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散火法治疗肝火圆翳内障/云雾移睛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廖某某,男,54岁。于1994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浮4个月。

 病史:患者3月份开始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眼前有黑影飘浮,伴少气懒言,口苦咽干,饮食无味,四肢无力,头痛头晕。

 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5。双眼外观正常。散瞳后裂隙灯下检查:晶珠楔形混浊基底朝向周边,尖向中央,为辐射状排列;神膏内有半透明膜状混浊物飘动,眼底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1.圆翳内障(双眼);2.云雾移睛(双眼)。

 辨证:肝热犯目证。

 治法:益气散火。

 方剂:加减升阳散火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芪10g,防风10g,柴胡10g,白芍10g,羌活6g,黄连5g,黄芩10g,炙甘草6g。7剂。

 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法:决明香滴眼剂,滴双眼,每日4次。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慎食辛燥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7月29日):自觉视物较明,目涩生眵;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加白芷10g,桑叶10g,荆芥10g,以祛风清热。7剂。

 三诊(8月5日):视物较明,干涩不适减轻,心烦不寐,口干,牙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原方加黄柏10g,以清热降火。7剂。

 四诊~十诊(8月12日~9月24日):加减升阳散火汤先后去羌活,加石决明10g(先煎),珍珠母20g(先煎),以镇肝明目;加生地黄15g,麦冬10g,玄参10g,以滋阴降火。共服药42月余,全身症状消失,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晶状体混浊渐轻。

 按:“火者元气之贼”,“壮火食气”,“壮火散气”,患者因心肝之火郁滞于内,未能发散,脾胃受伤,中土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睛珠失养;视物昏蒙,或视空中有黑花;少气懒言,口苦咽干,饮食无味,四肢无力,头痛头晕;舌苔白,脉弦均为肝热犯目之征。“火郁发之”,治宜益气散火。加减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升阳散火汤化裁而成,方中柴胡发少阳之火;羌活发太阳之火;黄连、黄芩泻热;黄芪、防风、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固表;茯苓健脾利湿;白芍泻脾火而敛阴,且酸敛甘缓,散中有收,不致有损阴气。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