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乳證門
乳汁不行 一
產婦乳汁,乃血液所化,稟乎太陰之氣,故其色白。其不行者,或因去血過多,則氣虛血弱,無可流通;或瘀血停留,則氣壅血滯,必脹而且痛。隨證施治,可使必已。既行之後,飲食最宜甘淡。蓋乳由氣血所化,而氣血必藉水穀長養,倘恣嗜無忌,則乳性隨之而變,以此哺兒,必致多病。有一兒昏睡,竟日不醒,舉家驚惶求醫投藥罔效。一高醫診之曰:此兒中酒得母乳,母曾痛飲乎?詢之果然。停藥而醒。可見其利害相關明矣。
若氣血虛者,加味四物湯或當歸補血加蔥白湯。氣脈壅滯者,湧泉散、漏蘆散。
加味四物湯 本門一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 本門二
湧泉散 本門三
漏蘆散 本門四
乳汁自湧 二
產後乳汁自出者,有胃氣虛弱,不能斂攝津液者,宜補胃氣以斂之;有氣血大虛,以致氣不衛外,血不榮里,而為妄泄者,宜調補榮衛以止之。若產婦勞役太過,乳汁湧下者,此陽氣虛而厥也。未產乳汁自出,謂之乳泣,生子多不育。
若胃氣虛者,四君子湯加黃耆。氣血大虛者,十全大補湯倍參、耆。勞役太過,陽氣虛而厥者,獨參湯。若食少乳多,欲回其乳者,兔懷散。若無兒食乳,欲斷者,麥芽煎。
四君子湯 見產後門十三
十全大補湯 見月經門二四
獨參湯 見產後門四
兔懷散 本門五
麥芽煎 本門六
乳癰 三
婦人乳房屬陽明,乳頭屬厥陰。若忽然紅腫,堅硬疼痛,憎寒壯熱,此欲成乳癰也。宜急治之,當疏肝清熱,兼以養血敗毒,則腫硬自消。否則必血滯不舒,加以乳汁壅積,則潰而成膿矣。
若初起或已成癰者,消毒飲加減主之。潰後氣血虛弱者,人參養榮湯。膿清不斂者,惟十全大補湯為最。
消毒飲 本門七
人參養榮湯 見月經門二二
十全大補湯 見月經門二四
吹乳 四
吹乳者,因乳兒之時,被兒口氣所吹,以致乳管不通,蓄積在內,遂成結核,腫硬脹痛。當早為消除,否則,久必成癰,潰腐流膿,則難治矣。
若初起之際,須忍痛揉散為妙。方宜瓜蔞散主之。服後不散者,立效散。外用天南星散敷之,又宜以蔥熨法熨之。
瓜蔞散 本門八
立效散 本門九
天南星散 本門十
蔥熨法 本門十一
乳岩 五
乳岩之證,初起結核,如圍棋子大,不痛不癢,五七年後,或十餘年,從內潰破,嵌空玲瓏,洞竅深陷,有如山岩,故名乳岩。皆由抑鬱不舒,或性急多怒,傷損肝脾所致。宜速開鬱解怒,戒七情,遠葷味。始望有濟矣。
若結核初起者,十六味流氣飲,外以木香、生地搗餅熱器熨之,又以青皮甘草飲不時飲之。若潰後久不愈者,惟宜培補氣血,如十全、八珍、歸脾等湯,選而用之。
十六味流氣飲 本門十二
木香生地餅 本門十三
青皮甘草飲 本門十四
妬乳乳懸 六
乳頭生瘡,謂之妬乳。若兩乳細長,下垂過腹者,謂之乳懸。乃瘀血上攻所致。此證惟產後始有,不概見也。
若乳頭主瘡者,宜鹿角散敷之,內服連翹散。兩乳細垂者,宜芎歸湯不時飲之,以其餘藥薰鼻,則瘀散乳即上升。如不上者,以萆麻仁搗,貼頂心,收急去之。
鹿角散 本門十五
連翹散 本門十六
芎歸湯 見產後門五
乳證門匯方
加味四物湯 一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花粉 王不留行 木通。
上用豬蹄熬湯煎服。外以蔥白煎湯,時時淋洗乳房,以通其氣。
當歸補血加蔥白湯 二
當歸(四錢) 黃耆(一兩) 蔥白(五寸)。
上銼,水煎服。或加白芷四五錢豬蹄湯煎服,酒水煎亦效。
湧泉散 三
白丁香 王不留行 天花粉 漏蘆 殭蠶(各等分)。
上豬蹄湯煎服。
漏蘆散 四
漏蘆(一兩半) 蛇退(十條,炙) 瓜蔞(十枚,急火煅存性,一方用恨十個切片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仍食豬蹄羹以助之。
免懷散 五
紅花 赤芍 歸尾 牛膝。
上銼,水煎服。
麥芽煎 六
麥芽三兩。
水煎,作茶飲。
消毒飲 七
青皮 白芷 當歸 柴胡 浙貝母 殭蠶 天花粉 金銀花 甘草節(各等分)。
水煎服。
瓜蔞散 八
瓜蔞(一園) 乳香 沒藥 當歸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酒煎服。
立效散 九
即前瓜蔞散加皂刺也。煎服同。
天南星散 十
南星 半夏 殭蠶 白芷 皂刺 草烏(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蔥汁合蜜調敷。
蔥熨法 十一
用連根蔥一大把,搗爛成餅,一指厚,攤乳上,用瓦罐盛灰,覆蔥上,須臾汗出即愈。
十六味流氣飲 十二
當歸 白芍 人參 黃耆(各二錢) 川芎 防風 蘇葉 白芷 枳殼 桔梗(各一錢) 甘草 檳榔(各五分) 烏藥 厚朴 官桂 本通(各八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木香生地餅 十三
木香(二錢) 生地(四錢)。
上二味搗成餅,置患所,以熱湯器熨之。
青皮甘草飲 十四
青皮 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煎濃,薑湯調眼。
鹿角散 十五
鹿角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雞子黃調銅器內,炙敷之。
連翹散 十六
連翹 防風 元參(各二錢) 白斂 芒硝 大黃 射干(各一錢) 白芍(一錢) 升麻(五分) 甘草(五分) 杏仁(二十粒)。
上銼,姜水煎服。