血兩補之神劑,三七根乃止血之聖藥,加入桑葉者,所以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耳。但老婦陰精既虧,用此方以止其暫時之漏,實有奇功,而不可責其永遠之績者,以補精之味尚少也。服此四劑後,再增入:

白朮(五錢) 熟地(一兩) 山藥(四錢) 麥冬(三錢) 北五味(一錢)

服百劑,則崩漏之根可盡除矣。

眉批:亦有孀婦年老血崩者,必係氣衝血室,原方加杭芍炭三錢,貫眾炭三錢,極效。

歌括:老婦血崩證同前,房幃不慎使之然。必須斷欲始除根,再起色欲證難痊。加減當歸補血湯,歸芪三七葉兒桑。四劑再入麥熟地,白朮山藥五味嘗。

少婦血崩(八)

有少婦甫娠三月,即便血崩,再胎亦隨墮,人以為挫閃受傷而致,誰知是行房不慎之過哉!治法自當以補氣為主,而少佐以補血之品,斯為得之。

方用 固氣湯。

人參(一兩) 白朮(五錢,土炒) 大熟地(五錢,九蒸) 當歸(三錢,酒洗) 白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杜仲(三錢,炒黑) 山萸肉(二錢,蒸) 遠志(一錢,去心) 五味子(十粒,炒)

水煎服,一劑而血止,連服十劑全愈。此方固氣而兼補血,已去之血,可以速生,將脫之血,可以盡攝。凡氣虛而崩漏者,此方最可通治,非僅治小產之崩。其最妙者,不去止血,而止血之味,含於補氣之中也。

眉批:妊娠宜避房事,不避者縱幸不至崩往往墮胎,即不墮胎生子亦難養,慎之!戒之!

歌括:妊娠三月發血崩,多因行房不慎重。投方宜用固氣湯,止血寓於補氣中。固氣湯中參朮苓,熟地當歸炒杜仲。甘草遠志五味子,再加萸肉可止崩。

交感血出(九)

婦人有一交合則流血不止,雖不至於血崩之甚,而終年累月不得愈,未免血氣兩傷,久則恐有血枯經閉之憂。此等之病,成於經水正來之時交合,精沖血管也。夫精沖血管,不過一時之傷,精出宜愈,何以久而流紅?不知血管最嬌嫩,斷不可以精傷。凡婦人受孕,必於血管已淨之時,方保無虞。倘經水正旺,彼欲湧出而精射之,則欲出之血反退而縮入,既不能受精而成胎,勢必至集精而化血。交感之際,淫氣觸動其舊日之精,則兩相感召,舊精欲出,而血亦隨之而出。治法須通其胞胎之氣,引舊日之集精外出,而益之以補氣補精之藥,則血管之傷,可以補完矣。

方用 引精止血湯。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土炒) 茯苓(三錢,去皮) 熟地(一兩,九蒸) 山萸肉(五錢,蒸) 黑薑(一錢) 黃柏(五分) 芥穗(三錢) 車前子(三錢,酒炒)

水煎。連服四劑愈,十劑不再發。此方用參朮以補氣,用地萸以補精,精氣既旺,則血管流通;加入茯苓、車前以利水與竅,水利則血管亦利;又加黃柏為引,直入血管之中,而引夙精出於血管之外;芥穗引敗血出於血管之內;黑薑以止血管之口。一方之中,實有調停曲屈之妙,故能祛舊病而除陳疴。然必須慎房幃三月,破者始不至重傷,而補者始不至重損,否則不過取目前之效耳。其慎之哉!宜寡欲。

眉批:欲種子者,必將落紅後,即三十時辰,兩日半也。經來之時,數足三十時辰,便可入房。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四日女,五日男,六日女,過七日即不能受孕矣。

歌括:婦人交合宮血流,恐有血枯精閉憂。治法須通胞胎氣,補精益氣病可瘳。引精止血熟地黃,參朮茯苓萸肉薑。黃柏荊芥車前子,服藥還須慎幃房。

鬱結血崩(十)

婦人有懷抱甚鬱,口乾舌渴,嘔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時而效,時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識為肝氣之鬱結也。夫肝主藏血,氣結而血亦結,何以反至崩漏?蓋肝之性急,氣結則其急更甚,更急則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治法宜以開鬱為主,若徒開其鬱,而不知平肝,則肝氣大開,肝火更熾,而血亦不能止矣。

方用 平肝開鬱止血湯。

白芍(一兩,醋炒) 白朮(一兩,土炒) 當歸(一兩,酒洗) 丹皮(三錢) 三七根(三錢,研末) 生地(三錢,酒炒) 甘草(二錢) 黑芥穗(二錢) 柴胡(一錢)

水煎服。一劑嘔吐止,二劑乾渴除,四劑血崩愈。方中妙在白芍之平肝,柴胡之開鬱,白朮利腰臍,則血無積住之虞。荊芥通經絡,則血有歸還之樂,丹皮又清骨髓之熱。生地復清臟腑之炎。當歸、三七於補血之中,以行止血之法,自然鬱結散而血崩止矣。

眉批:此方入貫仲炭三錢更妙。

歌括:鬱結血崩病在肝,舌乾口渴嘔吞酸。治宜平肝兼開鬱,對症投藥病可安。平肝開鬱止血湯,歸芍朮丹生地黃。三七柴草黑芥穗,加貫仲炭效更彰。

閃跌血崩(十一)

婦人有升高墜落,或閃挫受傷,以致惡血下流,有如血崩之狀者,若以崩治,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蓋此症之狀,必手按之而疼痛,久之則面色萎黃,形容枯槁,乃是瘀血作祟,並非血崩可比。倘不知解瘀而用補澀,則瘀血內攻,疼無止時,反致新血不得生,舊血無由化,死不能悟,豈不可傷哉!治法須行血以去瘀,活血以止疼,則血自止而愈矣。

方用 逐瘀止血湯。

生地(一兩,酒炒) 大黃(三錢) 赤芍(三錢) 丹皮(一錢) 當歸尾(五錢) 枳殼(五錢,炒) 龜版(三錢,醋炙) 桃仁(十粒,泡炒,研)

水煎服。一劑疼輕,二劑疼止,三劑血亦全止,不必再服矣。此方之妙,妙於活血之中,佐以下滯之品,故逐瘀如掃,而止血如神。或疑跌閃升墜,是由外而傷內,雖不比內傷之重,而既已血崩,則內之所傷,亦不為輕,何以只治其瘀而不顧氣也?殊不知跌閃升墜,非由內傷以及外傷者可比。蓋本實不撥,去其標病可耳,故曰急則治其標。

眉批:凡跌打損傷致唾血、嘔血皆宜如此治法。若血聚胃中,宜加川厚朴一錢半,薑汁炒。

歌括:墜落閃挫致血崩,面萎形枯按之痛。瘀血作祟是病因,活血化瘀新血生。逐瘀止血用生地,大黃赤芍粉丹皮。歸尾枳殼炙龜版,泡炒桃仁用十粒。

血海太熱血崩(十二)

婦人有每行人道,經水即來,一如血崩,人以為胞胎有傷,觸之以動其血也,誰知是子宮血海因太熱而不固乎!夫子宮即在胞胎之下,而血海又在胞胎之上。血海者,衝脈也。衝脈太寒而血即虧,衝脈太熱而血即沸,血崩之為病,正衝脈之太熱也。然既由衝脈之熱,則應常崩而無有止時,何以行人道而始來,果與肝木無恙耶?夫脾健則能攝血,肝平則能藏血。人未入房之時,君相二火,寂然不動,雖衝脈獨熱,而血亦不至外馳。及有人道之感,則子宮大開,吾相火動,以熱招熱,同氣相求,翕然齊動,以鼓其精房,血海氾濫,有不能止遏之勢,肝欲藏之而不能,脾欲攝之而不得,故經水隨交感而至,若有聲應之捷,是惟火之為病也。治法必須滋陰降火,以清血海而和子宮,則終身之病,可半載而除矣。然必絕欲三月而後可。

方用 清海丸。

大熟地(一斤,九蒸) 山萸(十兩,蒸) 山藥(十兩,炒) 丹皮(十兩) 北五味(二兩,炒) 麥冬肉(十兩) 白朮(一斤,土炒) 白芍(一斤,酒炒) 龍骨(二兩) 地骨皮(十兩) 乾桑葉(一斤) 元參(一斤) 沙參(十兩) 石斛(十兩)

上十四味,各為細末,合一處,煉蜜丸桐子大,早晚每服五錢,白滾水送下,半載全愈。此方補陰而無浮動之慮,縮血而無寒涼之苦,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潛移默奪,子宮清涼,而血海自固。倘不揣其本而齊其末,徒以髮灰、白礬、黃連炭、五倍子等藥末,以外治其幽隱之處,則恐愈澀而愈流,終必至於敗亡也。可不慎與!

眉批:凡血崩症,最宜絕欲避房,無奈少年人彼此貪欲,故服藥往往不效。若三月後崩止病愈,而房事仍無節制,病必復作,久則成勞。慎之!

歌括:血海大熱致血崩,君相二火翕然動。肝不能藏脾難攝,滋陰降火法最靈。麥味熟地清海丸,山萸山藥朮芍丹。龍骨地骨乾桑葉,元參沙參石斛團。

鬼胎

婦人鬼胎(十三)

婦人有腹似懷妊,終年不產,甚至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其人必面色黃瘦,肌腹消削,腹大如斗,揆所由來,必素與鬼交,或入神廟而興雲雨之思,或遊山林而起交感之念,皆能召祟成胎。幸其人不至淫蕩,見祟而有驚惶遇合而生愧惡,則鬼祟不能久戀,一交媾即遠去。然淫妖之氣已結於腹,遂成鬼胎。其先尚未覺,迨後漸漸腹大,經水不行,內外相危,一如懷妊之狀,有似血臌之形,其實是鬼胎而非臌也。治法必須以逐穢為主,然人至懷胎數年不產,即非鬼胎,亦必氣血衰微,況此非真妊,則邪氣必旺,正不敵邪,其虛弱之狀,必有可掬,烏有純用迅利之藥以祛蕩乎?必於補中逐之為的也。

方用 蕩鬼湯。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大黃(一兩) 雷丸(三錢) 川牛膝(三錢) 紅花(三錢) 丹皮(三錢) 枳殼(一錢) 厚朴(一錢) 小桃仁(三十粒)

水煎服。一劑腹必大鳴,可瀉惡物半桶而愈矣,斷不可復用三劑也。蓋雖補中用逐,未免迅利,多用恐傷損元氣。此方用雷丸以祛穢,又得大黃之掃除,且佐以厚朴、紅花、桃仁等味,皆善行善攻之品,何邪之尚能留腹中而不盡逐下也哉?尤妙在用參、歸以補氣血,則邪去而正不傷。若單用雷丸、大黃以迅下之,必有氣脫血崩之患矣。倘或知是鬼胎。如室女、寡婦輩,邪氣雖盛而真氣未漓,可用歧天師新傳 紅花霹靂散。

紅花(半斤) 大黃(五兩) 雷丸(三兩)

水煎服,亦能下胎。然未免太過於迅利,過傷氣血,不若蕩鬼湯之有益無損為愈也,在人臨症時斟酌而善用之耳。

眉批:鬼祟之事,儒者弗道,然城市鄉莊往往有是症,不可不察,甚勿以此言為荒唐也。

歌括:婦人有腹似懷妊,鬼祟戀情暗雨雲。淫妖氣結成鬼孕,面黃肌瘦氣血損。蕩鬼湯中用人參,當歸牛膝小桃仁。雷丸枳殼粉丹皮,厚朴紅花與川軍。紅花霹靂效如神,三兩雷丸五兩軍,此乃天師真妙法,煎服鬼胎立離身。

室女鬼胎(十四)

女子有在家未嫁,月經忽斷,腹大如妊,面色乍赤乍白,六脈乍大乍小,人以為血結經閉也,誰知是靈鬼憑身乎!夫人之身正,則諸邪不敢來侵;其身不正,則諸邪自來犯,或精神恍惚而夢裡求親,或眼目昏花而對面相狎,或假託親屬而暗處貪歡,或明言仙人而靜地取樂。其始則驚詫為奇遇而不肯告人,其後則羞郝為淫褻而不敢告人。日久年深,腹大如斗,有如懷妊之狀,一身之精血僅足以供腹中之邪,則邪日旺而正日衰,勢必至經閉而血枯,後雖欲導其經而邪據其腹則經亦難通,欲生其血而邪食其精,則血實難長。醫以為胎而實非真胎,又以為瘕而亦非瘕病,往往因循等待,非因羞憤而亡其生,則成勞瘵而終不起,至死不悟,不重可悲哉!治法似宜補正以祛邪,然邪不先去,補正亦無益也。必須先祛邪而後補正,斯為得之。

方用 蕩邪散。

雷丸(六錢) 桃仁(六十粒) 當歸(一兩) 丹皮(一兩) 甘草(四錢)

水煎服。一劑必下惡物半桶,再服 調正湯 治之。

白朮(五錢) 蒼朮(五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貝母(一錢) 薏米(五錢)

水煎服。連服四劑則脾胃之氣轉而經水漸行矣。前方蕩邪後方補正,實有次第。或疑身懷鬼胎,必大傷其血,所以經閉。今既墜其鬼胎矣,自當大補其血。乃不補血而反補胃氣何故?蓋鬼胎中人,其正太虛,可知氣虛則血必不能產生。欲補血,必先補氣,是補氣而血自然生也。用二朮以補胃陽,陽氣旺則陰氣難犯,尤善後之妙法也。倘重用補陰之品,則以陰招陽,吾恐鬼胎雖下而鬼氣未必不再侵,故必以補陽為上策,而血自隨氣而生也。

眉批:此方陰騭大矣!見有因此病羞憤而蹈於非命,勞瘵而喪於少年,深為可憫。若服此方不應,宜服桂香平胃散,無不見效,愈後宜調養氣血,節飲食。

肉桂(去粗皮一錢) 麝香(一錢)

以上二味,共研細末,開水為丸,如桐子大,空心開水下,服後半日時,煎平胃散一劑服之。

蒼朮(米泔炒,三錢) 厚朴(二錢,薑汁炒) 廣皮(一錢) 枳實(二錢,土炒) 全當歸(三錢,酒洗) 川芎(一錢,酒洗)

服後必下惡物,若不見下惡物,次日再服平胃散,不用桂、香。

歌括:室女未嫁腹如妊,誤認胎瘕俱非真。實未與人偕雲雨,淫邪鬼祟暗戲人。治法宜用蕩邪散,桃仁當歸與雷丸。丹皮甘草水煎服,祛邪補正病自痊。鬼胎落後血分傷,宜投白朮調正湯。茯苓陳皮薏貝母,連服氣旺血亦旺。

調經

經水先期(十五)

婦人有先期經來者,其經甚多,人以為血熱之極也,誰知是腎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則血熱,水太旺則血多,此有餘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宜不藥有喜。但過於有餘,則子宮太熱,亦難受孕,更恐有鑠乾男精之慮,過者損之,謂非既濟之道乎!然而火不可任其有餘,而水斷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熱,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 清經散。

丹皮(三錢) 地骨皮(四錢) 白芍(三錢,酒炒) 大熟地(三錢,九蒸) 青蒿(二錢) 白茯苓(一錢) 黃柏(五分,鹽水浸炒)

水煎服。二劑而火自平。此方雖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與俱泄,損而益也。

又有先期經來只一、二點者,人以為血熱之極也,誰知腎中火旺而陰水虧乎!夫同是先期之來,何以分虛實之異?蓋婦人之經最難調,苟不分別細微,用藥鮮克有效。先期者火氣之沖,多寡者水氣之驗,故先期而來多者,火熱而水有餘也;先期而來少者,火熱而水不足也。倘一見先期之來,俱以為有餘之熱,但泄火而不補水,或水火兩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專補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濟之道也。

方用 兩地湯。

大生地(一兩,酒炒) 元參(一兩) 白芍藥(五錢,酒炒) 麥冬肉(五錢) 地骨皮(三錢) 阿膠(三錢)

水煎服。四劑而經調矣。此方之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熱。骨中之熱,由於腎經之熱,清其骨髓,則腎氣

自清,而又不損傷胃氣,此治之巧也。況所用諸藥,又純是補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理也。此條與上條參觀,斷無誤治先期之病矣。

眉批:婦科調經尤難,蓋經調則無病,不調則百病叢生。治法宜詳察其病源,細審其所以不調之故,然後用藥,始能見效。此書雖有先期、後期、先後無定期之分,然須與種子、帶下門參看,臨症時自有進見。

歌括:經水先期量甚多,腎中太旺水與火。有餘之水勿藥喜,有餘之火清其熱。清經散用大熟地,白芍茯苓地骨皮。青蒿丹皮炒鹽柏,滋水泄火損而益。經水先期量甚少,腎中水虧火來灼。治法當宜專補水,腎水充足火自消。兩地湯中用生地,玄參麥冬地骨皮。阿膠白芍用酒炒,補水泄火服之宜。

經水後期(十六)

婦人有經水後期而來多者,人以為血虛之病也,誰知非血虛乎!蓋後期之多少,實有不同,不可執一而論。蓋後期而來少,血寒而不足;後期而來多,血寒而有餘。夫經本於腎,而其流五臟六腑之血皆歸之,故經來而諸經之血盡來附益,以經水行而門啟不遑迅闔,諸經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則成不足。治法宜於補中溫散之,不得曰後期者俱不足也。

方用 溫經攝血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芍(一兩,酒炒) 川芎(五錢,酒洗) 白朮(五錢,土炒) 柴胡(五分) 五味子(三分) 續斷(一錢) 肉桂(五分,去粗,研)

水煎服。三劑而經調矣。此方大補肝、腎、脾之精與血,加肉桂以祛其寒,柴胡以解其鬱,是補中有散,而散不耗氣;補中有泄,而泄不損陰,所以補之有益,而溫之收功,此調經之妙藥也,而攝血之仙丹也。凡經來後期者,俱可用。倘元氣不足,加人參一、二錢亦可。

歌括:經水後期因血寒,經量多少應分辨。少屬不足多有餘,治宜補中合溫散。溫經攝血用肉桂,白朮川芎與五味。柴胡續斷熟地黃,加參可補元氣虧。

經水先後無定期(十七)

婦人有經來斷續,或前或後無定期,人以為氣血之虛也,誰知是肝氣之鬱結乎!夫經水出諸腎,而肝為腎之子,肝鬱則腎亦鬱矣;腎鬱而氣必不宣,前後之或斷或續,正腎之或通或閉耳;或曰肝氣鬱而腎氣不應,未必至於如此。殊不知子母關切,子病而母必有顧復之情,肝鬱而腎不無繾綣之誼,肝氣之或開或閉,即腎氣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舒肝之鬱,即開腎之鬱也,肝腎之鬱既開。而經水自有一定之期矣。

方用 定經湯。

菟絲子(一兩,酒炒) 白芍(一兩,酒炒) 當歸(一兩,酒洗) 大熟地(五錢,九蒸) 山藥(五錢,炒) 白茯苓(三錢) 芥穗 柴胡(五分)

水煎服。二劑而經水淨,四劑而經期定矣。此方舒肝腎之氣,非通經之藥也;補肝腎之精,非利水之品也,肝腎之氣舒而精通,肝腎之精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於治也。

眉批:以上調經三條辨論明晰,立方微妙,但恐臨時或有外感、內傷不能見效:有外感者宜加蘇葉一錢,有內傷者宜加神麯二錢(炒),有因肉食積滯者再加東山楂肉二錢(炒),臨症須酌用之。若肝氣鬱抑又當以逍遙散為主,有熱加梔炭、丹皮即加味逍遙散。

歌括:經水先後無定期,肝經鬱結莫狐疑。治法宜舒肝之氣,子開其母亦隨之。定經湯中用菟絲,白芍當歸與熟地。茯苓山藥柴荊芥,數服經自不衍期。

經水數月一行(十八)

婦人有數月一行經者,每以為常,亦無或先或後之異,亦無或多或少之殊,人莫不以為異,而不知非異也。蓋無病之人,氣血兩不虧損耳。然嗜欲損夭之人,亦復甚多,又不可不立一療救之方以輔之,

方名助仙丹

白茯苓(五錢) 陳皮(五錢) 白朮(三錢,土炒) 白芍(三錢,酒炒) 山藥(三錢,炒) 菟絲子(二錢,酒炒) 杜仲(一錢,炒黑) 甘草(一錢)

河水煎服。四劑而仍如其舊,不可再服也。此方平補之中,實有妙理。健脾益腎而不滯,解鬱清痰而不泄,不損天然之氣血,便是調經之大法,何得用他藥以冀通經哉!

眉批:曾見婦人一年一行經,身健無恙,妊娠後反月月行經,或至五月至七月經止不等,言男皆成人,咸以為異,或亦仙骨之所致乎?抑造化令人不測也。

歌括:經水數月一行焉,此是婦人骨自仙。雖然天生仙骨者,豈無嗜欲損天然。助仙丹中茯陳煎,白芍白朮菟絲聯。山藥杜仲與甘草,河水煎服四劑痊。

年老經水復行(十九)

婦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歲忽然行經者,或下紫血塊、或如紅血淋,人或謂老婦行經,是還少之象,誰知是血崩之漸乎!夫婦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竭,又不服濟陰補陽之藥,如何能精滿化經,一如少婦。然經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統之故也,非精過泄而動命門之火,即氣鬱甚而發龍雷之炎,二火交發,而血乃奔矣,有似行經而實非經也。此等之症,非大補肝脾之氣與血,而血安能驟止。

方用 安老湯

人參(一兩) 黃芪(一兩,生用)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朮(五錢,土炒) 當歸(五錢,酒洗) 山萸(五錢,蒸) 阿膠(一錢,蛤粉炒) 黑芥穗(一錢) 甘草(一錢) 香附(五分,酒炒) 木耳炭(一錢)

水煎服。一劑減,二劑尤減,四劑全減,十劑愈。此方補益肝脾之氣,氣足自能生血而攝血。尤妙大補腎水,水足而肝氣自舒,肝舒而脾自得養,肝藏之而脾統之,又安有泄漏者,又何慮其血崩哉!

眉批:加貫仲炭一錢,研細末,以藥沖服尤妙。

歌括:年老經行乃為崩,肝脾藏攝力不勝。治宜大補肝脾氣,氣足攝血崩漏停。安老湯中參芪增,熟地朮歸山藥朋。阿荊甘附木耳炭,舒肝養脾效更宏。

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二十)

婦人有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寒熱往來者,人以為血之凝也,誰知是肝氣不舒乎!夫肝屬木而藏血,最惡風寒。婦人當行經之際,腠理大開,適逢風之吹寒之襲,則肝氣為之閉塞,而經水之道路亦隨之而俱閉,由是腠理經絡,各皆不宣,而寒熱之作,由是而起。其氣行於陽分則生熱,其氣行於陰分則生寒,然此猶感之輕者也。倘外感之風寒更甚,則內應之熱氣益深,往往有熱入血室,而變為如狂之症。若但往來寒熱,是風寒未甚而熱未深耳。治法宜補肝中之血,通其鬱而散其風,則病隨手而效,所謂治風先治血,血和風自滅,此其一也。

方用 加味四物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芍(五錢,酒炒) 當歸(五錢,酒洗) 川芎(三錢,酒洗) 白朮(五錢,土炒) 粉丹皮(三錢) 元胡(一錢,酒炒) 甘草(一錢) 柴胡(一錢)

水煎服。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胃之陰血;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經之風鬱;用甘草、白朮、元胡以利腰臍而和腹疼,入於表裡之間,通乎經絡之內,用之得宜,自奏功如響也。

眉批:加荊芥穗(炒黑)一錢尤妙。

歌括:經水忽來忽斷焉,痛疼發作亦如然。經行適逢風寒襲,補肝生血風自蠲。加味四物地芍先,當歸川芎和牡丹。白朮二胡並甘草,用之得當效可觀。

經水未來腹先疼痛(二十一)

婦人有經前腹疼數日,而後經水行者,其經來多是紫黑塊,人以為寒極而然也,誰知是熱極而火不化乎!夫肝屬木,其中有火,舒則通暢,鬱則不揚,經欲行而肝不應,則抑拂其氣而疼生。然經滿則不能內藏,而肝中之鬱火焚燒,內逼經出,則其火亦因之而怒泄。其紫黑者,水火兩戰之象也;其成塊者,火煎成形之狀也。經失其為經者,正鬱火內奪其權耳。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鬱,則熱之標可去,而熱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

方用 宣鬱通經湯。

白芍(五錢,酒炒) 當歸(五錢,酒洗) 丹皮(五錢) 山梔子(三錢,炒) 白芥子(二錢,炒研) 柴胡(一錢) 香附(一錢,酒炒) 川鬱金(一錢,醋炒) 黃芩(一錢,酒炒) 生甘草(一錢)

水煎。連服四劑,下月斷不先腹疼而後行經矣。此方補肝之血,而解肝之鬱,利肝之氣,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歌括:經水未來腹先痛,熱極不化鬱火攻。紫黑成塊因怒泄,宣鬱降火有奇功。通經芍歸丹梔充,白芥柴胡香附雄。鬱金黃芩生甘草,連服四劑經自通。

行經後少腹疼痛(二十二)

婦人有少腹疼於行經之後者,人以為氣血之虛也,誰知是腎氣之涸乎!夫經水者,乃天一之真水也,滿則溢而虛則閉,亦其常耳,何以虛能作疼哉?蓋腎水一虛則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爭,則氣必逆,故爾作疼。治法必須以舒肝氣為主,而益之以補腎之味,則水足而肝氣益安,肝氣安而逆氣自順,又何疼痛之有哉!

方用 調肝湯。

山藥(五錢,炒) 阿膠(三錢,白麵炒) 當歸(三錢,酒洗) 白芍(三錢,酒炒) 山萸肉(三錢,蒸熟) 巴戟(一錢,鹽水浸) 甘草(一錢)

水煎服。此方平調肝氣,既能轉逆氣,又善止鬱疼。經後之症,以此方調理最佳。不特治經後腹疼之症也。

眉批:經前經後腹痛二方極妙,不可加減。若有別症亦宜此方為主,另加藥味治之。原方不可減去一味。

歌括:行經之後少腹痛,氣血非虛腎水空。無水潤肝木剋土,相爭氣逆痛自生。調肝山藥炒阿膠,當歸山萸與白芍。巴戟甘草同煎服,調平肝氣此方妙。

經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婦人有經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而吐血,人以為火熱之極也,誰知是肝氣之逆乎!夫肝之性最急,宜順而不宜逆,順則氣安,逆則氣動;血隨氣為行止,氣安則血安,氣動則血動,亦勿怪其然也。或謂經逆在腎不在肝,何以隨血妄行,竟至從口上出也,是肝不藏血之故乎?抑腎不納氣而然乎?殊不知少陰之火急如奔馬,得肝火直衝而上,其勢最捷,反經而為血,亦至便也,正不必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但此等吐血與各經之吐血有不同者。蓋各經之吐血,由內傷而成,經逆而吐血,乃內溢而激之使然也,其症有絕異,而其氣逆則一也。治法似宜平肝以順氣,而不必益精以補腎矣。雖然,經逆而吐血,雖不大損夫血,而反復顛倒,未免太傷腎氣,必須於補腎之中,用順氣之法始為得當。

方用 順經湯。

當歸(五錢,酒洗) 大熟地(五錢,九蒸) 白芍(二錢,酒炒) 丹皮(五錢) 白茯苓(三錢) 沙參(三錢) 黑芥穗(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吐血止,二劑而經順,十劑不再發。此方於補腎調經之中,而用引血歸經之品,是和血之法,實寓順氣之法也。肝不逆而腎氣自順,腎氣既順,又何經逆之有哉!

眉批:婦人年壯吐血往往有之,不可作勞症治。若認為勞症,必至肝氣愈逆,非勞反成勞矣。方加茜草一錢,懷牛膝八分尤妙。

歌括:經前腹痛吐血漿,誤認火熱乃荒唐。肝氣不舒經逆上,治宜順氣補腎良。順經當歸熟地黃,芍丹茯沙芥穗襄。一劑吐止二經順,連服十劑永泰康。

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二十四)

婦人有經水將來三五日前而臍下作疼,狀如刀刺者;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人莫不以為血熱之極,誰知是下焦寒濕相爭之故乎!夫寒濕乃邪氣也。婦人有衝任之脈,居於下焦;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為血室,均喜正氣相通,最惡邪氣相犯;經水由二經而外出,而寒濕滿二經而內亂,兩相爭而作疼痛,邪愈盛而正氣日衰。寒氣生濁,而下如豆汁之黑者,見北方寒水之象也。治法利其濕而溫其寒,使衝任無邪氣之亂,臍下自無疼痛之疚矣。

方用 溫臍化濕湯。

白朮(一兩,土炒) 白茯苓(三錢) 山藥(五錢,炒) 巴戟肉(五錢,鹽水浸) 扁豆(炒、搗,三錢) 白果(十枚,搗碎) 建蓮子(三十枚,不去心)

水煎服。然必須經未來前十日服之。四劑而邪氣去,經水調,兼可種子。此方君白朮以利腰臍之氣;用巴戟、白果以通任脈;扁豆、山藥、蓮子以衛衝脈,所以寒濕掃除而經水自調,可受妊矣。倘疑腹疼為熱疾,妄用寒涼,則衝任虛冷,血海變為冰海,血室反成冰室,無論難於生育,而疼痛之止,又安有日哉!

眉批:衝任之氣宜通不宜降,故化濕不用蒼朮、薏仁。餘宜類參。

歌括:經水來前三五天,臍下疼痛若刀穿。經下色如黑豆汁,濕寒所致非熱煎。溫臍化濕宜為先,白朮茯苓山藥蓮。巴戟扁豆與白果,煎服經來十日前。

經水過多(二十五)

婦人有經水過多,行後復行,面色萎黃,身體倦怠,而困乏愈甚者,人以為血熱有餘之故,誰知是血虛而不歸經乎!夫血旺始經多,血虛當經縮。今日血虛而反經多,是何言與?殊不知血歸於經,雖旺而經亦不多;血不歸經,雖衰而經亦不少,世之人見經水過多,謂是血之旺也,此治之所以多錯耳。倘經多果是血旺,自是健壯之體,須當一行即止,精力如常,何至一行後而再行,而困乏無力耶!惟經多是血之虛,故再行而不勝其困乏,血損精散,骨中髓空,所以不能色華於面也。治法宜大補血而引之歸經,又安有行後復行之病哉!

方用 加減四物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芍(三錢,酒炒) 當歸(五錢,酒洗) 川芎(二錢,酒洗) 白朮(五錢,土炒) 黑芥穗(三錢) 山萸(三錢,蒸) 續斷(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四劑而血歸經矣。十劑之後,加人參三錢,再服十劑,下月行經,適可而止矣。夫四物湯乃補血之神品,加白朮、荊芥,補中有利;加山萸、續斷,止中有行;加甘草以調和諸品,使之各得其宜,所以血足而歸經,歸經而血自靜矣。

眉批:荊芥穗炭能引血歸經。方妙極不可輕易加減。

歌括:經水過多行復行,面黃體倦色不榮。病非血熱有餘故,血不歸經此病生。加減四物地芍並,歸芎白朮與黑荊。山萸續斷生甘草,數服血自歸經程。

經前泄水(二十六)

婦人有經未來之前,泄水三日,而後行經者,人以為血旺之故,誰知是脾氣之虛乎!夫脾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矣;且脾屬濕土,脾虛則土不實,土不實而濕更甚,所以經水將動,而脾先不固;脾經所統之血,欲流注於血海,而濕氣乘之,所以先泄水而後行經也。調經之法,不在先治其水,而在先治其血;抑不在先治其血,而在先補其氣。蓋氣旺而血自能生,抑氣旺而濕自能除,且氣旺而經自能調矣。

方用 健固湯。

人參(五錢) 白茯苓(三錢) 白朮(一兩,土炒) 巴戟(五錢,鹽水浸) 薏苡仁(三錢,炒)

水煎。連服十劑,經前不泄水矣。此方補脾氣以固脾血,則血攝於氣之中,脾氣日盛,自能運化其濕,濕既化為烏有,自然經水調和,又何至經前泄水哉!

眉批:與胖人不孕參看,自得立方之妙。

歌括:經未來時水先行,脾虛濕盛此病成。治法不宜先治水,除濕補氣法最靈。健固湯中用人參,茯苓白朮薏苡仁。巴戟當用鹽水浸,脾氣日盛濕自運。

經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婦人有行經之前一日大便先出血者,人以為血崩之症,誰知是經流於大腸乎!夫大腸與行經之路,各有分別,何以能入乎其中?不知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腎,心腎不交,則胞胎之血,兩無所歸,而心腎二經之氣,不來照攝,聽其自便,所以血不走小腸而走大腸也。治法若單止大腸之血,則愈止而愈多;若擊動三焦之氣,則更拂亂而不可止。蓋經水之妄行,原因心腎之不交;今不使水火之既濟,而徒治其胞胎,則胞胎之氣無所歸,而血安有歸經之日!故必大補其心與腎,使心腎之氣交,而胞胎之氣自不散,則大腸之血自不妄行,而經自順矣。

方用 順經兩安湯。

當歸(五錢,酒洗) 白芍(五錢,酒炒) 大熟地(五錢,九蒸) 山萸肉(二錢,蒸) 人參(三錢) 白朮(五錢,土炒) 麥冬(五錢,去心) 黑芥穗(二錢) 巴戟肉(一錢,鹽水浸) 升麻(四分)

水煎服。二劑大腸血止,而經從前陰出矣,三劑經止,而兼可受妊矣。此方乃大補心肝腎三經之藥,全不去顧胞胎,而胞胎有所歸者,以心腎之氣交也。蓋心腎虛則其氣兩分;心腎足則其氣兩合,心與腎不離,而胞胎之氣聽命於二經之攝,又安有妄動之形哉!然則心腎不交,補心腎可也,又何兼補夫肝木耶?不知肝乃腎之子、心之母也,補肝則肝氣往來於心腎之間,自然上引心而下入於腎,下引腎而上入於心,不啻介紹之助也。此使心腎相交之一大法門,不特調經而然也,學者其深思諸。

眉批:若大便下血過多,精神短少,人愈消瘦,必係肝氣不舒,久鬱傷脾,脾傷不能統血又當分別治之。方用補血湯:嫩黃芪二兩(生熟各半),歸身四錢(酒洗,炒黑),杭芍炭二錢,焦白朮五錢(土炒),杜仲二錢(炒斷絲),荊芥炭二錢,薑炭二錢,引用貫仲炭一錢衝入服之,四劑必獲愈,愈後減半再服二劑。經入大腸必當行經之際而大便下血也,初病血雖錯行精神必照常,若脾不統血精神即不能照常矣,用者辨之。

歌括:大便下血行經前,經流大腸使之然。胞胎之系通心腎,大補其氣經自安。順經兩安交心腎,歸芍熟地與人參。山萸白朮麥麻芥,加入巴戟可受妊。

年未老經水斷(二十八)

經云:「女子七七而天癸絕。」有年未至七七而經水先斷者,人以為血枯經閉也,誰知是心肝脾之氣鬱乎!使其血枯,安能久延於人世。醫見其經水不行,妄謂之血枯耳,其實非血之枯,乃經之閉也。且經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腎中,是至陰之精而有至陽之氣,故其色赤紅似血,而實非血,所以謂之天癸。世人以經為血,此千古之誤,牢不可破,倘果是血,何不名之曰血水,而曰經水乎!經水之名者,原以水出於腎,乃癸干之化,故以名之。無如世人沿襲而不深思其旨,皆以血視之。然則經水早斷,似乎腎水衰涸。吾以為心肝脾氣之鬱者,蓋以腎水之生,原不由於心肝脾,而腎水之化,實有關於心肝脾。使水位之下無土氣以承之,則水濫滅火,腎氣不能化;火位之下無水氣以承之,則火炎鑠金,腎氣無所生;木位之下無金氣以承之,則木妄破土,腎氣無以成。倘心肝脾有一經之鬱,則其氣不能入於腎中,腎之氣即鬱而不宣矣。況心肝脾俱鬱,即腎氣真足而無虧,尚有茹而難吐之勢。矧腎氣本虛,又何能盈滿而化經水外泄耶!經曰「亢則害」,此之謂也。此經之所以閉塞有似乎血枯,而實非血枯耳。治法必須散心肝脾之鬱,而大補其腎水,仍大補其心肝脾之氣,則精溢而經水自通矣。

方用 益經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白朮(一兩,土炒) 山藥(五錢,炒) 當歸(五錢,酒洗) 白芍(三錢,酒炒) 生棗仁(三錢,搗碎) 丹皮(二錢) 沙參(三錢) 柴胡(一錢) 杜仲(一錢,炒黑) 人參(二錢)

水煎。連服八劑而經通矣,服三十劑而經不再閉,兼可受孕。此方心肝脾腎四經同治藥也。妙在補以通之,散以開之;倘徒補則鬱不開而生火,徒散則氣益衰而耗精;設或用攻堅之劑,辛熱之品,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

眉批:善醫者,只用眼前純和之品,而大病盡除;不善醫者,立異矜奇,不惟無效,反致百病叢生。凡用藥雜亂,假金石為上品者,戒之!戒之!

歌括:年未七七經水斷,心肝脾氣鬱不宣。腎氣不能化生成,大補腎水益精原。益經熟地沙人參,歸芍白朮丹棗仁。柴胡山藥杜仲炭,同治心肝與脾腎。

種子

身瘦不孕(二十九)

婦人有瘦怯身軀,久不孕育,一交男子,即臥病終朝。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血虛之故乎!或謂血藏於肝、精涵於腎,交感乃泄腎之精,與血虛何與,殊不知肝氣不開,則精不能泄,腎精既泄,則肝氣亦不能舒。以腎為肝之母,母既泄精,不能分潤以養其子,則木燥乏水,而火且暗動以鑠精,則腎愈虛矣。況瘦人多火,而又泄其精,則水益少,而火益熾,水雖制火,而腎精空乏,無力以濟,便成火在水上之卦,所以倦怠而臥也。此等之婦,偏易動火,然此火因貪欲而出於肝木之中,又是虛燥之火,絕非真火也。且不交合則已,交合又偏易走泄,此陰虛火旺,不能受孕。即偶爾受孕,必致逼乾男子之精,隨種而隨消者有之。治法必須大補腎水而平肝木,水旺則血旺,血旺則火消,便成水在火上之卦。

方用 養精種玉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當歸(五錢,酒洗) 白芍(五錢,酒炒) 山萸肉(五錢,蒸熟)

水煎服。三月便可身健受孕,才可種子。此方之用,不特補血而純於填精,精滿則子宮易於攝精,血足則子宮易於容物,皆有子之道也。惟是貪欲者多,節欲者少,往往不驗。服此者果能節欲三月。心精神清,自無不孕之理。否則,不過身體健壯而已,勿咎方之不靈也。

眉批:服藥三月後不受孕,仍照原方加杜仲三錢(炒斷絲)、續斷二錢、白朮五錢(土炒)、焦雲苓三錢,服數劑後必受孕矣。

歌括:婦人瘦弱不孕生,肝木虛燥腎水空。大補腎水滋肝木,水旺火消孕能成。養精種玉貴子生,服藥節欲三月整。當歸熟地白芍藥,山萸四味滋腎精。

胸滿不思食不孕(三十)

婦人有飲食少思,胸膈滿悶,終日倦怠思睡,一經房事,呻吟不已。人以為脾胃之氣虛也,誰知是腎氣不足乎?夫氣宜升騰,不宜消降。升騰於上焦,則脾胃易於分運,降陷於下焦,則脾胃難於運化。人乏水穀之養,則精神自爾倦怠,脾胃之氣,可升而不可降也,明甚。然則,脾胃之氣,雖充於脾胃之中,實生於兩腎之內。無腎中之水氣,則胃之氣不能騰;無腎中之火氣,則脾之氣不能化。惟有腎之水火二氣,而脾胃之氣始能升騰而不降也。然則補脾胃之氣,可不急補腎中水火之氣乎!治法必以補腎氣為主,但補腎而不兼補脾胃之品,則腎之水火二氣,不能提於至陽之上也。

方用 並提湯。

大熟地(一兩,九蒸) 巴戟(一兩,鹽水浸) 白朮(一兩,土炒) 人參(五錢) 黃芪(五錢,生用) 山萸肉(三錢,蒸) 枸杞(二錢) 柴胡(五分)

水煎服。三月而腎氣大旺,再服一月,未有不能受孕者。此方補氣之藥多於補精,似乎以補脾胃為主矣。孰知脾胃健而生精自易,是補脾胃之氣與血,正所以補腎之精與水也。又益以補精之味,則陰氣自足,陽氣易升,自爾升騰於上焦矣。陽氣不下臨,則無非大地陽春,隨遇皆是化生之機,安有不受孕之理與?

眉批:胸滿不孕,人每以為脾胃虛寒,不能克食,用扶脾消導之藥,胃氣愈虛,何能受孕?妙在立方不峻補腎火,所以不用桂、附等藥,但專補腎氣,便脾胃之氣不復下陷,則帶脈氣充,胞胎氣暖,自然受孕無難矣。

歌括:胸滿膈悶食不思,倦怠欲臥力難支。腎中水火二氣弱,脾胃失運不妊子。並提湯中用熟地,巴戟白朮人參芪。山萸柴胡枸杞子,精旺自有化生機。

下部冰冷不孕(三十一)

婦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際,陰中絕無溫熱之氣。人以為天分之薄也,誰知是胞胎寒之極乎!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陰之淵,不長魚龍。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雖男子鼓勇力戰,其精甚熱,直射於子宮之內,而寒冰之氣相遇,亦不過茹之於暫,而不能不吐之於久也,夫猶是人也。此婦之胞胎,何以寒涼至此,豈非天分之薄乎?非也!蓋胞胎居於心腎之間,上繫於心,而下繫於腎,胞胎之寒涼,乃心腎二火之衰微也。故治胞胎者,必須補心腎二火而後可。

方用 溫胞飲。

白朮(一兩,土炒) 巴戟(一兩,鹽水浸) 人參(三錢) 杜仲(三錢,炒黑) 菟絲子(三錢,酒浸炒) 山藥(三錢,炒) 芡實(三錢,炒) 肉桂(二錢,去粗,研) 附子(三分,製) 補骨脂(二錢,鹽水炒)

水煎服。一月而胞胎熱。此方之妙,補心而即補腎,溫腎而即溫心。心腎之氣旺,則心腎之火自生。心腎之火生,則胞胎之寒自散。原因胞胎之寒以至茹而即吐,而今胞胎自熱矣,尚有施而不受者乎!若改湯為丸,朝夕吞服,尤能攝精,斷不至有伯道無兒之嘆也。

眉批:今之種子者多喜服熱藥,不知此方特為胞胎寒者設。若胞胎有熱,則不宜服,審之。

歌括:婦人下部冷似冰,胞胎寒極孕難成。寒泉欲轉成暖冰,須得陽春熱氣騰。溫胞巴戟與杜仲,參朮山藥芡實增。菟絲桂附補骨脂,改湯為丸亦見功。

胸滿少食不孕(三十二)

婦人有素性恬淡,飲食少則平和,多則難受,或作嘔泄,胸膈脹滿,久不受孕。人以為賦稟之薄也,誰知是脾胃虛寒乎!夫脾胃之虛寒,原因心腎之虛寒耳。蓋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腎火不能化。心腎之火衰,則脾胃失生化之權,即不能消水穀以化精微矣。既不能化水穀之精微,自無津液以灌溉於胞胎之中。欲胞胎有溫暖之氣,以養胚胎,必不可得。縱然受胎而帶脈無力,亦必墮落。此脾胃虛寒之咎,故無玉麟之毓也。治法可不急溫補其脾胃乎?然脾之母原在腎之命門,胃之母,原在心之包絡。欲溫補脾胃,必須補二經之火。蓋母旺子必不弱,母熱子必不寒,此子病治母之義也。

方用 溫土毓麟湯。

巴戟(一兩,去心酒浸) 覆盆子(一兩,酒浸蒸) 白朮(五錢,土炒) 人參(三錢) 懷山藥(五錢,炒) 神麯(一錢,炒)

水煎服,一月可以種子矣。此方之妙,溫補脾胃而又兼補命門與心包絡之火,藥味不多而四經並治。命門心包之火旺,則脾與胃無寒冷之虞,子母相顧,一家和合,自然飲食多而善化,氣血旺而能任,帶脈有力,不虞落胎,安有不玉麟之有哉!

眉批:少食不孕與胸滿不思飲食有間,一補腎中之氣。一補命門與心包絡之火,藥味不多,其君、臣、佐、使之妙。宜細參之。

歌括:膈滿少食不孕症,嘔泄之病亦常生。脾胃虛寒失運化,心腎火衰當辨明。溫土毓麟性偏溫,巴戟白朮與人參。山藥神麯覆盆子,連服一月自成孕。

少腹急迫不孕(三十三)

婦人有少腹之間,自覺有緊迫之狀,急而不舒,不能生育。此人人之所不識也,誰知是帶脈之拘急乎!夫帶脈繫於腰臍之間,宜弛而不宜急。今帶脈之急者,由於腰臍之氣不利也。而腰臍之氣不利者,由於脾胃之氣不足也。脾胃氣虛,則腰臍之氣閉;腰臍之氣閉,則帶脈拘急,遂致牽動胞胎。精即直射於胞胎,胞胎亦暫能茹納,而力難負載,必不能免小產之虞。況人多不能節欲,安得保其不墜乎?此帶脈之急,所以不能生子也。治法宜寬其帶脈之急,而帶脈之急,不能遽寬也,宜利其腰臍之氣。而腰臍之氣,不能遽利也,必須大補其脾胃之氣與血,而腰臍可利,帶脈可寬,自不難於孕育矣。

方用 寬帶湯。

白朮(一兩,土炒) 巴戟肉(五錢,酒浸) 補骨脂(一錢,鹽水炒) 人參(三錢) 麥冬(三錢,去心) 杜仲(三錢,炒黑) 大熟地(五錢,九蒸) 肉蓯蓉(三錢,洗淨) 白芍(三錢,酒炒) 當歸(一錢,酒洗) 五味(三分,炒) 建蓮子(二十粒,不去心)

水煎服。四劑少腹無緊迫之狀,服一月即受胎。此方之妙,脾胃兩補,而又利其腰臍之氣,自然帶脈寬舒,可以載物而勝任矣。或疑方中用五味、白芍之酸收,不增帶脈之急,而反得帶脈之寬,殊不可解。豈知帶脈之急,由於氣血之虛。蓋血虛,則縮而不伸;氣虛,則攣而不達。用芍藥之酸以平肝木,則肝不克脾。用五味之酸以生腎水,則腎能益帶,似相礙而實相濟也,何疑之有?

眉批:凡種子治法,不出帶脈、胞胎二經,數言已泄造化之秘矣。

歌括:少腹急迫不育雛,腰臍氣閉帶脈束。脾胃氣虛原致此,大補脾土功效殊。寬帶巴戟熟地朮,麥參杜仲補骨脂。蓯蓉歸芍蓮五味,四劑少腹緊迫除。

嫉妬不孕(三十四)

婦人有懷抱素惡,不能生育者。人以為天心厭之也,誰知是肝氣鬱結乎?夫婦人之有子也,必然心脈流利而滑,脾脈舒徐而和,腎脈旺大而鼓指,始稱喜脈。未有三部脈鬱而能生子者也。若三部脈鬱,肝氣必因之而更鬱。肝氣鬱,則心腎之脈,必致鬱之急而莫解。蓋子母相依,鬱必不喜,喜必不鬱也。其鬱而不能成胎者,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則腰臍之氣必不利。腰臍之氣不利,必不能通任脈而達帶脈,則帶脈之氣亦塞矣。帶脈之氣既塞,則胞胎之門必閉,精即到門,亦不得其門而入矣。其奈之何哉!治法必解四經之鬱,以開胞胎之門,則庶幾矣。

方用 開鬱種玉湯。

白芍(一兩,酒洗) 香附(三錢,酒炒) 當歸(五錢,酒洗) 白朮(五錢,土炒) 丹皮(三錢,酒洗) 茯苓(三錢,去皮) 花粉(三錢)

水煎服。一月則鬱結之氣開,鬱開則無非喜氣之盈腹,而嫉妬之心亦可以一易,自然兩相合好,結胎於頃刻之間矣。此方之妙,解肝氣之鬱,宣脾氣之困,而心腎之氣亦因之俱舒,所以腰臍利而帶任通達,不必啟胞胎之門,而胞胎自啟,不特治嫉妬者也。

眉批:方似平平無奇,然卻能解妬種子,不可忽視。若懷娠而仍然嫉妬,必致血鬱墮胎,即幸不墮胎,生子多不能成,方加解妬飲合煎之,可保無虞。必須變其性情始效。解妬飲:黍、稷、谷各九十粒,麥(生用)、小黑豆各四十九粒,豆炒熟、高粱五十五粒。

歌括:婦人嫉妬心不寬,肝鬱脾塞非天厭。心腎任帶相沿塞,胞門閉阻受孕難。開鬱種玉木芍丹,歸苓香附花粉添。連服一月鬱盡解,不生貴子亦生蘭。

肥胖不孕(三十五)

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濕盛之故乎!夫濕從下受,乃言外邪之濕也。而肥胖之濕,實非外邪,乃脾土之內病也。然脾土既病,不能分化水穀以養四肢,宜其身體瘦弱,何以能肥胖乎?不知濕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氣虛;氣虛者,多痰涎,外似健壯而內實虛損也。內虛則氣必衰,氣衰則不能行水,而濕停於腸胃之間,不能化精而化涎矣。夫脾本濕土,又因痰多愈加其濕,脾不能受熱,必津潤於胞胎,日積月累,則胞胎竟變為汪洋之水窟矣。且肥胖之婦,內肉必滿,遮隔子宮,不能受精,此必然之勢也。況又加以水濕之盛,即男子甚健,陽精直達子宮,而其水勢滔滔,氾濫可畏,亦遂化精成水矣,又何能成妊哉?治法必須以水化痰為主。然徒泄水化痰,而不急補脾胃之氣,則陽氣不旺,濕痰不去,人先病矣,烏望其茹而不吐乎?

方用 加味補中益氣湯。

人參(三錢) 黃芪(三錢,生用)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當歸(三錢,酒洗) 白朮(一兩,土炒) 升麻(四分) 陳皮(五分) 茯苓(五錢) 半夏(三錢,製)

水煎服。八劑痰涎盡消,再十劑水濕利,子宮涸出,易於受精而成孕矣。其在於昔,則如望洋觀海,而至於今,則是馬到成功也。快哉!此方之妙,妙在提脾氣而升於上,作雲作雨,則水濕反利於下行;助胃氣而消於下,為津為液,則痰涎轉易於上化。不必用消化之品以損其肥,而肥自無礙;不必用浚決之味以開其竅,而竅自能通。陽氣充足,自能攝精,濕邪散除,自可受種,何肥胖不孕之足慮乎?

眉批:再十劑後方加杜仲一錢半(炒斷絲)、續斷錢半(炒),必受孕矣。

歌括:婦人肥胖痰涎多,胞胎濕盛奈若何。泄水化痰非正治,急補脾胃莫蹉跎。加味補中益氣湯,參芪柴草朮苓當。升麻陳皮製半夏,痰涎盡消脾氣旺。

骨蒸夜熱不孕(三十六)

婦人有骨蒸夜熱,遍體火焦,口乾舌燥,咳嗽吐沫,難於生子者。人以為陰虛火動也,誰知是骨髓內熱乎!夫寒陰之地,固不生物,而乾旱之田,豈能長養。然而骨髓與胞胎何相關切,而骨髓之熱,即能使人不嗣,此前賢未言者也。山一旦創言之,不幾為世俗所駭乎?而要知不必駭也,此中實有其理焉。蓋胞胎為五臟外之一臟耳。以其不陰不陽,所以不列於五臟之中。所謂不陰不陽者,以胞胎上繫於心包,下繫於命門。繫心包者通於心,心者,陽也;繫命門者通於腎,腎者,陰也。是陰之中有陽,陽之中有陰,所以通於變化,或生男或生女,俱從此出。然必陰陽協和,不偏不枯,始能變化生人,否則否矣。況胞胎既通於腎,而骨髓亦腎之所化也。骨髓熱,由於腎之熱,腎熱而胞胎亦不能不熱。且胞胎非骨髓之養,則嬰兒無以生骨。骨髓過熱,則骨中空虛,惟存火烈之氣,又何能成胎?治法必須清骨中之熱,然骨熱由於水虧,必補腎之陰,則骨熱除,珠露有滴濡之喜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之謂也。

方用 清骨滋腎湯。

地骨皮(一兩,酒洗) 丹皮(五錢) 沙參(五錢) 麥冬(五錢,去心) 元參(五錢,酒洗) 五味子(五分,炒研) 白朮(三錢,土炒) 石斛(二錢)

水煎,連服三十劑而骨熱解,再服六十劑自受孕。此方之妙,補腎中之精,涼骨中之熱,不清胞胎,而胞胎自無大熱之患。然陰虛內熱之人,原易受孕,今因骨髓過熱,所以受精而變燥,以致難於育子,本非胞胎之不能受精,所以稍補其腎,以殺其火之有餘,而益其水之不足,便易種子耳。

眉批:治骨髓熱所以不用熟地方極善,用者萬勿加減。凡峻藥,病去七分即止,不必拘泥三十劑、六十劑之數,三元生人不一,餘類推。

歌括:骨蒸夜熱似火焚,不孕一生徒雨雲。口乾舌燥咳吐沫,骨髓內熱虛火熏。清骨滋腎用地骨,丹皮麥冬朮石斛。沙參元參五味子,久服自然腎水足。

腰痠腹脹不孕(三十七)

婦人有腰痠背楚,胸滿腹脹,倦怠欲臥,百計求嗣不能如願。人以為腰腎之虛也,誰知是任督之困乎!夫任脈行於前,督脈行於後,然皆從帶脈之上下而行也。故任脈虛,則帶脈墜於前;督脈虛,則帶脈墜於後。雖胞胎受精,亦必小產。況任虛之脈既虛,而疝瘕之症必起。疝瘕礙胞胎而外障,則胞胎縮於疝瘕之內,往往精施而不能受,雖餌以玉燕,亦何益哉?治法必須先去其疝瘕之病,而補其任督之脈,則提攣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包裹成形,力足以勝任而無虞矣。外無所障,內有所容,安有不能生育之理。

方用 升帶湯。

白朮(一兩,土炒) 人參(三錢) 沙參(五錢) 肉桂(一錢,去粗研) 荸薺粉(三錢) 鱉甲(三錢,炒) 茯苓(三錢) 半夏(一錢,製) 神麯(一錢,炒)

水煎,連服三十劑,而任督之氣旺。再服三十劑,而疝瘕之症除。此方利腰臍之氣,正升補任督之氣也。任督之氣升而疝瘕自有難容之勢,況方中有肉桂以散寒,荸薺以去積,鱉甲之攻堅,茯苓之利濕,有形自化於無形,而滿腹皆升騰之氣矣,何至受精而再墜乎哉?

眉批:此方為有疝瘕而設,故用沙參、荸薺粉、鱉甲以破堅理氣。若無疝瘕,去上三味,加杜仲一錢半(炒黑)、澤瀉一錢半(炒)、甘枸杞二錢,三味服之,腰痠腹脹自除矣。鱉甲破氣,不可誤服,惟有疝瘕與肝鬱者服之。

歌括:腰痠腹脹不孕生,任督受困疝瘕橫。治宜先去疝瘕病,兼補任督法最精。升帶人參沙參並,荸薺鱉甲白茯苓。肉桂神麯朮半夏,日久服之孕自成。

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孕(三十八)

婦人有經水艱澀,腹脹腳腫不能受孕者,人以為小腸之熱也,誰知是膀胱之氣不化乎!夫膀胱原與胞胎相近,膀胱病而胞胎亦病矣。然水濕之氣,必走膀胱,而膀胱不能自化,必得腎氣相通,而始能化水以出陰氣。倘膀胱無腎氣之通,則膀胱之氣化不行,水濕之氣,必且滲入胞胎之中而成汪洋之勢矣。汪洋之田,又何能生物也哉?治法必須壯腎氣以分消胞胎之濕,益腎火以達化膀胱之水,使先天之本壯,則膀胱之氣化,胞胎之濕除,而汪洋之田,化成雨露之階矣。水化則膀胱利,火旺則胞胎暖,安有布種而不發生者哉?

方用 化水種子湯。

巴戟天(一兩,鹽水浸) 白朮(一兩,土炒) 茯苓(五錢) 人參(三錢) 菟絲子(五錢,酒炒) 芡實(五錢,炒) 車前(二錢,酒炒) 肉桂(一錢,去粗研)

水煎服。二劑而膀胱之氣化,四劑而艱澀之症除。又十劑而虛脹腳腫之形消。再服六十劑腎氣大旺,胞胎溫暖,易於受胎而生育矣。此方利膀胱之水,全在補腎中之氣;暖胞胎之氣,全在壯腎中之火。至於補腎之藥,多是濡潤之品,不以濕而易助其濕乎?然方中之藥,妙於補腎之火,而非補腎之水。尤妙於補火而無燥烈之虞,利水而非盪滌之猛。所以膀胱氣化,胞胎不濕,而發榮長養無窮與。

眉批:便澀腹脹足浮腫,此症極多,不惟不能受孕,抑且暫添雜症,久而不愈,甚有成勞瘵不治者。此方補水而不助濕,補火而使歸元,善極,不可加減一味。若無好肉桂,以破故紙一錢炒代之,用核桃仁二個連皮燒黑,去皮用仁作引。若用好肉桂,即可不用核桃引。

歌括:便澀腹脹足浮腫,只緣胞胎濕氣滿。利膀胱水壯腎火,汪洋水地變良田。化水種子巴戟天,白朮茯苓共車前。人參芡實菟絲子,再加肉桂火歸元。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